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笔者面前的尹德朝显得有些拘谨,尽管他对这种面对面的采访并不陌生,但一般都是他采访别人。谈到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石油作家,自然离不开石油子弟这个标签。他坦然道:“……在新疆有不少地方都把“石油子弟”比做纨绔子弟,名为有钱、自以为是、不思进取之意。其实不是这样的,搞石油的人很苦……”
上世纪60年代他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6岁的时候随父亲举家搬迁到当时正处于无垠荒漠的克拉玛依参加那里的石油会战。父亲最早是一个国民党军队里的下级军官,后来又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抗美援朝。再后来父亲把母亲从河北农村带进了新疆,由一个中尉变成了一名采油队长,在轰轰烈烈的“文革”岁月里,尹德朝降生于父亲的“批斗”之中。出生于“石油之家”的他,所有的一切自然都离不开“油”他当过采油工、输油工和油管涂料工……在这些万变不离“油”的工种之中,油田戈壁上的很多事,很多不同年代的人的命运,让他开始有了一些思考,他开始向报社和杂志投稿,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投就投了二十年,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年以后,他会由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一个宣传报道通讯员变成了一个专业作家。从此,他的写作人生便与风沙酷暑,与纯朴豪放的石油工人和浩瀚的沙漠戈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尹德朝说,在中国众多文学群体里,准噶尔盆地是石油作家的得天独厚,是他的聚宝盆。他在这个“盆子”里淘尽了他人生的精神财富。多年前,他曾在中篇小说《雪啸风城》获中华铁人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说过这样的话:“……我实在不佩服一些只知道写一些城市里的喧嚣、浮躁和花前月下,热衷于写暴力与性迎合少数读者口味的作家们。人生苦乐参半,并不仅仅是某段生活的局部,它更应该是时代的波澜壮阔。文学要讲究一点厚道,朴素、脚踏实地,一个人要想写出点什么,必先学会做一个人,再做一个男人,再做一个作者……”
当笔者问到中国的石油文学在当代“主旋律”创作上,(甚至有一定资深的文化的人)总是被人理解为是政治需求,问他怎么看的时候,他略加思考后,便以一种淡定的,新疆人豪爽的、粗枝大叶的地方语言说:“……什么是‘主旋律’很多人并没有搞懂,‘主旋律’决非中国独创,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主旋律就是人性的、不跨越人类道德底线的、以人为本、以科学的态度反应事物本质的作品。”他说:“我们的问题在于,在当代‘主旋律’的石油文学艺术创作中,很大程度上依旧尚被一些大而无行,空而无像口号式的阴影所遮盖、所代之。似乎凡是遇到‘主旋律’的作品都应该这样去写,这是写作上的最大误区,也是一个作家思想观念、思维能力上的硬伤……”
从这番话里,笔者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尹德朝在文学道路上的脉络和走向,如果不是这样,他典型的“主旋律”长篇小说《沙潮骤至》又怎么能够那样的如泣如诉,让人肝肠寸断?在接触他之前,笔者找来他的很多作品阅读,在他那百余万字的充满了浓郁的沙漠气息的字里行间中发现,他在叙述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云激荡的同时,又将现实进程与传统文明遥遥暗合;将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短暂而又慢长的历史以“散点记事”、截断众流的种种方式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以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求真意志和个性化的言说方式,彰显一个作家的历史意识、西部情怀、石油立场和草根精神。
“其实真实要比小说的力量更强大。”尹德朝说。他说得有道理。比如他在中篇小说《我们都是杨来顺》中,所用的名字都是父辈们的真人真事,虽然这些故事都是他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但他觉得它的真实比文学更能打动人。那些故事中,未曾谋面的媳妇会在那个通讯和交通都不太方便的年代张冠李戴;着火的悲剧;喷油的喜乐;跨国的爱情;工人们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想……这一切,父辈们的真实都一个不落地罗列在他的小说中。他说:“我不能用太多的意象把他们都虚构掉,因为他们就是中国西部石油史上五十年中我所必须记录下来的汉字。与其说那是一篇小说,不如说那是一篇纪实。”
说到这时,笔者不由问,你既然如此地强调现实、立足于写实,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写报告和纪实文学之类呢? 他说:“你问得很好,我认为,中国当前的所谓报告或纪实文学已被一些人因某种私利给扭曲了,一些作家为了得到一点好处很容易成为了一些商家的吹鼓手,商家也为了成为名商、富商,产品能成为名牌,不择手段地“取乐”报告文学这一文类体材,以至于读者一看到这类文章就会和不着边际的广告联系在一起。这对文学伤害太大了,中国三十年翻天地覆的变化,文学不应走弯路,也应与时俱进才对。
尹德朝说他的写作道路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他在父亲的身上看到的最多的是一个离开故土的中原男人,在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份对党的忠诚,对石油行业的热爱和对他的家乡的思念。他的祖籍在安徽桐城。早在六十年代初,当时对新疆、对沙漠和戈壁尚很模糊的父亲是不太情愿背井离乡的,但是在党中央的号召之下,他不仅把自己,也把妻子儿女的命运同时带进了沙漠。从此他和父亲与沙漠,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
“……有意思的是,在戈壁漫长成长的岁月里,在我所有的相关表格里,都填的是祖籍‘安徽’这样的字眼,可我分明又是一个土生土长在沙漠戈壁的新疆人。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到底是一个安徽人,还是一个新疆人概念很模糊。”他笑说。
那时他自然想不到正是这样一个“移民”的身份,使他可以更加客观地对内地和边疆做出文化和历史地比对,更加客观地观察与创作。
在沙漠戈壁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也许在不知不觉中会忽略掉许多感受。很多最珍贵的感受,尹德朝开始也忽略了。他曾向往过内地沿海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后来他发现那里不属于他,真正属于他的是戈壁的一草一木,是风沙大磨出的人的苍桑、粗糙的雕塑美,一旦发现了这种属于自己的美,他便死死地守住并捍卫着这份最珍贵的感受,直到今天,作为“粗糙美”的捍卫者已经三十余年了,他用他的一支蘸足了石油的笔,记录着他对那里的感受。这貌似枯燥而苍凉的准噶尔盆地,竟真的以她内心深处的丰厚而珍贵的体液把一个石油孩子养大成人。
2001年,他的长篇小说《沙潮骤至》由中国文联出版后,一度在新疆克拉玛依油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克拉玛依广播电台长篇连播后,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根据此小说联合改编录制了25集广播剧《静静的通古特》;同年,中短篇小说集《雪啸风城》荣获《中华铁人文学提名奖》。近几年来,他的中篇小说先后在《十月》《当代》《清明》《地火》《西部文学》等国内著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并被著名的《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选载,五十余篇短篇小说散见于各地文学刊物。2006年至2008年,尹德朝连续三年被评为克拉玛依市文联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的石油精神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与传承,就像尹德朝说的那样:“我希望做的就是把这种精神表达出来”。
责任编辑 骆瀚
上世纪60年代他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6岁的时候随父亲举家搬迁到当时正处于无垠荒漠的克拉玛依参加那里的石油会战。父亲最早是一个国民党军队里的下级军官,后来又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抗美援朝。再后来父亲把母亲从河北农村带进了新疆,由一个中尉变成了一名采油队长,在轰轰烈烈的“文革”岁月里,尹德朝降生于父亲的“批斗”之中。出生于“石油之家”的他,所有的一切自然都离不开“油”他当过采油工、输油工和油管涂料工……在这些万变不离“油”的工种之中,油田戈壁上的很多事,很多不同年代的人的命运,让他开始有了一些思考,他开始向报社和杂志投稿,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投就投了二十年,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年以后,他会由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一个宣传报道通讯员变成了一个专业作家。从此,他的写作人生便与风沙酷暑,与纯朴豪放的石油工人和浩瀚的沙漠戈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尹德朝说,在中国众多文学群体里,准噶尔盆地是石油作家的得天独厚,是他的聚宝盆。他在这个“盆子”里淘尽了他人生的精神财富。多年前,他曾在中篇小说《雪啸风城》获中华铁人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说过这样的话:“……我实在不佩服一些只知道写一些城市里的喧嚣、浮躁和花前月下,热衷于写暴力与性迎合少数读者口味的作家们。人生苦乐参半,并不仅仅是某段生活的局部,它更应该是时代的波澜壮阔。文学要讲究一点厚道,朴素、脚踏实地,一个人要想写出点什么,必先学会做一个人,再做一个男人,再做一个作者……”
当笔者问到中国的石油文学在当代“主旋律”创作上,(甚至有一定资深的文化的人)总是被人理解为是政治需求,问他怎么看的时候,他略加思考后,便以一种淡定的,新疆人豪爽的、粗枝大叶的地方语言说:“……什么是‘主旋律’很多人并没有搞懂,‘主旋律’决非中国独创,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主旋律就是人性的、不跨越人类道德底线的、以人为本、以科学的态度反应事物本质的作品。”他说:“我们的问题在于,在当代‘主旋律’的石油文学艺术创作中,很大程度上依旧尚被一些大而无行,空而无像口号式的阴影所遮盖、所代之。似乎凡是遇到‘主旋律’的作品都应该这样去写,这是写作上的最大误区,也是一个作家思想观念、思维能力上的硬伤……”
从这番话里,笔者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尹德朝在文学道路上的脉络和走向,如果不是这样,他典型的“主旋律”长篇小说《沙潮骤至》又怎么能够那样的如泣如诉,让人肝肠寸断?在接触他之前,笔者找来他的很多作品阅读,在他那百余万字的充满了浓郁的沙漠气息的字里行间中发现,他在叙述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云激荡的同时,又将现实进程与传统文明遥遥暗合;将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短暂而又慢长的历史以“散点记事”、截断众流的种种方式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以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求真意志和个性化的言说方式,彰显一个作家的历史意识、西部情怀、石油立场和草根精神。
“其实真实要比小说的力量更强大。”尹德朝说。他说得有道理。比如他在中篇小说《我们都是杨来顺》中,所用的名字都是父辈们的真人真事,虽然这些故事都是他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但他觉得它的真实比文学更能打动人。那些故事中,未曾谋面的媳妇会在那个通讯和交通都不太方便的年代张冠李戴;着火的悲剧;喷油的喜乐;跨国的爱情;工人们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想……这一切,父辈们的真实都一个不落地罗列在他的小说中。他说:“我不能用太多的意象把他们都虚构掉,因为他们就是中国西部石油史上五十年中我所必须记录下来的汉字。与其说那是一篇小说,不如说那是一篇纪实。”
说到这时,笔者不由问,你既然如此地强调现实、立足于写实,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写报告和纪实文学之类呢? 他说:“你问得很好,我认为,中国当前的所谓报告或纪实文学已被一些人因某种私利给扭曲了,一些作家为了得到一点好处很容易成为了一些商家的吹鼓手,商家也为了成为名商、富商,产品能成为名牌,不择手段地“取乐”报告文学这一文类体材,以至于读者一看到这类文章就会和不着边际的广告联系在一起。这对文学伤害太大了,中国三十年翻天地覆的变化,文学不应走弯路,也应与时俱进才对。
尹德朝说他的写作道路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他在父亲的身上看到的最多的是一个离开故土的中原男人,在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份对党的忠诚,对石油行业的热爱和对他的家乡的思念。他的祖籍在安徽桐城。早在六十年代初,当时对新疆、对沙漠和戈壁尚很模糊的父亲是不太情愿背井离乡的,但是在党中央的号召之下,他不仅把自己,也把妻子儿女的命运同时带进了沙漠。从此他和父亲与沙漠,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
“……有意思的是,在戈壁漫长成长的岁月里,在我所有的相关表格里,都填的是祖籍‘安徽’这样的字眼,可我分明又是一个土生土长在沙漠戈壁的新疆人。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到底是一个安徽人,还是一个新疆人概念很模糊。”他笑说。
那时他自然想不到正是这样一个“移民”的身份,使他可以更加客观地对内地和边疆做出文化和历史地比对,更加客观地观察与创作。
在沙漠戈壁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也许在不知不觉中会忽略掉许多感受。很多最珍贵的感受,尹德朝开始也忽略了。他曾向往过内地沿海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后来他发现那里不属于他,真正属于他的是戈壁的一草一木,是风沙大磨出的人的苍桑、粗糙的雕塑美,一旦发现了这种属于自己的美,他便死死地守住并捍卫着这份最珍贵的感受,直到今天,作为“粗糙美”的捍卫者已经三十余年了,他用他的一支蘸足了石油的笔,记录着他对那里的感受。这貌似枯燥而苍凉的准噶尔盆地,竟真的以她内心深处的丰厚而珍贵的体液把一个石油孩子养大成人。
2001年,他的长篇小说《沙潮骤至》由中国文联出版后,一度在新疆克拉玛依油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克拉玛依广播电台长篇连播后,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根据此小说联合改编录制了25集广播剧《静静的通古特》;同年,中短篇小说集《雪啸风城》荣获《中华铁人文学提名奖》。近几年来,他的中篇小说先后在《十月》《当代》《清明》《地火》《西部文学》等国内著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并被著名的《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选载,五十余篇短篇小说散见于各地文学刊物。2006年至2008年,尹德朝连续三年被评为克拉玛依市文联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的石油精神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与传承,就像尹德朝说的那样:“我希望做的就是把这种精神表达出来”。
责任编辑 骆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