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而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创新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只有正确地认真研读新教材,学习、解读新课程标准,去研究和揭示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整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相应地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不能再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要敢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前,全国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对现行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符合素质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因此,如何充分应用新教材,实现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探究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继承的基础上,呈现出全新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式。教育理念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转变为“参与—体验—内化—外延”。如果我们沿用旧有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去工作,势必无法完成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一个新方案的论证,而是一场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从开始到现在,我校生物教研组在市教研室指导下,始终围绕着新课程组织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力求改变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功能。特别是在我市教研员精心指导下,教师相互听课,集体教研,落实实施新课程的创新课,开阔了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空间。无论是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的能力、素质的展示,学生自主、自如、主动合作探究的气氛和学习方式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市落实课程标准推进课改的工作。
二、造宽松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的精神。
传统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唯书,唯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盲目地服从课本、教师,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提问,更谈不上质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思维情境,巧妙设计疑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猜想和疑问。继而让学生去设计实验,去探究,当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结论有出入时,从而产生质疑,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有时听起来很幼稚可笑,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在这样的问题里,往往闪烁着学生求异创新的思想,这种创新精神是可贵的,教师不能主观武断地否定,更不能讥笑讽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
三、建立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学习方式。
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体现探究的本质特征,加强探究是实验改革的一个方向;科学探究要注重过程,探究未知的过程就是追求美丽的过程。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探究的方法:科学家对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十分留意,他们不只是观察还持怀疑的态度去研究,科学家不只是提出问题,还会努力找答案,并且合作交流。教师要改变原来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探究,让学生主动地感受科学环境,认识科学现象,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曲折,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鼓励学生努力探索,坚持不懈是成功的秘诀。
生物学家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一不是科学家的汗水和心血凝成。为了揭开自然界的神奇谜底,无数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因此,我们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只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才能继承科学巨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和探究方法,发扬科学家的科学精神,走向新的神奇世界;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在新课程的培养下成长为新时代的巨人。
生物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不仅教材要改,学校也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等。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教育者要努力创设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大环境,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是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主编.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0.
[2]吴紫彦,吴重光主编.现代教育思想.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7.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04,.
[4]李绍衣,苏甫主编.教育心理学十二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
[5]杨鸿昌主编.教育心理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整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相应地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不能再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要敢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前,全国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对现行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符合素质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因此,如何充分应用新教材,实现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探究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继承的基础上,呈现出全新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式。教育理念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转变为“参与—体验—内化—外延”。如果我们沿用旧有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去工作,势必无法完成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一个新方案的论证,而是一场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从开始到现在,我校生物教研组在市教研室指导下,始终围绕着新课程组织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力求改变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功能。特别是在我市教研员精心指导下,教师相互听课,集体教研,落实实施新课程的创新课,开阔了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空间。无论是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的能力、素质的展示,学生自主、自如、主动合作探究的气氛和学习方式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市落实课程标准推进课改的工作。
二、造宽松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的精神。
传统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唯书,唯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盲目地服从课本、教师,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提问,更谈不上质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思维情境,巧妙设计疑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猜想和疑问。继而让学生去设计实验,去探究,当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结论有出入时,从而产生质疑,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有时听起来很幼稚可笑,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在这样的问题里,往往闪烁着学生求异创新的思想,这种创新精神是可贵的,教师不能主观武断地否定,更不能讥笑讽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
三、建立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学习方式。
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体现探究的本质特征,加强探究是实验改革的一个方向;科学探究要注重过程,探究未知的过程就是追求美丽的过程。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探究的方法:科学家对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十分留意,他们不只是观察还持怀疑的态度去研究,科学家不只是提出问题,还会努力找答案,并且合作交流。教师要改变原来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探究,让学生主动地感受科学环境,认识科学现象,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曲折,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鼓励学生努力探索,坚持不懈是成功的秘诀。
生物学家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一不是科学家的汗水和心血凝成。为了揭开自然界的神奇谜底,无数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因此,我们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只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才能继承科学巨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和探究方法,发扬科学家的科学精神,走向新的神奇世界;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在新课程的培养下成长为新时代的巨人。
生物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不仅教材要改,学校也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等。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教育者要努力创设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大环境,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是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主编.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0.
[2]吴紫彦,吴重光主编.现代教育思想.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7.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04,.
[4]李绍衣,苏甫主编.教育心理学十二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
[5]杨鸿昌主编.教育心理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