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硬无比的诺基亚手机,已经逝去,变成了一个业界传说,它什么时候卷土重来,目前尚不得而知。要对它做一番追忆和沉思的话,那么就必然要谈一谈它的历史,一谈它的历史,又会吃上一惊。
这家做手机的,原来是开造纸厂的!
纸业大亨
从表面上来看,手机与造纸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两者大有渊源。手机所代表,乃是一种盛行于现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造纸,则代表的是发轫于古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本质上,它们都是信息产业的成员单位,只不过一个比较年轻,一个比较年长而已。
米其林一来,就劝告艾德斯坦,关闭第一家造纸厂,将资金、设备、人员都充实到诺基亚河边的那一家。艾德斯坦欣然同意,顺带将这家造纸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冠以“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号。
传奇开始了。
三雄并立
诺基亚的故事不是艾德斯坦一个人写下的,也不是“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的故事,而是三家公司共同书写完成。
怎么讲?
因为在这条河边,用“诺基亚”一名的公司,不止它一家,而是三家。
再说第二家——“诺基亚橡胶厂”。
此厂乃是芬兰人爱德华·博朗所创办,最初位于芬兰港口城市赫尔辛基,主营业务为生产靴子。其实芬兰虽然树多,但橡胶树生长在热带,所以博朗的橡胶厂实际上是一个橡胶加工厂,所用原料都是从遥远的南美运来,从成本上来讲,竞争优势并不大。但博朗有一个天然的背景优势,那就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俄国商人,而芬兰当时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俄国货根本卖不动。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沙俄当局加强了对芬兰的管控,一批参加独立运动代表人物遭到驱逐,“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米其林先生正是其中之一。受此影响,博朗的生意日渐下滑,那些跟风的竞争者更是难缠,赫尔辛基的市场已经待不下去了。 他决定搬厂。
选来选去,他也看中了诺基亚河,主要原因在于,此地靠近芬兰内陆乡村地区,相比于城市,那里还是一个未知的市场;次要原因在于,此河附近有几个水电站,能源动力方面比较充足;再次的原因,则在于那里风景秀丽,让沮丧的博朗先生精神大振。
博朗所选之址,就在“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旁边,也就是两家成了邻居,还是同名的邻居。只不过一家造纸,一家生产橡胶产品,倒也不冲突,还很有些亲近之感。
亲近之感,主要源于它们很快在业务上有了往来。原来“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在二十世纪初,开始进军电缆业,橡胶又是电缆所必需之物,与其从遥远的地方订购橡胶,何不选择对门的那一家?
再来说说第三家。
这一家来头不小,其创立者名为阿威德·维克斯托米,来自于一个芬兰的商人世家,家族基业规模庞大,财势雄厚。维克斯托米先生的工厂于1912年出现在诺基亚河边,其主营业务是电缆,兼顾电话机、电报机等等,其名为芬兰电缆厂,地点也在“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旁边。
这个邻居虽然未打“诺基亚”的旗号,但却是“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强劲竞争对手,两家都搞电缆嘛。但它们却并未“大打出手”,反而是走上了融合之路。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维克斯托米先生虽然来自于商人世家,却明显对于国际政治形势判断力低下,他办厂之时,正遇上西方列强之间冤仇指数骤升之阶段,对于橡胶这种战略资源的控制和争夺,也大大加强,于是芬兰那些依靠进口橡胶的公司,纷纷都陷入了绝境,刚刚开张的芬兰电缆厂,就遇上了这一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界大战又拯救了芬兰电缆厂,以及另外两家诺基亚河边的公司。战争期间,对于橡胶产品需求巨大。掌控芬兰之沙俄帝国,因为站在了英法美一边,又得以买到许多战略资源,其中便有橡胶。业务与供应俱增的情况下,三家公司都走出了战前的低迷,有了爆发性增长,其中“诺基亚橡胶厂”还有股票上市。
待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承认了芬兰的独立,随后芬兰爆发内战。三家公司所在的诺基亚河地区虽然远离战火,但它们却深度参与了这场内战。这种深度,不仅在于它们都给芬兰政府军提供各种军需品,更在于它们的高层人士之中,有许多都在政府军中任职,如政府军之司令官曼纳海姆,就是“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而时任该公司总裁的福吉赫穆,则是曼纳海姆麾下一名将领。
作为芬兰的民族企业,也是与官方关系密切的“爱国企业”,这三家公司在内战结束之后,都得到了芬兰当局长久而稳定的支持,也就是说,在芬兰国内,它们有特殊的竞争优势,许多产品都能拿到政府订单。三家公司都以蒸蒸日上的态势在发展,其中又以“诺基亚橡胶厂”发展最为迅速。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购买股份,乃至在某些业务上发展到了交叉经营的程度。
好景不长,随着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盘,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国家尽皆遭受重创,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英国、法国则陷入长时间低迷,美国有罗斯福“新政”,发展内需,好不容易才走出困境,国势远不如上述列强的芬兰,情况更是糟糕。
诺基亚河边的“三兄弟”又岂能例外。在政府的“建议”下,“三兄弟”拟采取合并之法,以应对危机。
“大诺基亚”即将诞生?
非也,此次合并未能实现。因为虽然关系亲密,犹如亲兄弟,但合并之后谁来当头,还是一个需要“明算账”的问题。三家公司之中经营状况最好的“诺基亚橡胶厂”,看似在这方面有最强话语权,其总经理托尔斯坦·维斯特兰德也是野心勃勃,还与芬兰电缆厂的创始人有亲戚关系,对于当头一事,他是志在必得。
不料,他遭遇了强烈反对,连自己管理的那家“诺基亚橡胶厂”,都有许多反对声音。反对之焦点,则是质疑托尔斯坦是在借合并之利,行大权独揽之实,是要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是为了公司的利益。
不是合并没有必要,而是时候还没有到。
合并不成,生存问题要怎么解决呢?答案是看东方。
芬兰的东方,是已经成立十余年的前苏联,一个正在热火朝天开展经济建设的强大政权。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大萧条”的恐慌之中时,前苏联却是一片欣欣向荣。为了发展经济,前苏联急需获得一些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机器、技术和产品。在这方面,紧邻该国的芬兰不仅有地利之便,还有政治优势。英法美等国长期对前苏联采取敌视、封锁态度,即便“大萧条”时期,也顽固如此,甚少与其发生贸易关系。缺少它们的竞争,芬兰得以比较顺利地开拓前苏联市场。诺基亚河边的三兄弟也就是在此时,开始转向。
在这个转向过程中,芬兰电缆厂的新一代总经理维纳·魏克曼发挥了重要作用。此人本是摔跤运动员,曾两度获得奥运会金牌,且为芬兰第一位奥运冠军。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电缆行业的资深专家,曾以工程师身份工作十余年。这个“身份复杂”的人物从前苏联回国之后,进入芬兰电缆厂,并很快进入管理层。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但他为人谦虚,善于交流,很有人缘,没费多少工夫,就开辟了前苏联市场。与芬兰电缆厂关系密切的另外两家公司,随后跟进。
三家公司依靠对苏联的出口业务,逐渐走出“大萧条”之阴影,其工厂规模亦随之扩大,雇员增多,原本人烟稀少的诺基亚河地区也开始繁华起来。有鉴于此,芬兰当局决定在这里立镇建城。
此镇名曰诺基亚镇。
手机时代
历史风云之变换,绝非商场中人可以把控,很多时候他们都只能随之而动。就在三家公司对苏贸易如火如荼之际,一场因为领土纠纷而来的冬季战争,爆发了。
这场冬季战争以芬兰战败告终,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又成为了法西斯阵营的一员。在这段复杂的历史中,三家公司都一度转产军事用品,其中就有一种名为“索米”的冲锋枪,以其精良的制造工艺著称。这种传统延续下来,以坚硬结实的方式再现于后来的诺基亚手机上。 战争结束之后,三家公司都经历了一段复兴,其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合并一事再度被提了出来。这一次的过程,相比于未遂那次更为奇特。
本来实力最强之芬兰电缆厂,应该成为合并的主力,但结果却是实力最弱的、以造纸起家的“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兼并了另外两家。
原来,芬兰以保护森林为国家大计,法律严禁林业公司被兼并,以免落入外商之手,造成森林资源的外流和破坏。但严禁你被兼并,却不禁止你去兼并人家。三家公司最终就以“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方式,完成了合并,并更名为“诺基亚集团”。
表面上来看,这种钻法律空子的行为,似乎是一高招,但以小吞大的方式,却不可避免地,给合并之后的经营带来许多麻烦,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家公司都是“貌合神离”,名义上同属一个集团,实际上还是各干各的,只是相关业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这就导致“诺基亚集团”一度以业务繁多而闻名,生产着包括卫生纸、电缆、胶鞋、轮胎、电视等等在内的产品,很有些乱七八糟的感觉。
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业务繁多到混乱的企业,却并未出现经营困难,反而是平稳发展。在当时东西方冷战的紧张空气之下,芬兰的国策,并不是全面倒向某一方,而是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行事,甚至在冷战态势形成以前,就与苏联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对于国内企业对苏的贸易,芬兰当局则采取不管制亦不鼓励的模糊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原料、贸易壁垒等因素之影响,芬兰所产之物,长期都难以进入英美市场,芬兰公司也竞争不过英美同行。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卖到前苏联就显得极为有利可图了。
以其主打产品电缆为例,在冷战时期,“诺基亚集团”四分之一的电缆都出口到了前苏联,其他诸如卫生纸、轮胎、电视等等,也是大量出口前苏联。在特殊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下,产品类型繁多反而成为了一个优势,“诺基亚集团”得以成为前苏联所需的许多产品的供货商。
但“诺基亚集团”也有自己瞩目的焦点。
那就是从百年前艾德斯坦所引进之造纸术开始的信息产业传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诺基亚集团”的三家公司,都或多或少从事着此产业的相关业务,合并之后,更是有电子部的成立。
目标直指电信业。
早在19世纪末,作为“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者之一的米其林,就曾力主紧跟时代潮流,研发无线电通信设备,由于艾德斯坦过于保守而未能实施。此后三家公司虽然也有涉足电信业,但始终都处于跟随英美公司脚步的状态,技术上的差距十分明显。在“诺基亚集团”成立电子部之初,也是以引进、模仿英美技术为主。但如同当年艾德斯坦从德国引进新式造纸术一样,“诺基亚集团”有一个稳定的国内市场,所研发电信产品至少还有一定的销路。再加上打开了前苏联的市场,销路更加广阔。在两个市场哺育之下,“诺基亚集团”的电信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有了后来居上之态势。
当摩托罗拉公司于1973年研发出第一部实用手机之后九年,“诺基亚集团”也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机,这是一个重量接近10千克的大家伙。如果放到欧美市场,除了个别有怪癖的收藏家,估计根本就不会有人买。但“诺基亚集团”背靠芬兰政府,根本不愁销路。在其推出手机后不久,芬兰政府就与瑞典、挪威、丹麦一起,确立了北欧地区移动通信网络标准,也就是业界所称1G技术。此外前苏联也成为了“诺基亚集团”手机的销售市场,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曾获赠一部诺基亚手机,并在镜头上留下了一幕用手机打电话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早期的手机,比今天的7寸智能机还要大了许多,在中国,它们有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大哥大。
手机的时代开始了,诺基亚的辉煌历史也即将来临,在此之前的,也就是本文所讲,都算是前传吧……
(本文参考Nokia: the inside story,MarttiH?iki?,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1st edition、The Nokia Revolution : The Story of an Extraordinary Company That Transformed an Industry, AMACOM; 1st edition、戴维·科尔比著《芬兰史》等)
这家做手机的,原来是开造纸厂的!
纸业大亨
从表面上来看,手机与造纸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两者大有渊源。手机所代表,乃是一种盛行于现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造纸,则代表的是发轫于古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本质上,它们都是信息产业的成员单位,只不过一个比较年轻,一个比较年长而已。
米其林一来,就劝告艾德斯坦,关闭第一家造纸厂,将资金、设备、人员都充实到诺基亚河边的那一家。艾德斯坦欣然同意,顺带将这家造纸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冠以“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号。
传奇开始了。
三雄并立
诺基亚的故事不是艾德斯坦一个人写下的,也不是“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的故事,而是三家公司共同书写完成。
怎么讲?
因为在这条河边,用“诺基亚”一名的公司,不止它一家,而是三家。
再说第二家——“诺基亚橡胶厂”。
此厂乃是芬兰人爱德华·博朗所创办,最初位于芬兰港口城市赫尔辛基,主营业务为生产靴子。其实芬兰虽然树多,但橡胶树生长在热带,所以博朗的橡胶厂实际上是一个橡胶加工厂,所用原料都是从遥远的南美运来,从成本上来讲,竞争优势并不大。但博朗有一个天然的背景优势,那就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俄国商人,而芬兰当时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俄国货根本卖不动。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沙俄当局加强了对芬兰的管控,一批参加独立运动代表人物遭到驱逐,“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米其林先生正是其中之一。受此影响,博朗的生意日渐下滑,那些跟风的竞争者更是难缠,赫尔辛基的市场已经待不下去了。 他决定搬厂。
选来选去,他也看中了诺基亚河,主要原因在于,此地靠近芬兰内陆乡村地区,相比于城市,那里还是一个未知的市场;次要原因在于,此河附近有几个水电站,能源动力方面比较充足;再次的原因,则在于那里风景秀丽,让沮丧的博朗先生精神大振。
博朗所选之址,就在“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旁边,也就是两家成了邻居,还是同名的邻居。只不过一家造纸,一家生产橡胶产品,倒也不冲突,还很有些亲近之感。
亲近之感,主要源于它们很快在业务上有了往来。原来“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在二十世纪初,开始进军电缆业,橡胶又是电缆所必需之物,与其从遥远的地方订购橡胶,何不选择对门的那一家?
再来说说第三家。
这一家来头不小,其创立者名为阿威德·维克斯托米,来自于一个芬兰的商人世家,家族基业规模庞大,财势雄厚。维克斯托米先生的工厂于1912年出现在诺基亚河边,其主营业务是电缆,兼顾电话机、电报机等等,其名为芬兰电缆厂,地点也在“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旁边。
这个邻居虽然未打“诺基亚”的旗号,但却是“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强劲竞争对手,两家都搞电缆嘛。但它们却并未“大打出手”,反而是走上了融合之路。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维克斯托米先生虽然来自于商人世家,却明显对于国际政治形势判断力低下,他办厂之时,正遇上西方列强之间冤仇指数骤升之阶段,对于橡胶这种战略资源的控制和争夺,也大大加强,于是芬兰那些依靠进口橡胶的公司,纷纷都陷入了绝境,刚刚开张的芬兰电缆厂,就遇上了这一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界大战又拯救了芬兰电缆厂,以及另外两家诺基亚河边的公司。战争期间,对于橡胶产品需求巨大。掌控芬兰之沙俄帝国,因为站在了英法美一边,又得以买到许多战略资源,其中便有橡胶。业务与供应俱增的情况下,三家公司都走出了战前的低迷,有了爆发性增长,其中“诺基亚橡胶厂”还有股票上市。
待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承认了芬兰的独立,随后芬兰爆发内战。三家公司所在的诺基亚河地区虽然远离战火,但它们却深度参与了这场内战。这种深度,不仅在于它们都给芬兰政府军提供各种军需品,更在于它们的高层人士之中,有许多都在政府军中任职,如政府军之司令官曼纳海姆,就是“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而时任该公司总裁的福吉赫穆,则是曼纳海姆麾下一名将领。
作为芬兰的民族企业,也是与官方关系密切的“爱国企业”,这三家公司在内战结束之后,都得到了芬兰当局长久而稳定的支持,也就是说,在芬兰国内,它们有特殊的竞争优势,许多产品都能拿到政府订单。三家公司都以蒸蒸日上的态势在发展,其中又以“诺基亚橡胶厂”发展最为迅速。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购买股份,乃至在某些业务上发展到了交叉经营的程度。
好景不长,随着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盘,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国家尽皆遭受重创,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英国、法国则陷入长时间低迷,美国有罗斯福“新政”,发展内需,好不容易才走出困境,国势远不如上述列强的芬兰,情况更是糟糕。
诺基亚河边的“三兄弟”又岂能例外。在政府的“建议”下,“三兄弟”拟采取合并之法,以应对危机。
“大诺基亚”即将诞生?
非也,此次合并未能实现。因为虽然关系亲密,犹如亲兄弟,但合并之后谁来当头,还是一个需要“明算账”的问题。三家公司之中经营状况最好的“诺基亚橡胶厂”,看似在这方面有最强话语权,其总经理托尔斯坦·维斯特兰德也是野心勃勃,还与芬兰电缆厂的创始人有亲戚关系,对于当头一事,他是志在必得。
不料,他遭遇了强烈反对,连自己管理的那家“诺基亚橡胶厂”,都有许多反对声音。反对之焦点,则是质疑托尔斯坦是在借合并之利,行大权独揽之实,是要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是为了公司的利益。
不是合并没有必要,而是时候还没有到。
合并不成,生存问题要怎么解决呢?答案是看东方。
芬兰的东方,是已经成立十余年的前苏联,一个正在热火朝天开展经济建设的强大政权。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大萧条”的恐慌之中时,前苏联却是一片欣欣向荣。为了发展经济,前苏联急需获得一些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机器、技术和产品。在这方面,紧邻该国的芬兰不仅有地利之便,还有政治优势。英法美等国长期对前苏联采取敌视、封锁态度,即便“大萧条”时期,也顽固如此,甚少与其发生贸易关系。缺少它们的竞争,芬兰得以比较顺利地开拓前苏联市场。诺基亚河边的三兄弟也就是在此时,开始转向。
在这个转向过程中,芬兰电缆厂的新一代总经理维纳·魏克曼发挥了重要作用。此人本是摔跤运动员,曾两度获得奥运会金牌,且为芬兰第一位奥运冠军。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电缆行业的资深专家,曾以工程师身份工作十余年。这个“身份复杂”的人物从前苏联回国之后,进入芬兰电缆厂,并很快进入管理层。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但他为人谦虚,善于交流,很有人缘,没费多少工夫,就开辟了前苏联市场。与芬兰电缆厂关系密切的另外两家公司,随后跟进。
三家公司依靠对苏联的出口业务,逐渐走出“大萧条”之阴影,其工厂规模亦随之扩大,雇员增多,原本人烟稀少的诺基亚河地区也开始繁华起来。有鉴于此,芬兰当局决定在这里立镇建城。
此镇名曰诺基亚镇。
手机时代
历史风云之变换,绝非商场中人可以把控,很多时候他们都只能随之而动。就在三家公司对苏贸易如火如荼之际,一场因为领土纠纷而来的冬季战争,爆发了。
这场冬季战争以芬兰战败告终,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又成为了法西斯阵营的一员。在这段复杂的历史中,三家公司都一度转产军事用品,其中就有一种名为“索米”的冲锋枪,以其精良的制造工艺著称。这种传统延续下来,以坚硬结实的方式再现于后来的诺基亚手机上。 战争结束之后,三家公司都经历了一段复兴,其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合并一事再度被提了出来。这一次的过程,相比于未遂那次更为奇特。
本来实力最强之芬兰电缆厂,应该成为合并的主力,但结果却是实力最弱的、以造纸起家的“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兼并了另外两家。
原来,芬兰以保护森林为国家大计,法律严禁林业公司被兼并,以免落入外商之手,造成森林资源的外流和破坏。但严禁你被兼并,却不禁止你去兼并人家。三家公司最终就以“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方式,完成了合并,并更名为“诺基亚集团”。
表面上来看,这种钻法律空子的行为,似乎是一高招,但以小吞大的方式,却不可避免地,给合并之后的经营带来许多麻烦,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家公司都是“貌合神离”,名义上同属一个集团,实际上还是各干各的,只是相关业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这就导致“诺基亚集团”一度以业务繁多而闻名,生产着包括卫生纸、电缆、胶鞋、轮胎、电视等等在内的产品,很有些乱七八糟的感觉。
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业务繁多到混乱的企业,却并未出现经营困难,反而是平稳发展。在当时东西方冷战的紧张空气之下,芬兰的国策,并不是全面倒向某一方,而是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行事,甚至在冷战态势形成以前,就与苏联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对于国内企业对苏的贸易,芬兰当局则采取不管制亦不鼓励的模糊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原料、贸易壁垒等因素之影响,芬兰所产之物,长期都难以进入英美市场,芬兰公司也竞争不过英美同行。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卖到前苏联就显得极为有利可图了。
以其主打产品电缆为例,在冷战时期,“诺基亚集团”四分之一的电缆都出口到了前苏联,其他诸如卫生纸、轮胎、电视等等,也是大量出口前苏联。在特殊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下,产品类型繁多反而成为了一个优势,“诺基亚集团”得以成为前苏联所需的许多产品的供货商。
但“诺基亚集团”也有自己瞩目的焦点。
那就是从百年前艾德斯坦所引进之造纸术开始的信息产业传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诺基亚集团”的三家公司,都或多或少从事着此产业的相关业务,合并之后,更是有电子部的成立。
目标直指电信业。
早在19世纪末,作为“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者之一的米其林,就曾力主紧跟时代潮流,研发无线电通信设备,由于艾德斯坦过于保守而未能实施。此后三家公司虽然也有涉足电信业,但始终都处于跟随英美公司脚步的状态,技术上的差距十分明显。在“诺基亚集团”成立电子部之初,也是以引进、模仿英美技术为主。但如同当年艾德斯坦从德国引进新式造纸术一样,“诺基亚集团”有一个稳定的国内市场,所研发电信产品至少还有一定的销路。再加上打开了前苏联的市场,销路更加广阔。在两个市场哺育之下,“诺基亚集团”的电信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有了后来居上之态势。
当摩托罗拉公司于1973年研发出第一部实用手机之后九年,“诺基亚集团”也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机,这是一个重量接近10千克的大家伙。如果放到欧美市场,除了个别有怪癖的收藏家,估计根本就不会有人买。但“诺基亚集团”背靠芬兰政府,根本不愁销路。在其推出手机后不久,芬兰政府就与瑞典、挪威、丹麦一起,确立了北欧地区移动通信网络标准,也就是业界所称1G技术。此外前苏联也成为了“诺基亚集团”手机的销售市场,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曾获赠一部诺基亚手机,并在镜头上留下了一幕用手机打电话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早期的手机,比今天的7寸智能机还要大了许多,在中国,它们有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大哥大。
手机的时代开始了,诺基亚的辉煌历史也即将来临,在此之前的,也就是本文所讲,都算是前传吧……
(本文参考Nokia: the inside story,MarttiH?iki?,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1st edition、The Nokia Revolution : The Story of an Extraordinary Company That Transformed an Industry, AMACOM; 1st edition、戴维·科尔比著《芬兰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