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任何忽视理论或忽视实践的做法都是片面的。营销案例是一种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哈佛所树立起的典范和国外较发达的案例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案例教学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并在模拟仿真的情景下培养实践能力等许多方面弥补了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法的不足。
改革开放后,案例教学才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起步较晚,同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案例教学的研究滞后,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来看,市场营销教学已开始和高等教育接轨,在许多课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尽管也融入了大量案例,但由于教学安排、时间、教学班型和尚未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介绍案例,学生做听众为主,很难取得好的效果。随着我国高等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学校承担着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技术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我国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教材的选取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案例则是剧本。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一些介绍性的案例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但往往由于条件所限,不能给每个学生印发案例,而在课堂上教师读案例、学生记笔记,则会占用和浪费课堂时间。“演员”能否进入角色取决于是否深入理解“剧本”。既然教材是人手一册,那么教师就应该让这本教材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在选取教材时应注意:(1)选择附有足够案例的教材,而且篇幅要适中。(2)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3)教材中的案例尽可能涵盖所学营销理论,涉及多个行业,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切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实际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此外,案例后所附的问题并非是简单的问答题,而是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这样就给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供了思考线索,为下一步组织案例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关于课时安排
高职学校一般把市场营销课程作为必修课,相应课时为36—54学时。既要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又要进行案例实验教学,如何分配好课时组织教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对于要在课堂上讨论或模拟的案例要提前布置给学生阅读和分小组讨论,最好在学期开始后的前段时间根据班型,按照拟讨论的案例数量,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如果人数较多,就可考虑适当增加案例,因为如果参与人数太多,那么每个参与者的参与程度便会降低,达不到理想效果。为了便于统一活动和保证互容性,增强责任感,可考虑自愿结合组成案例学习小组,并推选出组长。另外,在小组确立后,可采用抽签的方式来分配案例和相应的报告时间,这样既有趣味性又不失公平性,在案例讨论之前就从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无形之中学生会把自己融入到小组这个集体中。同时,要将这个案例教学时间表公布,让每个学生了解教学安排,并提前做好准备。
三、关于课堂的组织
课堂组织得好坏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高职学校学生缺乏实践经历,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应鼓励学生借此机会当作一次模拟的场景,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广开思路,勇于创新。
案例小组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反映到课堂报告上来,在小组讨论期间,教师要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沟通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每组进行报告之前与小组长进行沟通,了解进展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进行相应的指导,但又不能过多干预,以免影响学生的观点。尤其是在收集材料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调研,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媒介查阅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进行实地采访,等等。在报告形式的设计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如在实践中,有的小组采用再现案例情境的形式,以当事人的角色来参与,有的小组采用电视节目访谈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也有采取辩论或招标的形式来评判多种方案,等等,不拘一格。为了增强表现力,可鼓励学生们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展示分析思路,展示产品图片和广告设计等,仿佛就是在会议上做一次精彩的演讲。
为了控制好课堂的节奏,教师要对课堂发言、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作出规定。小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口头报告,并且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这就要求事先进行演练,也是对其团队精神的一个考验。非课堂报告的同学绝不能是旁观者,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就要布置相应的任务。教师要提醒其他小组提前阅读案例,每个小组准备好一到两个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在课堂上以简练的语言提问。当问题提出后,可由小组简单回答,全班进一步参与讨论,教师适时插入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观点,这样可使讨论气氛热烈又不偏离主题。
四、关于书面报告
营销案例的书面分析报告,是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书面报告是学生在课堂报告和讨论结束后,把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内容经整理以简明的书面形式呈交上来的文字材料。书面报告的撰写是一种极有益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对整个案例系统地进行输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而具备商务写作能力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教师在进行前面所提到的专题讲座时应该了解撰写书面报告的方法、技巧和基本要求等内容。在操作中,要指导学生做好撰写计划和安排好时间。一般来说,对于高职校学生要求提供一份2500字左右的简明报告即可,花费的时间不宜过长。小组成员要意识到撰写书面报告是案例学习成果的一部分,不能懈怠,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并最后由一个人进行统稿和一人校核。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书面报告的正确形式与文风,从在校学习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如果时间允许,教师最好阅读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并发回报告进行二次修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元,郭龙建.创新高素质营销人才培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5).
[2]杨群祥.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分析与培养.高教探索,2004,(1).
[3]单学滨.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探析.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
改革开放后,案例教学才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起步较晚,同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案例教学的研究滞后,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来看,市场营销教学已开始和高等教育接轨,在许多课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尽管也融入了大量案例,但由于教学安排、时间、教学班型和尚未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介绍案例,学生做听众为主,很难取得好的效果。随着我国高等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学校承担着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技术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我国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教材的选取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案例则是剧本。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一些介绍性的案例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但往往由于条件所限,不能给每个学生印发案例,而在课堂上教师读案例、学生记笔记,则会占用和浪费课堂时间。“演员”能否进入角色取决于是否深入理解“剧本”。既然教材是人手一册,那么教师就应该让这本教材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在选取教材时应注意:(1)选择附有足够案例的教材,而且篇幅要适中。(2)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3)教材中的案例尽可能涵盖所学营销理论,涉及多个行业,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切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实际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此外,案例后所附的问题并非是简单的问答题,而是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这样就给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供了思考线索,为下一步组织案例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关于课时安排
高职学校一般把市场营销课程作为必修课,相应课时为36—54学时。既要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又要进行案例实验教学,如何分配好课时组织教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对于要在课堂上讨论或模拟的案例要提前布置给学生阅读和分小组讨论,最好在学期开始后的前段时间根据班型,按照拟讨论的案例数量,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如果人数较多,就可考虑适当增加案例,因为如果参与人数太多,那么每个参与者的参与程度便会降低,达不到理想效果。为了便于统一活动和保证互容性,增强责任感,可考虑自愿结合组成案例学习小组,并推选出组长。另外,在小组确立后,可采用抽签的方式来分配案例和相应的报告时间,这样既有趣味性又不失公平性,在案例讨论之前就从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无形之中学生会把自己融入到小组这个集体中。同时,要将这个案例教学时间表公布,让每个学生了解教学安排,并提前做好准备。
三、关于课堂的组织
课堂组织得好坏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高职学校学生缺乏实践经历,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应鼓励学生借此机会当作一次模拟的场景,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广开思路,勇于创新。
案例小组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反映到课堂报告上来,在小组讨论期间,教师要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沟通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每组进行报告之前与小组长进行沟通,了解进展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进行相应的指导,但又不能过多干预,以免影响学生的观点。尤其是在收集材料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调研,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媒介查阅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进行实地采访,等等。在报告形式的设计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如在实践中,有的小组采用再现案例情境的形式,以当事人的角色来参与,有的小组采用电视节目访谈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也有采取辩论或招标的形式来评判多种方案,等等,不拘一格。为了增强表现力,可鼓励学生们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展示分析思路,展示产品图片和广告设计等,仿佛就是在会议上做一次精彩的演讲。
为了控制好课堂的节奏,教师要对课堂发言、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作出规定。小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口头报告,并且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这就要求事先进行演练,也是对其团队精神的一个考验。非课堂报告的同学绝不能是旁观者,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就要布置相应的任务。教师要提醒其他小组提前阅读案例,每个小组准备好一到两个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在课堂上以简练的语言提问。当问题提出后,可由小组简单回答,全班进一步参与讨论,教师适时插入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观点,这样可使讨论气氛热烈又不偏离主题。
四、关于书面报告
营销案例的书面分析报告,是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书面报告是学生在课堂报告和讨论结束后,把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内容经整理以简明的书面形式呈交上来的文字材料。书面报告的撰写是一种极有益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对整个案例系统地进行输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而具备商务写作能力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教师在进行前面所提到的专题讲座时应该了解撰写书面报告的方法、技巧和基本要求等内容。在操作中,要指导学生做好撰写计划和安排好时间。一般来说,对于高职校学生要求提供一份2500字左右的简明报告即可,花费的时间不宜过长。小组成员要意识到撰写书面报告是案例学习成果的一部分,不能懈怠,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并最后由一个人进行统稿和一人校核。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书面报告的正确形式与文风,从在校学习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如果时间允许,教师最好阅读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并发回报告进行二次修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元,郭龙建.创新高素质营销人才培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5).
[2]杨群祥.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分析与培养.高教探索,2004,(1).
[3]单学滨.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探析.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