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合适的课程,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师生不懈的追求。金沙中学每个备课组都要有自己的课程方案,每个有一技之长的教师都参与开发校本课程。学校通过设置齐全的自主课程,为学生自主成长和自能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人文素养、实践体验和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不盲目“套公式”
10年新课改,浪潮澎湃。“基于人、培养人”的课改理念如同东风,吹醒通州区金沙中学教育人的心灵,融入到他们的血脉,并成为金中教育的价值取向。金中教育人不是盲从式的“套公式”,也不是口号式的“涂粉墙”,而是从课改源头出发的理性思辨。从课改归宿,不断反思,进而形成了“自主课堂”建设主张——课堂是师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生命自觉的通道。课堂要有它的长度,即要更新理念,更多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品质、人格品质,为人一生的发展负责;要有它的广度,即要创生课程培养全面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要有它的深度,即要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实现学生自我的觉醒、自我的解放,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以此为追求,金沙中学的“自主课堂”生机盎然。来校考察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来探讨教改经验的专家学者往来不断,来一探究竟的各级领导纷至沓来。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和解放,应该让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人更多的精神枷锁。如果简单化思维,盲目地遵从长官意志,不愿意付出精力去研究教学,又想一劳永逸,就会使教师的思维固化,个性也会被磨灭,也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校校本课程分为八大类(学科延伸类、国学经典类、地域文化类、艺术类、技能类、活动类等),60余门“课程超市”和90多个社团组织。学校着力打造“快乐星期五”体系,每周五下午第三、四节课,全校学生走班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参加各类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其中,自主文化建设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标志性课程。《人防教育》《品味诗歌散文》《机器人与航模制作》《盆景艺术与欣赏》《蓝白飘韵》等选修课程,是学生最为喜欢的。
学校认为,理念是任何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及运作的原动力。理念又必然会规定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并引领这些行为的发展与完善。课堂建设的成败与否、方向为何,归根结底,在于理念是否明晰。组织教师研讨课改的缘起以及归宿,不断吸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自主课堂”不应执泥于字面意义的方式、手段,而是金中教育一种隐性的价值追求。“自主课堂”不是教学形式,而是教学理念。“自主课堂”的着力点,应该是搭建师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实现师生的生命自觉。
明确了大方向以后,结合南通市教育局提出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要求,学校将“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起来,进一步更新为“自主·自能·自创”的课堂教学“六字方针”:以教师“自主创造”的“教”,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的“学”,真正实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创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品质养成过程,更多在于培养“自主”的人格、素养以及品质,推动“自主课堂”去除模式化,从课堂自助模式走向课堂自主创新。这样的创新大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内核层面的课程创生;二是外显层面的课堂翻转;三是理念层面的观念转变。学校的“自主课堂”建设通过这样三个系统的打造,实现整体品质的提升。
“翻转”而不是“强加”
内容决定形式。当下诸多课改,只是专注于课堂的形式,而没有课程创生价值,注定它是走一圈又回来走老路。毕竟,对应试教育而言,灌输式教育是最匹配的高效方式。“自主课堂”要成为师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实现生命自觉的通道,课程创生是最核心的内容。金沙中学认为,学校有什么样的课程能力建设,就有什么样“自主课堂”的品质。弄清这个问题,相信能给处于同等境况的学校带来突破课改瓶颈的启示和借鉴。
学校认为:诸多课改明星学校、课堂模式如同神州大地的刮起的“旋风”,虽然来势汹汹,但一段时期后就无影无踪。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课程创生的保障。金沙中学的“自主课堂”,既是教学理念,更是学校课程文化。我们提出:在课程设置中,给师生提供开放创新的时空,把许多特长鲜明的教师当作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个性特长就是一种课程资源。依托这样的特长教师,契合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自能创新”的课程需求,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以及开发学术类选修课程以及活动类选修课程(社团活动),形成富有金中特色的动态化课程开发体系和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认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段,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当下课堂状态,决定了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很多企图一统江湖的模式,失败也是必然的。我们从课堂自助模式走向课堂自主创生,也就是要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翻转”而不是“强加”。我们不提倡什么模式,但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提出“四个解放”——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先学、互学,然后以学定教,以自学质疑、解疑释疑;解放学生的大脑,以学生感兴趣、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建构;解放学生嘴巴,强调以互动探究、互教互学激活思维,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内化;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动手操作、迁移运用,达成知用统一、知行统一,由以学定教落实因材施教。
“自主课堂”形成共同价值观
“自主课堂”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即促进者,是自主学习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变化过程中一个飞跃。
学校认为,教之本在于师。任何教学理念、主张必须要有教师的认同,要通过教师的践行。为了让教师能够理解对学校“自主课堂”建设,并形成价值认同,学校重视教学研讨。大兴读书之风,为教师提供“自主课堂”精神食粮,如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为教师教育教学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课堂”的教研论坛,就“自主课堂”的建设,谈体会,讲收获,议改进,开展“自主课堂”大比武。通过“成长杯”“成功杯”“成就杯”等比赛,全方位多角度引领全体教师在备课研课以及诊断、研讨、反思中,闪烁智慧,追求发展,全面提升教师对“自主课堂”的驾驭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邀请教科研专家指导、引领和督促,加之学校的特级教师凌宗伟、陈颖、陈明华、瞿新民的言传身教,可以说,“自主·自能·自创”已经深入到教师的内心。 教无定法,但对于教育者还是有一定基本要求的。学校根据教师对“自主课堂”的认识,提出了课前准备、备课、组织学生、课堂教学四大项十二个方面的内容。
课前准备的要求:一是要深入挖掘课本教材,精心编制自主学案。在学案的要求上,要求分层设计,能切实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启发性、思考性和探究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整个编制程序至少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学科领导参与组织研究。定稿后印发给每位老师,电子稿上传至学科组QQ群,实现资源共享。二是组织学生自主预学,并进行学习小组培训指导。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引领课堂方向,更要深入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不分层讨论、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等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
在“自主课堂”关键的展示环节,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个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和谐生态,让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勇于点评,不怕说错。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最后要梳理重点难点,点拨关键要义,提升思维空间。这样的课堂以“我”为本,最适应学生发展层次,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尝试、讨论、感悟、体验、合作、总结、拓展中多维互动,让学生有效地实现自我的发展。
对此,《教育》记者就金沙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学校“自主课堂”建设的探索历程、学校“课堂翻转”包含的四个纬度等问题对话校长李达:
《教育》记者:作为校长,您是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的?
李达:我到金沙中学工作时,“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已经比较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多次面向通州区乃至南通市开设“学的课堂”示范课,许多老师还多次面向全市作“自助式高效课堂导学单”的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讲座,南通市教研室在我校进行了“自助式高效课堂导学单”的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论证现场会。但在日常的教学督查、研讨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制作活动单过分拘泥约定俗成的格式和步骤,课上更是死扣“活动单”,生怕越雷池半步,这就走入了“模式化”的误区。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担忧。
《教育》记者:您能做到一学期听课近百节,引导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由“模式化”到“后模式化”超越,请介绍一下学校“自主课堂”建设的探索历程。
李达:金沙中学“自主课堂”建设的历程,是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学校创建于1923年,由地方绅士孙儆本着“强国必先教育”的思想筹资创办。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先生手书“以学愈愚”的校训。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对于原有教育中出现的“被动灌输式”教育现象进行深刻反思,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特点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作为围绕课堂权力和关系重建的构想和尝试,学校首先推行的“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
《教育》记者:据了解,贵校“课堂翻转”包含的四个纬度:一是多元的学习方式;二是自控的学习过程;三是开放的学习评价;四是民主的课堂氛围。您能具体谈谈“自主课堂”中的“课堂翻转”的基本环节与要求吗?
李达:让“课堂翻转”,基于“自主·自能·自创”的教学理念,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大体上包含以下基本环节:一是基于任务驱动下的课前自主预学;二是基于学习任务单的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基于小组合作下的课堂展示交流;四是基于展示交流过程中的问题解剖;五是基于学习目标下的动手巩固运用。其翻转的核心是“五个让”,即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自主的意识让学生自己问;把握运用的兴奋点让学生自己练。这样,在课堂上,教师讲授限时了,就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科本质,更加关注学情把握,更加关注讲授质量,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合作了,课堂结构的形态会更加丰富,课堂文化的能量会更加彰显,教学交往的品质会更加完善;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踊跃了,课堂就会因展示而精彩,学生就会因展示而自信。
采访后记
在与金沙中学及校长李达的采访中,校长李达不止一次地谈及“用心做事”。毫无疑问,李达无疑就是一个“用整个心改造课堂”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达认为,为教育付出值得。2015年9月,《江苏教师》对金沙中学课改成果进行专题报道;11月,面向南通市举办“自主课堂”展示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中国美术学院生源培育基地实验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课堂天天有变化,师生天天有进步;金沙中学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踏实、有品质,也很幸福;身处其间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收获着自己的幸福。
不盲目“套公式”
10年新课改,浪潮澎湃。“基于人、培养人”的课改理念如同东风,吹醒通州区金沙中学教育人的心灵,融入到他们的血脉,并成为金中教育的价值取向。金中教育人不是盲从式的“套公式”,也不是口号式的“涂粉墙”,而是从课改源头出发的理性思辨。从课改归宿,不断反思,进而形成了“自主课堂”建设主张——课堂是师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生命自觉的通道。课堂要有它的长度,即要更新理念,更多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品质、人格品质,为人一生的发展负责;要有它的广度,即要创生课程培养全面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要有它的深度,即要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实现学生自我的觉醒、自我的解放,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以此为追求,金沙中学的“自主课堂”生机盎然。来校考察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来探讨教改经验的专家学者往来不断,来一探究竟的各级领导纷至沓来。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和解放,应该让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人更多的精神枷锁。如果简单化思维,盲目地遵从长官意志,不愿意付出精力去研究教学,又想一劳永逸,就会使教师的思维固化,个性也会被磨灭,也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校校本课程分为八大类(学科延伸类、国学经典类、地域文化类、艺术类、技能类、活动类等),60余门“课程超市”和90多个社团组织。学校着力打造“快乐星期五”体系,每周五下午第三、四节课,全校学生走班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参加各类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其中,自主文化建设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标志性课程。《人防教育》《品味诗歌散文》《机器人与航模制作》《盆景艺术与欣赏》《蓝白飘韵》等选修课程,是学生最为喜欢的。
学校认为,理念是任何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及运作的原动力。理念又必然会规定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并引领这些行为的发展与完善。课堂建设的成败与否、方向为何,归根结底,在于理念是否明晰。组织教师研讨课改的缘起以及归宿,不断吸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自主课堂”不应执泥于字面意义的方式、手段,而是金中教育一种隐性的价值追求。“自主课堂”不是教学形式,而是教学理念。“自主课堂”的着力点,应该是搭建师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实现师生的生命自觉。
明确了大方向以后,结合南通市教育局提出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要求,学校将“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起来,进一步更新为“自主·自能·自创”的课堂教学“六字方针”:以教师“自主创造”的“教”,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的“学”,真正实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创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品质养成过程,更多在于培养“自主”的人格、素养以及品质,推动“自主课堂”去除模式化,从课堂自助模式走向课堂自主创新。这样的创新大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内核层面的课程创生;二是外显层面的课堂翻转;三是理念层面的观念转变。学校的“自主课堂”建设通过这样三个系统的打造,实现整体品质的提升。
“翻转”而不是“强加”
内容决定形式。当下诸多课改,只是专注于课堂的形式,而没有课程创生价值,注定它是走一圈又回来走老路。毕竟,对应试教育而言,灌输式教育是最匹配的高效方式。“自主课堂”要成为师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实现生命自觉的通道,课程创生是最核心的内容。金沙中学认为,学校有什么样的课程能力建设,就有什么样“自主课堂”的品质。弄清这个问题,相信能给处于同等境况的学校带来突破课改瓶颈的启示和借鉴。
学校认为:诸多课改明星学校、课堂模式如同神州大地的刮起的“旋风”,虽然来势汹汹,但一段时期后就无影无踪。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课程创生的保障。金沙中学的“自主课堂”,既是教学理念,更是学校课程文化。我们提出:在课程设置中,给师生提供开放创新的时空,把许多特长鲜明的教师当作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个性特长就是一种课程资源。依托这样的特长教师,契合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自能创新”的课程需求,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以及开发学术类选修课程以及活动类选修课程(社团活动),形成富有金中特色的动态化课程开发体系和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认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段,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当下课堂状态,决定了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很多企图一统江湖的模式,失败也是必然的。我们从课堂自助模式走向课堂自主创生,也就是要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翻转”而不是“强加”。我们不提倡什么模式,但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提出“四个解放”——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先学、互学,然后以学定教,以自学质疑、解疑释疑;解放学生的大脑,以学生感兴趣、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建构;解放学生嘴巴,强调以互动探究、互教互学激活思维,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内化;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动手操作、迁移运用,达成知用统一、知行统一,由以学定教落实因材施教。
“自主课堂”形成共同价值观
“自主课堂”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即促进者,是自主学习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变化过程中一个飞跃。
学校认为,教之本在于师。任何教学理念、主张必须要有教师的认同,要通过教师的践行。为了让教师能够理解对学校“自主课堂”建设,并形成价值认同,学校重视教学研讨。大兴读书之风,为教师提供“自主课堂”精神食粮,如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为教师教育教学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课堂”的教研论坛,就“自主课堂”的建设,谈体会,讲收获,议改进,开展“自主课堂”大比武。通过“成长杯”“成功杯”“成就杯”等比赛,全方位多角度引领全体教师在备课研课以及诊断、研讨、反思中,闪烁智慧,追求发展,全面提升教师对“自主课堂”的驾驭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邀请教科研专家指导、引领和督促,加之学校的特级教师凌宗伟、陈颖、陈明华、瞿新民的言传身教,可以说,“自主·自能·自创”已经深入到教师的内心。 教无定法,但对于教育者还是有一定基本要求的。学校根据教师对“自主课堂”的认识,提出了课前准备、备课、组织学生、课堂教学四大项十二个方面的内容。
课前准备的要求:一是要深入挖掘课本教材,精心编制自主学案。在学案的要求上,要求分层设计,能切实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启发性、思考性和探究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整个编制程序至少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学科领导参与组织研究。定稿后印发给每位老师,电子稿上传至学科组QQ群,实现资源共享。二是组织学生自主预学,并进行学习小组培训指导。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引领课堂方向,更要深入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不分层讨论、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等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
在“自主课堂”关键的展示环节,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个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和谐生态,让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勇于点评,不怕说错。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最后要梳理重点难点,点拨关键要义,提升思维空间。这样的课堂以“我”为本,最适应学生发展层次,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尝试、讨论、感悟、体验、合作、总结、拓展中多维互动,让学生有效地实现自我的发展。
对此,《教育》记者就金沙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学校“自主课堂”建设的探索历程、学校“课堂翻转”包含的四个纬度等问题对话校长李达:
《教育》记者:作为校长,您是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的?
李达:我到金沙中学工作时,“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已经比较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多次面向通州区乃至南通市开设“学的课堂”示范课,许多老师还多次面向全市作“自助式高效课堂导学单”的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讲座,南通市教研室在我校进行了“自助式高效课堂导学单”的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论证现场会。但在日常的教学督查、研讨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制作活动单过分拘泥约定俗成的格式和步骤,课上更是死扣“活动单”,生怕越雷池半步,这就走入了“模式化”的误区。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担忧。
《教育》记者:您能做到一学期听课近百节,引导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由“模式化”到“后模式化”超越,请介绍一下学校“自主课堂”建设的探索历程。
李达:金沙中学“自主课堂”建设的历程,是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学校创建于1923年,由地方绅士孙儆本着“强国必先教育”的思想筹资创办。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先生手书“以学愈愚”的校训。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对于原有教育中出现的“被动灌输式”教育现象进行深刻反思,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特点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作为围绕课堂权力和关系重建的构想和尝试,学校首先推行的“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
《教育》记者:据了解,贵校“课堂翻转”包含的四个纬度:一是多元的学习方式;二是自控的学习过程;三是开放的学习评价;四是民主的课堂氛围。您能具体谈谈“自主课堂”中的“课堂翻转”的基本环节与要求吗?
李达:让“课堂翻转”,基于“自主·自能·自创”的教学理念,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大体上包含以下基本环节:一是基于任务驱动下的课前自主预学;二是基于学习任务单的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基于小组合作下的课堂展示交流;四是基于展示交流过程中的问题解剖;五是基于学习目标下的动手巩固运用。其翻转的核心是“五个让”,即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自主的意识让学生自己问;把握运用的兴奋点让学生自己练。这样,在课堂上,教师讲授限时了,就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科本质,更加关注学情把握,更加关注讲授质量,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合作了,课堂结构的形态会更加丰富,课堂文化的能量会更加彰显,教学交往的品质会更加完善;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踊跃了,课堂就会因展示而精彩,学生就会因展示而自信。
采访后记
在与金沙中学及校长李达的采访中,校长李达不止一次地谈及“用心做事”。毫无疑问,李达无疑就是一个“用整个心改造课堂”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达认为,为教育付出值得。2015年9月,《江苏教师》对金沙中学课改成果进行专题报道;11月,面向南通市举办“自主课堂”展示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中国美术学院生源培育基地实验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课堂天天有变化,师生天天有进步;金沙中学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踏实、有品质,也很幸福;身处其间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收获着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