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家庭传统家庭教育的扬弃和发展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家教传统的民族,面对已经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家庭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达到双赢。本文从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和理念出发,对传统家庭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家庭教育的现代价值进行了分析,深入阐述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和出路。
其他文献
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按各自身份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教化及其文化融为一体,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主题。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根基是家族制度,家庭本位是中国人最根本的生活观念。家是归宿,也是人格生成的母体,家庭人伦关系就是社会一切关系的原型。由此,家庭礼仪文化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对塑造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道德理想、价值观念等正发挥着牢固而巨大的功效,对当代青少年的
期刊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协作、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不是可以随意做的事情,而是必须按科学规律做好的事情。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科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关于教育的
期刊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小学生的生活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学校课程规定的学习活动;二是学校课程规定的学习活动之外的各种活动。课余生活在本研究中被界定为:学校课程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活动。课余生活是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别取决于人们在业余做些什么。中小学生在课余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成长影响深远。
期刊
“陪读”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态,近年来在我国尤显突出,家庭内存在的陪读现象极为普遍,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陪读”似乎已成为一种风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湖北黄石二中对面的柯尔山新村,出现400多个租房而居的陪读家庭,被当地人称为“陪读村”[1];再如杭州大学城里的陪读父母群[2]等等。
期刊
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人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跟随打工的父母四处漂泊的流动儿童人数急剧上升,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流动儿童最为集中。
期刊
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在上海召开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研讨会。
期刊
中央两办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说明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明确要求教育部门要承担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太原市教育局基于对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人成才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把家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发挥主导作用,列入议事日程。于1997
期刊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由于儿童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学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为优化儿童成长的教养环境,促使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
期刊
从宏观上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大体系中的三个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家庭教育是基础性体系,学校教育是主体性体系,而社会教育则是环境性体系。它们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期刊
河北省霸州市教育系统在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不仅启动了“跨世纪园丁工程”,在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方面未雨绸缪,而且在优化家庭和社会育人环境方面另僻蹊径,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在提高下一代素质的同时,进行“前素质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把学校、家庭、社会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