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艺术特征及价值探析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pe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于20世纪中叶的陕西紫阳北五省会馆,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馆内壁画整体构图合理,画面绚丽多彩,人物鲜活灵动,技法精致纯熟,为目前陕西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建筑壁画。充分认识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的艺术价值,加强对会馆壁画的保护和开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会馆文化、汉水文化圈、移民商贾文化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为紫阳乃至整个陕南的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增加强劲动力。
  北五省会馆及壁画概况
  紫阳北五省会馆(兼瓦房店会馆群)地处素有“小汉口”之誉的陕西省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清代中期,汉江任河是东南各省从陕西进入四川的重要通道,其航运十分发达,且商贾如云,并顺着任河河岸形成了码头和街道。瓦房店始建于清代乾嘉时期,因汉江航运和清代初中期移民垦种而兴,居民以湖广移民后代为主,五方杂处,习近川渝,兼具楚风,民风淳朴。各省富商在瓦房店修建会馆、庙宇,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域竟建五庙六馆(五庙:泰山、土地、财神、观音、鲁班;六馆:武昌会馆、黄州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川主馆和北五省会馆)。
  20世纪50年代初,会馆被改作瓦房店粮管所办公及库房场地,对建筑内部实施了简易改造。到六七十年代,因粮站业务的发展,不仅对鼓楼进行了拆除,还对建筑内部实行了隔断,地面架空升高,翻修屋顶。80年代后期,因安康电站库区蓄水,该地作为淹没区被大量搬迁转移,黄州会馆、湖南会馆和武昌会馆相继被拆除。值得庆幸的是,北五省会馆地处位置在淹没线以上,因此被整体保留了下来。
  从会馆的建筑平面来看,整个会馆呈长方形状,沿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戏楼)、观戏楼、钟鼓楼、过殿、大殿,形成三进封闭的院落,占地1300平方米,南北深65米,東西宽约20米。建筑整体为砖木结构,内部墙面绘制有精美的壁画,约有200平方米。其中在正殿和过殿的壁画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被发现,且保存完好。细观壁画内容题材,主要是以我国古代的节孝故事和三国故事为重点,通过工笔手法绘制成流水、树木、石草、人体、动物等,壁画人物惟妙惟肖,形态不一,个性鲜活。整个壁画场景宏大,用笔细腻,尤其是经中德合作修复后,壁画更加完美地再现了当年“小汉口”的金碧辉煌。
  北五省会馆壁画艺术特征
  1、壁画的内容形式
  (1)壁画内容。北五省会馆建筑格局沿中轴线分布,壁画共有九幅,位于过殿和正殿内墙墙面。正殿北墙有三幅,内容为天官赐福给人间。中部壁画面积约12平方米,画面为通景六折围屏,第一、六屏绘制花鸟,中间四屏,第二至第五屏为山水人物,并有寿星赐福、天官赐财等图案。东侧壁画面积约12平方米,绘制有水中的戏珠双龙、翻腾云间等。
  正殿东西两侧内墙各有两幅。云气图位于东墙和西墙面北侧,单幅面积约为3.5平方米,手法和图案相对单纯,紧挨其南面各绘有大型的壁画两幅,面积各约为20平方米,壁画内容为三国故事。过殿的两幅壁画面积各约为13平方米,表现形式主要是以通景八折围屏为主,绘制了文人雅士松下对弈、山水、楼台界画、屋木舟车等相关内容,且画面上均有诗文题记。这些围屏中,每一折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画面,在其内绘制山水人物等内容,下部区域绘制内容取自二十四孝图,很好地展示出了脍炙人口的二十四孝故事。八扇屏相连组成了一个总体画面,布局规律齐整,山水秀美,树木繁盛,亭台楼榭现于林间,画面意象深远,人物造型比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和谐,绘制技法娴熟、细腻和高超。
  (2)壁画的构图。在建筑艺术中,壁画具有完善建筑空间功能、提高建筑空间艺术层次的重要作用。北五省会馆壁画整体构图布局十分合理,绘制内容和题材也较为广泛,加之纯熟细腻的绘制技法,使得壁画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起到了真正的装饰美化效果。会馆的正殿东西两壁的三国故事壁画,构图采用了述事性的全景构图方式,使用浓郁鲜活的色彩,描绘出金碧光鲜的效果,根据三国时期不同的故事内容以及时间顺序团块状安排画面,场面宏大,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将树木、山水、动物、亭台宫阙等合理安排布局。北墙通景六折围屏与过殿的壁画相呼应,基本构图形式与过殿八折围屏的构图手法相同,天官赐福及双龙构图采用全屏形式,主题明确。
  (3)壁画的题材。清代中期,由于货物贸易主要依靠水运,商贸会馆有着“重信义、崇忠义、叙乡情、通商情”的功能,因此,绘制壁画的题材不仅要与会馆的相关功能亲密联系,还要发挥出装饰的作用。比如在正殿的壁画内容,其寄托了商贾们希望龙神庇护水上平安,风调雨顺,天神赐予人间福禄寿,使得往来商贾能够享有美好生活;会馆正殿“三国故事”壁画呈现了商贸会馆重信义和崇忠义的主旨;过殿壁画内容多为山水、文人雅士,这很好地表现出了当时文人画的兴起,并注入了鲜活的气息和生命力;“二十四孝图”形象地表达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教化人心。
  (4)壁画风格技法。北五省会馆的壁画创作与绘制,运用了俯视构图、散点布局和重叠关系等,与西方绘画中重视焦点透视有所不同,其不受一个固定视点的约束,而将此种独特的透视法有效运用到有限的画面上,能够呈现出空间意象深远的山水画。壁画的绘制中大量运用了工笔画法,一般使用黑线勾勒,然后添彩,在过殿的屏风中着色相对较为淡雅,在正殿三国中着色浓重,勾勒平涂天色,色彩浓郁。随类赋彩,色彩相和,不受制于光源冷暖色调的限制,不大考虑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而是注重物体自身的颜色,以使得色与物、色与墨、色与线、色与色之间的互相调和。
  2、壁画的艺术特征
  (1)该处壁画的创作与绘制主要是由来自民间的画师和工匠所完成的。
  北五省会馆建立以后,画师们以叙乡谊、通商情、崇忠义、重信义为主旨,按照会馆组织方的要求,结合会馆自身功能,使用黄金等贵金属材料创新绘制壁画内容,由此可见该会馆当时的捐资者注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
  (2)从壁画绘画用色的效果上看,正殿的“三国故事”壁画采用工笔线描,设色使用多种矿物颜料,用色浓郁华丽而不失稳重,使得画面色彩鲜活,配色鲜明,可见画师的配色能力比较高超。过殿屏风形式中所绘山水、雅士和博古等题材,总体表现色彩较为淡雅,线描较淡,表现出了清幽深远的意境。壁画中所有绘画人物的比例协调,勾线流畅,根据塑造对象身份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勾线技法,设色熟练。可见画师熟练掌握技艺,绘画经验丰富,绘画技法娴熟,艺术表现高超,该壁画在清中晚期民间绘画中当属上乘之作。   (3)民间艺术作品内容能够充分反映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要,其色彩浓郁鲜明,造型粗犷饱满,满足了社会大众求吉纳祥、趋利避害的精神追求。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般是靠文学内容、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口口相传和加工创造来发挥对社会大众的教化功能,壁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地域文化交融中,不管交通如何阻塞,生活如何艰难,人们始终都有着强烈的从良向善和爱国爱家的美好愿望。
  (4)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仕女、肖像、帝王将相、忠烈等一直都属于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特殊范畴之内。馆内正殿壁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体现了生动性和真实性,局部的艺术夸张更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比如在关羽、曹操和赵云等人物形象上得到了明显体现。
  北五省会馆壁画艺术价值
  1、北五省会馆壁画是会馆的文化象征,是研究陕西会馆乃至全国会馆文化的重要依据。在移民聚集的地方,人们会受乡土观念的影响形成一种各自为政的自我生存保护机制,此种机制开始并没有考虑政治、经济的利益。建立会馆则成了移民们力图保持乡井文化联系的一种努力。大多会馆不惜重金按照原家乡的建筑风格,甚至用家乡的建筑材料在移民地建会馆,则是有力实证。同时,会馆是商贾和客民联合行动的需要。北五省会馆在陕西南部规模及影响都是最大的,其巍峨华美的建筑和绚丽多彩的壁畫,都为较为闭塞的陕西南部秦巴山区增添了鲜亮的色彩,也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交融。
  2、北五省会馆是清代该地区商贸活动的产物,是清代陕西南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见证。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中叶,汉江航运处在历史上最为发达时期,商运地位极其重要。东南直通武汉沿江出海,西南、西北陆路可达四川、甘陇。安康地处这一黄金水运核心地区,承东联西。专家学者认为,瓦房店应为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的发源地。北五省会馆作为沿江流域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会馆,成为再现这段历史有力物证,特别是全国各地千余家商号捐资兴修会馆这一历史事实,大大提升了会馆的地位,进一步说明了会馆的价值,并为今后研究该时期的地域经济、贸易往来和航运情况提供重要依据。
  3、会馆壁画为研究清代以壁画为主的美术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纵观我国美术发展史,壁画艺术于明清时期发展逐渐衰微。北五省会馆壁画作为寺庙壁画,是陕西境内当前发现的最大一处壁画,其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大和艺术水平之高在国内都十分罕见。会馆壁画为研究美术绘画史、民俗文化史、商贸会馆史、建筑史,尤其是研究清代壁画、民间工艺美术和美术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
  4、会馆壁画的存在,鲜活地见证了汉江水系的航运码头文化及生态文化。汉水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汉江是陕西安康的母亲河,紫阳县瓦房店是镶嵌在汉江上的一颗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因历史和自然种种原因,瓦房店会馆群未能完整保存下来,但北五省会馆的保存,尤其是壁画的完善存留鲜活地见证了昔日的辉煌盛景,也是深入研究古代汉江航运、码头文化和汉水生态的宝贵遗存。
  5、会馆壁画的发现和保存,对紫阳文化根底的追问和认同有着重要意义。据考古调查,新石器时期,紫阳已经有先民在此活动,但因故到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才正式置县,距今才五百年,目前在22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居住着35万人,作为地域文化建设来说,对栖居地的考证考察及探究追问是必不可少的,这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对建立文化认同感和树立文化自信,都是十分重要的。瓦房店,“小汉口”,北五省会馆,尤其是精妙绚丽的会馆壁画,都是极其重要的文化积淀和符号,对过去是追溯,对现在是认同,对未来是传承和教育。
  6、会馆壁画的保存和保护,为地方文旅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陕南因生态良好成为整个陕西的后花园,但因又是南水北调的水源保护地,仅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大力发展。北五省会馆壁画的发现和保护,为紫阳乃至整个陕南的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无论是会馆文化、汉水文化圈、移民商贾文化以及壁画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都将为地域文旅一体发展增加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梁晓泉.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艺术初探,艺术品鉴,2014.10.
  [2]马琳燕.陕西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艺术价值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3]窦梓月(导师:高明).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艺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05.
  [4]胡可佳(导师:白崇斌).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制作工艺及材质分析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3.06.
  [5]谈俊琪.安康文化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1.1.
  [6]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三秦出版社1998.6.1.
  作者简介
  赵刚华 陕西省紫阳县文化馆馆长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要求的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对人才的培养已经从专一性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本文以长安大学MPA教育中心为例,初步探究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素质教育的路径。  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研究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自从1999年5
期刊
根据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点,我们以“映秀母亲”和“山里码头”项目为例,反思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近十年灾害社会工作的经验教训,认为“中国式灾后重建模式”在推动经济(基础设施和GDP)跨越式增长的同时,却在社区生计、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建面临结构性困境,出现马克思所说的“三重异化”问题。通过教育与唤醒的过程,呼吁全社会敬畏生态环境、尊重生命价值,重拾道法自然。  自2008年6月24日广东绿耕
期刊
近年来,在现代城市信息化进程中,陕南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如同雨后春笋。针对这一特殊新生区域,笔者通过走访陕西省白河县相关单位部门和深入乡镇实地调研,对陕南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现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分析与思考,最后提出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社区治理的几点建议,旨在为陕南农村生态社区建立起与现代农村文明相适应的社区治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
期刊
习近平提出,亚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背景下,关于梦想的思路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和民
期刊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加大力度,开展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以旅游产业为平台,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以旅游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注重内容产业的支持,营造艺术氛围,提升了文
期刊
以扩大需求、促进共享为目标,测算文教消费需求增长,以此度量文化产业至2020年发展空间。按照1996-2016年增长,检测至2020年各省域文教消费增长目标的距离排行:青海、贵州、甘肃、宁夏进入历年均增值测算全国前5位;贵州、青海进入消除负相关测算全国前5位;西部各省域未进入最佳比例值测算全国前5位;西部各省域未进入最小城乡比测算全国前5位;西部各省域未进入弥合城乡比测算全国前5位;甘肃进入城乡无
期刊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价值链服务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培育了全员服务意识,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价值链服务理念,着力将价值理念真正转化为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将企业管理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实力,为企业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以下简称“二十五所”)成立于1965年10月26日,伴随航天事业的发展,研究所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己任,追寻着“为国
期刊
“华夷共祖”是历史结论,是不能轻率质疑的。今人能做的就是寻找证据,来支持分子人类学以及历史得出的结论。显然,“分子人类学”所绘制的人类基因路线图谱是当下最科学的、最精准的、最值得信赖的理论框架体系,考古学则退缩成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完善与补充。  《浚稽山》的出笼,实际上就是借用文学作品,来肯定“华夷共祖”这一历史事实。有西方背景的分裂势力渲泄、高喊什么藏独、疆独、台独,显然是经不起科学检验和反驳的。
期刊
清溪古镇,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和“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在她的身上,流淌着一千多年茶马、丝路文化的血液,铭刻着历代茶马人的足迹,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藏汉儿女不畏艰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民族文化基因。  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大相岭脚下有一个清溪古镇。尽管她深藏在山谷中,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逐渐遗失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里,但是只要你置身其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  一
期刊
日前,有关“中国胸痛大学”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山东省教育厅回应称,“中国胸痛大学”没有得到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的审批。记者采访“首任校长”、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主委陈玉国所在的齐鲁医院,其宣传部工作人员称“中国胸痛大学”只是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成员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组织,而非高校。该学术组织已关注到网友热议,认为名字欠妥给公众造成误解,正在研讨更换名称。  一个原本严肃的学术组织,居然也嫌胸痛学术分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