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力学教学探索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建筑力学教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计算繁琐,让学生入门时感到难以接受, 无法与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因此,笔者试图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高职建筑力学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将现代学徒制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建筑力学教学,值得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 建筑力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186-02
  “建筑力学”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所涉及的后续课程最多,包括识图,结构设计等,这门课程是在传统的土建类的三大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应用情况,在坚持知识的“理论够用、结合实际”原则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删减和简化后形成的。
  该校市政工程专业从2015年开始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生源均来自应往届的中职生,对中职而言,建筑力学已经修过,但知识浅显,达不到高职层次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需进行独具特色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力学教学模式探索。
  1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模式就是将企业学徒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这一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而企业需求的一线技术人员需要一定的学校专业知识,两者各取优势,合作共同培养。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即为“双主体,双身份”。意味着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 其中以企业为育人主体,不仅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的過程中,同时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实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培养规格,弥补学校教育与动态的社会发展的脱轨现象。同时,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即作为企业实践岗位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学生,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 还要培养适应工作的各方面能力,比如: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
  2 “建筑力学”课程特点
  “建筑力学”的内容包括力学理论和工程应用的计算方法,主要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力学概念,为后续课程或工程应用中的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工程类的注册证书考试内容中“建筑力学”是必备知识。“建筑力学”中有非常多的观察、假定及实验,同时公式相对比较繁琐,理论上,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对抽象理论及假定的理解能力,这让基础薄弱的高职入校生,尤其是以中职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困难。
  3 传统“建筑力学”教学模式面临的瓶颈
  传统高职学生这一课程的开展面临以下困难。
  (1)学生基础较薄弱,学习态度普遍消极。高职生的入学成绩较差,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对,思维不够敏捷,而学习缺乏主动性是最大的困难。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深,尤其对力学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学生看到公式多,内容枯燥,失去兴趣;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做施工管理,不需要力学知识。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在专业的积累上相对来说,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稍强,但基础薄弱相对来说有过之,这是这一课程开展最大的困难。
  (2)例题与实际工程结合不够。传统“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仅仅注重习题的训练,脱离实际项目,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花费非常多时间,效果却并不理想。面对如此之多的习题,学生本能会产生厌烦情绪,对课程排斥。同时,致使一些学生质疑建筑力学的重要性,认为纯理论,与日后工作无关,究其原因,无非是课程与学生互动性不够,没有从多方面告诉学生,建筑力学能干什么,将来怎么用,从而造成一系列连锁效果不佳。
  (3)教学方法、手段不够丰富。建筑力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解—习题训练,再加部分实验,满堂灌的方式收效甚微,学生并未参与进来,尤其结合现在的学生的特点,生于长于网络时代,追求自我个性,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接受程度低。
  (4)考核制度不尽合理。这一课程,通常采取的考核方式是用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综合考查。这种方式不能考核学生实际的掌握程度,以及与相关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忽略了实践内容在实际工程项目上的灵活应用及创新能力。
  4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探索的潜能,将工程实际中的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力学”角度用浅显、形象、生动的案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点对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而言是有优势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实际项目上的员工,能更深刻地体会“建筑力学”的用处,只有具备一定的建筑力学知识,才能读懂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的要求,才能知道不同的施工工艺都适用在什么情况,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工程事故。同时,现场的施工机具和临时设施的设计工作,就是由施工技术人员来完成,没有力学知识,这些工作都无法开展。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建筑力学”的兴趣。
  (1)教学内容改革。①教学内容根据工作任务模块化。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岗位需求,把建筑力学的知识模块化,以“施工员”岗位中对脚手架的搭设为例,可以以一整套的脚手架计算书为任务,把“轴向拉压杆”“压杆稳定”等内容嵌入到计算书的讲解中,其他内容也以实际任务为目标,综合相关建筑力学知识点,以解决实际任务为目标。②融入BIM模型的教学内容设计。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本身就对学生的兴趣提高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建筑力学知识中加入BIM模型,尤其对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而言,具有辅助理解比较难的理论部分,如:梁的受弯受剪中应力的分布等,都可以借助BIM三维模型辅助理解。③出具现场教学方案。结合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工作岗位,出具现场教学方案,同时发挥经验丰富的企业师傅的作用,采用“现场教学”,边学边做边用,以“脚手架的计算”为例,先学习理论部分,再用工地现场的脚手架让学生出计算书,搭设方案,在企业师傅把关的情况上,参与下一步的实践搭设,让学生对力学产生了濃厚的兴趣。
  (2)教学方法改革。尝试从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课前预习法。建筑力学除学习力学知识外,还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课程的开展,不仅是课堂时间,课前及课后都非常重要。课前利用“预习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合课程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在资源库中,收集非常多的工程案例及视频,同时提前上传课件,让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②课中案例教学。建筑力学本身虽然理论性强,但它的工程应用性也强,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从工程案例入手,引出知识点,如讲授材料的各向异性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劈材时,是顺纹还是横纹更容易,讲授压杆稳定时,可以引入一些工程事故做为案例,如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失稳等案例,不仅教会学生理解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观察力学现象,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③课后综合练习。阶段性学习后,布置综合案例练习,案例可以根据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工作岗位性质而定,这样贴近实际工程,学生的参与感及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例如:简支梁桥的内力计算,涉及了荷载的计算、计算简图的选取、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等知识,学生得到际锻炼,也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④岗位案例。针对现学徒制学生的岗位特点,设计针对性的岗位案例教学,不同的岗位所需要侧重的力学相关内容不同,不能一刀切,笼统教学,还需结合学生及岗位特点,有所侧重。
  (3)考核方式改革。
  现代学徒制学生的考核有别于传统的高职学生的考核,同时,传统的高职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存在片面,不能充分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的弊端,提出学校老师+企业师傅共同打分的方式,同时打分项,除期末的综合笔试外,还加入,综合案例练习、岗位案例练习还有企业对员工考核中的打分项,综合考查这一门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5 结语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模式,应当成为教育的进步,对具体学科而言,应适应趋势发展,找到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的特点而采取定制式的课程教学的新探索。建筑力学的革新,还需要结合经验,进一步来完善,通过多举措、-多方面改善现有的“建筑力学”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丁晓玲.高职《建筑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1):40-42.
  [2] 陈家颐.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12):8-11.
  [3] 李春光. 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13-114.
  [4] 郝媛媛.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4):169-172.
  [5] 黎恩,徐春梅.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策略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8-43.
其他文献
基于分子聚集理论本文对一氧化氮(NO)的分子聚集行为特性作了研究,理论预计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具有特别强的分子聚集活性,也即它是一种很强的生物活性分子,实验研究工作已经证
设计作为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性行为,包含设计的主体"人",设计的对象"事"和设计的成果"物"三个基本要素。与此相对应,便存在设计情理学、设计事理学、设计物理学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
从理想的单气泡运动物理模型和离散正交小波与统计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了泡状流压力波动的机理与多尺度时频规律,得到以下结论:泡状流的压力波动主要来源于气泡的运动和诱
江苏省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首演后曾在中国第二届歌剧节中荣获七项大奖,在长达一年的巡演期结束后,《运之河》也被渐渐收官,短期内不会复排。本文通过笔者对参演《运之河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2.183  摘 要:波谱解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学习波谱解析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科研都非常有必要。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能灵活运用四大波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知识解析未知化合物结构的现象。该文针对学生在学习波谱解析这门课程时反映出来的问题,对提升学生掌握谱图解析能力的教
本文以偏微分方程造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型方程的扭叶片三维型面直接设计方法,详细推导了叶型曲面函数,给出了型面方程的求解及其前后缘修正。该方法具有设计叶型曲
利用文献[1]中建立的沙尘暴数值模式,进一步模拟分析了不同沙尘源对我国城市沙尘暴爆发的影响作用,并对粒子热漂移作用作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对比分析,得出规律分布曲线,计算结果与
应用电导断层测量技术研究表面活性剂添加倾斜上升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影响,实验工质为空气/水、空气/100pp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结果表明,当倾角较少时(2.5°和5°),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