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文化美食圈

来源 :中国西部·旅游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火爆播出以来,大家对各地美食的关注度直线飙升,美食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受朋友所托,写点文字将身边的美食推荐给大家。作为一个地道的成都人,无疑是幸福的,也是骄傲的。幸福在于从小的日常饮食就是川菜,骄傲在于川菜不仅是国内八大菜系中流传最广的,而且川菜还走出了国门,好些外国人都知道咱们的火锅叫做“hot pot”。宴请朋友也好,亲人相聚也好,大家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坐一桌,席间言谈欢笑,无限温馨。
  平时在家,各种家常川菜可以变着花样儿做,有句话是这样形容的:“百菜百味,一菜一格。”有时候也会找家小吃店,各色小吃叫上一堆,到了饭点,你会看到高档餐馆有骑自行车来的,也会看到路边小吃店停着宝马的,这里不同的人对吃有着同样的情有独钟,这就是本地特色。各种好吃的也不必费力一一去找,经验告诉我们周围有很多美食圈,有些地方还可以边吃边逛。其中,最有文化底蕴的美食圈要数草堂文化美食圈。沿着这条线路,品美食,逛草堂、青羊宫、博物馆、琴台路,末了还可以到芳邻街酒吧一条街喝一杯。
  浣花溪旁的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放成都时的故居,是成都的一个文人印记。但凡来成都的游客,都会去感受一下浓浓的诗韵。然而“吃”排在旅游六大要素的首位,当然也排在“游”的前面。我们的早餐多以面食为主,类型比较丰富,早上起来肠胃比较脆弱,不宜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更何况很多外地游客不能吃辣,那么一碗香喷喷的芝麻汤圆是首选,糯米开胃健脾,补充营养和体力。说到成都的汤圆,那么杜甫草堂附近青华路上的戴汤圆不容错过。
  戴汤圆的创始人是一位老太太,如今已经年近七十。戴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开了这家店,算来这家店少说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早上七点钟左右就有人陆陆续续地来这里吃早餐了。店里的阿姨将黄色的酱搓成一粒粒细小的丸子,然后整齐地摆在长方形的大盘子里,我大概猜到了这应该就是汤圆馅,但是为什么她们要把汤圆馅搓成大小相同的丸子呢,不都是包的时候才掐一粒下来吗?原来这就是她们家的特别之处,这样做使得每个汤圆,馅的量大约相同,口感才会比较均匀。她们家的汤圆有三种馅,即白芝麻、黑芝麻、红糖。还没等汤圆上桌,阿姨就先摆上了一个小碟子。碟子里面一半芝麻酱,一半白糖,黄白分明,好像一个“日月潭”。热腾腾的汤圆上来了,蘸上香喷喷的芝麻酱,满口芝麻香与糯米香在甜味之间缠绕。这样的芝麻酱碟和味道在别的地方找不到。


  沿着青华路往里走,没多远就是杜甫草堂的北大门。门外是公路和喧嚣的车水马龙,门内是诗人深居简出的园野生活。与草堂相邻的是浣花溪公园,小半天的时间游览完便到了中午。草堂对面有一堆川菜馆,大家常去的有陈麻婆川菜馆、锅锅香,还有小吃龙抄手。
  据说,陈麻婆的品牌始创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成都北郊万福桥,那时的名字叫做陈兴盛饭铺,为万福桥上的挑夫们加工豆腐,时间长了便有了一套独特的烹制方法,更有人因陈氏脸上的麻痕而戏称其豆腐为麻婆豆腐,两者随后都名扬四方。有诗如此称赞:“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陈麻婆川菜馆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位于杜甫草堂青华路的分店装修以红色为主色调,古朴典雅,与周围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麻婆豆腐是它的招牌菜,更是川菜中的一绝,豆腐色泽红亮,肉酱酥香,花椒麻爽,青青的蒜苗点缀其间,吃起来麻、辣、香、嫩,形整而入口即化。除了麻婆豆腐外,店内其他的川菜如夫妻肺片、蒸牛肉口味也不错。
  麻婆豆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道大众的家常菜,但由于陈麻婆声名远扬,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的热忱像是一场对川菜招牌的朝圣,但如果你不想这么正襟危坐地吃一席隆重的中餐,那么可以到浣花北路的龙抄手,品尝各种小吃。
  抄手跟馄饨、云吞有什么区别呢?关于龙抄手名字的由来,有人作赋:“抄手、馄饨、云吞,民间风味小吃。面包荤馅,皮角相交,酷似菱角,又似元宝,更似人形,取暖交手。北称馄饨,南言云吞,川人钟情,俗称抄手……昔日浓花议事,抄手面食为业,谐龙为姓得号。”抄手是随处可见的,大餐馆也好,小店子也好,每周要吃上好几次,可谓“蜀珍”。抄手的制作,对面皮要求很高,要求面皮很薄,能够照影,馅要饱满,汤宽味鲜。其店内有龙抄手、红油抄手、怪味抄手等口味,吃起来“原汤鲜、红油香、酸辣爽、海味浓”。龙抄手是店内的招牌小吃,除此之外,还有酸辣粉、银耳汤、绿豆汤、水饺、汤圆、凉粉、蛋烘糕等,可以说龙抄手是一个成都小吃的汇集地,亲朋好友围坐一桌,每样来点,一次将所有小吃尝个遍,很是过瘾。


  在小吃店大快朵颐之后,可以逛逛对面的四川博物馆,以及相邻的青羊宫,之后来到琴台路。关于琴台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以后,来到这里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淡妆素面,亲自站在土台上卖酒,司马相如则一身店小二的装扮,忙里忙外,不再作赋抚琴,“琴台”由此而来。琴台路是一条商业古街,这里最多的是珠宝店和餐饮店。对于外地人来说,不吃一顿火锅,不算来过成都。
  正所谓“食肉不如食鱼,食鱼贵食鱼头”,琴台路上的“谭鱼头”算是比较有特色的。精选花鲢鱼头,肉多刺少。其辣椒的选料有别于朝天椒,香而不辣,使得怕辣的人不怕辣。最有特色的是谭式手磨豆腐,精选黑豆和黑芝麻磨成;还有油卤鸭舌、谭式老坛泡菜、手打四宝丸等都是这里的招牌。有时候在这里吃晚饭,会看见旅行社组织着黑压压一群游客来这里吃火锅,可见其生意之兴隆。
  一顿酣畅淋漓的火锅后,漫步在琴台路,夜景很美,古街灯火通明。这时中华梨园正上演着川剧,“有琴鼓乐者,咿呀和之,有手足蹈者,翩然舞之”。此时,对于川剧发烧友来说,喝茶、看戏、掏耳朵是一大乐事。然而,虽身为成都人,也极其喜欢成都的美食,对川剧却不大感兴趣,相反的,约上三五好友到附近的芳邻街找一家酒吧,痛快玩一场才是正经事。

其他文献
地域不同,文化迥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地处贵州东南部的台江,史称“苗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即使社会发展至今,人员频繁流动,可台江县境内的苗族人口比例仍高达97%,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千百年来,台江人民于高山深谷间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节庆、服饰、歌舞、婚恋、祭祀等文化,成为世人考察苗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驿站。因为文化考察的需要,我零距离体验了
期刊
如果说世界文坛选“男神”的话,我决定只投一个人的票,他就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原因很简单啊,他在29岁时由一位爵士酒吧的小老板转行写作至今,笔耕不辍地写了三十多年。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出版后即获日本群像新人奖。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更是风靡全球。作为如何看待两性关系的启蒙,书中的渡边、木月和绿子不知迷倒了多少文艺男女青年,常常用书中的情感辩白自我的人生问题。  当然,有些粉丝一直停留在上述两本书
期刊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在老成都人的记忆中,自小对年的认识是从这句童谣开始的,红萝卜上市,意味年就近了。接下来,则有一长串值得期待的规定曲目:杀年猪、煪(音同秋,熏的意思)腊肉、灌香肠、推汤圆粉子、给压岁钱、吃团年饭、放火炮儿(鞭炮)、新年撞钟、烧子时香、打通宵麻将、走人户、逛大庙会、游草堂、耍狮子、舞龙灯、元宵观灯……这一套程序全部下来才算把年过完整了,而这其中最热闹最好玩的,就是看
期刊
2013年11月,在成都宽窄巷子偶然遇到了霍晓的新书——《园林清供》的发布会。《园林清供》讲诉了霍晓造园、说园、写园、玩园的一系列的心路历程,以及霍晓的朋友、成都文化界人士于园中作诗、赏画、品茗的故事。当代附庸风雅的大有人在,建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真的能做到说园、写园、玩园的确实少见,当时便对这座私家园林产生了兴趣,心想在喧嚣的城市中真的存在着一个清静的世外桃源吗?  后来约了霍晓在园中做采
期刊
旧时,糖瓜是祭灶神的主要供品。传说,灶神爱说闲话,每年腊月二十四要回天庭向玉皇老儿汇报工作,张家长李家短地翻嘴,惹事生非。玉皇老儿听了很生气,来年便常常发点脾气,弄些水涝旱象出来,使黎民百姓深受其苦。  有人打听到灶神贪吃,特别喜欢吃糖。聪明人有了主意,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给灶神上供品时,放了糖瓜在供桌上。灶神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上天路上就悄悄地嚼糖瓜。谁知那糖瓜粘性大,把牙给粘住了。第二天,玉皇老
期刊
陇西院,李白的第一声啼哭  传说公元701年,李客的家中发生了一件奇事:他的妻子在涪江畔“浣纱得鲤”,烹食后便珠胎暗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便生下了神童李白。我一直在想,李白在陇西院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天地间该是怎样一番情景?赤裸的他,第一声啼哭是否也催生出漫天的云蒸霞蔚。  寻访他,靠近他,这对于痴爱他的人们,此生必定要来一次陇西院。  “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品味着陇西院山门两侧的楹联
期刊
5月24日,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志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梁黎明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馆。  本届展会设5个展馆,展位2003个,参展企业1400多家。从形式和内容上,本届展会都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突出交易实效,体现节俭办展,开幕式仅用时5分钟。为期4天的博览会以“旅游商品创新与交易”为核心,推进旅游
期刊
太行正月闹起来,民间狂欢乐开怀!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东大门的古州平定,历史上有“文献名邦”的美称,自古为晋冀通道的要冲。层叠蜿蜒的太行山脉孕育出这块土地独特的文化气质,至今仍保留着最具年味的春节活动!古老的祭祀仪式,隆重而神秘;热闹的民俗汇演,欢天喜地;独特的平定美食,喷香扑鼻。人们要把积攒了一年的热爱、浪漫、感恩、激情和憧憬集中释放,其能量,简直如瀑布倾注、岩浆迸突,蔚为壮观。如果你融入其中,相
期刊
重庆彭水,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一块圣洁的爱情治愈圣地,其创意开展的情感体验系列活动,让人们在民俗生态旅游中丰富生活历程。  爱情圣地,打造中国第一个情爱旅游品牌  渝东南彭水,三山相拥,二水环绕,历史悠久,文化多彩,大美的山、湛蓝的水、深邃的史、浓郁的情令人流连。优美的山水,丰富的文化,便利的交通,造就了这颗长江三峡——张家界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璀璨的明珠。  一山一水都是景,一风一俗总关情。重庆
期刊
残垣 题跋  出云南建水县城,沿高等级公路西行13公里,转下乡村公路,过一拱桥,踩着已被时间摩挲得光润如玉,却也留下踏痕累累的青灰色古石板路,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庄稼地,爬上团山进入团山村。坡顶,一爿土屋残垣。明清建筑常用到的青砖秃露在灰白基石上;基石上,石灰剥落,像贴上了一块块难看的癞皮藓。时光揉捏出的土块,摇摇欲坠却又不屈不挠地屹立在残垣之上。土块顶部,一溜残缺如锯的瓦脊,覆满青苔。残垣对面,错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