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实训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及共享机制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运维、信息化绩效、信息化安全四个维度作为评判标准,以校企融合运行机制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同时将社会服务职能赋予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激励性的目标考核机制,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服务,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
:
2020年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智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ZJCVB44)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训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及共享机制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运维、信息化绩效、信息化安全四个维度作为评判标准,以校企融合运行机制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同时将社会服务职能赋予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激励性的目标考核机制,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服务,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其他文献
传统的步态控制方法由于构造的复杂,在进行某些动作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模糊补偿的双足机器人斜坡步态自动控制方法。对双足机器人的斜坡步态进行动力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双足机器人DH控制模型,采用梯度下降法计算双足机器人传感器稳定性,从而实现双足机器人斜坡步态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双足机器人斜坡步态自动控制方法能很好地控制机器人的步态,可以灵活地完成多种动作,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40年来我国工业冷却水处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工业节水、中水回用、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冷却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化学品、水系统监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工业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注重结合水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促进水处理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从新领域、新药剂、新技术和智慧水务等方面对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着重对分子层次的药剂机理研究、物理除/防垢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等进行了评述,同时提出了工业冷却水处理系统智慧化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冷却水处理的技术创新任重道远。
“大夫,我都已经生完一个多月了,肚子怎么还像是怀孕五六个月似的?”“大夫,我现在还得穿孕期的裤子,没有合适的衣服,别人生完孩子很快就恢复了,我咋就不行呢?”……很多宝妈在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类似的困惑。产后除了身材走型外,有的还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腰痛、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真是有苦难言。今天,就给宝妈们讲讲为什么会出现产后身材走样、难以恢复的情况,宝妈们又该如何才能尽快恢复到产前完美的状态。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扩大消费力度,但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水平相比还较为欠缺,需要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采用2011—2016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家庭少儿抚养人数、居民消费水平及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文章从碳排放权、碳排放权评估、火电企业碳排放权及评估三个角度对我国有关碳排放权的研究进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碳排放权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期望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以高职院校“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实施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措施。
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检测孵化器内温度,结合GY_30光照强度传感器检测孵化器内光照强度,根据采集的数据可以改变灯泡亮度控制孵化器内光照强度。文章通过显示预设的最高、最低温度和实际温度,参考预设光照强度和实际光照强度以及日期时间,可灵活调节预设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从而使本设计形成闭环,实现自动控制。
采用A2/O-BAF双污泥系统,考察池容比(V厌氧∶V缺氧∶V好氧)分别为3∶5∶2和1∶3∶1时对搁置2个月的活性污泥去除污染物性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2种池容比对COD和NH4+-N的去除性能恢复影响较小。V厌氧∶V缺氧∶V好氧=3∶5∶2更有利于TN和PO43--P的去除性能恢复,其出水TN和PO43--P在第7天和第4天分别达到14.20 mg/L和0.42 mg/L,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80.47%、92.02%。拟合方程分析厌氧释磷和缺/好氧吸磷的小试结果表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床普遍发育绿泥石化,且与铀矿化关系密切。在详细岩心观察和室内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灰绿-绿色岩石中的绿泥石进行了微区化学成分研究,根据成分计算了绿泥石的特征值和形成温度等相关参数,并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分析讨论了巴音青格利铀矿床灰绿色、绿色砂岩中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在铀成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巴音青格利铀矿床绿色砂岩中绿泥石主要为蠕绿泥石、密绿泥石和铁斜绿泥石,其绿泥石物质主要来源于镁铁质流体,形成温度主要位于140~190℃;灰绿色砂岩中的绿泥石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一种保障工作方式,该方法利用自动化装置和相关运行系统,监视电网运行情况,做到及时发现故障,且对故障点进行快速定位与隔离,而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供电恢复的一种技术。就整体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而言,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1-3]。针对这些问题,依照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在考虑网架结构、通信条件、设备现状等基础条件下,针对不同馈线自动化的应用模式及其配套进行研究,文章提出了主站与终端站的配置原则,并设计了故障动作的合理逻辑,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模式下的配套要求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