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品德课教材设计了大量留白,从而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坎:对于当地的社会信息,学生知道得太少,学习的“前概念”不足,以至于无法深入学习;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见识不广,以至于不能引领学生走向“深度”。怎么办?
初借本地网络资源——喜收实效
网络,犹如一个万能资源器,随时可以为我们“充电”。留心网络资源,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许多地方网站就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们周边生活的社会信息,融“丰富性”、“历史性”与“前卫性”为一体,多角度地反映了我们真实的社会生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本县市的网站信息资源为我们品德课教学服务呢?
在一次市级公开课活动中,我选择了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农村和城市的明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我家住在新农村》。这个主题既涉及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又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
首先,我找到了本县的农业信息网。这一网站上开设了:缙云农业、三农动态、农家乐园、名优产品、村庄整治、扶贫开发、网上影视等近二十个分栏。在“缙云农业信息网”这一得力助手的帮助下,我轻松地搜集到了许多本乡本土的图片资料、文字信息及视频资料。这些资料以具体形象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片天地,什么是“三农”,哪些“惠农政策”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曾经模糊不清的问题逐渐变得清晰。于是,对教材的解读也就水到渠成,对活动的构思也就渐趋明朗。
在课堂教学的“整体感知家乡新面貌”的活动中,当孩子们看到自己村庄的改造图时,农村人也赶时髦跳起了健身操时,看到自己村中绿树掩映下的高楼时,惊叹声、惊喜声此起彼伏。
接着,我又利用这一资源安排了深入一步的探究活动,并把“康庄工程惠及21.8万缙云农民”作为研究的重点。
* 海拔800米的缙云雁岭乡岩背村通村公路建好后,该村种植的各种优质高山蔬菜都有了好销路,促进了农民增收。
* 公路修通了,缙云县雪峰村投入资金,使这个年平均气温不超过20℃的雪峰盆地成为了人们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因为这些信息就来自我们本地网站,反映的是我们本地最典型、最普遍的社会信息,所以,遥远的“三农”不再遥远,而是变得形象、丰润起来。在课堂上,孩子的脸上无不闪烁着兴奋与激动,并且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梳理本地网络资源——举一反三
尝试的成功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做法。于是,我将浙教版三至六年级教材中可结合利用本地网络资源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且以本县缙云为例,将可利用的网站与教材内容进行了匹配罗列,列表如下:
深研本地网络资源——摸索策略
由于网络资源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不仅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也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学实践,我也逐步摸索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小策略,即“实践操作三步走”。
第一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曾说过:世界会给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人让路。作为教师,首先在心中就要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课程资源。社会生活中的哪些课程资源能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就是我们要在本地网络资源中寻找的。
例如,我将《我家住在新农村》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 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采访调查、观看图片资料及课堂上的汇报交流,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农村(特别是自己家乡)在住房交通、饮食穿着、医疗卫生、娱乐方式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
2. 通过交流,初步知道什么是三农问题。
3. 通过课前资料搜集及课堂上知识闯关赛,了解在新农村都有哪些惠农政策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感受国家领导及地方领导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心与重视。
4. 激发热爱新农村的情感,留心农村变化的兴趣。
于是,我便清楚,我要搜集的是:反映农村新旧面貌变化的图文资料、现阶段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新闻以及在新农村影响力最大的惠农政策。
第二步:在哪里找到想要的
要在茫茫网络中找到有价值的资源,我的方法是:在“百度”中输入所要查找的资料的关键词,再顺藤摸瓜,合理筛选。
比如,一开始查找具有缙云特色的三农信息,我只是想到了“缙云政府网”,没想到缙云政府网下面又链接着“缙云农业信息网”,而缙云农业信息网又链接着“万村联网”,接着便输入自己想了解“三农问题”。于是我又输入关键词“三农”,此时屏幕自动跳出“三农问题、三农是什么、三农政策、三农在线、三农问题是什么、三农直通车”等一系列的词条。然后,我就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三农问题是什么”这个词条进行进一步的查找了解。
第三步:找到想要的怎么办
网络,是全人类共建的信息网,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它瞬息万变,无所不有。所以,我们必须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选取有效资源。经验告诉我,“去粗取精、舍远求近”就是两把非常重要的筛子。
去粗取精
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们应该用最能激活孩子情感的东西去触动他们,让孩子们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网上关于同一主题的信息很多,也很杂。像新农村建设的图片资料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我们当然不可能全用。选择时,教师首先要通过比较、判断,对信息进行“过滤”,选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剔去那些缺乏真实性的信息,即“去伪存真”。接着,再对一些可用的信息进行再度审理,尽可能挑类型不同的,能切实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即“去粗取精”。
例如,我在庆元执教《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时,就精选了这样的信息:
通往浙江省最边远行政村——丽水市庆元县官塘乡山头行政村的公路正式开通那天一大早,200多位村民不约而同地赶到公路旁,放起一串串大红鞭炮,欢天喜地地庆贺这即将改变历史的一刻。该村85岁高龄的老农吴志炉在自家大门口贴上了一副对联:公路掘进深山村 祖孙感恩共产党 梦想成真
——这段文字摘自长篇报道《来自浙江农村公路建设的报告》。原文五千多字,但在这里我只截选了对本堂课最有用的100多字。并将它设计成一道“质疑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过去,公路掘进深山村为什么只是这个老农的梦呢?而今天,又为何能够“梦想成真”呢?进而引出省交通厅对我县给予乡村康庄工程专项补助的事实(每公里补助达到12万元),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舍远求近
如何进行舍远求近呢?我是这样做的。
(1)空间距离舍远求近。比如,同样是记录新农村房屋建筑变化的图片,一张是本县本村的,一张是外县甚至是外省的,我一定会先选择本县本村的图片。会更有可信度,这样更有亲切感,更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2)时间距离舍远求近。网上的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那么在选择资料的时候,我们应尽可能地选择最新的信息。(3)生活距离舍远求近。越是接近学生生活的东西,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举例说明时,我们要尽可能举大家熟悉的例子,尽可能把亲切感、熟悉感带给学生。例如从“小学生免收学费,营养餐补助”入手,讲惠农政策,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因为这样的事就在他们身边。(4)领悟距离舍远求近。有些网络信息,用成人的眼光看很不错,但超过了本阶段学生的信息领悟能力,对于这样的信息还是要忍痛割爱。同样,那些低于学生的领悟能力,又将成为没有必要的无效学习,也不宜采用。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备课,能帮助教师走向宽广的信息空间。而借助本地网络资源,让那股“乡土之情”的“源头活水”融入我们的品德课,使我们的品德课与孩子们走得更亲更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当教材留白遭遇教师知识储备欠缺,我们不必惊慌,因为假如能巧借本地网络资源,也能成就一个品德教师的实效课堂。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321400)
初借本地网络资源——喜收实效
网络,犹如一个万能资源器,随时可以为我们“充电”。留心网络资源,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许多地方网站就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们周边生活的社会信息,融“丰富性”、“历史性”与“前卫性”为一体,多角度地反映了我们真实的社会生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本县市的网站信息资源为我们品德课教学服务呢?
在一次市级公开课活动中,我选择了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农村和城市的明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我家住在新农村》。这个主题既涉及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又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
首先,我找到了本县的农业信息网。这一网站上开设了:缙云农业、三农动态、农家乐园、名优产品、村庄整治、扶贫开发、网上影视等近二十个分栏。在“缙云农业信息网”这一得力助手的帮助下,我轻松地搜集到了许多本乡本土的图片资料、文字信息及视频资料。这些资料以具体形象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片天地,什么是“三农”,哪些“惠农政策”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曾经模糊不清的问题逐渐变得清晰。于是,对教材的解读也就水到渠成,对活动的构思也就渐趋明朗。
在课堂教学的“整体感知家乡新面貌”的活动中,当孩子们看到自己村庄的改造图时,农村人也赶时髦跳起了健身操时,看到自己村中绿树掩映下的高楼时,惊叹声、惊喜声此起彼伏。
接着,我又利用这一资源安排了深入一步的探究活动,并把“康庄工程惠及21.8万缙云农民”作为研究的重点。
* 海拔800米的缙云雁岭乡岩背村通村公路建好后,该村种植的各种优质高山蔬菜都有了好销路,促进了农民增收。
* 公路修通了,缙云县雪峰村投入资金,使这个年平均气温不超过20℃的雪峰盆地成为了人们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因为这些信息就来自我们本地网站,反映的是我们本地最典型、最普遍的社会信息,所以,遥远的“三农”不再遥远,而是变得形象、丰润起来。在课堂上,孩子的脸上无不闪烁着兴奋与激动,并且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梳理本地网络资源——举一反三
尝试的成功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做法。于是,我将浙教版三至六年级教材中可结合利用本地网络资源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且以本县缙云为例,将可利用的网站与教材内容进行了匹配罗列,列表如下:
深研本地网络资源——摸索策略
由于网络资源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不仅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也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学实践,我也逐步摸索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小策略,即“实践操作三步走”。
第一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曾说过:世界会给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人让路。作为教师,首先在心中就要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课程资源。社会生活中的哪些课程资源能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就是我们要在本地网络资源中寻找的。
例如,我将《我家住在新农村》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 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采访调查、观看图片资料及课堂上的汇报交流,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农村(特别是自己家乡)在住房交通、饮食穿着、医疗卫生、娱乐方式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
2. 通过交流,初步知道什么是三农问题。
3. 通过课前资料搜集及课堂上知识闯关赛,了解在新农村都有哪些惠农政策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感受国家领导及地方领导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心与重视。
4. 激发热爱新农村的情感,留心农村变化的兴趣。
于是,我便清楚,我要搜集的是:反映农村新旧面貌变化的图文资料、现阶段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新闻以及在新农村影响力最大的惠农政策。
第二步:在哪里找到想要的
要在茫茫网络中找到有价值的资源,我的方法是:在“百度”中输入所要查找的资料的关键词,再顺藤摸瓜,合理筛选。
比如,一开始查找具有缙云特色的三农信息,我只是想到了“缙云政府网”,没想到缙云政府网下面又链接着“缙云农业信息网”,而缙云农业信息网又链接着“万村联网”,接着便输入自己想了解“三农问题”。于是我又输入关键词“三农”,此时屏幕自动跳出“三农问题、三农是什么、三农政策、三农在线、三农问题是什么、三农直通车”等一系列的词条。然后,我就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三农问题是什么”这个词条进行进一步的查找了解。
第三步:找到想要的怎么办
网络,是全人类共建的信息网,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它瞬息万变,无所不有。所以,我们必须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选取有效资源。经验告诉我,“去粗取精、舍远求近”就是两把非常重要的筛子。
去粗取精
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们应该用最能激活孩子情感的东西去触动他们,让孩子们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网上关于同一主题的信息很多,也很杂。像新农村建设的图片资料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我们当然不可能全用。选择时,教师首先要通过比较、判断,对信息进行“过滤”,选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剔去那些缺乏真实性的信息,即“去伪存真”。接着,再对一些可用的信息进行再度审理,尽可能挑类型不同的,能切实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即“去粗取精”。
例如,我在庆元执教《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时,就精选了这样的信息:
通往浙江省最边远行政村——丽水市庆元县官塘乡山头行政村的公路正式开通那天一大早,200多位村民不约而同地赶到公路旁,放起一串串大红鞭炮,欢天喜地地庆贺这即将改变历史的一刻。该村85岁高龄的老农吴志炉在自家大门口贴上了一副对联:公路掘进深山村 祖孙感恩共产党 梦想成真
——这段文字摘自长篇报道《来自浙江农村公路建设的报告》。原文五千多字,但在这里我只截选了对本堂课最有用的100多字。并将它设计成一道“质疑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过去,公路掘进深山村为什么只是这个老农的梦呢?而今天,又为何能够“梦想成真”呢?进而引出省交通厅对我县给予乡村康庄工程专项补助的事实(每公里补助达到12万元),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舍远求近
如何进行舍远求近呢?我是这样做的。
(1)空间距离舍远求近。比如,同样是记录新农村房屋建筑变化的图片,一张是本县本村的,一张是外县甚至是外省的,我一定会先选择本县本村的图片。会更有可信度,这样更有亲切感,更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2)时间距离舍远求近。网上的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那么在选择资料的时候,我们应尽可能地选择最新的信息。(3)生活距离舍远求近。越是接近学生生活的东西,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举例说明时,我们要尽可能举大家熟悉的例子,尽可能把亲切感、熟悉感带给学生。例如从“小学生免收学费,营养餐补助”入手,讲惠农政策,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因为这样的事就在他们身边。(4)领悟距离舍远求近。有些网络信息,用成人的眼光看很不错,但超过了本阶段学生的信息领悟能力,对于这样的信息还是要忍痛割爱。同样,那些低于学生的领悟能力,又将成为没有必要的无效学习,也不宜采用。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备课,能帮助教师走向宽广的信息空间。而借助本地网络资源,让那股“乡土之情”的“源头活水”融入我们的品德课,使我们的品德课与孩子们走得更亲更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当教材留白遭遇教师知识储备欠缺,我们不必惊慌,因为假如能巧借本地网络资源,也能成就一个品德教师的实效课堂。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3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