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中的“韵”指的是音乐的美感和韵律感,韵律是表现音乐感觉最重要的东西,韵律教学是在音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师要第一时间抓住学生对古筝这样一件独特乐器的好奇之心,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乐趣,有效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妙意境,培养良好的审美观,最终通过乐曲表达内心的想法与理解。
關键词:古筝教学 小学 韵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借助于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音乐中的“韵”指的是音乐的美感和韵律感,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韵”不再仅仅用于音乐领域,人们逐渐把音乐的“韵”用在评论人物美的范畴中,表现出人的超凡脱俗之美。
在音乐中,韵律是表现音乐感觉最重要的东西,韵律教学是在音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古筝作为传统民族乐器,有很多韵味儿十足的经典曲目,例如峰回路转的《高山流水》,清新脱俗的《茉莉花》,也有金戈铁马的《将军令》。不同流派的乐曲韵律感也不一样,但都从不同方面表现出古筝独特的筝韵之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韵律教学时,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曲风的古筝曲,让学生自己辨识古筝不同的韵律美。
在演奏过程中,要引导孩子通过多感官完成对每个乐句的演奏。从眼睛开始,到手上的技巧,再到情感的升华,不仅要在技能上下功夫,更要在在音乐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刚开始要先对乐谱进行全面视唱,通过分析乐段的特点,逐一进行视奏,攻克技巧性指法,并熟练掌握乐曲,最后应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身临其境地感悟乐曲的情感,还可以通过欣赏古筝演奏家的精彩演出视频学习模仿。长期以往,定能在韵律方面得到提升。
古筝教学中的“韵”是指乐音的“音头”“音劲”“音尾”等部分的教学。韵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弹奏古筝的同时注重乐感的表达,达到韵与声协调进行的地步。古筝的作用技法,比如“颤”“滑”“按”“揉”“吟”等能够很好地将古筝的韵律体现出来。在练习中,右手拨弦发出声音,左手按弦或揉弦,使发出的声音丰富婉转。因此,左手的弹奏技法是美化弦音的,它能补充、润色右手的拨弦,使弦音源源不断地进行。这样弹奏出来的音乐才更有韵味,学生乐于接受,为了达到同样的演奏效果而努力学习,增强学习欲望和进取心。
在学习拨弦和按抑的基础上,再学习“刮”的手法。这样的弹奏手法在古筝中一般起到装饰作用。乐曲弹奏中的“刮”的手法可以美化音乐及丰富乐曲旋律的目的。例如著名古筝乐曲《高山流水》是以中国民间传说为背景创作的乐曲。在第一段的弹奏中,主要需要掌握的技巧是双八度指法,遥指是为了表现出其中的一些长音,使整个音乐更具有一种悠长的韵味。所以,在对这一部分进行弹奏时,要使用遥指将音拉长,逐渐提起弦音。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手指的方法,还要注重气息的调整,在身心合一的氛围下才能够将此作品的空灵彰显出来。
中间段落音乐在变化中流动,随着音乐悠扬的律动,可以变换速度。如果感到开始的速度起慢了,一定要在后面的演奏中提上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乐曲在音乐方面的处理存在差异,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有的柔和,有的流畅,而有的则是活泼。在此作品的最后一段是难度最高的一段。先要利用刮奏的方式把旋律音凸显出来,要注意指法和技巧,注重二指用力,轻轻刮奏到旋律音时用力将音勾出来,左手进行配合。还要注意右手在刮奏时不要断,将水流不断、生生不息的意境通过技术的运用表现出来。另外就是在音乐处理方面,要把水的形态用手指和气息表现出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手指和气息表现律动的音乐。
学生在韵律教学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自主学习、不断领悟的能力,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对小学古筝的教学,学生特长、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古筝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中的韵律是十分独特的,只有不断学习、认真积累,才能将这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乐器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古筝曲选[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1998.
[2]王英睿.筝——中国有些作品选[M].北京: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张磊.试论古筝普及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大众文艺,2011(22):227.
[4]阴明娟.古筝作韵技法的传统表现与当代运用[J].北方音乐,2014(12):68-69.
[5]靳诗雨.浅谈少儿古筝音乐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大众文艺,2011(14):214.
[6]胡菁菁.论古筝演奏中的情感类型及其呈现途径[J].大众文艺,2009(3):13.
[7]施娓.论古筝演奏中弦外语言的情感表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124-125.
[8]李旭.浅谈古筝普及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218.
[9]赵丽.少儿古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87):202-20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關键词:古筝教学 小学 韵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借助于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音乐中的“韵”指的是音乐的美感和韵律感,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韵”不再仅仅用于音乐领域,人们逐渐把音乐的“韵”用在评论人物美的范畴中,表现出人的超凡脱俗之美。
在音乐中,韵律是表现音乐感觉最重要的东西,韵律教学是在音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古筝作为传统民族乐器,有很多韵味儿十足的经典曲目,例如峰回路转的《高山流水》,清新脱俗的《茉莉花》,也有金戈铁马的《将军令》。不同流派的乐曲韵律感也不一样,但都从不同方面表现出古筝独特的筝韵之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韵律教学时,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曲风的古筝曲,让学生自己辨识古筝不同的韵律美。
在演奏过程中,要引导孩子通过多感官完成对每个乐句的演奏。从眼睛开始,到手上的技巧,再到情感的升华,不仅要在技能上下功夫,更要在在音乐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刚开始要先对乐谱进行全面视唱,通过分析乐段的特点,逐一进行视奏,攻克技巧性指法,并熟练掌握乐曲,最后应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身临其境地感悟乐曲的情感,还可以通过欣赏古筝演奏家的精彩演出视频学习模仿。长期以往,定能在韵律方面得到提升。
古筝教学中的“韵”是指乐音的“音头”“音劲”“音尾”等部分的教学。韵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弹奏古筝的同时注重乐感的表达,达到韵与声协调进行的地步。古筝的作用技法,比如“颤”“滑”“按”“揉”“吟”等能够很好地将古筝的韵律体现出来。在练习中,右手拨弦发出声音,左手按弦或揉弦,使发出的声音丰富婉转。因此,左手的弹奏技法是美化弦音的,它能补充、润色右手的拨弦,使弦音源源不断地进行。这样弹奏出来的音乐才更有韵味,学生乐于接受,为了达到同样的演奏效果而努力学习,增强学习欲望和进取心。
在学习拨弦和按抑的基础上,再学习“刮”的手法。这样的弹奏手法在古筝中一般起到装饰作用。乐曲弹奏中的“刮”的手法可以美化音乐及丰富乐曲旋律的目的。例如著名古筝乐曲《高山流水》是以中国民间传说为背景创作的乐曲。在第一段的弹奏中,主要需要掌握的技巧是双八度指法,遥指是为了表现出其中的一些长音,使整个音乐更具有一种悠长的韵味。所以,在对这一部分进行弹奏时,要使用遥指将音拉长,逐渐提起弦音。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手指的方法,还要注重气息的调整,在身心合一的氛围下才能够将此作品的空灵彰显出来。
中间段落音乐在变化中流动,随着音乐悠扬的律动,可以变换速度。如果感到开始的速度起慢了,一定要在后面的演奏中提上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乐曲在音乐方面的处理存在差异,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有的柔和,有的流畅,而有的则是活泼。在此作品的最后一段是难度最高的一段。先要利用刮奏的方式把旋律音凸显出来,要注意指法和技巧,注重二指用力,轻轻刮奏到旋律音时用力将音勾出来,左手进行配合。还要注意右手在刮奏时不要断,将水流不断、生生不息的意境通过技术的运用表现出来。另外就是在音乐处理方面,要把水的形态用手指和气息表现出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手指和气息表现律动的音乐。
学生在韵律教学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自主学习、不断领悟的能力,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对小学古筝的教学,学生特长、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古筝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中的韵律是十分独特的,只有不断学习、认真积累,才能将这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乐器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古筝曲选[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1998.
[2]王英睿.筝——中国有些作品选[M].北京: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张磊.试论古筝普及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大众文艺,2011(22):227.
[4]阴明娟.古筝作韵技法的传统表现与当代运用[J].北方音乐,2014(12):68-69.
[5]靳诗雨.浅谈少儿古筝音乐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大众文艺,2011(14):214.
[6]胡菁菁.论古筝演奏中的情感类型及其呈现途径[J].大众文艺,2009(3):13.
[7]施娓.论古筝演奏中弦外语言的情感表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124-125.
[8]李旭.浅谈古筝普及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218.
[9]赵丽.少儿古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87):202-20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