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翻译项目 翻译组织 功能翻译理论 国际技能交流活动
古往今来,翻译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译的水平和组织工作的质量,对所在项目能否顺利推进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多语种人员共同参与的项目中,如何同时兼顾不同语种人员的交流需求,达到甚至超出项目预期目标,是对翻译组织工作的考验。笔者所在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是中国首批參加世赛的单位之一,于2015~2019年期间共有3次举办至少8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世赛部分项目广州邀请赛(以下简称广州邀请赛)。下面笔者将以这3次广州邀请赛的翻译组织工作为例,分析围绕世赛开展的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的组织工作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阐述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的翻译组织工作应对策略。
一、案例简介
(一)活动背景
世赛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为了备战世赛,各项目集训单位纷纷组织国际技能交流活动,无论是教练团队还是集训选手,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技能展示,与各国技术专家、选手同台竞技。而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因其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对翻译组织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项目概况
为了提升选手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赛适应能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分别举办了第43届、44届、45届广州邀请赛,境外参与人员数分别达到88人、51人、63人。每届广州邀请赛举办期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还组织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邀请世界技能组织主席、世赛评分顾问、世界技能组织各项目的项目经理及各国家和地区的首席专家等高级官员或技能专家参加论坛,发表主旨发言,分享世赛经验。在第44届、45届广州邀请赛期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还组织全院技能展示与体验活动,设置了30余个技能展示展位,让师生参与大型国际技能展示活动,推广技能文化,提升师生国际输出和交流能力,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二、翻译组织工作特点分析
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的翻译工作呈现级别高、语种多、用语专以及综合性强的特点。
(一)级别高
出席历届广州邀请赛的开幕式、闭幕式及竞赛期间同期举办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的嘉宾级别都很高,包括国内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及世界技能组织的高级领导。因此,广州邀请赛开幕式、闭幕式和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的翻译工作要按照正规国际会议的规格实施,除了要求翻译人员对嘉宾的会议发言做到意思传达准确到位、语言规范、风格匹配外,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要对嘉宾的临时性发言进行恰如其分的翻译,保障嘉宾之间交流顺畅,实现推动跨国技能人才交流的目的。
(二)语种多
历届广州邀请赛均呈现多国(地区)参赛队伍参与的情况,语种往往超过4种,除了主流语种外也涉及小语种。参赛国家和地区众多且每届受邀对象随着其竞争实力变化而不断更新,同时每届参加广州邀请赛的境外参赛队伍所使用的语种也不完全相同,不能单纯使用英语直接交流。除此之外,各国参赛队大多为非官方组织,基本无法实现自带翻译人员参与活动,很多技术专家和选手自身的英语交流能力一般。在此情况下,为了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主办方必须配备数量充足的翻译人员,其中包括小语种翻译人员,以满足竞赛过程中各队对翻译的需求。同时,在活动某些环节中,小语种翻译人员还承担着与活动桥梁语言(英语)的对接工作,他们既需要懂小语种,也需要懂英语,以避免在开幕式和竞赛过程中出现由于语种过多而流程过长的问题,影响活动推进。
(三)用语专
广州邀请赛对标世赛,是以国家或地区为代表参与的高级技能竞技交流活动,对各国或地区参赛队而言,实则是当年即将举办的世赛正式比赛前的一次具有参考意义的“热身赛”。出席活动的各国或地区参赛队成员多是该国或地区参加世赛的正式选手,评分专家则是该国的技术代表、往届奖牌得主等,甚至还有该项目在世界技能组织的项目经理、首席专家等高级技术专家。各参赛队围绕世赛技术要求,模拟世赛标准比赛流程,规范评分标准,以英语为桥梁语言,通过各国或地区技术翻译确保整个竞赛进程的有序开展。竞赛中所讨论的内容均反映了该项目的世界最新技术水平,对专业术语依赖性非常高,竞赛流程的紧凑性与评分标准的细致化也对翻译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翻译人员是否准备充分、是否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各国技术专家的意见,这些在竞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性强
为了加强世赛文化的传播,弘扬工匠精神,历届广州邀请赛举办期间还同时举办校园大型技能展示与体验活动,既向中外嘉宾展示本校人才培养成果,更是对在校师生进行技能文化教育、提升本校师生国际输出能力的绝佳机会。总体而言,这部分翻译工作重在笔译文字的精炼和展位交流口译中的流畅,科技英语的特点不浓,但由于涉及的专业种类广泛,参与人数众多,其意义更多是在于本校翻译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对师生广泛应对对外交流活动的实操历练。
三、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翻译组织工作应对策略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1971年,德国学者莱斯首先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的标准之一,认为只要两者之间功能对等即可视为翻译成功,不必拘泥于文字对等。在其理论基础上,费米尔提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人类交际为目的的文化行为,应以译文使用者的使用目的作为基础进行翻译。之后,诺德将忠实原则融入费米尔的目的论,详尽地研究了翻译工作中的发起者、翻译者、使用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翻译目的和使用目的,为功能翻译理论制定了框架,促进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的原则主要包括目的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强调译文的使用目的,翻译人员需要根据译文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接受程度和使用用途,变换翻译工作技巧,实现译文的功能价值。忠实性原则要求翻译人员在保留原文内容及语言表达特点的基础上,考虑语种间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和风俗习惯导致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最大程度对原文进行模仿,保障译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连贯性原则是指根据译文使用目的,通过兼顾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实现译文的连贯通顺,提高译文质量,确保双方交流顺畅。
古往今来,翻译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译的水平和组织工作的质量,对所在项目能否顺利推进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多语种人员共同参与的项目中,如何同时兼顾不同语种人员的交流需求,达到甚至超出项目预期目标,是对翻译组织工作的考验。笔者所在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是中国首批參加世赛的单位之一,于2015~2019年期间共有3次举办至少8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世赛部分项目广州邀请赛(以下简称广州邀请赛)。下面笔者将以这3次广州邀请赛的翻译组织工作为例,分析围绕世赛开展的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的组织工作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阐述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的翻译组织工作应对策略。
一、案例简介
(一)活动背景
世赛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为了备战世赛,各项目集训单位纷纷组织国际技能交流活动,无论是教练团队还是集训选手,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技能展示,与各国技术专家、选手同台竞技。而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因其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对翻译组织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项目概况
为了提升选手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赛适应能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分别举办了第43届、44届、45届广州邀请赛,境外参与人员数分别达到88人、51人、63人。每届广州邀请赛举办期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还组织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邀请世界技能组织主席、世赛评分顾问、世界技能组织各项目的项目经理及各国家和地区的首席专家等高级官员或技能专家参加论坛,发表主旨发言,分享世赛经验。在第44届、45届广州邀请赛期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还组织全院技能展示与体验活动,设置了30余个技能展示展位,让师生参与大型国际技能展示活动,推广技能文化,提升师生国际输出和交流能力,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二、翻译组织工作特点分析
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的翻译工作呈现级别高、语种多、用语专以及综合性强的特点。
(一)级别高
出席历届广州邀请赛的开幕式、闭幕式及竞赛期间同期举办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的嘉宾级别都很高,包括国内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及世界技能组织的高级领导。因此,广州邀请赛开幕式、闭幕式和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的翻译工作要按照正规国际会议的规格实施,除了要求翻译人员对嘉宾的会议发言做到意思传达准确到位、语言规范、风格匹配外,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要对嘉宾的临时性发言进行恰如其分的翻译,保障嘉宾之间交流顺畅,实现推动跨国技能人才交流的目的。
(二)语种多
历届广州邀请赛均呈现多国(地区)参赛队伍参与的情况,语种往往超过4种,除了主流语种外也涉及小语种。参赛国家和地区众多且每届受邀对象随着其竞争实力变化而不断更新,同时每届参加广州邀请赛的境外参赛队伍所使用的语种也不完全相同,不能单纯使用英语直接交流。除此之外,各国参赛队大多为非官方组织,基本无法实现自带翻译人员参与活动,很多技术专家和选手自身的英语交流能力一般。在此情况下,为了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主办方必须配备数量充足的翻译人员,其中包括小语种翻译人员,以满足竞赛过程中各队对翻译的需求。同时,在活动某些环节中,小语种翻译人员还承担着与活动桥梁语言(英语)的对接工作,他们既需要懂小语种,也需要懂英语,以避免在开幕式和竞赛过程中出现由于语种过多而流程过长的问题,影响活动推进。
(三)用语专
广州邀请赛对标世赛,是以国家或地区为代表参与的高级技能竞技交流活动,对各国或地区参赛队而言,实则是当年即将举办的世赛正式比赛前的一次具有参考意义的“热身赛”。出席活动的各国或地区参赛队成员多是该国或地区参加世赛的正式选手,评分专家则是该国的技术代表、往届奖牌得主等,甚至还有该项目在世界技能组织的项目经理、首席专家等高级技术专家。各参赛队围绕世赛技术要求,模拟世赛标准比赛流程,规范评分标准,以英语为桥梁语言,通过各国或地区技术翻译确保整个竞赛进程的有序开展。竞赛中所讨论的内容均反映了该项目的世界最新技术水平,对专业术语依赖性非常高,竞赛流程的紧凑性与评分标准的细致化也对翻译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翻译人员是否准备充分、是否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各国技术专家的意见,这些在竞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性强
为了加强世赛文化的传播,弘扬工匠精神,历届广州邀请赛举办期间还同时举办校园大型技能展示与体验活动,既向中外嘉宾展示本校人才培养成果,更是对在校师生进行技能文化教育、提升本校师生国际输出能力的绝佳机会。总体而言,这部分翻译工作重在笔译文字的精炼和展位交流口译中的流畅,科技英语的特点不浓,但由于涉及的专业种类广泛,参与人数众多,其意义更多是在于本校翻译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对师生广泛应对对外交流活动的实操历练。
三、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世赛主题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翻译组织工作应对策略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1971年,德国学者莱斯首先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的标准之一,认为只要两者之间功能对等即可视为翻译成功,不必拘泥于文字对等。在其理论基础上,费米尔提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人类交际为目的的文化行为,应以译文使用者的使用目的作为基础进行翻译。之后,诺德将忠实原则融入费米尔的目的论,详尽地研究了翻译工作中的发起者、翻译者、使用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翻译目的和使用目的,为功能翻译理论制定了框架,促进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的原则主要包括目的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强调译文的使用目的,翻译人员需要根据译文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接受程度和使用用途,变换翻译工作技巧,实现译文的功能价值。忠实性原则要求翻译人员在保留原文内容及语言表达特点的基础上,考虑语种间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和风俗习惯导致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最大程度对原文进行模仿,保障译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连贯性原则是指根据译文使用目的,通过兼顾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实现译文的连贯通顺,提高译文质量,确保双方交流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