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旧的课标相比,2011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课程目标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化,课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那么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呢?通过学习新课标和聆听多位专家的讲座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本人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组织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好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观点突出体现了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情境教学强调按照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等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有可能在真实的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的解决,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和生活本领,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及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比如在学习关于家庭成员的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家中“全家福”的照片带来,在课堂上拿着自己家庭的照片生动形象地一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也可以在班级中进行一个评选“五好家庭”的活动,并由“记者”现场采访提问,如: 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father? What’s your mother? 等等。又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对于“如何制作水果沙拉”的教学,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根据台下同学所给的指令进行操作(教师事先将指令放到PPT上,台下学生通过大声齐读,对操作的学生发出指令)。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简单短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对话不但易于上口,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支架式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支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或基本环节一般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工具。(2)搭脚手架。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的阶段。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其次,教师要围绕当前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该概念框架应置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反馈等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应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少。(3)独立探索。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问题的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4)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可以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通过支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沿着教师搭建的不同层次的“脚手架”一步步地攀爬,知识结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三、使用合理的多样评价手段
  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评、小组评相结合,等级评定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回答结束时,教师应该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扬,这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进取,克服自卑、厌学心理。如对答得好的学生说:“Good!” “Very good!”或“You are clever.”对答得不好的学生说:“Not too bad!”“OK!”对回答不上来的学生说:“It doesn’t matter.”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 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等。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可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他们知难而进的勇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总之,只要教师与时俱进,深刻领会英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不断学习英语教学的有关理论,并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新课标理念就会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实施,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进行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英语课,只有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根据牛津版英语教材的编排,打破了以往以语法为纲的教学模式,吸收了功能法、交际法等新观点,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们发现,由于多方面的影响,英语学习呈现出分化过早,分化的年龄越来越小、比例越来越大的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状的发生?我们课题小组成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材编入了大量的诗歌;在中考中,诗歌鉴赏所占分值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培养学生的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如何开展好诗歌教学,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学的难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句句翻译、字字解释,而结果是学生学得很被动,教师教得也很吃力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大多数工业品处于短缺状态.在这种严重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下,各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总量快速扩张,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相当可观的生产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重视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在实践中,毛泽东组织发动农民参与革命;在理论上,毛泽东积极探索,形成了关于农民问题的系列理
获取知识重在兴趣。在美术教学中,要使学生能顺利并乐意去探究和获取知识,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些铺垫工作,激发其学习热情。而只有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学习美术的热情才能调动起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展示作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的节假日前,笔者都组织学生将自己书画作品或手工作品参
微型化学实验是指用少量或微量的試剂进行验证、测定的实验。近年来,化学实验改革的一个重大方向是化学实验的微型化。为了减少化学实验中有害物质的挥发造成的污染,也为了增加实验的安全性,80年代初期美国的Danaw.Mago博士等首先在有机合成实验中采用微量的方式将所用的有机溶剂减少到几毫升,固体原料减少到几百毫克,并在重新设计的微型仪器中进行实验,取得了成功。随后,微型化学实验便在无机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
"PDCA过程模式图"的核心是把质量管理评估转为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以保证每一过程质量管理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进行,即对形成最终结果(人才)的全过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