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进入新世纪,更多新的发展理念和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发展。其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行业,也包括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农业作为一项古老的产业,如何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是摆在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解决好传统农业和互联网行业的有效融合,就是其中卓有成效的途径。
一、认识“互联网+”
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网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众到普及,直至今天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彻底改变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近些年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很多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的使用人数逐年上升,人均使用时间长达4个多个小时,很多生活、学习、办公软件的开发也是层出不穷,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对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高度重视并鼓励其健康有序发展。2015 年 3 月 5 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互联网 +”的战略部署。要举全国之力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分批次、分步骤推进“互联网+”计划的实行,促使移动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用创新去实现农业、制造业等在“互联网 +”时代的全面升级。此后的几年时间,各行各业乘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新兴产业寄予的殷切厚望,同时希望发挥互联网的连通万物、沟通有无的作用,来达到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时代利器,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互联网+”是新时代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把“互联网+”和农业有机结合,其本质就是要将现代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筛选合适的信息技术,通过物联网等手段,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多领域的关键要素,从而发挥出信息产业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互联网+”和农业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国家已经把“互联网+农业”列入国家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内容。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强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是关系到农民增加收益、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另一方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村人口对国家社会的满意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首先,为了应对世界农业发展新形势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改变,我国传统农业必须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的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和信息化管理。这种集约型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国际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我国尽管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农业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但总体上看,还是更多的依靠资源投入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小农耕种这种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我们要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的。作为人口大国、资源大国和能源大国,我们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传统优势,使得我们的农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过分依赖资源消耗,一些不良的耕种方式和耕地流失现象,也严重破坏了国人的生存环境和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可以说,我国的农业资源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和发达农业国家的差距也明显存在。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农业竞争空前激烈,今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首先就是以大豆等农产品为第一交锋内容。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却还远远落后于农业发达国家,因此要想在世界农业竞争中赢得致胜权,我国农业必须增加科技含量,与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相结合,走出一条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路。
其次,长期困扰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三农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发展策略是先是由农业支持新中国工业发展,再由工业反哺农业。这一政策的制定,确实带来了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本质飞跃,但也造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传统农业总体上的发展是滞后于工业的。尽管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城乡二元差距却在日益加剧,而且农业的弱质特性也没有改变,农民收入增长更是缓慢,可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已经开始转变农业发展理念,近些年来,对农业的扶持和政策优惠不断落实。新时代条件下的“互联网+”更是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农业直接与市场接轨,让农业也可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机遇。
三、实现“互联网+”与实现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分析
要实现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互联网 +”的技术支持和合作,因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推动传统实体产业在线化和数据化,比如它可以通过高度的透明和融合性,打破传统行业间的壁垒,原本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对于优化配置、提升实体经也包括农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力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我国传统农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要想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发展高效农业。互联网可以在时间、空间上极大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整合多方资源,把农业分工细化、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广度,可以充分挖掘土地財富。
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我国农业长期处于粗放式和资源消耗式的发展模式,对于人力、资源、乃至环境都造成巨大影响。面对当今世界农业竞争激烈的情况,我国农业也必须更新换代,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精细农业。精细农业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寻求小田差异,采取区别对待的“处方”农作方式,在经济与环境层面上取得最大效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发展精细农业可采用的技术有很多,例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气候环境监测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的引进,为我们发展精细农业提供了可能。
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重点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农业除了包括我们熟悉的精细化种植和生产外,还包括更广泛的内涵。通过发展智慧农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电子营销、线上经营、数字化管理等精确的服务。近年来,以淘宝、京东、天猫生鲜等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一大批直接连通农户和购买者的网络销售平台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发展路径选择。而在管理上,我们既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整合的全国乃至世界农产品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展示更直观的产品。现在有一些地区的农业,比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已经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智慧化,农户从种植到销售可以一条龙的通过现代化网络完成,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为更高端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作者单位为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
作者简介:包岩 女 1984年出生 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讲师。
一、认识“互联网+”
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网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众到普及,直至今天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彻底改变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近些年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很多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的使用人数逐年上升,人均使用时间长达4个多个小时,很多生活、学习、办公软件的开发也是层出不穷,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对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高度重视并鼓励其健康有序发展。2015 年 3 月 5 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互联网 +”的战略部署。要举全国之力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分批次、分步骤推进“互联网+”计划的实行,促使移动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用创新去实现农业、制造业等在“互联网 +”时代的全面升级。此后的几年时间,各行各业乘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新兴产业寄予的殷切厚望,同时希望发挥互联网的连通万物、沟通有无的作用,来达到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时代利器,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互联网+”是新时代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把“互联网+”和农业有机结合,其本质就是要将现代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筛选合适的信息技术,通过物联网等手段,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多领域的关键要素,从而发挥出信息产业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互联网+”和农业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国家已经把“互联网+农业”列入国家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内容。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强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是关系到农民增加收益、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另一方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村人口对国家社会的满意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首先,为了应对世界农业发展新形势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改变,我国传统农业必须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的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和信息化管理。这种集约型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国际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我国尽管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农业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但总体上看,还是更多的依靠资源投入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小农耕种这种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我们要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的。作为人口大国、资源大国和能源大国,我们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传统优势,使得我们的农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过分依赖资源消耗,一些不良的耕种方式和耕地流失现象,也严重破坏了国人的生存环境和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可以说,我国的农业资源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和发达农业国家的差距也明显存在。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农业竞争空前激烈,今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首先就是以大豆等农产品为第一交锋内容。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却还远远落后于农业发达国家,因此要想在世界农业竞争中赢得致胜权,我国农业必须增加科技含量,与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相结合,走出一条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路。
其次,长期困扰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三农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发展策略是先是由农业支持新中国工业发展,再由工业反哺农业。这一政策的制定,确实带来了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本质飞跃,但也造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传统农业总体上的发展是滞后于工业的。尽管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城乡二元差距却在日益加剧,而且农业的弱质特性也没有改变,农民收入增长更是缓慢,可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已经开始转变农业发展理念,近些年来,对农业的扶持和政策优惠不断落实。新时代条件下的“互联网+”更是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农业直接与市场接轨,让农业也可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机遇。
三、实现“互联网+”与实现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分析
要实现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互联网 +”的技术支持和合作,因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推动传统实体产业在线化和数据化,比如它可以通过高度的透明和融合性,打破传统行业间的壁垒,原本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对于优化配置、提升实体经也包括农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力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我国传统农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要想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发展高效农业。互联网可以在时间、空间上极大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整合多方资源,把农业分工细化、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广度,可以充分挖掘土地財富。
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我国农业长期处于粗放式和资源消耗式的发展模式,对于人力、资源、乃至环境都造成巨大影响。面对当今世界农业竞争激烈的情况,我国农业也必须更新换代,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精细农业。精细农业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寻求小田差异,采取区别对待的“处方”农作方式,在经济与环境层面上取得最大效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发展精细农业可采用的技术有很多,例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气候环境监测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的引进,为我们发展精细农业提供了可能。
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重点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农业除了包括我们熟悉的精细化种植和生产外,还包括更广泛的内涵。通过发展智慧农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电子营销、线上经营、数字化管理等精确的服务。近年来,以淘宝、京东、天猫生鲜等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一大批直接连通农户和购买者的网络销售平台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发展路径选择。而在管理上,我们既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整合的全国乃至世界农产品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展示更直观的产品。现在有一些地区的农业,比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已经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智慧化,农户从种植到销售可以一条龙的通过现代化网络完成,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为更高端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作者单位为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
作者简介:包岩 女 1984年出生 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