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为例,探讨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并在分析甘肃省地域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及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对策及路径、产品创新设计等,以期使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朝着规范、有序、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森林养生旅游;甘肃省;对策及路径;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8-0169-0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health tourism was studied taking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lated forest health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ideas had been proposed based on analysi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tourism developme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get a standardized and orderly, healthy and rapid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 Forest health tourism;Gansu Province;Countermeasures and idea;Product design
森林养生是指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环境和绿色林产品等优势,科学地发挥森林的保健功能,帮助游客精神放松、身体疗养,以增进(维持)身心健康,改善身体素质,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活动空间狭小,导致心情压抑、亚健康问题突出、各种慢性病层出不穷等问题,因此,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增加,人们对旅游业的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猎奇,开始朝着健康、快乐、休闲、度假的方向发展。森林以其茂密的林木、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成为人们走向自然、缓解压力、愉悦身心的最佳旅游地[1]。
森林养生最早起源于德国19世纪40年代,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养生概念。此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开始迅速发展。我国森林养生旅游发展较慢,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强,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周边发展迅速。比如,近年来北京启动了“森林疗养基地”建设、黑龙江等地开展“森林医院”等项目建设活动、四川玉屏山森林康养山庄建设等。2016年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必将引起森林养生旅游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发展。
1 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发展概述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中部,地域辽阔,境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齐全,品位较高,特色明显,被誉为“丝绸之路”旅游的黄金路段。甘肃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却不是旅游产业大省,从全国范围来看,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区。依据 2010年和 2011 年全国各地区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统计数据来看,甘肃省连续2年都是排名第 26 位。森林养生旅游在甘肃省更是只停留在规划或口头阶段,还没有真正启动。中共十八大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甘肃旅游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16年全省共接待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 220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22%和25%。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甘肃旅游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就是旅游产品档次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设施接待能力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急需扩大建设一批高档次、高品质、体验型、创新型、特色型的旅游产品。
甘肃省地域狭长,森林资源类型多样,森林旅游以森林公园为主体形式。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82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1处,省级森林公园61处,总面积达89.98万hm2,涉及全省12个市(州)的53个县(区),森林公园分布较散。目前,甘肃省森林旅游产品还是以观光、餐饮、休闲等为主,旅游产品档次低,类型单一,接待规模有限,相关人才缺乏等,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市,其常住人口已接近400万,但其周边体验、养生、康体类的旅游景区很少,居民周末、节假日不得不外出长途旅游,费时费力。这也说明在甘肃省及兰州市周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消费需求[2]。
2 甘肃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對策及路径
森林养生旅游是以保护森林、认知森林、体验森林为基础的产业。甘肃省深居祖国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林木生长缓慢,森林资源十分宝贵。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甘肃省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同时,游客的到来和服务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的基础上发展森林养生事业,增加森林的多功能利用,让森林更好地造福于民,就需要制定相关的对策及路径,以引导森林养生旅游向规范、有序、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3]。
2.1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建设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和运营规范体系,包括森林养生项目的建设要与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相关规范相协调。甘肃省应该在现有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确立新时期森林养生的法律地位,为建设森林养生基地提供法律支持;在森林养生基地认证方面出台完善的标准体系;在森林养生向导、理疗师的培训与资格认证方面,也应该制订严格的标准,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2.2 坚持保护优先,拓宽投资渠道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尽量把森林养生项目对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加强林业生态景观资源培育、林业养生环境监测研究等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森林养生基地的建设中去,扩大林业信贷对森林养生的扶持;在确保森林养生基地管理机构行使统一规划与管理并确保森林权属清晰的基础上,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以合资及合作等方式参与森林养生基地的开发和经营。
2.3 加强生态文化包装、打造特色品牌基地
根据森林养生基地的不同特点,加强生态文化的内涵挖掘,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建设重点和功能布局。要根据各地森林养生资源的不同特点,深入挖掘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耕作文化等文化的发展潜力,不断丰富森林养生基地生态文化建设内涵,打造具有差异化吸引力的健康旅游产品,以突破森林养生旅游市场中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局面,形成自身特色品牌,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2.4 加强研究深化合作机制,做好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引进、吸收和转化工作
森林养生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多学科参与,特别要加强林业和医学的结合, 要有长期监测数据的支撑,加强森林养生保健机理研究,通过研究成果来进一步影响决策者和普通市民。同时,森林养生旅游在发达国家及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成功经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探索发展森林养生旅游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各地要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合作。要根据甘肃省的省情、林情和各地实际情况,有创造性地推动森林养生旅游发展,避免照搬照抄、千篇一律。
2.5 完善整体规划与试点示范 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根据资源状况、环境质量、植被特点、交通状况、人流数量等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国家级或区域性的森林养生基地。借鉴国际先进模式,选择有条件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开展试点示范,打造有特色的示范点和技术模式,力求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森林养生产品。
2.6 加强森林养生旅游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多培养养生旅游的服务、管理、营销人才,使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水平,良好的市场观、大局观。同时,增强森林养生基地的整体服务水平,加强森林养生理念宣传和职业技术培训,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为推进森林养生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与技术指导。
3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区位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4]。比如甘肃省具有旅游季节性强、水资源紧缺、经济发展较落后等特点,养生设施不易大型化、高档化,而应高、中、低搭配,形成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甘肃省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文化类型多样,养生旅游产品设计应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突出产品的特色性,避免产品同质。
笔者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如下7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以供参考。①森林登山观光:走进森林,林中漫步,观赏森林物候景观,领略森林四季风光。
②森林康体运动:森林瑜伽、森林太极、“八段锦”、森林浴、温泉浴、森林秋千、森林探险、森林采摘、森林木雕园、森林“狩猎”、森林“寻宝”等[5]。
③森林康体养生:森林康复医院、森林疗养医院、森林康养山庄、森林康养茶庄、植物精气养生、芳香疗法、中医养生馆、中医按摩、森林美容美体、心理咨询、食疗、茶疗等[4]。
④森林休閑度假:木屋、帐篷、树屋、茶社、草亭、森林野味餐馆、当地美食馆等。
⑤森林养老基地:针对老年游客的养生基地,包括养生会所、药膳会所、森林音乐会、书画会、棋友会等[6]。
⑥森林文化产品:设施建筑风格体现当地传统风格,饭菜以当地特色饮食为主,以雕塑、雕刻、遗址遗迹、展览馆、文化长廊等形式展示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耕作文化、历史文化等。
⑦森林露营:林地露营,设置帐篷区、木屋区、房车区等。
4 结语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除甘南、陇南外,全省其余地区植被覆盖率非常低,绿色生态资源稀缺,完整的森林景观资源更是十分宝贵。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项目的启动,甘肃省森林旅游开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森林养生旅游作为新兴的高品质森林旅游产品必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甘肃省应广泛借鉴国内外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的对策和路径,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及项目设计等,以使全省森林养生旅游朝着规范、有序、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希平,陈鑫峰,沈超,等.森林养生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林业经济问题,2015,35(6):548-553.
[2] 李敏,陈文武,田晔林,等.沟崖风景区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及构建研究[J].林业科技,2017,42(2):60-62.
[3]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 林场发〔2016〕3号[A].2016.
[4] 刘甜甜,马建章,张博.森林公园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学术交流, 2013(9):119-122.
[5] 薛群慧,包亚芳.心理疏导型森林休闲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1):121-125.
[6] 王楠丽,祝招玲.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以伊春兴安森林公园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7(9):167-168.
关键词 森林养生旅游;甘肃省;对策及路径;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8-0169-0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health tourism was studied taking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lated forest health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ideas had been proposed based on analysi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tourism developme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get a standardized and orderly, healthy and rapid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 Forest health tourism;Gansu Province;Countermeasures and idea;Product design
森林养生是指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环境和绿色林产品等优势,科学地发挥森林的保健功能,帮助游客精神放松、身体疗养,以增进(维持)身心健康,改善身体素质,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活动空间狭小,导致心情压抑、亚健康问题突出、各种慢性病层出不穷等问题,因此,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增加,人们对旅游业的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猎奇,开始朝着健康、快乐、休闲、度假的方向发展。森林以其茂密的林木、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成为人们走向自然、缓解压力、愉悦身心的最佳旅游地[1]。
森林养生最早起源于德国19世纪40年代,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养生概念。此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开始迅速发展。我国森林养生旅游发展较慢,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强,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周边发展迅速。比如,近年来北京启动了“森林疗养基地”建设、黑龙江等地开展“森林医院”等项目建设活动、四川玉屏山森林康养山庄建设等。2016年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必将引起森林养生旅游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发展。
1 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发展概述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中部,地域辽阔,境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齐全,品位较高,特色明显,被誉为“丝绸之路”旅游的黄金路段。甘肃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却不是旅游产业大省,从全国范围来看,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区。依据 2010年和 2011 年全国各地区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统计数据来看,甘肃省连续2年都是排名第 26 位。森林养生旅游在甘肃省更是只停留在规划或口头阶段,还没有真正启动。中共十八大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甘肃旅游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16年全省共接待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 220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22%和25%。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甘肃旅游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就是旅游产品档次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设施接待能力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急需扩大建设一批高档次、高品质、体验型、创新型、特色型的旅游产品。
甘肃省地域狭长,森林资源类型多样,森林旅游以森林公园为主体形式。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82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1处,省级森林公园61处,总面积达89.98万hm2,涉及全省12个市(州)的53个县(区),森林公园分布较散。目前,甘肃省森林旅游产品还是以观光、餐饮、休闲等为主,旅游产品档次低,类型单一,接待规模有限,相关人才缺乏等,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市,其常住人口已接近400万,但其周边体验、养生、康体类的旅游景区很少,居民周末、节假日不得不外出长途旅游,费时费力。这也说明在甘肃省及兰州市周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消费需求[2]。
2 甘肃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對策及路径
森林养生旅游是以保护森林、认知森林、体验森林为基础的产业。甘肃省深居祖国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林木生长缓慢,森林资源十分宝贵。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甘肃省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同时,游客的到来和服务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的基础上发展森林养生事业,增加森林的多功能利用,让森林更好地造福于民,就需要制定相关的对策及路径,以引导森林养生旅游向规范、有序、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3]。
2.1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建设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和运营规范体系,包括森林养生项目的建设要与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相关规范相协调。甘肃省应该在现有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确立新时期森林养生的法律地位,为建设森林养生基地提供法律支持;在森林养生基地认证方面出台完善的标准体系;在森林养生向导、理疗师的培训与资格认证方面,也应该制订严格的标准,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2.2 坚持保护优先,拓宽投资渠道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尽量把森林养生项目对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加强林业生态景观资源培育、林业养生环境监测研究等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森林养生基地的建设中去,扩大林业信贷对森林养生的扶持;在确保森林养生基地管理机构行使统一规划与管理并确保森林权属清晰的基础上,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以合资及合作等方式参与森林养生基地的开发和经营。
2.3 加强生态文化包装、打造特色品牌基地
根据森林养生基地的不同特点,加强生态文化的内涵挖掘,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建设重点和功能布局。要根据各地森林养生资源的不同特点,深入挖掘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耕作文化等文化的发展潜力,不断丰富森林养生基地生态文化建设内涵,打造具有差异化吸引力的健康旅游产品,以突破森林养生旅游市场中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局面,形成自身特色品牌,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2.4 加强研究深化合作机制,做好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引进、吸收和转化工作
森林养生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多学科参与,特别要加强林业和医学的结合, 要有长期监测数据的支撑,加强森林养生保健机理研究,通过研究成果来进一步影响决策者和普通市民。同时,森林养生旅游在发达国家及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成功经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探索发展森林养生旅游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各地要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合作。要根据甘肃省的省情、林情和各地实际情况,有创造性地推动森林养生旅游发展,避免照搬照抄、千篇一律。
2.5 完善整体规划与试点示范 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根据资源状况、环境质量、植被特点、交通状况、人流数量等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国家级或区域性的森林养生基地。借鉴国际先进模式,选择有条件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开展试点示范,打造有特色的示范点和技术模式,力求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森林养生产品。
2.6 加强森林养生旅游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多培养养生旅游的服务、管理、营销人才,使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水平,良好的市场观、大局观。同时,增强森林养生基地的整体服务水平,加强森林养生理念宣传和职业技术培训,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为推进森林养生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与技术指导。
3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区位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4]。比如甘肃省具有旅游季节性强、水资源紧缺、经济发展较落后等特点,养生设施不易大型化、高档化,而应高、中、低搭配,形成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甘肃省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文化类型多样,养生旅游产品设计应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突出产品的特色性,避免产品同质。
笔者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如下7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以供参考。①森林登山观光:走进森林,林中漫步,观赏森林物候景观,领略森林四季风光。
②森林康体运动:森林瑜伽、森林太极、“八段锦”、森林浴、温泉浴、森林秋千、森林探险、森林采摘、森林木雕园、森林“狩猎”、森林“寻宝”等[5]。
③森林康体养生:森林康复医院、森林疗养医院、森林康养山庄、森林康养茶庄、植物精气养生、芳香疗法、中医养生馆、中医按摩、森林美容美体、心理咨询、食疗、茶疗等[4]。
④森林休閑度假:木屋、帐篷、树屋、茶社、草亭、森林野味餐馆、当地美食馆等。
⑤森林养老基地:针对老年游客的养生基地,包括养生会所、药膳会所、森林音乐会、书画会、棋友会等[6]。
⑥森林文化产品:设施建筑风格体现当地传统风格,饭菜以当地特色饮食为主,以雕塑、雕刻、遗址遗迹、展览馆、文化长廊等形式展示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耕作文化、历史文化等。
⑦森林露营:林地露营,设置帐篷区、木屋区、房车区等。
4 结语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除甘南、陇南外,全省其余地区植被覆盖率非常低,绿色生态资源稀缺,完整的森林景观资源更是十分宝贵。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项目的启动,甘肃省森林旅游开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森林养生旅游作为新兴的高品质森林旅游产品必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甘肃省应广泛借鉴国内外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的对策和路径,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及项目设计等,以使全省森林养生旅游朝着规范、有序、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希平,陈鑫峰,沈超,等.森林养生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林业经济问题,2015,35(6):548-553.
[2] 李敏,陈文武,田晔林,等.沟崖风景区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及构建研究[J].林业科技,2017,42(2):60-62.
[3]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 林场发〔2016〕3号[A].2016.
[4] 刘甜甜,马建章,张博.森林公园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学术交流, 2013(9):119-122.
[5] 薛群慧,包亚芳.心理疏导型森林休闲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1):121-125.
[6] 王楠丽,祝招玲.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以伊春兴安森林公园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7(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