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应的教育目标也在进行着变化,目前在教学中逐渐对学生所掌握的能力做出了相应的提升,从“双基”和“双能”演变到“四基”和“四能”,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许多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实际教学工作中,本文谈及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独立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学习效率更高,知识点掌握更全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小组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在整个数学教育中是一个注重基础、脚踏实地的部分,只有在这一部分将学生的基础培养的扎实,才能使将来的数学学习更为轻松。在学生们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势必要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课程,在传统式的教学中经常只采用教具来进行辅助教学,有的甚至只能通过教师的口述来描述其中的难点,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点的消化和理解。
如今的教育模式逐渐变化,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类似的工作,但由于我们正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整体的成效也不是很明显。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受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困境,面对这种现状,需要尽快形成完善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当下环境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使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国家培养出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与意义
1.更快捷高效的思维沟通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小组内的成员之间的沟通,所以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通过与其他人的沟通,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查缺补漏。而这种沟通也能使学生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对解决数学问题来说,多一种方法就是多一种思路,多一种解决方案,这种交流能形成1+1>2的效果,从而对数学问题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看法。
2.小组之间的互相督促作用
孩子年龄特征导致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一般小学生只能把注意力维持在5~15分钟之间,但一堂课足足有45分钟,所以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这45分钟保持充沛精力来学习,而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优势就是大家共同学习,同时对于一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组内的其他成员也能够及时劝阻,当形成小组后组内的每名学生有拥有了集体意识,就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集中注意力。
3.明确分工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根据所解决的问题不同,学生会在小组内承担不同的职责,明确的分工能保障小组内每名成员的学习效率,从而专注于自身的本职工作,每一名学生都做机器上的零部件,齐心协力的往一个方向上用力,能大大加强整个小组的协作能力。由于小组内的学生数学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数学知识上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所以小组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效应,从而完善每名小组成员的数学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措施
1.改善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是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引发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知识进行理解和吸纳。这一步骤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如果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则小组内的学生很容易就将问题答案解答出来,这就降低了思考的强度,而问题如果过于困难,学生一时难以明确思维方向也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自主思考作为重要的出发点之一,结合课堂内的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对本堂课内以及后续的数学知识提起足够高的学习热情。
2.建立学习框架
在小数乘除法的讲解中,要对小数形式和整数形式进行细化区分,由于日常生活和计算中常用到整数,学生对于正有理数中的正整数理解就会更透彻一些,但用处不是很频繁的负有理数及小数这些数字的运用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们很难理解“负数”的实际定义,尤其是“负分数”在生活中更找不到其对应的实物,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建立一个实数的整体框架,尽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合理选择引导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基于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来进行适当的思维发散,在实际应用中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要与课堂内传授的知识之间要有足够的联系,选择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活跃性。同时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使生活中常见的种种现象得到数学上的合理解释,比如说先向组内的学生提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一个组内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由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这一概念将生活问题进行数学上的解釋,从而使学生对于圆形的性质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了解圆形的车轮为什么会稳定,由此来加强知识与现实的之间的互动和延伸。
四、小组学习实践分析
在小学数学中三角形这一内容上,某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三角形内角和以及三边长度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践。首先让小组内四名成员选出一名来做裁判,其他三个同学分别说出三条线段的长度,裁判通过这些长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能否组成一个实际的三角形,如果能,则在草纸上画出该三角形,如果画不出三角形则要通过组内讨论来分析原因,最终引导出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同样也可以让三名组员说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另一个人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推定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层次来进行针对性的数学思维培养,并合理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在小组内的活动经验和思想,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8):96.
[2]樊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4(23):88.
[3]吴艳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47.
[4]胡胜男.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3):10.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独立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学习效率更高,知识点掌握更全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小组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在整个数学教育中是一个注重基础、脚踏实地的部分,只有在这一部分将学生的基础培养的扎实,才能使将来的数学学习更为轻松。在学生们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势必要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课程,在传统式的教学中经常只采用教具来进行辅助教学,有的甚至只能通过教师的口述来描述其中的难点,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点的消化和理解。
如今的教育模式逐渐变化,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类似的工作,但由于我们正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整体的成效也不是很明显。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受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困境,面对这种现状,需要尽快形成完善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当下环境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使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国家培养出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与意义
1.更快捷高效的思维沟通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小组内的成员之间的沟通,所以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通过与其他人的沟通,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查缺补漏。而这种沟通也能使学生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对解决数学问题来说,多一种方法就是多一种思路,多一种解决方案,这种交流能形成1+1>2的效果,从而对数学问题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看法。
2.小组之间的互相督促作用
孩子年龄特征导致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一般小学生只能把注意力维持在5~15分钟之间,但一堂课足足有45分钟,所以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这45分钟保持充沛精力来学习,而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优势就是大家共同学习,同时对于一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组内的其他成员也能够及时劝阻,当形成小组后组内的每名学生有拥有了集体意识,就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集中注意力。
3.明确分工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根据所解决的问题不同,学生会在小组内承担不同的职责,明确的分工能保障小组内每名成员的学习效率,从而专注于自身的本职工作,每一名学生都做机器上的零部件,齐心协力的往一个方向上用力,能大大加强整个小组的协作能力。由于小组内的学生数学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数学知识上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所以小组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效应,从而完善每名小组成员的数学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措施
1.改善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是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引发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知识进行理解和吸纳。这一步骤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如果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则小组内的学生很容易就将问题答案解答出来,这就降低了思考的强度,而问题如果过于困难,学生一时难以明确思维方向也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自主思考作为重要的出发点之一,结合课堂内的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对本堂课内以及后续的数学知识提起足够高的学习热情。
2.建立学习框架
在小数乘除法的讲解中,要对小数形式和整数形式进行细化区分,由于日常生活和计算中常用到整数,学生对于正有理数中的正整数理解就会更透彻一些,但用处不是很频繁的负有理数及小数这些数字的运用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们很难理解“负数”的实际定义,尤其是“负分数”在生活中更找不到其对应的实物,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建立一个实数的整体框架,尽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合理选择引导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基于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来进行适当的思维发散,在实际应用中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要与课堂内传授的知识之间要有足够的联系,选择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活跃性。同时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使生活中常见的种种现象得到数学上的合理解释,比如说先向组内的学生提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一个组内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由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这一概念将生活问题进行数学上的解釋,从而使学生对于圆形的性质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了解圆形的车轮为什么会稳定,由此来加强知识与现实的之间的互动和延伸。
四、小组学习实践分析
在小学数学中三角形这一内容上,某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三角形内角和以及三边长度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践。首先让小组内四名成员选出一名来做裁判,其他三个同学分别说出三条线段的长度,裁判通过这些长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能否组成一个实际的三角形,如果能,则在草纸上画出该三角形,如果画不出三角形则要通过组内讨论来分析原因,最终引导出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同样也可以让三名组员说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另一个人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推定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层次来进行针对性的数学思维培养,并合理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在小组内的活动经验和思想,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8):96.
[2]樊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4(23):88.
[3]吴艳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47.
[4]胡胜男.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