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设计、施工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控制裂缝的产生、发展,提高砖混结构房屋的可靠性。
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温度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近年来,砖混结构工程中墙体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裂缝位置走向不一,程度轻重差别较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觀感,重则影响结构安全,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因屋面长时间受阳光幅射,其温度较墙体高出许多,在炎热的夏季,屋面温度是墙体温度的2倍左右,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倍,它使屋面变形比墙体变形大得多。在屋面变形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推力,作用在墙体顶端的水平推力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受剪,剪力与屋盖、挑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墙体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在建筑物的端部,垂直压应力很小,则此区域的主拉应力等于最大剪应力,一般砌体的抗拉强度最低,所以在端部容易出现斜裂缝,对于灰缝强度不良的砌体则出现水平裂缝。
1.2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1)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基坑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然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与地基土质情况,考虑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合理选用基础形式。
(3)地基边坡破坏。地处陡坡边缘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较大,边坡不够稳定,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墙体开裂。
(4)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1.3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结构设计差错。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原因,造成结构本身先天不足。
(2)因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了砌体整体性,减少了砌体截面面积,削弱了砌体承载力。
(3)砌体施工质量低劣。由于砌筑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低,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组砌不符合要求,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
(4)使用不当。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破坏墙体。
2.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2.1温差裂缝防治措施
①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②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③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④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n3。
2.2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防治措施
(1)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对周边环境进行地质差异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2)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3)合理布置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合理,纵墙拉通避免转折多变,凹凸复杂;建筑方面应尽量避免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
(4)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变;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设置沉降缝;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5)合理调整荷载分布,选用较小的基底反力。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
2.3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1)正确进行结构计算和设计,设计资料要经过层层把关核算。
(2)卸载。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承担上部荷载。
(3)结构加固补强。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影响主体立面美观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
针对目前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现象较多的情况,除了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外,必须抓好现场施工管理,同时要从设计、施工阶段,针对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投入必要的施工成本,严禁偷工减料现象。
参考文献:
[1]许汉远.新型墙体裂缝成因与防治[j].山西建筑,2006,(9):118-119.
[2]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480-505.
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温度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近年来,砖混结构工程中墙体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裂缝位置走向不一,程度轻重差别较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觀感,重则影响结构安全,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因屋面长时间受阳光幅射,其温度较墙体高出许多,在炎热的夏季,屋面温度是墙体温度的2倍左右,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倍,它使屋面变形比墙体变形大得多。在屋面变形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推力,作用在墙体顶端的水平推力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受剪,剪力与屋盖、挑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墙体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在建筑物的端部,垂直压应力很小,则此区域的主拉应力等于最大剪应力,一般砌体的抗拉强度最低,所以在端部容易出现斜裂缝,对于灰缝强度不良的砌体则出现水平裂缝。
1.2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1)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基坑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然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与地基土质情况,考虑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合理选用基础形式。
(3)地基边坡破坏。地处陡坡边缘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较大,边坡不够稳定,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墙体开裂。
(4)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1.3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结构设计差错。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原因,造成结构本身先天不足。
(2)因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了砌体整体性,减少了砌体截面面积,削弱了砌体承载力。
(3)砌体施工质量低劣。由于砌筑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低,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组砌不符合要求,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
(4)使用不当。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破坏墙体。
2.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2.1温差裂缝防治措施
①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②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③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④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n3。
2.2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防治措施
(1)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对周边环境进行地质差异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2)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3)合理布置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合理,纵墙拉通避免转折多变,凹凸复杂;建筑方面应尽量避免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
(4)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变;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设置沉降缝;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5)合理调整荷载分布,选用较小的基底反力。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
2.3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1)正确进行结构计算和设计,设计资料要经过层层把关核算。
(2)卸载。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承担上部荷载。
(3)结构加固补强。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影响主体立面美观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
针对目前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现象较多的情况,除了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外,必须抓好现场施工管理,同时要从设计、施工阶段,针对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投入必要的施工成本,严禁偷工减料现象。
参考文献:
[1]许汉远.新型墙体裂缝成因与防治[j].山西建筑,2006,(9):118-119.
[2]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4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