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sc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伴随着农业水平的持续提高,农业用水问题日趋显著,有效管控灌溉用水是农业种植过程中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的一种关键路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优化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的重要方式。本文论述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概念,结合某农田水利工程实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水利;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目的是灌溉工程,作为重要民生建设的灌溉工程也是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保障,我国农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却越来越少。所以,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方法就是运用节水灌溉技术。这种技术就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1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不仅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而且土地退化、沙漠化現象十分突出,部分河流和湖泊存在干涸和淤积等问题,这不仅导致江河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而且还增加了土地荒芜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更为严竣,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来保证农作物的稳产和增产。当前农民种植技术不断改进,水资源利用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国家供水的案例,同时也是农民创收及恢复良好生态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喷灌技术
  目前,喷灌技术在农田灌溉中取得了较大范围的运用。该技术是基于压力的辅助,向农作物表层均匀的洒水,因此,采取喷灌技术能使农田的农作物受到均匀的灌溉,获取到大量水资源,使农作物的生产需要得到有效满足。此外,还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生长土壤的透气性。
  2.2水资源运输环节的技术
  首先,在传统模式下,农田灌溉所用的水资源,都是通过挖掘水渠来实现水资源的运输和利用,这种方式在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工成本进行水渠数量和方位的挖掘和规划,而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节水计划,从而实现对农作物种植及生产成本的控制。其次,在水渠的挖掘建造方面,加强对水渠防渗功能的重视,通过使用先进的、防水性能更好的原材料进行水渠的挖掘,来提高水渠的防渗性能。常用的防渗原材料包括浆砌石护面以及现浇护面。
  2.3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可快速适应一边移动一边灌溉,将其他配套的灌溉设备统一利用起来,比如农村的电力和农用机器作为灌溉动力。与此同时,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把机械化技术与节水农艺进行有效结合。这种机械配备设施简单,通过对机器进行组装装配。特点是:适应性强,随意流动或者集中起来均可以做到;省去专门配备动力机,资金投入减少;避免田间修渠工程浪费,可以根据水源所在位置使用灌溉机进行灌溉,具有针对性,避免资金浪费,提高劳动力,并且提高了灌溉效率。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策略
  3.1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节水灌溉方式
  要想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成效,应当开展好必要的规划工作,并将其纳入各项工作的核心部位,在开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开展问题研究分析,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且还应当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力度。唯有如此,方可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有效推广。对于节水灌溉技术来说,不单单是技术性问题,另外还与国家社会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倘若节水灌溉技术难以让人们收获相应的应用成效,长此以往,农户必然会对其丧失信心,同时必然会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推广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在节水灌溉技术实际应用推广中,务必要推进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优化革新,由此要求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评价我国农业分布地形等,全面考虑各项因素,最终制定出科学适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有序健康发展,并使其得到广泛推广。
  3.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措施
  面向种植大户、农场等诸多用水量大的主体积极的开展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措施的宣传工作,引导并辅助其建立并管理积水灌溉设施,确保设施运管正常。若条件允许,可从土地转让费、水利工程建设专项经费等中适当的拿出一些资金用于推广节水灌溉措施、购置相关设备上。结合相关规章制度,逐步在地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中纳入高效节水措施,从而使高效节水灌溉方案贯彻落实到实处。
  3.3做好节水灌溉的管理工作
  管理的科学性,是节水灌溉发展效果的保障。由于我们对于一些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了解不充分,对应用方面还有很多需要补充的地方,所以,为了保障农田节水建设的科学开展,应该积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各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不一,有的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节水方面较好,对于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的节水灌溉技术;有的地区水资源处于严重缺乏的状况,这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节水方面做到最好,经济效益放在其次的节水灌溉技术。同时,还要根据各种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进行灌溉,有的农作物在刚开始开花坐果阶段,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灌溉,如果农田比较干旱,可以采用滴灌的形式;有的农作物,比如玉米,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所以应该采用合适的灌溉技术进行灌溉,在节水的同时,保障最大的经济利益。
  4结语
  总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促进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包含和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因此,技术实施人员应当把握住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要点,提高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实现这种新型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石冲貌.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措施与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6):108-109.
  [2]杨平.浅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321-00321.
  (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其他文献
摘要:水利工程质量会对后期应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前期建设工作过程中严格管理,对质量进行控制。但是水利工程建设有其自身特点,管理工作复杂而难度大,因此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技术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从而确保其目标能够有效达成。本文对水利水电信息化技术及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信息化技术;应用;管理  1水利水电信息化技术概述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水利水电信息化主要是
摘要:在当前的阶段,我国对于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投入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为我国实现合理的运用土地和资源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对生态环境进行了相应的防护作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我国对于贴近自然发展的国情相贴近,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本文针对园林景观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用  如今,我国在建设园林景观时,充分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水利工程的施工地质条件复杂,边坡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地质条件,加强边坡开挖支护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效规避了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应用  水利工程中邊坡是水利工程中的重点,水利工程中边坡开挖支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4级2、3班护理专业学生为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以2014级4、5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类科技水平飞速发展,计算机科技应用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网络信息已基本完全渗入社会各个层面,现今已跨入了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也正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涉及面较广,与人们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其在为人们带来各项便利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当下普遍存在网络病毒传播、网络黑客攻击、网络安全管理疏漏等网络安全受到影响的现象,因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