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受突发卫生事件影響,动荡不安,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在如此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如何就好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英语专生就业形势及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英语专生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就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直接关系到民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人们束手无策,对我国经济形势是一个严峻挑战,对我国的就业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大学生作为就业主力军,就业形势首当其冲。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可能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怎样在这样愈加艰难的大环境下争取英语专业生的一席之地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英语专业生就业形势影响
英语专业生就业受限于英语专业本身,就业面本就相对狭小,就业方向多为英语教师,公务员,翻译,外贸商务人员,双语导游等。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2020年12月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均突破新高,这反映出2021届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市场前景的担忧。不仅如此,留学渠道受到极大影响,叠加部分出国留学学生的归国潮,未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英语专生虽有“一带一路”政策扶持,就业前景广阔,但是受到突发公共医疗事件影响,需求量大幅减少。高校人才输出量迅速膨胀,企业需求量未扩增,甚至下滑。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战频繁的风气下,外贸行业萧条,中小企业影响严重,相继退出市场或缩小规模。在人才需求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社会就业压力迅速膨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加强英语专业就业策略探析
1、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国家和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要加大对应届毕业生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突破口,政府要优化中小企业的激励措施,给予相应的财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努力催生大量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扩大大学生的就业规模。
其次,国家应加速“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项目发展建设,从政策层面为语言服务业就业打开缺口。带动实体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语言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英语人才提供广阔平台。
再次,国家应制定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净化就业环境。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等事业单位,秉承综合实力原则选拔人才,避免优质人才流失。加大引进高端人才计划的资金投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福利政策,保证人才长期为国所用,减少因人才流失所造成的开支。
2、学校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校企合作不应仅仅是职业教育的选择,还应是高等院校的选择。校企合作是培养实践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新的培养模式。从教室到企业,从课本到实战,从单一的试卷检测到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是校企模式的不同,增进了人才供求的紧密性,避免了供应需求的脱节。
学校利用本校的学术资源,吸引本地企业或外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达到高校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既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促学习,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与职场适应能力。
3、专业分流,辅修第二专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英语不再成为少部分人精通的语言,英专生的独特优势削弱。在如此形势下,英专生掌握第二专业,形成自己独特的就业优势就显得极其重要。
学校应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朝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整合学校资源,招生时实施专业大类招生。大二学年专业分流,辅修第二专业。以就业为导向选择专业,学以促业,业以促学。
4、“一对一”实现精准就业
学校提供教师岗前培训,增强教师指导就业方面的专业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多开设就业经验分享交流会,为学生拓宽就业人脉。
在学生大一至大四阶段连贯开设大学生就业课程,为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线上App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通过线上测试,为学生科学地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再通过线下教学,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每位学生可在自己的就业App中了解就业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疑惑,通过系统大数据分析问题,将主要问题交由老师线下解答。每位学生都可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线上就业指导老师,线下学校分配老师到个人。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实现“一对一”精准就业。
5、个人提升综合软实力,增加就业竞争优势
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人内在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大学生就业课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端正学习心态,踏实锻炼过硬的专业本领。积极投身专业实践,通过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一次次知识运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从自己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掌握实用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
三、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既给大学生带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严峻形势促使人才良性竞争,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但未雨绸缪,国家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宏观调控。学校要改革课程设置,实行人才分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就业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作为就业主力军的大学生,为今之计是不断提升自我综合软实力,在日渐高标准的就业市场突出重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孙嘉翊,刘芳妤,周雨笛,等.疫情背景下大数据助力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现状、困境及对策[J].中国商论,2021(19):182-185.
[3]杨柳 刘丽华. 校企合作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邵阳学院外语专业为例 [J]. 智库时代,2021(6):134-135.
注明: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21SKJS03)
作者简介:唐剑(1992-),男,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曾木妍(2001—),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本科,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英语专生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就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直接关系到民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人们束手无策,对我国经济形势是一个严峻挑战,对我国的就业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大学生作为就业主力军,就业形势首当其冲。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可能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怎样在这样愈加艰难的大环境下争取英语专业生的一席之地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英语专业生就业形势影响
英语专业生就业受限于英语专业本身,就业面本就相对狭小,就业方向多为英语教师,公务员,翻译,外贸商务人员,双语导游等。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2020年12月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均突破新高,这反映出2021届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市场前景的担忧。不仅如此,留学渠道受到极大影响,叠加部分出国留学学生的归国潮,未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英语专生虽有“一带一路”政策扶持,就业前景广阔,但是受到突发公共医疗事件影响,需求量大幅减少。高校人才输出量迅速膨胀,企业需求量未扩增,甚至下滑。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战频繁的风气下,外贸行业萧条,中小企业影响严重,相继退出市场或缩小规模。在人才需求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社会就业压力迅速膨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加强英语专业就业策略探析
1、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国家和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要加大对应届毕业生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突破口,政府要优化中小企业的激励措施,给予相应的财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努力催生大量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扩大大学生的就业规模。
其次,国家应加速“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项目发展建设,从政策层面为语言服务业就业打开缺口。带动实体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语言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英语人才提供广阔平台。
再次,国家应制定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净化就业环境。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等事业单位,秉承综合实力原则选拔人才,避免优质人才流失。加大引进高端人才计划的资金投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福利政策,保证人才长期为国所用,减少因人才流失所造成的开支。
2、学校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校企合作不应仅仅是职业教育的选择,还应是高等院校的选择。校企合作是培养实践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新的培养模式。从教室到企业,从课本到实战,从单一的试卷检测到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是校企模式的不同,增进了人才供求的紧密性,避免了供应需求的脱节。
学校利用本校的学术资源,吸引本地企业或外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达到高校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既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促学习,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与职场适应能力。
3、专业分流,辅修第二专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英语不再成为少部分人精通的语言,英专生的独特优势削弱。在如此形势下,英专生掌握第二专业,形成自己独特的就业优势就显得极其重要。
学校应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朝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整合学校资源,招生时实施专业大类招生。大二学年专业分流,辅修第二专业。以就业为导向选择专业,学以促业,业以促学。
4、“一对一”实现精准就业
学校提供教师岗前培训,增强教师指导就业方面的专业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多开设就业经验分享交流会,为学生拓宽就业人脉。
在学生大一至大四阶段连贯开设大学生就业课程,为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线上App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通过线上测试,为学生科学地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再通过线下教学,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每位学生可在自己的就业App中了解就业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疑惑,通过系统大数据分析问题,将主要问题交由老师线下解答。每位学生都可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线上就业指导老师,线下学校分配老师到个人。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实现“一对一”精准就业。
5、个人提升综合软实力,增加就业竞争优势
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人内在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大学生就业课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端正学习心态,踏实锻炼过硬的专业本领。积极投身专业实践,通过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一次次知识运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从自己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掌握实用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
三、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既给大学生带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严峻形势促使人才良性竞争,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但未雨绸缪,国家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宏观调控。学校要改革课程设置,实行人才分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就业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作为就业主力军的大学生,为今之计是不断提升自我综合软实力,在日渐高标准的就业市场突出重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孙嘉翊,刘芳妤,周雨笛,等.疫情背景下大数据助力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现状、困境及对策[J].中国商论,2021(19):182-185.
[3]杨柳 刘丽华. 校企合作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邵阳学院外语专业为例 [J]. 智库时代,2021(6):134-135.
注明: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21SKJS03)
作者简介:唐剑(1992-),男,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曾木妍(2001—),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本科,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