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梯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下过一阵秋雨。
  我伫立马海之巅,心头仿佛涨潮一般激荡不已,眼帘深处的梯田上空一派云山雾海的壮阔场面,让人心潮澎湃!竹林,村寨,梯田,宛若仙境,令人陶醉。世间梯田不少,往远处说,如云南元阳梯田,柳州元宝山梯田,贵州加榜梯田,还有境内的布尼梯田,更重要的是与马海毗邻而居的龙脊梯田,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神采!
  我曾深深地为龙脊梯田的磅礴阵容而激动,今观马海梯田,心情几乎相同。比较龙脊梯田的雄浑大气,阵容上马海梯田弱些,但旖旎秀美,温润多姿的形态却堪当比美!
  在马海,我感到一阵从未经历过的体验,这种体验真切挠心,它让我的情绪不住涌动,直达心灵的刺痛。
  我出生在农村,乃种田人家的孩子,青少年时期一直在田间摸爬滚打,翻耕,栽种,收割,与田地朝夕相处。夸张点说,淌出的汗水几乎可以滋养活好几株稻禾了。因为各种原因,它们全荒废了,要么种了树,或种了红薯、芋头、蔬菜,有的干脆什么也不种,让野草树木占领。看着那些荒凉凄清,以及塌陷得不成模样的梯田,我心在流血!从此再也听不到耕作的吆喝声,禾苗成长的歌声,更听不到稻浪们的欢声笑语,也听不到稻谷入仓时窸窸的欢叫声。一切的一切俱已远去,我真想大哭一场!因为它让我想到没有家了,父母不在了,梯田没有了,什么都不在了!永远永远没有了!梯田是家的乐园,没有了梯田,人就像孩子断了母乳,世居于此我的乡亲何所依傍?
  ……
  我对马海梯田情怀的认知,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感觉马海人很幸福,虽然耕作梯田累人,但终生有梯田相伴,有梯田可耕。而梯田对人类有恩,只要想到它的恩情,想到它是人类的养身、养体、养命、养智之源,或许这些劳累也就搁一边了。
  梯田是有情感的,只要你待它好,它待你比你待它更好。你记得它的恩,它必定不辜负你。
  梯田是有情怀的,没有情怀的梯田那不叫梯田,叫荒郊野地,甚至连庄稼都种不好的野地。
  多年间,我常常上马海,春天的时候,那些犁耙成明镜般的一丘丘,一垅垅,一湾湾,一坳坳形态多姿,曲线优美的梯田,它们有时热闹非凡,无数的生灵在田间戏谑打闹,有时又风平浪静得可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平静的梯田水面能当镜子使唤,能清晰照见人的面容,照见人心!
  梯田以關照人类,关照生命为己任!以优雅的仙态愉悦世人。有天塌下来我顶着的霸气!人最怕饿肚子,相信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受苏联挟制过的人,应当记得遭遇饿肚子的滋味。
  我叹服古人的毅力与智慧,他们以惊人的力量,在那没有现代化劳作工具,甚至连钢钎铁锤的名字都挺陌生的时代,祖先凭借胸中一鼓热浪般的豪情壮志,把如此壮观的梯田开掘出来了。
  雕刻师蒙焕春先生难抑激动地介绍说,大约三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从泗水爬山涉水寻到此地,发现地势独特,适宜安居,为此惊喜不已。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树木竹林交集,荆棘密布,祖先携家人,披荆斩棘,奋力劈出一小块地方,搭盖茅棚借以栖身。那时候,这里经常有虎、狼,毒蛇出没。尤其夜间,各种野兽在深山老林中的凄厉叫唤声令人毛骨悚然,祖先便整夜整夜燃烧大火防御……然后逐丘逐丘地开垦梯田,最初开垦的田叫九子田,后来梯田阵营逐渐扩展,人口也越聚越多,便有了今天的老寨,中寨,田寨,三寨连襟的壮家的美好家园。
  走在马海弯曲的田埂上,就如走在我昔日家乡的田埂上,我感觉每一步都触及着我的神经。我感到梯田心律的欢快搏动,感受到它温暖的情怀,它能让翠绿转换成金色,能让细瘦的禾苗长成一株株挂满稻穗的喜人场景。
  梯田养育着世世代代,哺育着世世代代人。同时,因为它动人的形态之美,梯田由此升华为艺术观赏价值,也因此具备其文化内涵与价值。
  观察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高低,富足程度高低基本水准是文化,没有文化的世界是黑暗的,没有文化的人心是黑暗的,因为文化具有人文情怀,自然情怀的特性。
  文化是内心的东西,是骨头、血液里的东西。是纯净美好人性的呈现。马海人具备此特质,体现在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园,保护家园的完美、完整!
  马海人热爱文化,小小村落成立了诗词学会,闲时大家聚在一起吟诗作赋,品读人生,歌颂自然,歌颂生命,提升人生品位!
  马海有像蒙先生那样的雕刻大师,还有数百年前传承下来的造纸工艺等等,无疑,这些都是文化素养的标识!是文化的标识!更是马海人精神面貌的亮点!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马海以竹,梯田,辣椒知名。木雕技艺令人称颂。世居在此,年过六旬的蒙先生,面额间一派善良柔和之光中透出坚毅表情。指关节的凹凸状,凸显先生终年握持雕刻利刃的指尖的力度。先生肩负务农与雕刻创作双重使命,他宽慰的微笑声,为此作了极好的诠释。  这里该称神仙居住的地方,山峦,竹海,门前数座连绵起伏的尖峰,让人联想埃及金字塔是否移居至此;诗画般的梯田,农舍,生发出阵阵芬芳的味道。刚经历一场秋雨的洗礼,笑靥可恭
期刊
一栋空寂草堂,一园稀疏东篱,山风冰树侵凌,却从来“僵卧孤村不自哀”。  一头霜鬓鶴发,一袭青布长衫,尽然古稀孤影,却始终“尚思为国戍轮台”。  多少次的读诵,多少回的叩问,自小就对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示儿”有着深深的记忆。曾经也常想,怎会有一个在朝庭几近倾亡之时的民间诗人,却毕生追求祖国山河的统一?怎会有一名屡遭帝臣排斥的封建朝臣,却坚志远赴烽火疆场驱寇杀敌?几十年里他虽居朝起起落落,憾恨“不能挺
期刊
10月6日,国庆长假。当祖国各地的人们都在陆续旅游归来时,我收到汪瑞从雪域高原阿里发来的短信:这几天我哪都没去,在家整理这几年我们两个人的书信。每次读,都历历在目,仿佛您此刻就在北京的现代文学馆的花园里与我促膝长谈。好想在北京学习的日子啊!  一、汪瑞致红孩的信  亲爱的红老师:春天就要来了,北京的海棠花已经开过了吗?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想到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日子。想想自己刚到鲁迅文学院的日子,
期刊
马海———壮语翻译为回家,这是竹在呼唤。马海人以竹为家,以竹为荣!为傲!  马海漫山遍野皆竹,见竹就如见亲人。见竹就像回到了家。  马海人的家园是竹的故乡,竹的海洋。楠竹,四方竹,油竹,水竹,罗汉竹在此相聚。风起时,摇拽多姿的竹们仿佛海浪一般推波助澜,迎风起舞。伫立马海山头观竹,村庄、梯田在竹的簇拥呵护中,划开一幅天下观竹潮的美景。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松、竹、梅、兰,竹在四君子
期刊
清晨,窗外的雾霾纹丝不动的笼罩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油然而生,走出去,去找一片晴朗的天,去找一处宁静的世外桃源。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像海市蜃楼般呈现在了眼前。  “南山,到南山去!”我念叨了一句。其实我说的南山是终南山,陶渊明笔下的南山是庐山,山不同,底蕴也不同。庐山风华俊秀与佛结缘,终南山钟灵清秀与道通玄。李渔题庐山的对联可见一斑,上联:“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期刊
一次次来到马海,感受这里的风雨,感受这里的阳光雨露,感受这里物语风情,溪流潺潺,清澈而甘冽;在酷热天时感受到来自它身上的清凉;而在寒冷的冬季,在农家温暖的火炉堂边坐着,烤着火,聊着天,吃着烧红薯什么的,享受一份壮乡人家的温馨夜话。  壮家人说话声调柔软,语音款款,那语调仿佛源于自然深处的夜莺之歌。  我爱这里的吊脚木楼,外观上看,它们和其它地方的木楼没什么两样。但彼楼非此楼,内外构建上有不易察觉的
期刊
庚子岁秋月壬寅日酉时许,在海拔千八百米的高地,金风携秋之喜讯,躬迎自治区及百色市作家一行数十人的抵达。  这里叫岩场———百色市隆林自治县万亩百香果园扶贫基地,与之毗邻,血脉连襟的隆林天生桥湖泊地,山水雄浑、烟波浩渺,早已声名鹊起,却不忘心动情牵于此……  抵达岩场果园的这群不速之客,是作家、诗人与记者。他们风一般足迹的响动声,让精灵般的百香果们心潮激荡。养育它们成长的山峦,梯地及辛劳的果农们的兴
期刊
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风景,而婺源的油菜花,于我而言,就像童话里的梦境。  陌上花开,请君自来,婺源的油菜花海,惬意的心情,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层层的梯田,一望无际,是多少人的期待?  最赚我视听的便是“江西风光独好”。这是江西的旅游品牌,会让你想起革命圣地井冈山,想起婺源的油菜花,想起洋溢着青春和爱情的《庐山恋》,还有景德镇师傅专注制瓷的眼神……  在我的视线里,成片的油菜花,让我感受到大自
期刊
因为喜欢蛙声小镇的荷花,夏日,我们几友相约,重游蛙声小镇,我们缓步来到荷花池邊,一望无际的莲叶接天连日,亲密无间,碧绿无穷。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绿色大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朵朵荷花,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不时有蜂蝶绕花飞翔,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含笑迎风,轻
期刊
走进龙胜马海村,深切感受到马海人的好客与火辣般的热情。  马海以竹为傲,以梯田纯朴宽厚的胸襟感染人;以魅力四射的辣椒激情闻名四方!  马海山高坡陡,石头多,大小石头遍野。俗话说,一斤石头二两屎,意思是,石多地区的土地,肥沃,松软,仿佛有油似的,这样的土地特别适宜种植辣椒。  于是,马海人便在竹林边,在田头、地角,在檐下,在山的阴、阳面,在崖缝间,见缝插针地栽种上一块块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辣椒树。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