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怎么写下去(特约评论)

来源 :天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初,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其高质量的制作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让资本惊喜的利润,以至于有舆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科幻时代的来临。但接下来2019年8月上映的《上海堡垒》却以其粗制滥造而让观众大跌眼镜,以至于网上流传着一句酷评:“《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大门,《上海堡垒》又把这扇门关上了。”因为《三体》获奖以及众多科幻作家的努力而开创的“科幻黄金年代”似乎正在呈现它的另外一面,固然国家意识形态的肯定和资本的逐利流入为科幻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外力支持,但实际上有思考能力的科幻从业者——其中主要以老中青科幻作家为主体——都明白,支撑“科幻黄金时代”的核心动力不是那些外部因素,而是扎扎实实的作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推陈出新的优秀作品,如果不能在既有的题材、主题、构想上展现出新的质素,科幻也就很难继续进步。这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观感,而是一种普遍的感受。我在很多次活动上听到青年科幻作家言必刘慈欣,言必《三体》,然后我就很好奇地问为什么?因为在所谓的严肃文学圈,并没有青年作家言必谈莫言、余华这样一些经典作家。青年科幻作家的回答是,在科幻文学界,刘慈欣及其《三体》已经不是简单的经典化的存在,而是不可超越的高峰。在深圳参加的一次科幻文学会议上,青年作家私下和我交流是提到了一个观点:与严肃文学写作不同,科幻文學对于题材甚至是创意的依赖是非常严重的,往往是某一个题材或者“点子”被用过一次,就不可重复使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新的题材和“点子”就变得非常困难。重复性的写作几乎没有意义,一些青年作家普遍表现出了一种“难以为继”的困惑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科幻怎么写下去”这样的问题,也许并不显得很冒昧。下面我将结合《天涯》这一期刊发的青年科幻作家专辑的作品来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
  宝树的《退行者》处理的是科幻文学的重要母题——时间。从最早的“纸浆杂志”时代,时间就构成了科幻写作的一种装置,以致于我们现在一提到科幻,立即就会想起“时间旅行”之类的主题。在《退行者》里,宝树没有去描绘一种未来的时间,这是传统科幻的重要着力点,相反,宝树以逆行的方式,将时间的方向倒置过来,这种处理方式在他的《时间外史》中已经显现。在“退行”的时间里,主人公发现了“时间”和“生命”的“不可逆性”,关于时间的思考已经接近哲学的反思和追问,“人”在时间里脱落,成为了书写的中心。这是对科幻文学唯技术论的一次反拨。
  陈楸帆的《伪造者》处理的是人工智能与写作的关系。可能是受到最近几年人工智能热的启发,陈楸帆在《人生算法》里已经开始实验人工智能与人类写作的合作。在《伪造者》里面,他更是直接设计了一个“伪造”的故事,以“不存在之手”来书写文学。写作仅仅属于人类吗?在陈楸帆这里答案显然不是,这部小说可以视作是关于科幻小说的“元小说”。我对陈楸帆的这种写作充满兴趣。
  郝景芳的《积极砖块》是一部结构很精致的反讽小说。在一个类似于“美丽新世界”的小镇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不被允许的,只有“积极”和“快乐”才可以存在。但实际情况是,当“积极者”脱掉自己的面具,才发现内心的消极和沮丧,外表的光鲜并不能掩盖内在的腐败和恐惧。这部小说将反讽和童话结合起来,是很典型的“软科幻”的尝试。
  飞氘的《奥德修斯之音》则设想了一个“大衰退”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放弃了改造和拯救的努力——这种改造和拯救曾经是科幻黄金时期的书写冲动。所有的人无所事事,在百无聊赖之中听着来自“奥德修斯”的“诵读”之音。对这种声音的解读,导致了不同的派别,但无论他们的理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文明寂灭的事实。飞氘同样使用了一种反讽,但是他的反讽不是情节性的,而是通过语言的夸张和游戏来完成。
  江波的《魂归丹寨》像极了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在一次回乡中听到了古老的召唤,他在迷醉的状态中见证了神话的“真实性”,于是他重新返乡,并找到了生命的价值。这部小说里有一种原始性的乡愁,同时又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原始性。如果说心理学实验带有某种科幻性,那么,将这种科幻性植入到原始神迹中去,是这部作品的探索。
  张冉直言他已经很久没有写作了,个中的原因不详。但是他在此依然提供了一组别有意味的“科幻小品”。《琴童》和《灯船》有古典的色彩,很明显借鉴了《聊斋》的笔法,如果要命名的话,或许可以称之为“科幻鬼小说”。《残钢》和《孤铁》则讨论的是人与物质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描述带有非常罕见的“人本主义”的温情。
  从上述几位作家的写作来看,我们发现相对于刘慈欣、韩松等人,青年作家在写作的题材、处理的主体上呈现了一种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对技术的信任和不信任;对人和机器关系的确定和不确定;对物质和元素的可知与不可知;对文明世界的渴望和厌弃。他们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破壁,借鉴现实主义的、古典的、现代派的各种手法(典型、乡愁、反讽、笔记体)来激活科幻写作的多种潜能。毫无疑问,任何一种探索和实验都值得期待。对我来说,科幻怎么写下去的答案不存在于作家、批评家和资本家的规划,而是存在于这一部部具体鲜活的作品中。
  2019年8月15日于北京
其他文献
一  “晚安,儿子。”  邓科熄灭了卧室里的灯,客厅的光涌了进来。小邓在昏暗里冲着我俩挥了挥手,被子提得高高的,只露出他小小的半张脸。我留意到小邓的眼神,他自觉地往床的一旁看了看,但那里除了一双摆得规规矩矩的鞋子什么都没有,一切稀松平常。  我和邓科在客厅里各自喝了一瓶啤酒,准备送他上夜班。出门前,我让他等我一会儿,我独自走进小邓的卧室。很快,我走了出来。邓科问我干嘛去了?我说没事,就是忘记跟小邓
期刊
一雁寒  “卖粥那个姑娘今天也没在啊!”  听到妈这句隐含抱怨的话时,我刚起来,在院子里洗漱。老式的旋转式自来水龙头俯瞰着水泥贴瓷砖的洗脸池,流出的水那叫一个凉,我边洗脸边哆嗦。妈在旁边大惊小怪地提高嗓门说:“早上起来怎么不穿袜子呀,三十多岁的人了,一点不会照顾自己。”接着重新回到粥摊的话题。  “这里的早饭要么是辣的要么是糊糊,我都吃不来。就那个粥摊还能吃两口。小姑娘简直不会做生意,整天趴在那里
期刊
下班铃声响过后,几辆自行车浑身震颤似的跑出了医院。  我在诊室独自坐了一会儿,双手抱着后脑勺,目光从天花板移到窗外,黑黑的屋脊分割出半块玻璃,屋脊上面站着的是天空,看起来仅仅是一角。这一段时光静得有些空荡。医生下了班,病人除非是急诊,多出来的空间配合着时间,而我的时间始终填充不了空间,下了班,我还是在医院,只不过下班的是白大褂。想深深吸口气,结果只是叹气。脱了白大褂,关门,上楼。  我的寝室在楼上
期刊
2021年3月8日的《哲学沙龙》网站上,刊载了本杰明·温特霍尔特针对克里斯托弗·诺兰2020年的电影《信条》的影评,题为《“信条”并非自相矛盾——克里斯托弗·诺兰讨论的是气候变化问题》。  诺兰的《信条》聚焦于一种未来技术、一种算法,它可以逆转时间。《信条》对于时间的理解,基于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2014年的著作《现实不似你所见》。根据罗韦利的看法,时间并非某种物理真实,因为宇宙是由量子场所构成,
期刊
2021年3月6日的《雅各宾》网站上,刊载了圭多·塞奇的文章,题为《一座共产主义城市能在城市规划方面给予我们哪些教益》。在文中,塞奇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苏联时期的陶里亚蒂城及其理念进行了评析。  1966年夏,苏联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签订协议,依据该协议,苏联方面将建造一座新的汽车工厂,菲亚特公司负责技术设备和专家培训,而一座新的汽車城也将围绕着工厂生长出来——这座新城,就是陶里亚蒂城。  塞奇
期刊
2021年3月8日的《洛杉矶书评》网站上,刊载了戴夫·曼德尔针对列夫·马诺维奇2020年的新著《文化分析学》的书评,题为《为人文学者服务的数据挖掘》。  过去二十年间,诸多因素的结合,使得对于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成为可能;网速的提升和存储成本的暴跌,使得数据收集更为方便;且新的“大数据”——特殊的技术和算法,使得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对海量信息进行消化和过滤。与此同时,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线上行为
期刊
2021年2月1日的《波士顿评论》网站上,刊载了罗宾·D·G·凯利的文章,题为《为什么现在要谈黑人马克思主义?》。在文中,凯利对塞德里克·罗宾逊的经典著作《黑人马克思主义:黑人激进传统的形成》进行了评论。  什么是罗宾逊所谓的“黑人马克思主义”呢?与一般认知相反,它主要关乎的是黑人反抗,而非种族资本主义。罗宾逊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种族意识形态的物质力量对无产阶级意识的影响,并且将英国工人阶级
期刊
接到陈实电话时,他在车上睡着了。被铃声突然惊醒,披在身上的旧外套抖落到了腿边。他看了看屏幕上的时间,差一刻钟凌晨三点。睡眠浅,无梦。醒来后,幸而没受噩梦缠困,比睡前略微满足,他拧转僵硬的脖颈,按揉肩颈,拉下手刹,等待红绿灯的间歇点燃一根烟,然后拨划方向盘,驶向城郊,开往陈实车子抛锚的地方。十五公里外的乌兰乡,他依稀记得有条乡间公路可以直通,无须在漫延弯绕的省道上耗费燃油,只是那条路,夹在两山之间,
期刊
惠江穿过塔城,有一段十分开阔的水面,一年四季都吸引着一大批泳者。他们往往从左岸三号码头下水,熙熙攘攘,如过江之鲫,朝对岸游过去。各种游姿都有,快慢不一,一只只晃动的脑袋在江面上就像是蓝色衬衣上的黑污点,船舶经过时,也没能惊吓到他们。到了对岸,大部分泳者歇一会儿便原路返回,只有少数从对岸离开。早年,相对此岸的繁华热闹,对岸还是比较荒凉落寞,还没有多少楼房,竹木茂盛,暗藏着许多鸟兽。此岸的人乘船过彼岸
期刊
我无意为戈雅(1746—1828,西班牙画家)的画写评论。大事件需要克制,甚至晾干,这只适合词语不够用时。仅一个人的命运这条线,在个体与历史错综复杂的无望纠缠就足以把我们缠住。处理它们需采用史诗的篇幅。但,很可能,这个时代广阔的全景画将是罕见的,因为“二战”的战争规模不同,比如说,和拿破仑战争相比;并且现在对作者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方面要求更多。然而如果用纯粹主观的偏见介绍个人经历,我就什么也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