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教育历来是教育界讨论和关注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教学课堂就成为中学教师的共识和重要目标。农村的信息资源基础差,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对较低,这对现代化教学课堂的打造提出了重要挑战。有鉴于此,笔者在分析农村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增强信息资源和数字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应用,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化 数字化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重点课题《学生学习资源有效供给与虚实融合教学应用模式创新——基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的子课题,立项号:17622003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53-01
随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以信息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突显,两者的良好融合,不仅有利于改革原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树立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巧妙地展开课堂导入活动
好的开头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勾起他们潜藏心底的探究欲望,促使其积极投入到某项活动当中。部分教师因为认知观念的局限,对课前导入环节并不重视,教学“开门见山”,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还有教师采用的课前导入方法老旧,难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以新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方便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前导入,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刺激学生探知欲望。笔者在积极响应“双一”活动的同时,也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方式,将信息媒体适当地纳入教学导入环节。
譬如,在学习《雨的四季》时,笔者并没有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纯粹地将课本内容照搬到课件上,在课上直接展示给学生,给教学冠上一个“信息化”的名头,而是在教学开始以前,就通过信息媒体,播放了瓢泼大雨的视频,利用哗啦啦的雨声和轰隆的雷鸣声以及相关画面,将他们游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接着向其播放了春雨、秋雨和冬雨的视频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进入到本课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所写的四季之雨,与他们所见、所感和亲身经历的有何不同。这样的课前导入,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大部分的教学环节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和完成,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最终学习效率的高低,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传统的农村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信息媒体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强大的资源共享功能和多样的展示方式,其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结合,既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寻求突破的关键。笔者在教学中,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语文教学,取得了颇为不错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时,除了巧妙的课堂导入以外,鉴于部分学生对海伦·凯乐并不十分了解的问题,笔者还利用网络信息媒体,将作者的有关资料和主要事迹以图片、文字和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他们对作者的了解,然后要求他们重头阅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大意和关键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好,有助于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目标。
三、适当地拓展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以拓展内容为主,旨在加深學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开阔他们的眼界,深化他们的思维意识,增强其阅读能力和文学底蕴。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有效结合,能在较高程度上满足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学习需要,在增加所学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促使他们养成正确使用信息媒体的习惯,学会发挥信息技术对学习的积极作用,辅助自身的语文学习。
譬如,在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时,笔者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章的相关内容以外,还利用空余的时间,通过网络信息媒体,检索了一些与本文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与家规、家训和家风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开阔其文学眼界,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再介绍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学习网站,布置阅读和写作作业。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升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是大势所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恰当的形式,使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所用,在不断提高自身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同时,打造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促进教学和学生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健.智慧校园对解决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87).
[2]杨建兵.浅谈信息时代下如何激活农村初中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8(100).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化 数字化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重点课题《学生学习资源有效供给与虚实融合教学应用模式创新——基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的子课题,立项号:17622003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53-01
随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以信息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突显,两者的良好融合,不仅有利于改革原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树立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巧妙地展开课堂导入活动
好的开头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勾起他们潜藏心底的探究欲望,促使其积极投入到某项活动当中。部分教师因为认知观念的局限,对课前导入环节并不重视,教学“开门见山”,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还有教师采用的课前导入方法老旧,难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以新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方便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前导入,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刺激学生探知欲望。笔者在积极响应“双一”活动的同时,也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方式,将信息媒体适当地纳入教学导入环节。
譬如,在学习《雨的四季》时,笔者并没有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纯粹地将课本内容照搬到课件上,在课上直接展示给学生,给教学冠上一个“信息化”的名头,而是在教学开始以前,就通过信息媒体,播放了瓢泼大雨的视频,利用哗啦啦的雨声和轰隆的雷鸣声以及相关画面,将他们游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接着向其播放了春雨、秋雨和冬雨的视频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进入到本课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所写的四季之雨,与他们所见、所感和亲身经历的有何不同。这样的课前导入,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大部分的教学环节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和完成,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最终学习效率的高低,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传统的农村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信息媒体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强大的资源共享功能和多样的展示方式,其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结合,既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寻求突破的关键。笔者在教学中,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语文教学,取得了颇为不错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时,除了巧妙的课堂导入以外,鉴于部分学生对海伦·凯乐并不十分了解的问题,笔者还利用网络信息媒体,将作者的有关资料和主要事迹以图片、文字和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他们对作者的了解,然后要求他们重头阅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大意和关键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好,有助于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目标。
三、适当地拓展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以拓展内容为主,旨在加深學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开阔他们的眼界,深化他们的思维意识,增强其阅读能力和文学底蕴。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有效结合,能在较高程度上满足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学习需要,在增加所学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促使他们养成正确使用信息媒体的习惯,学会发挥信息技术对学习的积极作用,辅助自身的语文学习。
譬如,在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时,笔者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章的相关内容以外,还利用空余的时间,通过网络信息媒体,检索了一些与本文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与家规、家训和家风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开阔其文学眼界,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再介绍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学习网站,布置阅读和写作作业。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升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是大势所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恰当的形式,使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所用,在不断提高自身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同时,打造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促进教学和学生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健.智慧校园对解决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87).
[2]杨建兵.浅谈信息时代下如何激活农村初中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