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不够重视,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微机室经常被学校其它临时性任务所占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时间很有限。然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是关系到我国兴衰和现代化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认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间。为了帮助学生在45分钟内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正确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我们该如何安排这个45分钟的时间呢?接下来,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 规范教学程序,养成学生正确使用计算的习惯
我和我校其他信息技术教师课下经常交流探讨,都会不约而同的谈到学生上机习惯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正确的开关机;上课时的坐姿;打字指法等问题,别看都是一些小毛病,却成了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障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在教学生怎样处理信息的同时,还要培养爱护计算机设备、正确使用计算机,从小抓起,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为此,我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都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机房上机纪律教育,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还贯穿了“腰挺直、手放正、”这样一个口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2 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认知能力
在现在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级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对电脑了解的并不多,接触过电脑的孩子也仅限于玩游戏和看视频这两个方面。学生家中有计算机的并不多,所以说他们平时几乎接触不到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往往局限在外观这个层次。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非常陌生,几乎没有见过计算机。所以在上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非常胆小,怕犯错误,对于这三类学生,第一类,我们应该详细讲解,从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好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意义和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类和第三类,我们要充分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我使用了激励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2.1 构思情境、放松心情
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时尚的、合理的教学情境,使情境具有强烈的驱动兴和启发性,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适当激励学生,让孩子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2.2 互助小组模式
将第一类基础认知较高的学生们担任小组长,分布到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中,让他们在课堂上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既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又有效的解决了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杂乱的问题。这样使小组长得到了锻炼,使他们懂得了同学间应互相帮助。提升了个人的品德素养。
2.3 激发兴趣、引人入胜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趋势,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事物入手,从而使教学达到引人入胜的最佳效果。
在“计算智多星”这一课中,当学生完成了设置桌面背景这一任务之后,我布置学生“玩”游戲——画图,并详细地介绍了画图游戏的“规则”多面手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先完成。然后我要求完成的学生帮助没有完成的学生。这样,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熟练、灵活地掌握鼠标单击、双击、拖动的用法,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操作技能。同时,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缩短了个体差异。
3 步步为营,分层教学方便学生各个击破
信息技术几乎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已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将教学目标巧妙的隐含在每一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自主探究和老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绘制表格”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经过前二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零用钱支出情况统计表》这个表格兴趣已经淡了许多。没有了最初的热情。所以我选择将《学生成绩单》这一学生生活中的最敏感的数据带到课堂中,《学生成绩单》这张表格有标题,表格中有斜线表头,表头中没有底纹,我提出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课程表的标题,这一环节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接着我抛出了第二个任务:参照课本,在课程表这篇文档中插入表格,这一环节给学生们设置了一个障碍:如何判断表格中的行数和列数。通过研究课本知识点,部分学生发现,插入表格中行数和列数是样张中表格行数和列数的最大值,这时候,我就请完成的学生来当一回小老师,通过多媒体广播来传授他的经验。然后我布置了第三个任务:通过“合并单元格”这一工具制作出课程表的“雏形”。这一环节中部分学生发现不需要每次都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还有少部分学生发现了用鼠标右键的快捷菜单也可以合并单元格。最后我补充了一下在合并单元格的时候一定要“先选中后操作”,经过练习学生基本都完成了这个任务。第二课时,我布置了两个任务:1、《学生成绩单》的超过90分的字体变为红色,2、参照课本中的方法修饰表格(也可以有自己的创新设计),其中,第一个任务我指导学生使用复制和粘贴命令快速完成任务。两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各个击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门新兴的事物,针对农村中小学生,我们必须要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计的既生动又有趣,还要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点的同时能加以应用、创新,要让他们知道“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记得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 。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动手实践,开发学生的无限浅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上升乡中心学校)
1 规范教学程序,养成学生正确使用计算的习惯
我和我校其他信息技术教师课下经常交流探讨,都会不约而同的谈到学生上机习惯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正确的开关机;上课时的坐姿;打字指法等问题,别看都是一些小毛病,却成了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障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在教学生怎样处理信息的同时,还要培养爱护计算机设备、正确使用计算机,从小抓起,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为此,我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都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机房上机纪律教育,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还贯穿了“腰挺直、手放正、”这样一个口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2 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认知能力
在现在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级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对电脑了解的并不多,接触过电脑的孩子也仅限于玩游戏和看视频这两个方面。学生家中有计算机的并不多,所以说他们平时几乎接触不到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往往局限在外观这个层次。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非常陌生,几乎没有见过计算机。所以在上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非常胆小,怕犯错误,对于这三类学生,第一类,我们应该详细讲解,从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好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意义和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类和第三类,我们要充分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我使用了激励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2.1 构思情境、放松心情
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时尚的、合理的教学情境,使情境具有强烈的驱动兴和启发性,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适当激励学生,让孩子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2.2 互助小组模式
将第一类基础认知较高的学生们担任小组长,分布到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中,让他们在课堂上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既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又有效的解决了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杂乱的问题。这样使小组长得到了锻炼,使他们懂得了同学间应互相帮助。提升了个人的品德素养。
2.3 激发兴趣、引人入胜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趋势,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事物入手,从而使教学达到引人入胜的最佳效果。
在“计算智多星”这一课中,当学生完成了设置桌面背景这一任务之后,我布置学生“玩”游戲——画图,并详细地介绍了画图游戏的“规则”多面手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先完成。然后我要求完成的学生帮助没有完成的学生。这样,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熟练、灵活地掌握鼠标单击、双击、拖动的用法,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操作技能。同时,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缩短了个体差异。
3 步步为营,分层教学方便学生各个击破
信息技术几乎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已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将教学目标巧妙的隐含在每一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自主探究和老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绘制表格”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经过前二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零用钱支出情况统计表》这个表格兴趣已经淡了许多。没有了最初的热情。所以我选择将《学生成绩单》这一学生生活中的最敏感的数据带到课堂中,《学生成绩单》这张表格有标题,表格中有斜线表头,表头中没有底纹,我提出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课程表的标题,这一环节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接着我抛出了第二个任务:参照课本,在课程表这篇文档中插入表格,这一环节给学生们设置了一个障碍:如何判断表格中的行数和列数。通过研究课本知识点,部分学生发现,插入表格中行数和列数是样张中表格行数和列数的最大值,这时候,我就请完成的学生来当一回小老师,通过多媒体广播来传授他的经验。然后我布置了第三个任务:通过“合并单元格”这一工具制作出课程表的“雏形”。这一环节中部分学生发现不需要每次都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还有少部分学生发现了用鼠标右键的快捷菜单也可以合并单元格。最后我补充了一下在合并单元格的时候一定要“先选中后操作”,经过练习学生基本都完成了这个任务。第二课时,我布置了两个任务:1、《学生成绩单》的超过90分的字体变为红色,2、参照课本中的方法修饰表格(也可以有自己的创新设计),其中,第一个任务我指导学生使用复制和粘贴命令快速完成任务。两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各个击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门新兴的事物,针对农村中小学生,我们必须要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计的既生动又有趣,还要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点的同时能加以应用、创新,要让他们知道“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记得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 。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动手实践,开发学生的无限浅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上升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