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曾经有机会访问过几个特殊的家庭,面对那些相对“特殊”的孩子,面对他们的亲人们束手无策,目睹他们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一切让笔者感到痛心。于是,笔者放弃了出国的机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特殊教育当中。
学校简介
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的前身是1998年创建的中国首家智障人士成人职业培训学校。学校的创立,填补了国办特教只有九年义务教育而无继续教育的空白。学校实施终生教育,为社会需求继续扩展到早期医疗康复,培智九年,成人职教,岗前培训,实习和支持性就业。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系列服务让智障人士自我实现。办学目标是:为智障人士早日融入社会做好一切准备,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被社会尊重、容纳、认可。办学特色是:对智障人士的特殊教育进行了整体改革,总结实施了“十结合”方针,以人为本、因人施教。
内部健全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
教学体系上,学校编写了“乡土教材”,结合国内外的特教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严谨的以人为本个案计划。文化教育不封顶,康复训练作补偿,学校注重个案雕琢,培养学生学一技之长,早日成为自理、自立、自信、自强,独立生活工作的人。
孩子的进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为了填补家庭教育空白,学校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学校搬到网上去,实施“无墙校园”,提高家长的自教能力。学校开通了智光网,通过互联网将学校积累的教学经验转化为家长特教示范,使其掌握基本自理和心理辅导、生理康复培训方法。
学校体会到个体家庭遇到的困难来自于多方面:社会竞争机制不合理,就业庇护制度的空位,医疗科研滞后,教育体制的缺陷等。因此,学校打造了“家庭——医疗、康复——学校——就业(社会)——社区”这一条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获得独立、自理、自由、自尊生活的阶梯。
外部协调整合资源
师资力量是特教发展的瓶颈。特教师范至今还没有智力障碍的特教专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大多专业化程度不够,而智光每年给各大院校提供50个实习名额,实行免吃免住政策,希望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热爱特教事业,不少到这实习后毕业了主动要求来智光从教。
学校有68名毕业生就业,这是奇迹但不是偶然,因为根据这些孩子们的特点,学校进行了长期多层次的适合他们就业岗位的探索。如自办企业:智光普惠残疾人就业中心、特奥天使艺术团——中国首个智障人艺术团。创造新岗位、模式:社区在家养老服务、残疾人企业、特奥艺术团;中介服务;与企业订单培训等。
能在智光服务10年的教师靠的是奉献精神,这是花钱买不来的高尚品质,而学校的最大投资和固定资产就是对每个学生的心灵教育,不必大兴土木,低成本、低消费,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受益。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是民办特教事业特有的基因,也是特教能生存的现实所在。
但是,贫穷不应该是特教老师的专利。特教发展需要政府出台保护性政策,如:为毕业后经考核从事特教的老师提供社会福利、公共服务,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同时,给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提供教育补助。
17年弹指一挥间,智光为未来的智障成人职业特教探索实践提供了坐标,如同在一堵墙上凿开了一个洞,100多名智障成人从这个洞走出去了,看到墙外面的世界和生活,并成了那里的公民;这100多名成功者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大使,他们要学习在新环境里生活,他们要让世人看到智障人士的风采和能力。一束充满智慧的爱之光从教育的洞口照射进来,温暖了千万智障人的心,让他们看到了曙光,唤起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让他们从孤独、绝望中走出来,去享受独立、自由、自尊的新生活。
这种充满智慧的爱,就是真诚地给予,热心地接受,互相尊敬,并肩战胜困难。没有人要求谁来做,做的人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世间一切都变得平等。以爱回报爱,用爱传递爱、激发爱,只有如此,一切才会变得更美好。
(作者单位: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
学校简介
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的前身是1998年创建的中国首家智障人士成人职业培训学校。学校的创立,填补了国办特教只有九年义务教育而无继续教育的空白。学校实施终生教育,为社会需求继续扩展到早期医疗康复,培智九年,成人职教,岗前培训,实习和支持性就业。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系列服务让智障人士自我实现。办学目标是:为智障人士早日融入社会做好一切准备,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被社会尊重、容纳、认可。办学特色是:对智障人士的特殊教育进行了整体改革,总结实施了“十结合”方针,以人为本、因人施教。
内部健全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
教学体系上,学校编写了“乡土教材”,结合国内外的特教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严谨的以人为本个案计划。文化教育不封顶,康复训练作补偿,学校注重个案雕琢,培养学生学一技之长,早日成为自理、自立、自信、自强,独立生活工作的人。
孩子的进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为了填补家庭教育空白,学校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学校搬到网上去,实施“无墙校园”,提高家长的自教能力。学校开通了智光网,通过互联网将学校积累的教学经验转化为家长特教示范,使其掌握基本自理和心理辅导、生理康复培训方法。
学校体会到个体家庭遇到的困难来自于多方面:社会竞争机制不合理,就业庇护制度的空位,医疗科研滞后,教育体制的缺陷等。因此,学校打造了“家庭——医疗、康复——学校——就业(社会)——社区”这一条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获得独立、自理、自由、自尊生活的阶梯。
外部协调整合资源
师资力量是特教发展的瓶颈。特教师范至今还没有智力障碍的特教专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大多专业化程度不够,而智光每年给各大院校提供50个实习名额,实行免吃免住政策,希望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热爱特教事业,不少到这实习后毕业了主动要求来智光从教。
学校有68名毕业生就业,这是奇迹但不是偶然,因为根据这些孩子们的特点,学校进行了长期多层次的适合他们就业岗位的探索。如自办企业:智光普惠残疾人就业中心、特奥天使艺术团——中国首个智障人艺术团。创造新岗位、模式:社区在家养老服务、残疾人企业、特奥艺术团;中介服务;与企业订单培训等。
能在智光服务10年的教师靠的是奉献精神,这是花钱买不来的高尚品质,而学校的最大投资和固定资产就是对每个学生的心灵教育,不必大兴土木,低成本、低消费,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受益。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是民办特教事业特有的基因,也是特教能生存的现实所在。
但是,贫穷不应该是特教老师的专利。特教发展需要政府出台保护性政策,如:为毕业后经考核从事特教的老师提供社会福利、公共服务,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同时,给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提供教育补助。
17年弹指一挥间,智光为未来的智障成人职业特教探索实践提供了坐标,如同在一堵墙上凿开了一个洞,100多名智障成人从这个洞走出去了,看到墙外面的世界和生活,并成了那里的公民;这100多名成功者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大使,他们要学习在新环境里生活,他们要让世人看到智障人士的风采和能力。一束充满智慧的爱之光从教育的洞口照射进来,温暖了千万智障人的心,让他们看到了曙光,唤起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让他们从孤独、绝望中走出来,去享受独立、自由、自尊的新生活。
这种充满智慧的爱,就是真诚地给予,热心地接受,互相尊敬,并肩战胜困难。没有人要求谁来做,做的人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世间一切都变得平等。以爱回报爱,用爱传递爱、激发爱,只有如此,一切才会变得更美好。
(作者单位: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