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和其他动物面对面的时候,往往首先看到的是它们那滴溜溜转的眼睛。其实,动物们的眼睛大小、形状、数量和颜色都不太相同。仔细观察动物的眼睛,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螳螂虾的眼珠能伸缩自如,可以分辨12种颜色和6种偏振光。红眼树蛙闭上眼睛也能看得见,条状眼睑既可以保护眼球,也可以让它时刻看到周围的环境。巨蚌的镜眼不能看清具体影像,但能分辨明暗。蜻蜓的复眼由数千个六边形小眼构成,每个小眼的直径仅40微米。
动物中眼睛最大的是深海中的巨鱿,其直径可达40厘米,相当于一口大锅。大眼睛有利于巨鱿在深海中快速聚光,而且还可以扩大视野。科学家已经模仿巨鱿的眼睛制造出了医学聚光灯。
哪种动物的眼睛最小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许多微生物都是有眼睛的,微生物本身已经小得让人看不见,它们的眼睛就更小了。
眼睛数量最多的动物是海蛇尾,它们5条数米长的触手上布满了小眼睛,每只眼睛的大小只有50微米,总数在5万个以上。海蛇尾的每只眼睛都是一个微型凸透镜,科学家希望可以仿照海蛇尾的眼睛来制造光学计算机。
眼睛最少的动物是眼虫,这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鞭毛虫,它们只有一个红色眼点,用来感光,因此它们可以大量聚居在阳光充足的水域。还有一些动物是没有眼睛的,比如长年生活在完全黑暗的地下河中的盲鱼和生活在地下洞穴中的盲蛇,它们因为用不着看东西,所以眼睛就退化消失了。
即使是同类动物,眼睛的数量也有差异。比如不同种类的蜘蛛眼睛数量就不同。南美洲有一种猛蛛,头部有6只眼睛。普通蜘蛛有8只眼睛,其中一对又大又亮,其余6只起辅助作用。还有一种圆蜘蛛有12只眼睛,胸前长着8只,两侧各长2只。
并非所有动物的眼睛都是球状的,比如梭子鱼的眼睛就是扁平的,因为它的身体是流线型的,它的眼睛不能像兔子那样突出,也不能像弹涂鱼那样竖在头顶,同时它又需要宽阔的视角,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广角晶体。研究人员由此发明出了鱼眼透镜,通过鱼眼透镜看东西会产生歪曲的效果。然而梭子鱼的大脑能够修正歪曲的影响,以使它看到的东西是正常的。
虾和蟹等甲壳动物大多有一对敏锐的复眼,视角能达到180度。这是因为它们的眼球下面有一个能够伸缩自如的眼柄,可以增大视野,并有效地保护眼睛。而且万一眼球受损,它还能长出新的眼球来,这是非常罕见的。
浅海里有一种六线鱼,眼睛能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改变色泽。六线鱼眼角膜上有大量色素细胞,在幽暗水层中是透明的,在阳光照射下变成金黄色,到了中午又变成深红色。变色眼睛可以帮助它们免受强光刺激,在不同光度的情况下都能清楚地分辨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捕食活动。
比如螳螂虾的眼珠能伸缩自如,可以分辨12种颜色和6种偏振光。红眼树蛙闭上眼睛也能看得见,条状眼睑既可以保护眼球,也可以让它时刻看到周围的环境。巨蚌的镜眼不能看清具体影像,但能分辨明暗。蜻蜓的复眼由数千个六边形小眼构成,每个小眼的直径仅40微米。
动物中眼睛最大的是深海中的巨鱿,其直径可达40厘米,相当于一口大锅。大眼睛有利于巨鱿在深海中快速聚光,而且还可以扩大视野。科学家已经模仿巨鱿的眼睛制造出了医学聚光灯。
哪种动物的眼睛最小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许多微生物都是有眼睛的,微生物本身已经小得让人看不见,它们的眼睛就更小了。
眼睛数量最多的动物是海蛇尾,它们5条数米长的触手上布满了小眼睛,每只眼睛的大小只有50微米,总数在5万个以上。海蛇尾的每只眼睛都是一个微型凸透镜,科学家希望可以仿照海蛇尾的眼睛来制造光学计算机。
眼睛最少的动物是眼虫,这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鞭毛虫,它们只有一个红色眼点,用来感光,因此它们可以大量聚居在阳光充足的水域。还有一些动物是没有眼睛的,比如长年生活在完全黑暗的地下河中的盲鱼和生活在地下洞穴中的盲蛇,它们因为用不着看东西,所以眼睛就退化消失了。
即使是同类动物,眼睛的数量也有差异。比如不同种类的蜘蛛眼睛数量就不同。南美洲有一种猛蛛,头部有6只眼睛。普通蜘蛛有8只眼睛,其中一对又大又亮,其余6只起辅助作用。还有一种圆蜘蛛有12只眼睛,胸前长着8只,两侧各长2只。
并非所有动物的眼睛都是球状的,比如梭子鱼的眼睛就是扁平的,因为它的身体是流线型的,它的眼睛不能像兔子那样突出,也不能像弹涂鱼那样竖在头顶,同时它又需要宽阔的视角,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广角晶体。研究人员由此发明出了鱼眼透镜,通过鱼眼透镜看东西会产生歪曲的效果。然而梭子鱼的大脑能够修正歪曲的影响,以使它看到的东西是正常的。
虾和蟹等甲壳动物大多有一对敏锐的复眼,视角能达到180度。这是因为它们的眼球下面有一个能够伸缩自如的眼柄,可以增大视野,并有效地保护眼睛。而且万一眼球受损,它还能长出新的眼球来,这是非常罕见的。
浅海里有一种六线鱼,眼睛能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改变色泽。六线鱼眼角膜上有大量色素细胞,在幽暗水层中是透明的,在阳光照射下变成金黄色,到了中午又变成深红色。变色眼睛可以帮助它们免受强光刺激,在不同光度的情况下都能清楚地分辨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捕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