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在灾难后常见的精神疾病,对当事人的身心影响很大。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三个显著特征,专业人员可依据这三个显著特征进行诊断,并对确诊后的当事人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尽量消除该疾病的消极影响,帮助当事人走出心理阴霾。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标准 心理危机干预 策略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64-02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也称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人遭受异乎寻常的灾难性事件后的一种应激障碍。它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在灾难性事件后,相当数量的当事人都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反复重现痛苦回忆、出现回避行为等多种不良身心反应,对灾后重建与当事人的心理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历史
最早记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是英国记者塞缪尔(Samuel)。1666年,他对英国伦敦大火后的幸存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描述,其主要特征完全符合现代精神病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19世纪,人们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战争存在密切关系,作为强烈刺激物的战争,可以引发人们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们对战争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问题十分关注,并赋予它很多名称,如壕沟症、炮弹厌恶症、战争疲劳症、战争神经症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创伤后应激障碍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特例,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美国编制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SDM)第一版将这种精神疾病统称为“一般应激反应”,并将其界定为“重度惊吓后正常个体出现的应激反应”,属精神疾病的一种单独类型。
这种精神疾病真正引起美国人高度重视的是越战,据全美越战老兵的相关研究发现,有近50万越战老兵在退役15年后仍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大量越战老兵存在精神障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创伤后应激障碍引发的美国社会问题尤为严重。在海湾战争中,有13%的参战军人在第二年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1980年,在美国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SDM)第三版中,将与创伤相关的精神、行为障碍正式命名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并将其定义为“暴露于超过正常人所能承受的创伤事件所表现得与创伤有关的插入性思维和记忆,持续地逃避创伤有关的刺激,与创伤有关的持续增长的警觉状态。”作为可单独进行诊断的精神障碍。
2.流行病学研究
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美国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是1%~14%,平均约为8%,女性患该病的概率高于男性,约为男性患病概率的2倍。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各种不同的创伤事件所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是不同的:躯体攻击为39%,强奸为32%,其他性攻击为31%,犯罪受害者为26%,家人或朋友被杀者为22%,其他灾害的当事人为9%。
我国军队医务工作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军人和平时期的患病率为0.485%,其中陆、海、空和军校学员的患病率分别为0.484%、0.58%、0.84%和0.227%。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期间,军人的患病率会大幅度增加。我国研究者还发现,由各种自然灾害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最高为33.89%,最低为7.2%,其中唐山地震的发病率为23%。此外,相关研究还表明,人为灾害更容易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翻车事故的调查发现,41%的幸存者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40%的车祸当事人出现该病症状,特大爆炸事故后的发病率高达78.6%。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及诊断标准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三组: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1)重新体验症状。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当事人常以非常清晰地、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症状闪回,闯入性症状)。此时,当事人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当事人面临、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有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他线索时,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梦魇)。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2)回避症状。在创伤性事件后,当事人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当事人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存在着“情感麻痹”现象。从外观上看,当事人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的交流。当事人自己也感觉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过去热衷的活动也无法激起当事人的情绪,当事人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或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3)警觉性增高(易激惹)症状。不少当事人则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自杀危险性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这是因为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不但具有自身独特的症状学特征,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某些当事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甚至达到合并诊断情绪障碍的标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此外,由于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警觉水平的提高,使得当事人对自身躯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加强,并伴发严重的睡眠障碍。同时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失眠也会加重机体的生理负荷,增加了诸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肿瘤和其他心身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往往会进一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对心理创伤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加深他们的主观绝望感、无助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杀风险。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首次出现在美国1980年修订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它将创伤后应激障碍划归为焦虑障碍的范畴,并将恐惧与害怕作为该障碍的主导情绪。在DSM-Ⅲ-R(1987))和DSM-Ⅳ(1994)中,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和扩充。1993年,《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其中,随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也首次使用该名称,并将其纳入应急相关障碍的分类之中。无论是DSM-Ⅳ、ICD-10,还是CCMD-3都有各自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但归纳起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基本标准是:当事人出现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如侵入性的回忆和梦魇)、产生保护性反应(如回避与情感麻木)和高度警觉三种主要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而且有明显痛苦感,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重要功能受损(如社交功能)。符合以上基本标准的当事人即可满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具体标准是:①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等)。②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一项:不由自主地回想遭受危机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产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③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一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④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两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社会功能受损。⑤病程标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发生六个月后产生;病期在三个月以内的当事人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病期在三个月以上为慢性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发生六个月后出现的,属于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当前,在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时,一般可用相关评估量表。常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量表主要包括结构化临床访谈表(SCID)、诊断性访谈量表(DIS)、PTSD症状访谈量表(PSS-I)、PTSD临床监测量表(CAPS)、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分量表(PHS-Ptsd)等,使用者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工具。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当事人遭遇创伤、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后,可以通过自我干预与专业人员干预两种途径加以解决。
1.自我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当一个人遭受创伤性事件刺激后,当事人心理上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痛,其身心处于危机状态之中,他们此时需要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但同时也需要当事人自身进行一系列的配合。一是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知识,树立信心,坚信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脆弱的,自己的反应是其他人对于灾难的正常应激反应。二是当事人有必要向亲人、朋友、心理危机干预讲述自己的感受和症状。三是条件许可,当事人可与其他曾经历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难友建立联系,彼此相互支持。四是当事人应正确认识自己出现的各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五是当事人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洗澡、听音乐、深呼吸、沉思、锻炼等)进行心理疏导以放松自我。六是当事人注意不能用喝酒、吸毒、吸烟等消极应对方式来逃避心理创伤,而是要用诸如运动、聊天、谈心、听音乐、体育锻炼等积极方式加以合理应对。七是当事人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与合理饮食,以便使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应对创伤。
2.专业心理干预策略
专业人员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要注意使用以下策略:一是要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尽可能不要将症状相同的当事人安排在同一房间,以免增加新的心理危机或强化原有心理危机。二是应尊重当事人,注意尊重、保护其隐私。三是注意观察和关心当事人(尽可能不被当事人意识到)。加强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物品的管理,以避免自杀、自伤或冲动行为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四是在当事人应激相关障碍发作期间,应注意耐心看护。对有躯体化症状的当事人应用暗示性言语引导缓慢进食,或分散注意力,鼓励其进食与睡眠。五是对有自理缺陷的当事人应做好晨晚间护理,加强饮食护理,保证其营养需要。六是鼓励当事人参加以娱乐性游艺为主的活动,在松弛环境中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对自己危机的过分关注,使他们暂时忘记心身痛苦。七是当事人可能存在自杀念头,当当事人有这种念头时,周围难友应看护好当事人,并要及时告诉危机干预人员,以便实施及时干预。八是必要时可教给当事人身心放松方法,以帮助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松弛,及时缓解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苏珊·诺伦-霍克西玛.表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M].上海:世界图文出版公司,2007
3 邱鸿钟等.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标准 心理危机干预 策略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64-02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也称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人遭受异乎寻常的灾难性事件后的一种应激障碍。它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在灾难性事件后,相当数量的当事人都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反复重现痛苦回忆、出现回避行为等多种不良身心反应,对灾后重建与当事人的心理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历史
最早记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是英国记者塞缪尔(Samuel)。1666年,他对英国伦敦大火后的幸存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描述,其主要特征完全符合现代精神病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19世纪,人们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战争存在密切关系,作为强烈刺激物的战争,可以引发人们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们对战争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问题十分关注,并赋予它很多名称,如壕沟症、炮弹厌恶症、战争疲劳症、战争神经症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创伤后应激障碍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特例,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美国编制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SDM)第一版将这种精神疾病统称为“一般应激反应”,并将其界定为“重度惊吓后正常个体出现的应激反应”,属精神疾病的一种单独类型。
这种精神疾病真正引起美国人高度重视的是越战,据全美越战老兵的相关研究发现,有近50万越战老兵在退役15年后仍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大量越战老兵存在精神障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创伤后应激障碍引发的美国社会问题尤为严重。在海湾战争中,有13%的参战军人在第二年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1980年,在美国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SDM)第三版中,将与创伤相关的精神、行为障碍正式命名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并将其定义为“暴露于超过正常人所能承受的创伤事件所表现得与创伤有关的插入性思维和记忆,持续地逃避创伤有关的刺激,与创伤有关的持续增长的警觉状态。”作为可单独进行诊断的精神障碍。
2.流行病学研究
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美国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是1%~14%,平均约为8%,女性患该病的概率高于男性,约为男性患病概率的2倍。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各种不同的创伤事件所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是不同的:躯体攻击为39%,强奸为32%,其他性攻击为31%,犯罪受害者为26%,家人或朋友被杀者为22%,其他灾害的当事人为9%。
我国军队医务工作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军人和平时期的患病率为0.485%,其中陆、海、空和军校学员的患病率分别为0.484%、0.58%、0.84%和0.227%。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期间,军人的患病率会大幅度增加。我国研究者还发现,由各种自然灾害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最高为33.89%,最低为7.2%,其中唐山地震的发病率为23%。此外,相关研究还表明,人为灾害更容易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翻车事故的调查发现,41%的幸存者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40%的车祸当事人出现该病症状,特大爆炸事故后的发病率高达78.6%。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及诊断标准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三组: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1)重新体验症状。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当事人常以非常清晰地、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症状闪回,闯入性症状)。此时,当事人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当事人面临、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有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他线索时,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梦魇)。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2)回避症状。在创伤性事件后,当事人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当事人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存在着“情感麻痹”现象。从外观上看,当事人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的交流。当事人自己也感觉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过去热衷的活动也无法激起当事人的情绪,当事人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或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3)警觉性增高(易激惹)症状。不少当事人则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自杀危险性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这是因为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不但具有自身独特的症状学特征,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某些当事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甚至达到合并诊断情绪障碍的标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此外,由于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警觉水平的提高,使得当事人对自身躯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加强,并伴发严重的睡眠障碍。同时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失眠也会加重机体的生理负荷,增加了诸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肿瘤和其他心身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往往会进一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对心理创伤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加深他们的主观绝望感、无助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杀风险。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首次出现在美国1980年修订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它将创伤后应激障碍划归为焦虑障碍的范畴,并将恐惧与害怕作为该障碍的主导情绪。在DSM-Ⅲ-R(1987))和DSM-Ⅳ(1994)中,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和扩充。1993年,《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其中,随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也首次使用该名称,并将其纳入应急相关障碍的分类之中。无论是DSM-Ⅳ、ICD-10,还是CCMD-3都有各自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但归纳起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基本标准是:当事人出现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如侵入性的回忆和梦魇)、产生保护性反应(如回避与情感麻木)和高度警觉三种主要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而且有明显痛苦感,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重要功能受损(如社交功能)。符合以上基本标准的当事人即可满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具体标准是:①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等)。②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一项:不由自主地回想遭受危机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产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③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一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④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两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社会功能受损。⑤病程标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发生六个月后产生;病期在三个月以内的当事人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病期在三个月以上为慢性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发生六个月后出现的,属于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当前,在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时,一般可用相关评估量表。常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量表主要包括结构化临床访谈表(SCID)、诊断性访谈量表(DIS)、PTSD症状访谈量表(PSS-I)、PTSD临床监测量表(CAPS)、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分量表(PHS-Ptsd)等,使用者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工具。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当事人遭遇创伤、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后,可以通过自我干预与专业人员干预两种途径加以解决。
1.自我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当一个人遭受创伤性事件刺激后,当事人心理上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痛,其身心处于危机状态之中,他们此时需要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但同时也需要当事人自身进行一系列的配合。一是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知识,树立信心,坚信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脆弱的,自己的反应是其他人对于灾难的正常应激反应。二是当事人有必要向亲人、朋友、心理危机干预讲述自己的感受和症状。三是条件许可,当事人可与其他曾经历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难友建立联系,彼此相互支持。四是当事人应正确认识自己出现的各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五是当事人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洗澡、听音乐、深呼吸、沉思、锻炼等)进行心理疏导以放松自我。六是当事人注意不能用喝酒、吸毒、吸烟等消极应对方式来逃避心理创伤,而是要用诸如运动、聊天、谈心、听音乐、体育锻炼等积极方式加以合理应对。七是当事人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与合理饮食,以便使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应对创伤。
2.专业心理干预策略
专业人员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要注意使用以下策略:一是要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尽可能不要将症状相同的当事人安排在同一房间,以免增加新的心理危机或强化原有心理危机。二是应尊重当事人,注意尊重、保护其隐私。三是注意观察和关心当事人(尽可能不被当事人意识到)。加强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物品的管理,以避免自杀、自伤或冲动行为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四是在当事人应激相关障碍发作期间,应注意耐心看护。对有躯体化症状的当事人应用暗示性言语引导缓慢进食,或分散注意力,鼓励其进食与睡眠。五是对有自理缺陷的当事人应做好晨晚间护理,加强饮食护理,保证其营养需要。六是鼓励当事人参加以娱乐性游艺为主的活动,在松弛环境中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对自己危机的过分关注,使他们暂时忘记心身痛苦。七是当事人可能存在自杀念头,当当事人有这种念头时,周围难友应看护好当事人,并要及时告诉危机干预人员,以便实施及时干预。八是必要时可教给当事人身心放松方法,以帮助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松弛,及时缓解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苏珊·诺伦-霍克西玛.表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M].上海:世界图文出版公司,2007
3 邱鸿钟等.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