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证明,有序、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不但可以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其空间引发的生理、心理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在地下空间的研究方面属于初期阶段,对寒冷地区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更是,地下公共空间作为一种解决途径对其的研究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严寒地区;地下公共空间;人性化;无障碍设计
一、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
地下空间是泛指的一个技术领域。凡是在地下,天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地下空间,都可成为地下建筑或空间[1]。
1.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的影响及人性化设计表现
首先在就生理方面的矛盾,第一地下空间不能主动采光,光线是不能直接到达地下的;第二新鲜空气不足,室内空气污染;第三因为地下长期通风不畅,导致其空气湿度大;第四地下空间相对封闭,极易产生非正常噪声。以上都是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的重要的因素,是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存在的首要问题。人性化设计在解决以上问题的体现:
(1)引入自然光线。自然光线的引入不仅仅对人体有利,也为地下空间的绿化创造了存在的条件,同时天然光线的引入可以节省部分人工照明的成本,节约能源。浅层地下空间可以通过天窗、下沉式庭院等建筑手法获得阳光与室外环境。
(2)引入绿色植物。将绿色植物放进地下空间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人的紧张感,绿色植物主要作为一个视觉因素,结合建筑的设计可以使空间变得丰富具有趣味性,同时,植物可以作为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过渡,利用绿化的配置减少人们从地上进入到地下心理上的反差,淡化其明显的界线感。
(3)引入水体。水体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植物来说水体则显得更加活跃生动,水体除了给人视觉上带来愉悦感外,同时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给人听觉上的享受,滋润这周边的空气,改善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
在设计人性化空间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结合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
二、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严寒地区具有特殊的气候特色和城市结构,地下空间在严寒地区更能发挥其优势。首先,从气候特色的角度考虑,严寒地区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降雪时不利于人们出行的安全和便利,地下空间可以将人们的行走路线引入至室内,削弱地上到地下的界线感,就能营造一种“内外空间一体化”的空间感受,同时保证了人们出行的安全与便捷。
1.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人性化设计
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包括地面上的出入口形态、入门前的前导空间、入门后的场地及通道[2]。出入口是一个空间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频率的高低。
1.1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地下空间出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能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该地下空间的直观感受,除了合理美观以外也应考虑人的心理感受以及内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其人性化设计的具体策略有:
(1)出入口设计的亮度争取做到与室外空间一致,尽量采用自然采光,随着空间的变化而柱间改变,给人心理一定的缓冲时间。
(2)注意入口的角度,使其利于自然采光与通风,最大限度的改善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
(3)出入口的设计要易于识别有吸引力,但同时又不应脱离周围环境而独立存在。
1.2严寒地区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出入口人流组织的人性化设计
空间合理的人流组织是其高效利用的前提条件。首先在人流疏散方面除了满足消防要求以外,可以增加一些人性化设计要点:
(1)直通室外的出入口要留有足够大的面积,一方面满足疏散防火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利于人流的集散,在人流较大时依然不会拥堵。
(2)地下公共空间的布局应尽量简单、清晰、规整。内部空间要易于辨识,各通道的尽端设置安全出口,导路牌清晰易懂。紧急流线的设计应尽量保证人们进入时和离开建筑的路线保持一致,一般在安全出口的附近保留一定的活动空间,以利于防灾疏散。
2.满足人心理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
以人的自身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地下空间的设计,才能创造出让人舒适、愉悦的环境。
(1)可识别空间设计
调查发现人在地下公共空间中更容易出现迷路等情况,从而使人产生不安、焦虑等症状。在设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空间时,首先要考虑环境的可识别性,识别性强的空间可以使人更加清晰,增加人的空间自由感。
在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时,不仅需要靠标识标牌、色彩、装饰等,更应考虑的是空间设计时的辨识度,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布局等,具体做法可以设计“主题单元”来划分区域、利用节点辐射区域等
(2)人性化尺度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的尺度起着联系人和环境关系的作用,它主要是指建筑空间大小与人体大小的相对关系。在设计空间时首先不能脱离人性空间尺度感,一切空间都需要以人的行为活动为设计准则;其次地下公共空间的室内装饰和景观都是为人所服务的,所以其的设置应该在人正常的视域范围内。
结束语:
交通拥堵、空间资源不足、能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阻碍,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迫在眉睫。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可以解决城市问题外还拥有其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节约能源、应对寒冷气候和保障城市安全等方面。在地下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始终以创造人性化的使用空间为目标,通过对生理环境因素、心理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各种建筑创作手法的综合运用,创造出具有亲和力和方便使用的地下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C].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06.
[2]钱七虎,陈志龙,王玉北,刘宏.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科技出版社,2007.
指导老师:王维、刁艳
(由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经费资助,DC2015203)
【关键词】严寒地区;地下公共空间;人性化;无障碍设计
一、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
地下空间是泛指的一个技术领域。凡是在地下,天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地下空间,都可成为地下建筑或空间[1]。
1.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的影响及人性化设计表现
首先在就生理方面的矛盾,第一地下空间不能主动采光,光线是不能直接到达地下的;第二新鲜空气不足,室内空气污染;第三因为地下长期通风不畅,导致其空气湿度大;第四地下空间相对封闭,极易产生非正常噪声。以上都是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的重要的因素,是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存在的首要问题。人性化设计在解决以上问题的体现:
(1)引入自然光线。自然光线的引入不仅仅对人体有利,也为地下空间的绿化创造了存在的条件,同时天然光线的引入可以节省部分人工照明的成本,节约能源。浅层地下空间可以通过天窗、下沉式庭院等建筑手法获得阳光与室外环境。
(2)引入绿色植物。将绿色植物放进地下空间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人的紧张感,绿色植物主要作为一个视觉因素,结合建筑的设计可以使空间变得丰富具有趣味性,同时,植物可以作为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过渡,利用绿化的配置减少人们从地上进入到地下心理上的反差,淡化其明显的界线感。
(3)引入水体。水体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植物来说水体则显得更加活跃生动,水体除了给人视觉上带来愉悦感外,同时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给人听觉上的享受,滋润这周边的空气,改善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
在设计人性化空间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结合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
二、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严寒地区具有特殊的气候特色和城市结构,地下空间在严寒地区更能发挥其优势。首先,从气候特色的角度考虑,严寒地区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降雪时不利于人们出行的安全和便利,地下空间可以将人们的行走路线引入至室内,削弱地上到地下的界线感,就能营造一种“内外空间一体化”的空间感受,同时保证了人们出行的安全与便捷。
1.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人性化设计
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包括地面上的出入口形态、入门前的前导空间、入门后的场地及通道[2]。出入口是一个空间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频率的高低。
1.1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地下空间出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能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该地下空间的直观感受,除了合理美观以外也应考虑人的心理感受以及内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其人性化设计的具体策略有:
(1)出入口设计的亮度争取做到与室外空间一致,尽量采用自然采光,随着空间的变化而柱间改变,给人心理一定的缓冲时间。
(2)注意入口的角度,使其利于自然采光与通风,最大限度的改善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
(3)出入口的设计要易于识别有吸引力,但同时又不应脱离周围环境而独立存在。
1.2严寒地区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出入口人流组织的人性化设计
空间合理的人流组织是其高效利用的前提条件。首先在人流疏散方面除了满足消防要求以外,可以增加一些人性化设计要点:
(1)直通室外的出入口要留有足够大的面积,一方面满足疏散防火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利于人流的集散,在人流较大时依然不会拥堵。
(2)地下公共空间的布局应尽量简单、清晰、规整。内部空间要易于辨识,各通道的尽端设置安全出口,导路牌清晰易懂。紧急流线的设计应尽量保证人们进入时和离开建筑的路线保持一致,一般在安全出口的附近保留一定的活动空间,以利于防灾疏散。
2.满足人心理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
以人的自身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地下空间的设计,才能创造出让人舒适、愉悦的环境。
(1)可识别空间设计
调查发现人在地下公共空间中更容易出现迷路等情况,从而使人产生不安、焦虑等症状。在设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空间时,首先要考虑环境的可识别性,识别性强的空间可以使人更加清晰,增加人的空间自由感。
在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时,不仅需要靠标识标牌、色彩、装饰等,更应考虑的是空间设计时的辨识度,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布局等,具体做法可以设计“主题单元”来划分区域、利用节点辐射区域等
(2)人性化尺度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的尺度起着联系人和环境关系的作用,它主要是指建筑空间大小与人体大小的相对关系。在设计空间时首先不能脱离人性空间尺度感,一切空间都需要以人的行为活动为设计准则;其次地下公共空间的室内装饰和景观都是为人所服务的,所以其的设置应该在人正常的视域范围内。
结束语:
交通拥堵、空间资源不足、能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阻碍,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迫在眉睫。严寒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可以解决城市问题外还拥有其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节约能源、应对寒冷气候和保障城市安全等方面。在地下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始终以创造人性化的使用空间为目标,通过对生理环境因素、心理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各种建筑创作手法的综合运用,创造出具有亲和力和方便使用的地下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C].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06.
[2]钱七虎,陈志龙,王玉北,刘宏.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科技出版社,2007.
指导老师:王维、刁艳
(由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经费资助,DC20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