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努力创建小学语文的有效课堂,这是素质教育倡导的内容,也是当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如何以学生为主,创建有效课堂?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思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有效课堂;新型关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着众多的教育理念、方法、模式,应该充分运用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优化教法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时刻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契机,充分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从学会学习等方面入手,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和谐、互动、融洽的氛围。
  首先,要建立良好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硬的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这样会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的师生关系要求能吸引学生来学习,使学生乐学、好学,自愿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兄弟姐妹般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只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确保有效课堂的实施。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應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低年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小,有着好奇心与求知欲强的天性,往往会对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特别感兴趣。我们在教学时要利用实物、图片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突出趣味性,穿插一些如游戏、表演、竞赛等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致,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中高年段的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感悟,通过采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课堂辩论等学习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利用媒体,激趣导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学生才会心情愉悦、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启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我们的教学重点应当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教师不能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我们要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教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导学了《猫》这组课文后,让学生归纳教学目标的具体形式:(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形式在学生大脑中一旦留下深刻印象,再遇到类似的课型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在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教法,逐步把教师教的方法内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总之,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优化教法学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必将持久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王莉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2]常佰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学周刊,2016(35).
  [3]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4]蔡中民.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成功(教育),2012(20).
  作者简介:陈雄伟,女,本科学历,1995年参加工作,小学语文科一级教师。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商业经济效益,是指商业经营过程中所耗费和占用的社会劳动同所实现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比较。虽然传统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多年来在我国商业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根据企业对于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进行工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探讨:从理论到实训再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相应的实践空间.
【摘要】阅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的课外阅读,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来促使学生参与进来,课外阅读也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延伸,既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简要论述了VPO法测定石油产品分子量的简单原理、分析流程、结果与讨论。适用于测定包括原油、蜡油、渣油、馏分不低于220℃、相对分子量3000以内的石油产品。具有操作方便、
【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更加追求教学本色的回归,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语文的独特魅力,获得深刻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深入体验语文学习的本真滋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构建真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回归本真;语文味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追求课堂活动的热闹,这样
建立了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分析日化产品中三氯生的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三氯生,优化了仪器条件、考察了基质效应,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技术,对三氯生进行了定
文化基础课作为职业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相较于专业课来说,文化基础课一直“地位低下”,不被重视,这
语文这门课独具的人文性特点对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教好语文课意义重大。  一、架设心灵之桥,激起孩子的兴趣  步骤一:听名家朗读或老师范读。朗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俗语云:“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要能正确处理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准确把握作品情感的起伏迂回,或哀怨缠绵,或慷慨激昂,或舒缓优美,或高亢激越,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誦读,也只
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在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介质中,以Ag电极为指示电极,双盐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铝箔生产液中Cl-进行非水滴定,方法的电位突跃明显,电极响应速度较快,SO2-4、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