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功利与道义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q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属性决策中,情感、功利和道义三个准则可能会发生冲突,这时候,人们可能并未明显地知觉到情感与功利的考虑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结果在无意识中相对忽视了道义要求,甚至做出与人们有意识地冷静考虑时相悖的决策。了解这种道德可能受到情感与功利的无意识作用,从而可能产生的悖德行为的特点,可以通过设定更为合理的情感与功利管理制度,更好地顺势引导人们的无意识行为,以使其符合人们有意识的决策的思路,减少无意悖德所引发的管理矛盾与冲突。
  情不自禁
  情感对于判断与选择行为的影响常常是预料之外,在人们不知觉中发生的。例如,面对可能激发本能反应的诱惑,能够唤醒深层欲望的贪腐行为,一开始通常都是在当事者“忍不住”时无意中发生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做事并不一定是基于理性的思考,而只不过是“忍不住”罢了。在许多企业里,溜须拍马的情况盛行,员工的情绪受压抑,士气不高,上下沟通严重受阻,往往是企业家的类似以下五个坏习惯所致[参见:马绍尔·戈德史密斯,“企业家的5个坏习惯”,《财富》(中文版),2007年6月(下半月刊),第79-80页]。
  一是好胜,想赢太多。能言善辨,嘴上功夫特别厉害,想证明在各种情况下自己都更强。有位资深工程师就因为厌倦了老板总是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照我说的做没错”,最后不堪精神受折磨而最终选择离开公司,加盟了竞争对手企业。二是否定,滥用否定。过多的否定等于告诉别人最好别说话,多听话,只能让员工觉得这是一位只顾推销自己理论的领导。三是强加,添加过多。领导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威,往往在员工意见上添加自己的想法。这样做也许可使创意的质量水平提高5%,但员工执行创意的投入程度就可能下降50%。四是偏心,喜欢第一。“上司对员工的评价有多高”与“上司认为员工有多喜欢他”以及“员工有多像上司”有着更高的关联度,而与“员工对公司的贡献有多大”的关联度则低些。这是因为,理性上大家似乎都讨厌拍马屁者,感性上大家又反对唱反调者。五是执迷,目标失衡。人生或企业存在多重目标,关键在于平衡兼顾,特别是在多重目标发生冲突时,能够明确优先权重与排序原则。但是有些企业家只顾追逐财富,无暇关注家庭幸福、员工健康等目标,这样就难以得到全体员工的长期认同。
  这些坏习惯几乎在所有的组织中均程度不同地存在,即使是在一些相对来说还算优秀的领导身上,也时常可以发现类似上面所提到的一种或多种坏习惯。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使得领导者容易自我膨胀,那么领导者就应该经常考虑两个问题:这样做对吗?这样做值吗?如果答案是“不对”,“不值”,那么应该清楚,自己已经偏离了理性,此时,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有意识的修正,以形成更好的能够关注真正重要事情的行为习惯!
  利令智昏
  人们在无意识中,有时会做出利令智昏的决策,这种情况被称为自利偏差。对于自利偏差,由于当事者自己并未知觉,而旁观者又不太容易知晓或识别那些比较隐晦的关联关系,有时很难发现;有时被旁观者指出,当事人却不愿意承认,认为自己的觉悟不至于如此低下。例如,在审理副总统切尼案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斯卡利亚承认自己与切尼有私交,但同时在2004年3月否决了要求他回避此案审理的动议,声称如果自己作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可以轻易被人收买,那么我们的国家恐怕无可救药了”。
  现实中,出于自利偏差而违背社会或个人道德观的事屡见不鲜。有些人嘴上说反腐倡廉,但是无意中就是抗不过利益的诱惑;还有许多学者对学术泡沫十分反感,而无意中受名利驱动又乐此不疲。一位曾撰写、主编过多种儒学著作并以研究新儒学闻名的专家——中国社科院某研究员,知而不行,学而无耻,不仅违法,而且失德,因涉嫌“人口走私”被刑事拘留。他利用访问美国的机会,几乎每次都会申请带一位“妻子”同往,然后“妻子”滞留美国不归,就这样,他先后带出6个“妻子”。这让人们反思,离开适当的制度环境进行所谓的纯粹国学研讨、教化,是否能够真正起到约束或改变人们行为之作用。面对利益诱惑而又缺乏足够的法律制约,无意识的自利倾向就会主导人们的行为。类似地,企业文化建设如果缺乏相应配套的管理制度,没有内部具体环境的支撑,实际上也会流于形式。
  注意到受情感、利益无意影响而存在着自利偏差,可以通过善加诱导、利用,借助人们的潜意识行为,实现提升管理效能之目的。比如,希望人们遵守交规,注意行车安全,提出以下几种标语:严禁超速,违者重罚!控制车速,小心驾驶!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谨慎驾驶,减速行驶……哪种说法会使注意力更能集中到减速、谨慎、安全上来?
  实际上,人们往往为道义说话,替功利办事,随情感而变,茅于轼声称“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如此觉悟并能实行者即使有可能恐怕也不多。关键在于,作为组织,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功利、约束情感,以便让人们更容易变成行动所做即如理性所说。
其他文献
如何确定合理的人员配置水平,是管理者们面对的一个关键话题。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泰罗等效率专家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专门的探索。但在今天,提高工作效率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许多企业通过裁员来控制成本,甚至业务扩张时也不情愿增加员工。特别地,对零售店、话务中心或者其他服务行业的人们来说,合理的工作量更是重要,因为在这些组织,顾客需求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巨大,而成功主要依赖于取悦顾客。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Tom F
期刊
高级管理者对员工的士气和留任意愿有更大影响。乔治 ·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Tessa E. Basford, Lynn R. Offermann,和Philip W. Wirtz在发表于《领导力和组织研究》(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的文章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已有研究表明,善于支持和给予帮助的管理者对整个组织大有裨益。他们可以提
期刊
十月的中国,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本土作家莫言先生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诺奖于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文化事件,而是泛化为一种文化思考。其带来的冲击渗透到各行各业,管理学界也概莫能外。  莫言是一位生于华夏、长于华夏,以汉语为母语、以中文写作的本土作家,而诺奖体现的是西方世界的价值认同。本土作家要想获奖,就必须要处理好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和冲突问题,否则就只能“羡慕嫉妒恨”了。  以乡土民俗描写
期刊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岁月中,荣氏家族在中国经济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起起伏伏无不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种种复杂关联。1935年,荣氏企业所属的申新公司第七纺织厂被英国银行拍卖在上海引起了很大轰动。回顾这个近代社会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笔者意在逐步揭开在历史云烟中抱着实业救国理想企业家们的命运转承。  拍卖案轰动上海滩  1935年2月,英商鲁意师摩拍卖行在《申报》登出一则拍卖公
期刊
2012年10月5日,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长假期的幸福中时,富士康郑州工厂发生了规模为3000-4000人的罢工事件,而在此之前的9月23日晚至9月24日凌晨,富士康太原工厂发生暴乱,数千名员工殴打警卫、破坏厂区设施,导致工厂被迫停工一天。尽管富士康积极解释事件成因,还是在网上成了千夫所指的“血汗工厂”。再联想以前沸沸扬扬的N连跳,很多人不禁要问:“怎么又是富士康,怎么总是富士康?
期刊
随着企业发展对优秀人才依赖程度的提高、人才流动率高企和员工组织承诺度的下滑,大多数企业都必须面对吸纳、激励和保留优秀员工的巨大挑战。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竞争绝对不能仅仅依赖那些基于战略设计的、高效的薪酬福利项目。尽管这些项目仍然非常重要,但是成功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在人才竞争过程中,必须把眼光拓展到那些吸引、吸纳和保留员工的影响因素上,也就是整体薪酬。  传统观点把整体薪酬划
期刊
由班固编纂的《白虎通》一书,共44篇,包括爵、号、谥、五祀、社稷、礼乐、封公侯、京师、五行、三军、诛罚、谏诤、乡射、致仕、辟雍、灾变、耕桑、封禅、巡狩、考黜、王者不臣、蓍龟、圣人、八风、商贾、瑞贽、三正、三教、三纲六纪、情性、寿命、宗族、姓名、天地、日月、四时、衣裳、五刑、五经、嫁娶、绋冕、丧服、崩薨等专题,分别陈述了儒家关于社会秩序、政治运行、人伦规范、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观点。很明显,这是一部帝国
期刊
李宁公司最近受到很大关注,定位错误、品牌重塑失败、销售下滑、库存高压、高管离职、利润陡降等等。今年7月5日张志勇离职、李宁复出,并推出正本清源的三大聚焦策略,即品牌聚焦(聚焦李宁品牌)、品牌价值聚焦(运动精神)和市场区域聚焦(国内市场),试图通过实现核心资源聚焦,即品牌宣传和传播路径聚焦(中国国家队,中国三项主要运动项目,篮球、羽毛球和跑步),重新占领市场竞争的有利地势。消费者、经销商和公众都满怀
期刊
创造了中国制造奇迹的主体过去或现在看来不在于国有企业,而在于民营经济。值得关注的是,绝大部分的民营经济,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企业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过去30年中选择了代工模式。 代工对于中国经济,尤其是对于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对代工模式的质疑声不断,甚至出现了妖魔化代工的现象。 中国的代工模式是否已经到了末日,抑或中国代工模式是否到了非转不可的
期刊
应当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代工?应当如何看待代工模式?是一个几乎从上世纪90年代前后,代工模式一进入中国内地就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在诸多关于代工或国际代工的评价中,负面性的评价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既有“卖苦力、挣血汗钱、替他人作嫁衣裳”之类的抱怨,也有代工企业难逃“悲惨增长”陷阱之类的忧虑;既有“产业链阴谋”之类的警告,也有将代工定位为“困局”的前提下所发出的,寻求破解之道的呼吁。然而,很多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