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滁州市水土保持规划》在分析滁州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自然条件及其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基础上,编制人员应站在建设“环滁皆美”的高度,适当注重“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分近期和远期对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确定全市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总体部署,明确全市水土保持防治目标、任务、布局。提出预防、监测、监管的措施体系、能力建设和近期重点项目安排,为促进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推动全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编制;滁州市;水土保持;规划;思考
滁州市属于安徽省省轄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地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层、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中“三极”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一带、三区、四轴、多点”中“三区”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35万km2,全市户籍人口454.2万。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
随着滁州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土资源承载力大、约束性强、公众对生态环境需求度提高等约束性矛盾日渐突出。根据《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解释及调查结果:滁州市尚有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9.04km2,以轻度为主。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加强水土保持,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面对新时期水土保持的挑战与机遇,统筹规划全市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及有关规定和要求,滁州市水利部门应依法编制《滁州市水土保持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要合理确定《规划》范围及水平年。规划范围应为滁州市全境面积1.35万km2。规划水平年,近期水平年宜为2025年,远期水平年宜为2035年。
二、应明确《规划》指导思想。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基本方略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人民对提高生态质量的新期待,在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规划框架下,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为主线,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维护和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重要作用,协调水土保持与农业、国土、林业、环境、水利及其他水土保持有关行业的关系。
三、初步拟定《规划》原则。(1)尊重自然、保护优先,(2)以人为本、服务民生,(3)全面规划,统筹兼顾,(4)分区防治、突出特色,(5)科技支撑、技术创新,(6)依法行政、强化监管,(7)大力宣传,全民参与。
四、《规划》应对滁州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自然条件及其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系统总结以往水土保持经验和成效。要站在建设“环滁皆美”的高度进行编制,适当注重“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分近期和远期对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确定全市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总体部署,明确全市水土保持防治目标、任务、布局。
五、制定分期规划目标。近期目标:至2025年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4.04km2。远期目标:2026年至2035年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0.84km2。基本建成与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市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根本改观,重点预防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覆盖状况得到全面保护与恢复。
六、《规划》应提出预防、监测、监管的措施体系、能力建设和近期重点项目安排,为促进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推动全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七、按照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的方针,依据水土保持法和安徽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规定,充分考虑国家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安徽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提出“1122”即“一城一带两区两片”的布局,划定滁州市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一城”:城市控制生态区,包括滁州市主城区琅琊区、南谯区施集镇、沙河镇、腰铺镇、乌衣镇部分区域、来安县三城部分区域、全椒县石沛镇、西王镇部分区域,面积约912km2,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主导基础功能是生态维护;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一带”:沿滁河圩畈水网生态带,包括全椒县的中南部、滁州市区的东南部和来安县的南部地区,面积约2111km2,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部分为沟蚀。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主导基础功能是生态维护;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两区”之一:江淮分水岭生态控制区,包括明光市南部、南谯区东北部和西南部部分区域、来安县中东部和北部区域、定远县东南部和南部区域,面积约3432km2。该区域分属“江淮分水岭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和“江淮分水岭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各一部分。水土保持功能定位: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土壤保持,还有水源涵养、蓄水保水、生态维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两区”之二:凤阳山山脉生态控制区,包括凤阳县南部、明光市南部少许区域、定远县北部和东部部分区域,面积约2722km2。该区域大部分属“江淮分水岭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一小部分属于“江淮分水岭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水土保持功能定位: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土壤保持,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源涵养、蓄水保水、生态维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两片”之二:天长高邮湖湿地保护和农业生态区,包括天长市的全部以及来安县的东北部地区,面积约为2061km2,该区域属“天长平原湿地保护与农业生态区”。水土保持功能定位: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土壤保持,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源涵养、生态维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八、应征询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建委、市环保局、市国土房产局、市农委、市交通局、市林业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规划》编制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编制;滁州市;水土保持;规划;思考
滁州市属于安徽省省轄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地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层、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中“三极”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一带、三区、四轴、多点”中“三区”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35万km2,全市户籍人口454.2万。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
随着滁州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土资源承载力大、约束性强、公众对生态环境需求度提高等约束性矛盾日渐突出。根据《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解释及调查结果:滁州市尚有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9.04km2,以轻度为主。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加强水土保持,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面对新时期水土保持的挑战与机遇,统筹规划全市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及有关规定和要求,滁州市水利部门应依法编制《滁州市水土保持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要合理确定《规划》范围及水平年。规划范围应为滁州市全境面积1.35万km2。规划水平年,近期水平年宜为2025年,远期水平年宜为2035年。
二、应明确《规划》指导思想。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基本方略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人民对提高生态质量的新期待,在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规划框架下,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为主线,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维护和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重要作用,协调水土保持与农业、国土、林业、环境、水利及其他水土保持有关行业的关系。
三、初步拟定《规划》原则。(1)尊重自然、保护优先,(2)以人为本、服务民生,(3)全面规划,统筹兼顾,(4)分区防治、突出特色,(5)科技支撑、技术创新,(6)依法行政、强化监管,(7)大力宣传,全民参与。
四、《规划》应对滁州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自然条件及其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系统总结以往水土保持经验和成效。要站在建设“环滁皆美”的高度进行编制,适当注重“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分近期和远期对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确定全市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总体部署,明确全市水土保持防治目标、任务、布局。
五、制定分期规划目标。近期目标:至2025年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4.04km2。远期目标:2026年至2035年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0.84km2。基本建成与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市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根本改观,重点预防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覆盖状况得到全面保护与恢复。
六、《规划》应提出预防、监测、监管的措施体系、能力建设和近期重点项目安排,为促进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推动全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七、按照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的方针,依据水土保持法和安徽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规定,充分考虑国家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安徽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提出“1122”即“一城一带两区两片”的布局,划定滁州市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一城”:城市控制生态区,包括滁州市主城区琅琊区、南谯区施集镇、沙河镇、腰铺镇、乌衣镇部分区域、来安县三城部分区域、全椒县石沛镇、西王镇部分区域,面积约912km2,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主导基础功能是生态维护;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一带”:沿滁河圩畈水网生态带,包括全椒县的中南部、滁州市区的东南部和来安县的南部地区,面积约2111km2,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部分为沟蚀。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主导基础功能是生态维护;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两区”之一:江淮分水岭生态控制区,包括明光市南部、南谯区东北部和西南部部分区域、来安县中东部和北部区域、定远县东南部和南部区域,面积约3432km2。该区域分属“江淮分水岭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和“江淮分水岭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各一部分。水土保持功能定位: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土壤保持,还有水源涵养、蓄水保水、生态维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两区”之二:凤阳山山脉生态控制区,包括凤阳县南部、明光市南部少许区域、定远县北部和东部部分区域,面积约2722km2。该区域大部分属“江淮分水岭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一小部分属于“江淮分水岭南部丘岗农业和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区”。水土保持功能定位: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土壤保持,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源涵养、蓄水保水、生态维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两片”之二:天长高邮湖湿地保护和农业生态区,包括天长市的全部以及来安县的东北部地区,面积约为2061km2,该区域属“天长平原湿地保护与农业生态区”。水土保持功能定位: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土壤保持,还有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水源涵养、生态维护、水质维护等水土保持基础功能。
八、应征询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建委、市环保局、市国土房产局、市农委、市交通局、市林业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规划》编制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