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课已成为目前学校的常态化活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总是以期用此类形式对学校老师进行培训,打造教师过硬的本领。听课也成为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考核的必备项目,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几年时间耗尽,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技巧、指导方法提高不大,鲜有突破。
如果大家想从听课中有所获取,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成长。就应该改变被动式的听课,出于自身教学需求而自觉、自发、自主参与听课活动。这样的听课才能“听”出授课者的智慧所在,“听”出师者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听”出日后的努力方向。当然这就要求听课者听课前应有充分准备,有准备的听课才有效。究竟怎样听课才有效?
就这一问题我用三十多年的思考与大家商榷,供年轻老师尤其新入职教师批判性对待。
一、做足准备 带着教学需求去听课
假如教师有听课的愿望,听课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譬如,对要听的课做相對简单的分析、筛选;听同科的课,有直接的借鉴参考价值,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探索少走弯路等,必须心中有数,如果确定要听哪一节课,哪位老师的课,作为听课者必须对这一节课的主题、内容、学生能力、教师教学水平等等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往往还会根据自身教学的需求再考虑听课时听什么。譬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感到力不从心,那么,在听课过程中就应注意观察授课老师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的。假如听课者感觉自己课堂板书和语言表达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那么,在听课过程中会自然特别关注授课者在这一方面的表现。
总之,只有带着自身教学的需求去听课,就会自觉做好听课的前期准备,听课时能更快地领悟到授课教师的教学意图,准确的理解各个教学环节,静心思考并自我反思自己,用“假如是我授课会怎样”的思想去发现他人的灵光之处,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二、改变观念 革固废旧,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必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用课程标准指导、衡量教学。所以,听课者应理解并领悟新课程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明确这些“纲”“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依此去听课,不至于云里雾。才能科学评价所听的课,并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收获。
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自然要关注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并重视其全面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由此判断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并以此做为评课及自我反思对比的重要依据,假如授课者在这方面有不尽人意之处,那么,听课者往往还会思考其原因,并设想对策,至少可以提醒自身不至于在教学过程中重蹈覆辙。
三、兼收并蓄 带着“实用”尺子去听课
听课的目的就是学习,也不排除发现他人教学中的不足,供自己思考。听课的学习过程需要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做一番判断和分析,有哪些优点,这些优点是否可以吸取,所以,听课时听课教师就必须带上“实用”这把尺子衡量授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用、可用。就当前公开课而言,都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所谓的热闹代替快乐,几个人围在一起取代了分组合作,其实质是在“表演”,做给大家看的。公开课是在推广新的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比如,当前的公开课几乎无一例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据学生反映,他们并不喜欢上课使用多媒体,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要看、要记、要思考,他们的学习总是处于疲惫、紧张状态。尽管多媒体使课堂知识密度、容量增大了不少,但学生的收获真如老师的预期吗?所以,多媒体的运用与否、运用多少,不是简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如果听课者能带“实用”的标尺,就会衡量其实用价值有多大,对自己有多少借鉴作用,明白使用多媒体教学上,不照搬人家的经验,而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不失灵活运用。
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听课
既然听课是为学习,所以,我们要怀着一种谦虚的心态听课,用一种欣赏而不挑剔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教学。这不仅能给授课者以客观的评价,也会使自己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易于吸纳他人的教学优点,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其个性化教学中总有一些能够展示教学魅力的优点。有上进心的听课者,一定会留意那些自己所喜欢、所缺乏、所崇尚的教学优点。如;授课者幽默风趣的语言,平和可亲的教态,灵活的应变能力,漂亮的粉笔字等,这些虽难以直接提高听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却有助于把授课者的教学优点变为自身成长的驱动力,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增长自身的素质。同样,听课教师应与授课者交流探讨,明其意图,悟其真谛。不与人交流学习,会使自己见识浅,所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广泛开展听课活动,更应注意提高听课效率。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邑县土桥中学)
如果大家想从听课中有所获取,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成长。就应该改变被动式的听课,出于自身教学需求而自觉、自发、自主参与听课活动。这样的听课才能“听”出授课者的智慧所在,“听”出师者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听”出日后的努力方向。当然这就要求听课者听课前应有充分准备,有准备的听课才有效。究竟怎样听课才有效?
就这一问题我用三十多年的思考与大家商榷,供年轻老师尤其新入职教师批判性对待。
一、做足准备 带着教学需求去听课
假如教师有听课的愿望,听课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譬如,对要听的课做相對简单的分析、筛选;听同科的课,有直接的借鉴参考价值,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探索少走弯路等,必须心中有数,如果确定要听哪一节课,哪位老师的课,作为听课者必须对这一节课的主题、内容、学生能力、教师教学水平等等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往往还会根据自身教学的需求再考虑听课时听什么。譬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感到力不从心,那么,在听课过程中就应注意观察授课老师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的。假如听课者感觉自己课堂板书和语言表达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那么,在听课过程中会自然特别关注授课者在这一方面的表现。
总之,只有带着自身教学的需求去听课,就会自觉做好听课的前期准备,听课时能更快地领悟到授课教师的教学意图,准确的理解各个教学环节,静心思考并自我反思自己,用“假如是我授课会怎样”的思想去发现他人的灵光之处,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二、改变观念 革固废旧,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必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用课程标准指导、衡量教学。所以,听课者应理解并领悟新课程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明确这些“纲”“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依此去听课,不至于云里雾。才能科学评价所听的课,并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收获。
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自然要关注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并重视其全面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由此判断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并以此做为评课及自我反思对比的重要依据,假如授课者在这方面有不尽人意之处,那么,听课者往往还会思考其原因,并设想对策,至少可以提醒自身不至于在教学过程中重蹈覆辙。
三、兼收并蓄 带着“实用”尺子去听课
听课的目的就是学习,也不排除发现他人教学中的不足,供自己思考。听课的学习过程需要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做一番判断和分析,有哪些优点,这些优点是否可以吸取,所以,听课时听课教师就必须带上“实用”这把尺子衡量授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用、可用。就当前公开课而言,都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所谓的热闹代替快乐,几个人围在一起取代了分组合作,其实质是在“表演”,做给大家看的。公开课是在推广新的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比如,当前的公开课几乎无一例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据学生反映,他们并不喜欢上课使用多媒体,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要看、要记、要思考,他们的学习总是处于疲惫、紧张状态。尽管多媒体使课堂知识密度、容量增大了不少,但学生的收获真如老师的预期吗?所以,多媒体的运用与否、运用多少,不是简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如果听课者能带“实用”的标尺,就会衡量其实用价值有多大,对自己有多少借鉴作用,明白使用多媒体教学上,不照搬人家的经验,而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不失灵活运用。
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听课
既然听课是为学习,所以,我们要怀着一种谦虚的心态听课,用一种欣赏而不挑剔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教学。这不仅能给授课者以客观的评价,也会使自己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易于吸纳他人的教学优点,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其个性化教学中总有一些能够展示教学魅力的优点。有上进心的听课者,一定会留意那些自己所喜欢、所缺乏、所崇尚的教学优点。如;授课者幽默风趣的语言,平和可亲的教态,灵活的应变能力,漂亮的粉笔字等,这些虽难以直接提高听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却有助于把授课者的教学优点变为自身成长的驱动力,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增长自身的素质。同样,听课教师应与授课者交流探讨,明其意图,悟其真谛。不与人交流学习,会使自己见识浅,所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广泛开展听课活动,更应注意提高听课效率。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邑县土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