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在贵州扶贫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实践先于概念产生之前。十多年发展成果证明,乡村旅游扶贫成效卓著。“十二五”期末,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有3000个,旅游收入达705.9亿元,带动287.6万人就业,受益人数高达577万人。尤其是黔东南乡村旅游的先行者——西江苗寨、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对推动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形成许多值得推广的扶贫经验。这些成功模式充分说明,贫困人口深度参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问题的提出
绿色山水、民族文化是贵州省发展旅游最重要的两项资源,在全国来说这都是比较稀缺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贵州借助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路已久。自1994年始,贵州开发了18个民族村寨游,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当时尚无乡村旅游的概念,称之为民族村寨游。200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这首次将乡村旅游与扶贫挂起了钩。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载体。
经过十多年实践,民族文化类型的乡村旅游,不仅构成贵州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还对贫困地区的脱贫产生了积极作用。据贵州省一份抽样调查显示,30个乡村旅游村寨的人均收入是旅游开发前的两倍多,几乎所有的旅游经营户都脱了贫。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五年内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设定目标是,到2015年,贵州要形成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并推动形成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乡村旅游扶贫总收入达20亿元,项目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最终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农村就业人员的20%来自乡村旅游、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
经过五年的发展,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有3000个,乡村旅游收入达705.9亿元,带动287.6万人就业,受益人数达577万人。
2017年9月,《贵州省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公布,其目标是,到2019年,力争旅游扶贫带动全省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黔东南是苗族侗族聚集区,是贵州民俗文化的富矿区。乡村旅游经过十多年的规模化发展,西江苗寨、肇兴侗寨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村寨。这两个村寨不仅借旅游发展完成了脱贫任务,还成为带动周边、甚至整个县域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本文在实地调研考察基础之上,重点比较二者运作模式对贫困人口在脱贫方面施加的影响,分析与贫困人口利益增进发生何种关联。
模式异同比较
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走的路子都是民俗文化旅游,但二者之间在资源利用、开发主体、开发路径上又各有千秋。
(一)资源开发利用比较
位于雷山县的西江苗寨,住户多达1692户、6751人,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江苗寨完整保留了1300多栋具有苗族原生态文化与传统的木质吊脚楼,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吊脚楼建筑群落,有“苗族的建筑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之誉,也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作为苗族第四次大迁徙的集散地,西江文化丰厚,历史久远,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吊脚楼营造技艺、鼓藏节、苗绣、银饰锻制技艺等民族文化是国家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最为完整的地方。
1992年,西江苗寨被列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国家旅游局对外发布的“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单位名单中,西江苗寨是贵州惟一一个入选地。
享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的肇兴侗寨,建于南宋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距今有八百五十七年历史。寨子建于山间一盆地中,肇兴河穿寨而过。侗寨由仁义礼智信五个自然寨组成,每个寨子都有一座用其寨名命名的一座鼓楼,所形成的鼓楼群于2001年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1999年,肇兴侗寨被列入贵州省政府重点保护的9个民族村寨名单中。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肇兴侗寨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全国33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协办的“选美中国”——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肇兴侗寨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肇兴侗寨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同年,肇兴侗寨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侗寨,不仅是鼓楼之乡,还是歌舞之乡,最广为人知的是侗族大歌,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上述这一切,都让肇兴侗寨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拥有别的地方所不具有的稀缺资源。
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共同之处是,都拥有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别在于民族色彩上的差异,前者是苗寨,后者是侗寨。因均依托原住民村寨发展起来的景点,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都采取了景区门票制。肇兴侗寨对居住在景区内的游客有优惠,出大门备注后再次进入景区即可免票。
(二)开发主体异同比较
按经营主体不同来划分,西江苗寨经历了由自然发展阶段到由政府组建成立旅游公司进驻管理两个阶段。
1、自发发展阶段(2008年之前)。 2001年前后,西江苗寨就有商业嗅觉敏锐的村民自发参与搞旅游。2001年4月,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的麻勇斌去西江调查苗族建筑文化时,就见有少量妇女向前来旅游或考察的人兜售苗绣绣片,开价80到100元,还价30到50元就能成交。
2008年,西江苗寨已接待游客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元。这说明西江苗寨作为旅游景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2、公司化经营阶段(2009年至今)。
对西江苗寨而言,2008年是一个具有转折性的年份。这一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举行,为此,当地政府进行投资,整个苗寨夜以继日地进行各种改造建设。这次大会召开后,西江苗寨的知名度得以极大提高,成为游客去黔东南的一个必游之地,游客结构从过去以贵州省为主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且省外游客人数比例超过50%。
2009年7月,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西江苗寨进入到公司化管理阶段。这一年西江景区接待游客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 1600元提高到3800元,翻了一倍多。
公司化管理让西江苗寨有了很大提升。
2011年荣升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企业文化建设十佳知名品牌”以及“十佳文明旅游景区”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按经营主体来划分,肇兴侗寨经过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自然发展阶段(2002年之前)。
据侗寨村民介绍,上世纪80年代,就有国外游客到肇兴侗寨旅游,那时肇兴有几户人家提供早餐和住宿,规模很小。从黎平县城到肇興70公里路程,要在路上颠簸4个多小时,这让大多数游客望而却步。交通条件成为制约其旅游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阻碍因素。
2、“政府+公司+农户阶段”(2003年到2012年)。
2002年,黎平县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一年后,政府以招商引资方式引入贵州世纪风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肇兴侗寨景点的旅游开发主体。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及协调,企业投入资金实行市场运作,在政府主导之下,形成“政府+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肇兴侗寨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带着来就业机会,村民收入有所提高。
2006年,肇兴侗寨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的有230多户、700多人,分别占全寨户数的26.24%,人数的18%。肇兴侗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
作为经营方的世纪风华公司设想将肇兴侗寨整体打包,对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门票等收入与当地政府分成。从媒体报道中获知,到2010年,世纪风华在肇兴侗寨已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两个宾馆,修整了游览步道,平整了4个停车场,还成立了一个30人的侗族大歌表演队,景区接待能力达10万人。
原设想的“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肇兴侗寨开发方式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偏差。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比如世纪风华公司曾一度打算封闭鼓楼,对外收取门票的做法,引发村民不满而遭到抵制。
大约在2012年前后,世纪风华公司撤出。
3、景区管委会管理阶段(2013年至今)。
肇兴侗寨旅游开发主体变为肇兴乡(肇兴镇之前身)下辖的旅游开发公司,现在则为景区管委会。采取这一构架设计,除了便于景区管理之外,更多是为了便于对外融资。
2013年,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正式开工建设。通过融资、贷款的方式,旅游开发公司投资4.5亿元建设了45个旅游项目。
2014年1月,肇兴侗寨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运营。肇兴侗寨是这个面积约38平方公里的侗族文化旅游景区的核心,辐射周边堂安等7个村寨以及萨岁山及皮林溶洞群。
(三) 旅游体验项目之比较
从提供的旅游产品类别看,西江苗寨最大的看点是保存完好的苗族建筑群落,高高低低依山而建,很有气势,尤其是在晚上点点灯火的映衬下美轮美奂。
苗寨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场地狭小,众多游客挤来挤去,几乎无法令人仔细观赏。
西江苗寨的演出分免费场和售票场。西江苗寨的演出场面更宏大,很多老年人参与演出,用歌舞吟唱苗族的历史。演出环节会与游客互动,比如,邀请游客上台体验“高山流水”式饮酒习俗——几个姑娘将手中盛着酒的碗依次叠成台阶,慢慢让酒缓缓流进喝酒人嘴里,这项体验颇考验饮酒者的酒量。最后结束演出时,全体着盛装的演员谢幕,配合游人拍照长达十多分钟。
苗族餐饮店前,均有苗族小伙在吹芦笙,如果客人选苗族长桌宴,均配套了“高山流水”饮酒服务。
西江苗寨商业氛围浓厚。寨子巷道里到处都是商铺,卖的东西却是在全国很多旅游点都能看到的产品,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并不多。或许与暑期每天2万游客量有关系,整个苗寨给人一种赶庙会般的嘈杂热闹的感觉,只有夜幕降临,大批游客——通常是旅行社带来的游客——离开后,苗寨才慢慢开始恢复宁静。
肇兴侗寨的看点是侗寨鼓楼、戏台等一系列具有侗家风格的建筑群。早晚各有一场免费演出——《最美肇兴》,内容多是侗家人的农作生活。参与演出的都是村民,他们一般快到演出时间才出家门,骑着摩托车匆匆赶到演出点。笔者看过一场晚上的演出。演出舞台是立体的,广场舞台左上边的高坡也是舞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歌舞还是情景剧,都给人以新鲜感。
侗寨有很多客栈为游客提供住宿。同样是暑期旺季,价格比西江苗寨便宜不少。各种餐饮店遍布侗寨,除了黔东南风味,全国各地饭菜在这儿几乎都能找到。很多外地人到这投资,有一个四川广安人,在侗寨开了包括民宿、餐饮5家店。
游客一般将肇兴侗寨作为大本营,白天去其他景点,不局限于肇兴侗寨周边的景点,有的游客到从江芭莎苗寨,晚上还是返回肇兴侗寨。 堂安也是一个侗寨,坐落在弄报山半山腰,四周是错落有致的梯田。来堂安的观光客,也多是被这片宏阔的梯田景观所吸引。体力好的游客可以来回徒步欣赏堂安侗寨的梯田美景,也可坐中巴车,半个小时不到即达。中巴只售往返一种车票,客人不坐车回也必须购返程票。游人的到来几乎对堂安没产生太大的影响。游人常抱怨某个景点不原生态,过于商业化,但真正像堂安这样没有特产商铺,没有侗族大歌表演,只有寥寥几家客栈兼餐饮小店,安静自然的侗寨又几乎留不住客人。
扶贫路径比较
西江苗寨、肇兴侗寨过去都是比较贫困的村寨,发展旅游之后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径,村民的富裕程度与旅游业的参与度成正比。2016年,西江苗寨的游客数量超过了4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41亿元。
西江旅游公司招聘员工对西江苗寨人是有所倾斜的,741名员工中有365人是西江苗寨人。村民以开客栈、办餐饮、建商铺的方式参与到旅游中,均达到了增收的效果,每户参与者年获利少则十万,多则几十万元不等。
村民住所远近不同,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机会也就不等,为照顾地势偏僻、无法开展旅游经营的农户,公司特别开辟了300多个摊位交由他们经营,如果不愿意经营,也可以出租给别人。
西江苗寨成立了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并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开展合作,研发生产苗族银饰、刺绣、茶叶、香包、蜡染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李光雄银饰公司带动250户贫困户制作银饰,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3200元。
为加大扶贫力度,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扶贫公司,募捐到的278.3万元除了用作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之外,还将用于对贫困户产业扶持以及技能培训。
西江景区引导周边村寨以及公路沿线村寨村民的种养殖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15.8万亩,发展楊梅等优质水果基地1.7万亩,天麻等中药材基地2万亩,建成黑毛猪、小香牛等农民养殖场240个。
自2011年始,《西江千户苗寨文化保护补偿办法》在西江苗寨景区实施。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作为农户文化保护分红资金,按建筑保护评级高低奖励给村民。这一措施既在于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运作模式,又在客观上确保了少数“无业可扶”人员能分享发展成果。
2016年,肇兴侗寨共接待游客人数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肇兴侗寨村民不仅靠旅游脱了贫,还致了富。目前,肇兴侗寨绝大多数村民直接或间接依靠旅游生活。
旅游发展后,直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500个就业岗位,其中,解决了632名贫困人口的就业,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
因旅游纪念品需求的扩大,民间工艺品销量增加,成为村民增收的一条渠道。在侗寨随处都可以看见晾挂的蓝染布以及古铜色的侗布。当地政府着力发展侗绣、侗染、侗锦等民间特色工艺,一边培养绣娘、染娘、织娘,一边引进侗品源、九潮定八服饰等3家传统工艺农民专业社,通过“合作社+三娘+企业”的模式,组织绣品、染品、织品加工,分别带动绣娘213人、染娘186、织娘87人,其中贫困户82人,年均收入可达3万元。
房租收入也是村民增收的一条渠道。截至2017年8月,侗寨有218户村民出租门面及房屋共492间,其中贫困户36户,年房租收入2460万元,户均11.28万元,人均2.5万元。
景区管理部门为背街小巷群众规划开发设置摊位50个,其中有贫困户12户通过经营,年均收入高达10万元。
侗寨村民从门票收入中得到分红。2016年,每户通过门票收益分红增收2500元。
景区游客增多,形成巨大消费,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厦格日产3000枚绿壳蛋鸡养殖基地、纪堂500头生猪、岑所1万羽小香鸡养殖基地、坝塘100亩、皮林100亩、岑所300亩及零散200亩蔬菜等基地的产品销售,共计带动366户1287人增收,其中贫困户124户512人,人均收入可达2700元。
结 语
从上述两种模式对比分析中得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以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发挥作用。
首先,旅游公司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在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旅游公司,都有一定比例的岗位是向贫困人口倾斜。
其次,西江苗寨、肇兴侗寨因为都是依托原来村寨发展的旅游景点,尽管是公司化经营,但旅游资源的拥有者村民也有份,所以门票收入分红就成为公司、村民利益共享的一种必然选择。苗寨村民民居构成景点景观,民居又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场所,为了让景观保持的更好,西江苗寨旅游公司在分红时选择了与保护程度挂钩的方式;肇兴侗寨的鼓楼、戏台等景观建筑,是村民共有的公共建筑,其保护也是人人有份,所以,采取了均分的分红方式。
最后,旅游业拉动当地餐饮、运输等服务业发展,当地人参与其中,且参与程度越深,获益则越大,有不少村民正是通过这个途径脱贫致富的,其年均收入的提高验证了这一点。这也是乡村旅游产生扶贫效果的客观显现。
尽管西江苗寨、肇兴侗寨旅游发展起来后,对周边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受资源属性的限制,西江苗寨、肇兴侗寨对本村寨贫困人口脱贫作用最为直接。考虑到贫困人口是弱势群体的事实,其个人能力较低,以及拥有社会资源的稀缺限制其融入旅游业同频发展。建议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相应技能培训,也要有专项资金支持他们发展产业,不断深化其参与度,为2020年同步小康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永常,2016:《民族村寨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以贵州雷山西江苗寨为例》,《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第8卷第2期。
2、薛瑞,2017:《肇兴侗族村寨旅游文化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城市旅游规划》1月下半月刊。
3、章轲,2012年《中国古村落“争夺战”》,《第一财经日报》7月24日。
4、齐健,2010年《贵州旅游扶贫开发纪实:诠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华网12月12日。
5、胡丽华,2011年《离土不离乡 乡村旅游扶贫的“贵州模式”》,《贵州日报》12月9日。
作者简介
陈小玮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西部编辑部副研究员
问题的提出
绿色山水、民族文化是贵州省发展旅游最重要的两项资源,在全国来说这都是比较稀缺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贵州借助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路已久。自1994年始,贵州开发了18个民族村寨游,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当时尚无乡村旅游的概念,称之为民族村寨游。200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这首次将乡村旅游与扶贫挂起了钩。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载体。
经过十多年实践,民族文化类型的乡村旅游,不仅构成贵州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还对贫困地区的脱贫产生了积极作用。据贵州省一份抽样调查显示,30个乡村旅游村寨的人均收入是旅游开发前的两倍多,几乎所有的旅游经营户都脱了贫。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五年内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设定目标是,到2015年,贵州要形成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并推动形成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乡村旅游扶贫总收入达20亿元,项目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最终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农村就业人员的20%来自乡村旅游、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
经过五年的发展,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有3000个,乡村旅游收入达705.9亿元,带动287.6万人就业,受益人数达577万人。
2017年9月,《贵州省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公布,其目标是,到2019年,力争旅游扶贫带动全省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黔东南是苗族侗族聚集区,是贵州民俗文化的富矿区。乡村旅游经过十多年的规模化发展,西江苗寨、肇兴侗寨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村寨。这两个村寨不仅借旅游发展完成了脱贫任务,还成为带动周边、甚至整个县域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本文在实地调研考察基础之上,重点比较二者运作模式对贫困人口在脱贫方面施加的影响,分析与贫困人口利益增进发生何种关联。
模式异同比较
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走的路子都是民俗文化旅游,但二者之间在资源利用、开发主体、开发路径上又各有千秋。
(一)资源开发利用比较
位于雷山县的西江苗寨,住户多达1692户、6751人,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江苗寨完整保留了1300多栋具有苗族原生态文化与传统的木质吊脚楼,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吊脚楼建筑群落,有“苗族的建筑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之誉,也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作为苗族第四次大迁徙的集散地,西江文化丰厚,历史久远,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吊脚楼营造技艺、鼓藏节、苗绣、银饰锻制技艺等民族文化是国家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最为完整的地方。
1992年,西江苗寨被列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国家旅游局对外发布的“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单位名单中,西江苗寨是贵州惟一一个入选地。
享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的肇兴侗寨,建于南宋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距今有八百五十七年历史。寨子建于山间一盆地中,肇兴河穿寨而过。侗寨由仁义礼智信五个自然寨组成,每个寨子都有一座用其寨名命名的一座鼓楼,所形成的鼓楼群于2001年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1999年,肇兴侗寨被列入贵州省政府重点保护的9个民族村寨名单中。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肇兴侗寨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全国33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协办的“选美中国”——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肇兴侗寨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肇兴侗寨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同年,肇兴侗寨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侗寨,不仅是鼓楼之乡,还是歌舞之乡,最广为人知的是侗族大歌,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上述这一切,都让肇兴侗寨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拥有别的地方所不具有的稀缺资源。
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共同之处是,都拥有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别在于民族色彩上的差异,前者是苗寨,后者是侗寨。因均依托原住民村寨发展起来的景点,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都采取了景区门票制。肇兴侗寨对居住在景区内的游客有优惠,出大门备注后再次进入景区即可免票。
(二)开发主体异同比较
按经营主体不同来划分,西江苗寨经历了由自然发展阶段到由政府组建成立旅游公司进驻管理两个阶段。
1、自发发展阶段(2008年之前)。 2001年前后,西江苗寨就有商业嗅觉敏锐的村民自发参与搞旅游。2001年4月,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的麻勇斌去西江调查苗族建筑文化时,就见有少量妇女向前来旅游或考察的人兜售苗绣绣片,开价80到100元,还价30到50元就能成交。
2008年,西江苗寨已接待游客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元。这说明西江苗寨作为旅游景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2、公司化经营阶段(2009年至今)。
对西江苗寨而言,2008年是一个具有转折性的年份。这一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举行,为此,当地政府进行投资,整个苗寨夜以继日地进行各种改造建设。这次大会召开后,西江苗寨的知名度得以极大提高,成为游客去黔东南的一个必游之地,游客结构从过去以贵州省为主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且省外游客人数比例超过50%。
2009年7月,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西江苗寨进入到公司化管理阶段。这一年西江景区接待游客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 1600元提高到3800元,翻了一倍多。
公司化管理让西江苗寨有了很大提升。
2011年荣升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企业文化建设十佳知名品牌”以及“十佳文明旅游景区”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按经营主体来划分,肇兴侗寨经过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自然发展阶段(2002年之前)。
据侗寨村民介绍,上世纪80年代,就有国外游客到肇兴侗寨旅游,那时肇兴有几户人家提供早餐和住宿,规模很小。从黎平县城到肇興70公里路程,要在路上颠簸4个多小时,这让大多数游客望而却步。交通条件成为制约其旅游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阻碍因素。
2、“政府+公司+农户阶段”(2003年到2012年)。
2002年,黎平县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一年后,政府以招商引资方式引入贵州世纪风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肇兴侗寨景点的旅游开发主体。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及协调,企业投入资金实行市场运作,在政府主导之下,形成“政府+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肇兴侗寨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带着来就业机会,村民收入有所提高。
2006年,肇兴侗寨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的有230多户、700多人,分别占全寨户数的26.24%,人数的18%。肇兴侗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
作为经营方的世纪风华公司设想将肇兴侗寨整体打包,对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门票等收入与当地政府分成。从媒体报道中获知,到2010年,世纪风华在肇兴侗寨已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两个宾馆,修整了游览步道,平整了4个停车场,还成立了一个30人的侗族大歌表演队,景区接待能力达10万人。
原设想的“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肇兴侗寨开发方式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偏差。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比如世纪风华公司曾一度打算封闭鼓楼,对外收取门票的做法,引发村民不满而遭到抵制。
大约在2012年前后,世纪风华公司撤出。
3、景区管委会管理阶段(2013年至今)。
肇兴侗寨旅游开发主体变为肇兴乡(肇兴镇之前身)下辖的旅游开发公司,现在则为景区管委会。采取这一构架设计,除了便于景区管理之外,更多是为了便于对外融资。
2013年,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正式开工建设。通过融资、贷款的方式,旅游开发公司投资4.5亿元建设了45个旅游项目。
2014年1月,肇兴侗寨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运营。肇兴侗寨是这个面积约38平方公里的侗族文化旅游景区的核心,辐射周边堂安等7个村寨以及萨岁山及皮林溶洞群。
(三) 旅游体验项目之比较
从提供的旅游产品类别看,西江苗寨最大的看点是保存完好的苗族建筑群落,高高低低依山而建,很有气势,尤其是在晚上点点灯火的映衬下美轮美奂。
苗寨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场地狭小,众多游客挤来挤去,几乎无法令人仔细观赏。
西江苗寨的演出分免费场和售票场。西江苗寨的演出场面更宏大,很多老年人参与演出,用歌舞吟唱苗族的历史。演出环节会与游客互动,比如,邀请游客上台体验“高山流水”式饮酒习俗——几个姑娘将手中盛着酒的碗依次叠成台阶,慢慢让酒缓缓流进喝酒人嘴里,这项体验颇考验饮酒者的酒量。最后结束演出时,全体着盛装的演员谢幕,配合游人拍照长达十多分钟。
苗族餐饮店前,均有苗族小伙在吹芦笙,如果客人选苗族长桌宴,均配套了“高山流水”饮酒服务。
西江苗寨商业氛围浓厚。寨子巷道里到处都是商铺,卖的东西却是在全国很多旅游点都能看到的产品,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并不多。或许与暑期每天2万游客量有关系,整个苗寨给人一种赶庙会般的嘈杂热闹的感觉,只有夜幕降临,大批游客——通常是旅行社带来的游客——离开后,苗寨才慢慢开始恢复宁静。
肇兴侗寨的看点是侗寨鼓楼、戏台等一系列具有侗家风格的建筑群。早晚各有一场免费演出——《最美肇兴》,内容多是侗家人的农作生活。参与演出的都是村民,他们一般快到演出时间才出家门,骑着摩托车匆匆赶到演出点。笔者看过一场晚上的演出。演出舞台是立体的,广场舞台左上边的高坡也是舞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歌舞还是情景剧,都给人以新鲜感。
侗寨有很多客栈为游客提供住宿。同样是暑期旺季,价格比西江苗寨便宜不少。各种餐饮店遍布侗寨,除了黔东南风味,全国各地饭菜在这儿几乎都能找到。很多外地人到这投资,有一个四川广安人,在侗寨开了包括民宿、餐饮5家店。
游客一般将肇兴侗寨作为大本营,白天去其他景点,不局限于肇兴侗寨周边的景点,有的游客到从江芭莎苗寨,晚上还是返回肇兴侗寨。 堂安也是一个侗寨,坐落在弄报山半山腰,四周是错落有致的梯田。来堂安的观光客,也多是被这片宏阔的梯田景观所吸引。体力好的游客可以来回徒步欣赏堂安侗寨的梯田美景,也可坐中巴车,半个小时不到即达。中巴只售往返一种车票,客人不坐车回也必须购返程票。游人的到来几乎对堂安没产生太大的影响。游人常抱怨某个景点不原生态,过于商业化,但真正像堂安这样没有特产商铺,没有侗族大歌表演,只有寥寥几家客栈兼餐饮小店,安静自然的侗寨又几乎留不住客人。
扶贫路径比较
西江苗寨、肇兴侗寨过去都是比较贫困的村寨,发展旅游之后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径,村民的富裕程度与旅游业的参与度成正比。2016年,西江苗寨的游客数量超过了4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41亿元。
西江旅游公司招聘员工对西江苗寨人是有所倾斜的,741名员工中有365人是西江苗寨人。村民以开客栈、办餐饮、建商铺的方式参与到旅游中,均达到了增收的效果,每户参与者年获利少则十万,多则几十万元不等。
村民住所远近不同,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机会也就不等,为照顾地势偏僻、无法开展旅游经营的农户,公司特别开辟了300多个摊位交由他们经营,如果不愿意经营,也可以出租给别人。
西江苗寨成立了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并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开展合作,研发生产苗族银饰、刺绣、茶叶、香包、蜡染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李光雄银饰公司带动250户贫困户制作银饰,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3200元。
为加大扶贫力度,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扶贫公司,募捐到的278.3万元除了用作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之外,还将用于对贫困户产业扶持以及技能培训。
西江景区引导周边村寨以及公路沿线村寨村民的种养殖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15.8万亩,发展楊梅等优质水果基地1.7万亩,天麻等中药材基地2万亩,建成黑毛猪、小香牛等农民养殖场240个。
自2011年始,《西江千户苗寨文化保护补偿办法》在西江苗寨景区实施。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作为农户文化保护分红资金,按建筑保护评级高低奖励给村民。这一措施既在于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运作模式,又在客观上确保了少数“无业可扶”人员能分享发展成果。
2016年,肇兴侗寨共接待游客人数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肇兴侗寨村民不仅靠旅游脱了贫,还致了富。目前,肇兴侗寨绝大多数村民直接或间接依靠旅游生活。
旅游发展后,直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500个就业岗位,其中,解决了632名贫困人口的就业,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
因旅游纪念品需求的扩大,民间工艺品销量增加,成为村民增收的一条渠道。在侗寨随处都可以看见晾挂的蓝染布以及古铜色的侗布。当地政府着力发展侗绣、侗染、侗锦等民间特色工艺,一边培养绣娘、染娘、织娘,一边引进侗品源、九潮定八服饰等3家传统工艺农民专业社,通过“合作社+三娘+企业”的模式,组织绣品、染品、织品加工,分别带动绣娘213人、染娘186、织娘87人,其中贫困户82人,年均收入可达3万元。
房租收入也是村民增收的一条渠道。截至2017年8月,侗寨有218户村民出租门面及房屋共492间,其中贫困户36户,年房租收入2460万元,户均11.28万元,人均2.5万元。
景区管理部门为背街小巷群众规划开发设置摊位50个,其中有贫困户12户通过经营,年均收入高达10万元。
侗寨村民从门票收入中得到分红。2016年,每户通过门票收益分红增收2500元。
景区游客增多,形成巨大消费,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厦格日产3000枚绿壳蛋鸡养殖基地、纪堂500头生猪、岑所1万羽小香鸡养殖基地、坝塘100亩、皮林100亩、岑所300亩及零散200亩蔬菜等基地的产品销售,共计带动366户1287人增收,其中贫困户124户512人,人均收入可达2700元。
结 语
从上述两种模式对比分析中得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以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发挥作用。
首先,旅游公司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在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旅游公司,都有一定比例的岗位是向贫困人口倾斜。
其次,西江苗寨、肇兴侗寨因为都是依托原来村寨发展的旅游景点,尽管是公司化经营,但旅游资源的拥有者村民也有份,所以门票收入分红就成为公司、村民利益共享的一种必然选择。苗寨村民民居构成景点景观,民居又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场所,为了让景观保持的更好,西江苗寨旅游公司在分红时选择了与保护程度挂钩的方式;肇兴侗寨的鼓楼、戏台等景观建筑,是村民共有的公共建筑,其保护也是人人有份,所以,采取了均分的分红方式。
最后,旅游业拉动当地餐饮、运输等服务业发展,当地人参与其中,且参与程度越深,获益则越大,有不少村民正是通过这个途径脱贫致富的,其年均收入的提高验证了这一点。这也是乡村旅游产生扶贫效果的客观显现。
尽管西江苗寨、肇兴侗寨旅游发展起来后,对周边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受资源属性的限制,西江苗寨、肇兴侗寨对本村寨贫困人口脱贫作用最为直接。考虑到贫困人口是弱势群体的事实,其个人能力较低,以及拥有社会资源的稀缺限制其融入旅游业同频发展。建议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相应技能培训,也要有专项资金支持他们发展产业,不断深化其参与度,为2020年同步小康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永常,2016:《民族村寨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以贵州雷山西江苗寨为例》,《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第8卷第2期。
2、薛瑞,2017:《肇兴侗族村寨旅游文化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城市旅游规划》1月下半月刊。
3、章轲,2012年《中国古村落“争夺战”》,《第一财经日报》7月24日。
4、齐健,2010年《贵州旅游扶贫开发纪实:诠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华网12月12日。
5、胡丽华,2011年《离土不离乡 乡村旅游扶贫的“贵州模式”》,《贵州日报》12月9日。
作者简介
陈小玮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西部编辑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