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精准扶贫,先要“找到”贫困人口。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就要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全国13亿多人中,怎样精准找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两年多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寻找穷人”行动,在全国展开……
为“找穷人”,有人牺牲
雄虎村,贵州雷公山腹地丹寨县排调镇崇山峻岭深处的一个偏远苗寨,全村有228户884人。由于交通闭塞,当地群众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2014年以前,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约一半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典型的一类贫困村。
如今,走进雄虎村,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与苍翠的山野融为一体,干净的步道、整洁的圈舍、错落的路灯,犹如一幅清新迷人的美丽画卷。不但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里还发展起了映红桃、黑毛猪、生姜等产业。
“雄虎村能有今天这么大的变化,与四名干部的生命付出分不开。”走在水泥硬化的串户路上,雄虎村党支部书记杨昌永感慨万千。
2014年4月初的一天,为了摸清贫困人口情况,丹寨县由四名基层干部梁进冬、杨林、马定毅、龙文组成“精准扶贫调查工作队”,到雄虎村进行入户调查和登记核实。
当时正值春耕时节,乡亲们白天要在山上干农活,只有晚上才在家,调查队决定下午6点后再入户。他们走访完30户贫困农户,已是晚上11点多了,还要将每一张表手抄汇总到全村工作台账,核对每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和田土面积等,一直忙到凌晨1点。
“天太晚了,就在家里住下吧,床都铺好了。”村民不忍心看他们走夜路。
“不碍事,材料催得紧,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怎么留也留不住。”杨昌永回忆说,他们四人坚持要走。
从雄虎村到排调镇有20多公里山路,而从镇上到县城40多公里的山路需要绕过478道弯。
噩耗传来!因雨天雾大路滑,这四名干部在返程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坠下150多米高的山崖,全部因公殉职。
“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我国扶贫经历了一个由面到点、逐步聚焦的过程。最早是以县为单位进行扶持,后来聚焦到乡、村,目前已精准到每一户。
自2013年底起,我国全面开始对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目的是解决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和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两年多来,全国数十万基层干部参加了这场“寻找穷人”的行动。
怎样“定位穷人”
怎样才能把真正的贫困户全都纳入扶持名单,把不该扶持的挡在门槛之外?在贵州省印江县武陵山腹地朗溪镇昔蒲村,记者跟随基层干部走村入户,看他们如何识别贫困人口。
沿着陡峭、崎岖的村间便道,一行人来到村民牛凤连家里。他家住的是砖混结构的三间平房,面上怎么也看不出是贫困户。
“这房子已经修了四年多了。”牛凤连说,“我打工受了工伤,赔偿了18万元,是拿命换来的。”
“你家有多少田地?”朗溪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张叶问。
“有两分多田,一亩多山地。”
“全家几口人?收入靠哪些?”
“四口人。我受伤后,太重的活干不了。老伴身体也不太好。儿子26岁,在广东打工,女儿23岁,在县里打零工。”
了解基本情况后,朗溪镇党委书记冉飞鸿分析说,这一家没有人读书,单从房子看,他家不穷,有好几个劳动力,但男主人身体受伤有残疾,家里田土少,两个孩子工作都一般,也都到了婚嫁年龄,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大。综合下来看,这一户属于应当建档立卡帮扶的穷人。
这种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方法被称作“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精准“定位穷人”,需要公平公正,评审组的权威性、程序的公开透明至关重要。
前庄村,山西省岚县岚城镇一个老区村。2014年5月初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196户村民全部填写递交了贫困户申请书。
“谁都想当贫困户,把关一定要严。”村党支部书记程润珍说。前庄村专门成立了评审组,挨家挨户发放上级统一制作的“收入测算表”,对各户家庭收入进行测算。
评审组成员是村民选出来的,对每户的情况都比较了解。他们先按照县里制订的11条标准,把相对富裕的村民排除掉,又将已享受政策救济的村民也排除掉。
“掐头去尾之后,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只剩下64户。”程润珍说,村委会将进入初评名单的群众按收入高低进行排名,并在全村公示。
整个识别过程,他们前前后后总共公示了四次。
“决不落下一个穷人”
2015年10月8日,审计署发布公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有公司。
一些非贫困户成了贫困户,一些未脱贫的人“被脱贫”——这样的“不精准识别”,并非仅仅出现于马山县。该进的没有进、该走的程序没走到、该公示公告的没有落实、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群众和专家普遍呼吁,要对贫困户识别工作加强监督问责,坚决刹住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对精准识别贫困户的难度要有足够估计。“农户的各种补贴、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很好核实,但务工收入、种植收入,只能根据群众自报和行情进行大致测算。”程润珍说,评审组在测算收入时,“确保家庭收入核算精准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此外,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没有固定工作,农忙时候返乡干农活,农闲了又出去打零工,收入变化很大。加上随时有各方面的开支,一年下来,有的农户自己也搞不清楚打工收入多少,只能大概估计。
为解决这些难题,各地都在不断探索。
2015年10月,广西开始“自下而上”精准识别,如同一场“大考”:抽调市、县、乡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组成精准识别工作队,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方法,对每个贫困户打分,根据分数倒排出最穷的人。
山西岚县则综合考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地理优势、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把乡镇分为四类,再测算划定各乡镇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数量。
全国扶贫系统已展开建档立卡“回头看”,对已经初步识别的贫困人口逐一进行甄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
要做到“决不落下一个穷人”,还需要动态眼光。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在很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产业发展基础差,尤其是处于扶贫线边缘的农户,可能一场洪水、一场冰雹、一场大病就让他们瞬间返贫。
(胡世民荐自2015年12月7日《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为《“寻找”中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就要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全国13亿多人中,怎样精准找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两年多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寻找穷人”行动,在全国展开……
为“找穷人”,有人牺牲
雄虎村,贵州雷公山腹地丹寨县排调镇崇山峻岭深处的一个偏远苗寨,全村有228户884人。由于交通闭塞,当地群众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2014年以前,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约一半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典型的一类贫困村。
如今,走进雄虎村,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与苍翠的山野融为一体,干净的步道、整洁的圈舍、错落的路灯,犹如一幅清新迷人的美丽画卷。不但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里还发展起了映红桃、黑毛猪、生姜等产业。
“雄虎村能有今天这么大的变化,与四名干部的生命付出分不开。”走在水泥硬化的串户路上,雄虎村党支部书记杨昌永感慨万千。
2014年4月初的一天,为了摸清贫困人口情况,丹寨县由四名基层干部梁进冬、杨林、马定毅、龙文组成“精准扶贫调查工作队”,到雄虎村进行入户调查和登记核实。
当时正值春耕时节,乡亲们白天要在山上干农活,只有晚上才在家,调查队决定下午6点后再入户。他们走访完30户贫困农户,已是晚上11点多了,还要将每一张表手抄汇总到全村工作台账,核对每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和田土面积等,一直忙到凌晨1点。
“天太晚了,就在家里住下吧,床都铺好了。”村民不忍心看他们走夜路。
“不碍事,材料催得紧,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怎么留也留不住。”杨昌永回忆说,他们四人坚持要走。
从雄虎村到排调镇有20多公里山路,而从镇上到县城40多公里的山路需要绕过478道弯。
噩耗传来!因雨天雾大路滑,这四名干部在返程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坠下150多米高的山崖,全部因公殉职。
“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我国扶贫经历了一个由面到点、逐步聚焦的过程。最早是以县为单位进行扶持,后来聚焦到乡、村,目前已精准到每一户。
自2013年底起,我国全面开始对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目的是解决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和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两年多来,全国数十万基层干部参加了这场“寻找穷人”的行动。
怎样“定位穷人”
怎样才能把真正的贫困户全都纳入扶持名单,把不该扶持的挡在门槛之外?在贵州省印江县武陵山腹地朗溪镇昔蒲村,记者跟随基层干部走村入户,看他们如何识别贫困人口。
沿着陡峭、崎岖的村间便道,一行人来到村民牛凤连家里。他家住的是砖混结构的三间平房,面上怎么也看不出是贫困户。
“这房子已经修了四年多了。”牛凤连说,“我打工受了工伤,赔偿了18万元,是拿命换来的。”
“你家有多少田地?”朗溪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张叶问。
“有两分多田,一亩多山地。”
“全家几口人?收入靠哪些?”
“四口人。我受伤后,太重的活干不了。老伴身体也不太好。儿子26岁,在广东打工,女儿23岁,在县里打零工。”
了解基本情况后,朗溪镇党委书记冉飞鸿分析说,这一家没有人读书,单从房子看,他家不穷,有好几个劳动力,但男主人身体受伤有残疾,家里田土少,两个孩子工作都一般,也都到了婚嫁年龄,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大。综合下来看,这一户属于应当建档立卡帮扶的穷人。
这种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方法被称作“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精准“定位穷人”,需要公平公正,评审组的权威性、程序的公开透明至关重要。
前庄村,山西省岚县岚城镇一个老区村。2014年5月初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196户村民全部填写递交了贫困户申请书。
“谁都想当贫困户,把关一定要严。”村党支部书记程润珍说。前庄村专门成立了评审组,挨家挨户发放上级统一制作的“收入测算表”,对各户家庭收入进行测算。
评审组成员是村民选出来的,对每户的情况都比较了解。他们先按照县里制订的11条标准,把相对富裕的村民排除掉,又将已享受政策救济的村民也排除掉。
“掐头去尾之后,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只剩下64户。”程润珍说,村委会将进入初评名单的群众按收入高低进行排名,并在全村公示。
整个识别过程,他们前前后后总共公示了四次。
“决不落下一个穷人”
2015年10月8日,审计署发布公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有公司。
一些非贫困户成了贫困户,一些未脱贫的人“被脱贫”——这样的“不精准识别”,并非仅仅出现于马山县。该进的没有进、该走的程序没走到、该公示公告的没有落实、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群众和专家普遍呼吁,要对贫困户识别工作加强监督问责,坚决刹住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对精准识别贫困户的难度要有足够估计。“农户的各种补贴、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很好核实,但务工收入、种植收入,只能根据群众自报和行情进行大致测算。”程润珍说,评审组在测算收入时,“确保家庭收入核算精准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此外,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没有固定工作,农忙时候返乡干农活,农闲了又出去打零工,收入变化很大。加上随时有各方面的开支,一年下来,有的农户自己也搞不清楚打工收入多少,只能大概估计。
为解决这些难题,各地都在不断探索。
2015年10月,广西开始“自下而上”精准识别,如同一场“大考”:抽调市、县、乡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组成精准识别工作队,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方法,对每个贫困户打分,根据分数倒排出最穷的人。
山西岚县则综合考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地理优势、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把乡镇分为四类,再测算划定各乡镇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数量。
全国扶贫系统已展开建档立卡“回头看”,对已经初步识别的贫困人口逐一进行甄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
要做到“决不落下一个穷人”,还需要动态眼光。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在很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产业发展基础差,尤其是处于扶贫线边缘的农户,可能一场洪水、一场冰雹、一场大病就让他们瞬间返贫。
(胡世民荐自2015年12月7日《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为《“寻找”中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