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江西高职会计人才模式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江西 会计高职教育 培养模式 现状分析
21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西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是会计学专业应开设会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其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虽然,我省会计教育课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体系并且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但仍存在如下缺点。
1.传统的会计专业设置过于偏重理论和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联系不足;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结构有失合理,即专业课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比重较小,甚至空缺。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
2.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货币时间价值、存货管理、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存在较多重复,但在开设课程时又完全独立地分两门课单独安排,《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着类似问题,而且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交流不够。
3.课程设置与市场环境相脱节。我省目前的课程设置是按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选修课五大类设置的,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知识面过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不足,这是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的通病,由此形成了懂会计不懂计算机,懂计算机不懂会计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江西高职会计教育的实践环节问题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势必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我省的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务知识,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践知识,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三重三轻”现象。
1.会计实践教学的环境欠完善。会计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以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但是,与单位实际会计业务相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仿真程度较低。教学软件的建设上更是缺乏。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虽然个别高职院校在校外设立了实训基地,但是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而设。
2.会计实践教材不合理。会计实践教材种类繁多,且几乎“各自为政”。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与高职院校配套的实践性教材,相当部分院校自编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往往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环节中的审核监督问题。虽然现在许多出版社都在努力出版适合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材,但都不够成熟。有些内容由于学科与学科间还没有很好地划分,导致在编制教学材料时重复出现;或者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人员个人实践性经验的缺乏,使得这些教材在适应实践性教学需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江西高职会计教育的师资欠缺
要想把江西的高职会计教育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就需要一支非常强大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江西高职会计教育“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据调查资料显示:“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42.14%,低于高职高专评估合格指标。尤其是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过大,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91.14%,这说明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年轻富有活力,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实践经历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精力参加进修培训,没有时间下厂实践锻炼。在企业第一线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仅占44.91%,更为严重的是39.29%的专业教师没有在企业一线工作过的经历。由此可见,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教师结构不合理,师生比例不合理,科研能力弱,知识更新滞后,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水平差,以及竞争意识不够等也是江西高职会计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会计教师的质量任重而道远,急需我们作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廖茂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
[2]张立彬.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J].中国教师,2007,(8).
南昌工程学院首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的阶段成果。
课题组成员包括王艺婷、肖强、李程亮。
关键词: 江西 会计高职教育 培养模式 现状分析
21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西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是会计学专业应开设会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其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虽然,我省会计教育课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体系并且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但仍存在如下缺点。
1.传统的会计专业设置过于偏重理论和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联系不足;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结构有失合理,即专业课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比重较小,甚至空缺。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
2.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货币时间价值、存货管理、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存在较多重复,但在开设课程时又完全独立地分两门课单独安排,《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着类似问题,而且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交流不够。
3.课程设置与市场环境相脱节。我省目前的课程设置是按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选修课五大类设置的,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知识面过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不足,这是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的通病,由此形成了懂会计不懂计算机,懂计算机不懂会计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江西高职会计教育的实践环节问题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势必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我省的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务知识,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践知识,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三重三轻”现象。
1.会计实践教学的环境欠完善。会计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以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但是,与单位实际会计业务相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仿真程度较低。教学软件的建设上更是缺乏。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虽然个别高职院校在校外设立了实训基地,但是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而设。
2.会计实践教材不合理。会计实践教材种类繁多,且几乎“各自为政”。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与高职院校配套的实践性教材,相当部分院校自编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往往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环节中的审核监督问题。虽然现在许多出版社都在努力出版适合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材,但都不够成熟。有些内容由于学科与学科间还没有很好地划分,导致在编制教学材料时重复出现;或者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人员个人实践性经验的缺乏,使得这些教材在适应实践性教学需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江西高职会计教育的师资欠缺
要想把江西的高职会计教育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就需要一支非常强大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江西高职会计教育“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据调查资料显示:“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42.14%,低于高职高专评估合格指标。尤其是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过大,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91.14%,这说明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年轻富有活力,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实践经历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精力参加进修培训,没有时间下厂实践锻炼。在企业第一线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仅占44.91%,更为严重的是39.29%的专业教师没有在企业一线工作过的经历。由此可见,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教师结构不合理,师生比例不合理,科研能力弱,知识更新滞后,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水平差,以及竞争意识不够等也是江西高职会计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会计教师的质量任重而道远,急需我们作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廖茂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
[2]张立彬.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J].中国教师,2007,(8).
南昌工程学院首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的阶段成果。
课题组成员包括王艺婷、肖强、李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