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历经几千年漫长的传播,其内涵影响深远,主旨传播古今,对当今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目前在校中职生素质能力普遍偏低,要使中职学生教育尽快走上“先成人、再成才”的路子,就必须想方设法开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实现新突破。本文主要探讨孔子德育思想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深刻启示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孔子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33-02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着崇高的地位与声望。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教育创新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有益启示。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职业人才,这就为我们实施教育手段、实现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导致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生源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其中一些学生思想品质偏低,个别学生身上甚至恶习明显。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确定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而要走一条“先成人、再成才”的道路,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中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重视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品行修养的培养,这其中有很多可以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1 立足德育根本,增强中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在各种教育中,孔子将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务本”就是要求学生做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作为根本任务。孔子的这一思想,不仅对当今社会人们对孩子成长中暴露的“重智轻德”现象提出了严格标准,而且为进一步拓展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生动的启发。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着思想道德的内容偏少或不切合实际的问题。其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针对在校学生的现实问题,不能有效回应学生的需求,以致难以为中职生人生成长过程中提供知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知识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形成教育的空白与缺憾,更无法使思想道德教育形成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的教师满足于过去已有的经验,懒于创新,简单地的以灌输了之,这就更使得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吸引学生的新鲜感和认同感,效果甚微。
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尝试采取强化教育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迫在眉睫。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德育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德育功能,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学生对未来理想和所从事职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达成有机共识,使之成为自觉行动。
在强化德育教育中,可尝试以教学班为单位,开设德育教育周的做法。一方面,借鉴孔子“立志乐道”的德育思想,教育学生立足眼下,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从面向未来的角度,处理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积极崇尚精神生活。处理好志向的立定和坚守的关系,立定志向后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坚持。通过在德育周中开设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礼仪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借鉴孔子“身体力行”的德育思想,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制度化的活动,引导和调节学生的行为,实现活动育人的目的。
长效机制即坚持养成教育。借鉴孔子“克己内省”和“改过迁善”的德育思想,教育学生严格按照规范去做,并不断分析自己言行是否符合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身过错,勇于改正错误,不重犯过错,学习他人的长处,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的,进而达到“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境界。
2 坚持创新方法和途径,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提出了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而且还给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2]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敬事父兄,由己及人,也必定会对他人关爱友善。对上敬重,对下有礼,对友信义,必然受人敬重。”[2]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对老师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德育方法,着力让学生对孝、悌、忠、信的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被越来越多的爱所包围。优越的生活条件虽然使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缺少—种最为可贵的东西,那就是感恩。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去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一切关心、帮助、教育自己的人,开展“学会感恩”活动也不失为一种颇具意义的活动。活动可从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学校培育我和感谢社会关爱我三个方面分别展开,使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从“感恩父母”开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热爱父母、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然后,要感谢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关爱帮助,促进同学间互助互爱,使学生学会包容,赢得友谊。感恩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幸福健康地成长。
此外,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转变以往的说教型教育,采取疏导型教育。中职学生正处于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心理上正处于反抗期。德育工作者应注意到中职生的这一特点,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与学生交往,进行心灵沟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使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3 加强诚信教育,培养优良品德
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他提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3]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认为要通过一个人的行动来检验他说话的真实性,他要求学生多做少说,反对“言过其实”的人。正如冰心曾说:“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4]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人无信不立”。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将孔子“以人为本、以德为本”的思想作为核心理念贯穿始终。开展德育活动,激活德育主体,实现以活动育人,如开展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中职生真诚待人,诚实做人,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行,使学生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开展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的教育,鼓励中职学生说与做相一致,培养中职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敢于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通过开展诚信立人教育,让诚信立人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唤起中职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创新形式,注重实效,通过德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功能,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综合职业素质,从中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社会功能,焕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活力,使之取得更加贴近实际的效果,为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 刘强,编著,孔丘,原著.论语·学而[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3] 陈才俊,主编,孔丘,原著.论语·中庸[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4] 陈才俊,主编,孔丘,原著,论语·宪问[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关键词:孔子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33-02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着崇高的地位与声望。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教育创新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有益启示。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职业人才,这就为我们实施教育手段、实现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导致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生源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其中一些学生思想品质偏低,个别学生身上甚至恶习明显。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确定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而要走一条“先成人、再成才”的道路,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中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重视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品行修养的培养,这其中有很多可以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1 立足德育根本,增强中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在各种教育中,孔子将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务本”就是要求学生做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作为根本任务。孔子的这一思想,不仅对当今社会人们对孩子成长中暴露的“重智轻德”现象提出了严格标准,而且为进一步拓展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生动的启发。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着思想道德的内容偏少或不切合实际的问题。其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针对在校学生的现实问题,不能有效回应学生的需求,以致难以为中职生人生成长过程中提供知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知识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形成教育的空白与缺憾,更无法使思想道德教育形成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的教师满足于过去已有的经验,懒于创新,简单地的以灌输了之,这就更使得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吸引学生的新鲜感和认同感,效果甚微。
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尝试采取强化教育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迫在眉睫。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德育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德育功能,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学生对未来理想和所从事职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达成有机共识,使之成为自觉行动。
在强化德育教育中,可尝试以教学班为单位,开设德育教育周的做法。一方面,借鉴孔子“立志乐道”的德育思想,教育学生立足眼下,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从面向未来的角度,处理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积极崇尚精神生活。处理好志向的立定和坚守的关系,立定志向后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坚持。通过在德育周中开设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礼仪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借鉴孔子“身体力行”的德育思想,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制度化的活动,引导和调节学生的行为,实现活动育人的目的。
长效机制即坚持养成教育。借鉴孔子“克己内省”和“改过迁善”的德育思想,教育学生严格按照规范去做,并不断分析自己言行是否符合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身过错,勇于改正错误,不重犯过错,学习他人的长处,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的,进而达到“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境界。
2 坚持创新方法和途径,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提出了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而且还给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2]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敬事父兄,由己及人,也必定会对他人关爱友善。对上敬重,对下有礼,对友信义,必然受人敬重。”[2]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对老师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德育方法,着力让学生对孝、悌、忠、信的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被越来越多的爱所包围。优越的生活条件虽然使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缺少—种最为可贵的东西,那就是感恩。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去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一切关心、帮助、教育自己的人,开展“学会感恩”活动也不失为一种颇具意义的活动。活动可从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学校培育我和感谢社会关爱我三个方面分别展开,使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从“感恩父母”开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热爱父母、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然后,要感谢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关爱帮助,促进同学间互助互爱,使学生学会包容,赢得友谊。感恩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幸福健康地成长。
此外,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转变以往的说教型教育,采取疏导型教育。中职学生正处于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心理上正处于反抗期。德育工作者应注意到中职生的这一特点,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与学生交往,进行心灵沟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使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3 加强诚信教育,培养优良品德
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他提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3]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认为要通过一个人的行动来检验他说话的真实性,他要求学生多做少说,反对“言过其实”的人。正如冰心曾说:“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4]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人无信不立”。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将孔子“以人为本、以德为本”的思想作为核心理念贯穿始终。开展德育活动,激活德育主体,实现以活动育人,如开展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中职生真诚待人,诚实做人,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行,使学生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开展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的教育,鼓励中职学生说与做相一致,培养中职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敢于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通过开展诚信立人教育,让诚信立人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唤起中职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创新形式,注重实效,通过德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功能,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综合职业素质,从中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社会功能,焕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活力,使之取得更加贴近实际的效果,为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 刘强,编著,孔丘,原著.论语·学而[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3] 陈才俊,主编,孔丘,原著.论语·中庸[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4] 陈才俊,主编,孔丘,原著,论语·宪问[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