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要求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并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转变 激发 培养 增强 改进
江苏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四年,从2008年江苏高考情况来看,如何“教好新教材,学好新课程,适应新高考”仍旧是摆在广大师生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以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通过强化化学知识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体验、学会和运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最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目的。
因此,传统的“传播—理解—示例—练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正逐渐被“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做到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尽可能亲自体验、亲身感受所学的内容,通过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实现学习的内化,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自觉地向外延伸,去解决一些尚未认知的新事物,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在教学中可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吸引—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如何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虽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有个好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如《化学平衡》理论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和学生们谈理论,肯定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场景出发,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同时借助各种手段,比如多媒体等,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此外,还应开展师生互动的实验、娱乐,使学生从中探究规律,在对现象的解释、分析中感悟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最终要使教学在如下几方面发生变化:(1)创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仔细观察,注意倾听,认真操作,积极思考,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习的自主性。(2)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在探讨问题,特别在解决问题方面要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留出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并使他们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质疑、发表独立见解,以体现教与学之间的交互性和创造性。
2.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针对化学新课程特点,强化化学实验功能的开发也至关重要。由于实验情景和实验研究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因此在高一、高二化学学生实验中应增加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得出的过程中应增加有启发性的演示实验,要把一部分富有设计性、装置简单、效果明显的微型实验引入课堂,有机地将实验设计、实验制作、小科技制作、案例调查、实验探索、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纳入化学实验训练和功能开发的范畴,以此提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当然,创新首先要从教师做起,不完全迷信教材,不完全迷信经验,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选修4学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节内容时,可设计一个NO2气体扩散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现象体会气体扩散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如此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在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师创新意识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造力,才能进行创造性教学,即“言传声教”。教师在课外应参阅各种资料,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知识,积累资料,建立自己的题库、书库、课件库,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教师课余应多钻研教材,运用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积极主动的教学方法。如在选修3《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一节中,教师如果仅仅依照教材向学生传授本节内容,学生是根本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创造力,自己查阅资料,制作实物模型,并将课本上一些插图制成三维动画,这样,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的帮助,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
4.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以利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过去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形成新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就高中化学新课程而言,应努力实现:
(1)在课堂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中加强能力类、应用类、情景类、开放类、综合类试题的开发和应用。
(2)加强课堂效果的全而评价和过程评价。除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外,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意志、良好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的精神应及时予以评价,以此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学生全而均衡的发展。
总之,在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尝试,大胆实践,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 转变 激发 培养 增强 改进
江苏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四年,从2008年江苏高考情况来看,如何“教好新教材,学好新课程,适应新高考”仍旧是摆在广大师生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以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通过强化化学知识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体验、学会和运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最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目的。
因此,传统的“传播—理解—示例—练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正逐渐被“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做到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尽可能亲自体验、亲身感受所学的内容,通过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实现学习的内化,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自觉地向外延伸,去解决一些尚未认知的新事物,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在教学中可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吸引—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如何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虽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有个好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如《化学平衡》理论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和学生们谈理论,肯定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场景出发,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同时借助各种手段,比如多媒体等,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此外,还应开展师生互动的实验、娱乐,使学生从中探究规律,在对现象的解释、分析中感悟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最终要使教学在如下几方面发生变化:(1)创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仔细观察,注意倾听,认真操作,积极思考,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习的自主性。(2)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在探讨问题,特别在解决问题方面要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留出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并使他们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质疑、发表独立见解,以体现教与学之间的交互性和创造性。
2.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针对化学新课程特点,强化化学实验功能的开发也至关重要。由于实验情景和实验研究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因此在高一、高二化学学生实验中应增加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得出的过程中应增加有启发性的演示实验,要把一部分富有设计性、装置简单、效果明显的微型实验引入课堂,有机地将实验设计、实验制作、小科技制作、案例调查、实验探索、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纳入化学实验训练和功能开发的范畴,以此提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当然,创新首先要从教师做起,不完全迷信教材,不完全迷信经验,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选修4学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节内容时,可设计一个NO2气体扩散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现象体会气体扩散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如此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在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师创新意识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造力,才能进行创造性教学,即“言传声教”。教师在课外应参阅各种资料,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知识,积累资料,建立自己的题库、书库、课件库,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教师课余应多钻研教材,运用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积极主动的教学方法。如在选修3《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一节中,教师如果仅仅依照教材向学生传授本节内容,学生是根本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创造力,自己查阅资料,制作实物模型,并将课本上一些插图制成三维动画,这样,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的帮助,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
4.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以利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过去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形成新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就高中化学新课程而言,应努力实现:
(1)在课堂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中加强能力类、应用类、情景类、开放类、综合类试题的开发和应用。
(2)加强课堂效果的全而评价和过程评价。除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外,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意志、良好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的精神应及时予以评价,以此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学生全而均衡的发展。
总之,在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尝试,大胆实践,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