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表面模块划分及其在结合位点预测中的应用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位点预测是计算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难题. 本文对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数据集Benchmark 3.0 中的双链蛋白质复合物进行了研究, 计算了单体的残基溶剂可接近表面积和残基间的接触面积, 并据此提出了蛋白质表面模块划分方法. 发现模块的溶剂可接近表面积与其内部接触面积的乘积(PSAIA)值能够提供结合位点的信息. 在78 个双链蛋白质复合物中, 有74 个体系其受体或配体上具有最大或次大PSAIA值的模块是界面模块. 将该方法获得的结合位点信息应用在CAPRI竞赛Target 39
其他文献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探针、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和凝胶电泳等方法探讨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H2)6―(CH3)2N+C12H25·2Br- (12-6-12)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
研究了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离子液体对锌电积过程析氧反应的影响.研究工作借助于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动电位极化曲线及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Dmol3程序系统研究了O原子与O2在Au19与Au20团簇上的吸附反应行为.结果表明:O在Au19团簇顶端洞位上的吸附较Au20强;在侧桥位吸附强度相近.O与O2在带
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HOSO+NO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相关性.在CCSD(T)/6-311
报道了由gemini表面活性剂乙烷基-α,ω-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4-2-14)产生的高稳定泡沫体系.泡沫塌陷到初始高度一半所对应的时间(t1/2)用来表征泡沫的稳定性.测得14-2-14体
使用液滴合并前后的体积和表面自由能守恒作为两个限制条件,确定了合并液滴的初始形状,即为偏离平衡态的亚稳态液滴,具有缩小其底半径而向平衡态液滴转变的推动力.进而分析了
在Templeton实验(West,N.M.;etal.Organometallics2008,27,5252)的基础上,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l-nacnac)Pt(H)(Cl-nacnac:bis(N-aryl)-β-diiminate)与端炔的主、副反应机理.结果表
综合利用化学气相沉积、铝热反应法、汽-液-固生长法、极性面融合和稳态湍流动力学控制来大量制备双股类螺旋Zn2SnO4单晶纳米带.该材料属于面心立方尖晶石型透明半导体,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