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人在某种情况下自动化的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好习惯的养成是人们成功的关键。对于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举手发言,敢于质疑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活动。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只偏重教师“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生“学法”的培养。实践证明,学生举手发言能力的培养是“学法”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基本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按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外,教师也要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從中了解学生掌握过程中的难点,以便对症下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故意出几个错,让学生纠正。以此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了。例如,我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问学生:课本面的角是否是直角?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知道是直角。而当我说黑板的面也是直角时,很多学生都表示怀疑。常言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我一边肯定他们敢质疑的优点,一边和学生一起探究其原因,学生回答:“我看见这黑板面的四个角比课本面的四个角大多了。”这时,我先让几位同学讨论一下,再让一名学生爬上板凳用三角板自己量一量,结果就显而易见了。再用课桌面的角,门的四个角做巩固。从中学生也领悟到“角的大小和构成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关键性的结论。这一质疑虽然小,却很有代表性。学生们以怀疑出发,经过“探究—深思—发现”最后自己解决了问题。这一过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提高了学生们敢于质疑的胆量。
  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习惯
  在数学教材中,编者结合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验算和检查计算错误练习。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根据学生上课的反馈信息,也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作为判断题让学生评判,或把学生对同一题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对简便合理的计算给予表扬,以此培养学生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我在教学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和二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时,讲到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和零除以任何数不为零的数都得零时,我把这两句结论变成具体的题目给他们来判断对错,这样不仅巩固了这两个结论,而且也区分了这两个结论的不同点。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对同一个图形的周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同一结果后,再让他们辨别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再把简便的合理的方法在学生中推广。万变不离其宗,大部分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在兴趣昂然中逐渐提高了计算的细心程度。
  三、培养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独立阅读有一定的困难,往往出现学生不肯读、不会读的现象。记得夸美纽斯讲过,如果学生不愿学习或不会学习,那是教师的错。因此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如教师拟定提纲或出示富有思考性问题,需让学生自学课本,摘录书中的重点和疑点,这样就比较容易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本的内容上,通过经常训练,使学生在阅读上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自学的良好习惯。阅读数学课本应采取默读、朗读、齐读、领读和自由读等多种方式。阅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中年级要求学生通过默写课文,分析课文例题,能模仿例题来正确解答课后的练习题。读书时,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边思考边在书上圈圈点点画画。在这“画龙”的过程中,老师适时指导学生“点睛”,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发现规律。
  四、培养学生主动摆弄学具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生一般都好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加好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师的组织或指导下,让他们采用动手数一数、分一分、圈一圈、围一围、拼一拼等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它们在动手操作中把“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利用起来,在大脑皮层留下很多“同一意义”的痕迹。例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利用学具盒的钟面自己转动,观察,对时、分、秒的进率有了明确的了解和巩固,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时,用皮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拿三角板量一量每条边、每个角,用七巧板拼各种图形等手段是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的特点以及三种图形间的区别和联系一目了然。使这些知识在“无声胜有声”的环境中,在学生们的头脑中生根。学生从学会发展到会学。这样的实践证明,当学生操作顺序正确,方法得当时,就显示出他们的思维是准确有序的、清晰的。学生也会在亲自创造的事物中快乐的获得理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各种习惯一旦都趋向于积极有利的方向,好的学习习惯便形成了。我们的孩子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其他文献
摘 要: “说”是语文教学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对小学生来说,“听”是基础,“说”是关键。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说”的培养,是促进他们顺利跨上新台阶的保证。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法     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不仅能培养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不断地归纳、分辨、评价中发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本文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
期刊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要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好学、乐学,就必须激发其学习兴趣。下面结合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概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形象激趣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讲究教学艺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位教师在讲《爱惜粮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结合当地实际,
期刊
一、针对性的临摹掌握基本技能  掌握水粉画的基本技法是临摹的主要目的之一,水粉色彩的基本技法包括:  (一)湿画法,湿画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潮湿的画面上进行操作,或将颜料调入充足的水分涂抹在画面上;另一种是用软毛刷在白纸上刷一层清水,待半干时作画。湿画法一般要求一次画完,不宜反复修改,也可作为一个步骤铺垫底色。成与败的关键是把握好水分的多少,这种画法偶然性大,应把握住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效果,见好就收
期刊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
期刊
创造力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功能,也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扩大效益的内在动力。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必须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按心理学的原理,學生学习动力有外在动力(如奖励或惩罚等刺激所产生的动力)和内在动力(人的认知需要——认识和发现的需要与审美需要所产生的动力)。外在的动力是短暂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奖励或惩罚刺激。持续不断地反复使用相同性质的刺激手段,刺激效果会逐渐降
期刊
一、巧用插图,创设情境来导行  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插图,旨在通过这些直观的插图给学生以启示,达到导行的目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图面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图文并茂,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直观地受到教育。如教学第七册《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我利用插图制作课件,使插图更直观,更形象。教学为什么不能乱骑自行车时,出示课件,将同学们带入学生跟着大卡车飞速骑
期刊
一、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而,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例如介绍一些历史上刻苦学习的伟人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自主学习意志,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深入教育。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
期刊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而本文仅就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激发自改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首先介绍一些相关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迹。如小时候不会写文章,后来成名成家的前苏联作家托尔斯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由来:讲古典巨著《红楼梦》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同时也以历年来修改得
期刊
摘要: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欣赏评述”的目标,指出:评述是在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评述”能使美术课更有灵性,使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因此,美术教学要注重学生评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评述能力;培养;方法    美术评述的意义在于指出作品的優缺点,在艺术的范畴内称之谓艺术批评,是美术
期刊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  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