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改善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高校警务室的建立是公安机关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地高校出现多种形式的校园警务模式。如何使高校警务室工作与高校保卫工作有机结合,是当前摆在我们高校保卫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警务室 保卫工作机制 校园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86-01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一个特殊的社区。高校的安全与稳定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善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其中,在高校建立警务室就是公安机关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警务前移、夯实基础、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维护高校校园稳定、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
1、高校警务室的模式评述
为进一步推动社区警务建设,公安部于 2006 年 9 月下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公发〔2006〕5 号),根据公安部的决定,高校警务工作正式启动,高校警务室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多个省市的高校建立起来。由于高校警务室缺乏统一的建设模式,目前各地高校呈现出多种形式的“警务室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1、重庆“派出所警务室模式”
高校公安机构改革以后,重庆大学保留了校园公安机构建制,于2001 年 4 月成立了重庆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松林坡派出所,由上级公安机关和学校党委领导。同时,学校还设有保卫部、保卫处机构,实行“一套人马,二块牌子”,派出所所长由学校保卫部、保卫处的部(处)长担任,民警若干人,在各个校区建立警务室,开展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政治稳定,是校园治安管理的公安实战力量。这种模式的高校警务室很好地解决了当前高校保卫组织缺乏治安管辖权的问题,校园治安管理工作有保障。但由于目前高校管理与公安机构改革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这种模式很难得到推广。
1.2 浙江“高教园区警务模式”
2007 年 11 月 2 日,浙江省首个以“高教园区警务室”模式的高校警务体制在萧山高教园区正式启动。[2]萧山高教园区是高校集居区,拥有四所高校,近3 万名在校师生。这种高教园区警务室运作模式的核心是在原有的“高校护卫队”的基础上,增派责任区民警和辅警,将护卫队有效整合起来,使之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这种模式的高校警务室加强了校际间的区域联防,可以实现警务资源共享、治安信息共享,缓解了因警力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但是由于高校警务室管辖的范围大、人口多,在实施校园警务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情况不一、警力有限的现象。
1.3 广东“高校社区警务模式”
广东一些重点高校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校园警务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12月,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工作,广东省公安厅、教育厅联合发出《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警务室的通知》,决定在全省各普通高校建立警务室,开创了“高校社区警务管理模式”。广东高校警务室的建设主要以“一校(校区)一室”为原则,把每所学校(校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社区来管理,由高校属地派出所建立,设在与高校保卫部门相邻、便于师生群众办事的公共场所。根据这一模式,目前广东省有 40 多所高校已建立了校园警务室。[3]
这种模式的高校警务室一校一室,警力得到保障,警务工作更加到位,更加有效地实施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但是在高校密集的区域同时设立多个校园警务室会造成一定的警力压力,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就难以得到保障。
2、高校警务室与保卫工作机制探讨
(1)科学配置高校警务室专职民警,明确任务要求。每个学校(校区)确定一名专职民警,对校区规模大、校园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校区)配置 2 名专职民警,并要对民警在校工作的任务和时间上作进一步明确。专职民警应当每周在学校(校区)办公 2个工作日以上,逢学校有重大活动或校园治安状况相对复杂的时候,可适当加强。规定警务室民警每月需带领学校保卫人员、群防群治队伍夜间巡逻不少于 4 次。学校可以根据有关政策,给予警务室专职民警一定的加班补贴。为缓解部分地区警力不足的状况,高校警务室的警力可以将学校保卫干部、群防群治队伍吸纳进来,成立以专职民警为主,学校保卫人员为辅的治安管理队伍,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维护校园安全。
(2)落实校园警务室的工作措施。为确保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落到实处,由公安机关统一制定校园警务室工作制度,如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过每周一次检查、一次通报,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一次分析和一次整改,进一步规范校园的日常防范工作,全面提升校园治安综合防范能力。建立一套适合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台帐,记载开展校园警务工作的工作记录。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定期研究校园警务室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学校内外存在各类隐患和突发问题。对校内外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定人定时划区域,由民警组织联防队员在学生上下学、晚自习时间段进行徒步与车辆交替式巡逻;针对学校附近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建立以公安、学校两家为主,工商、文化、城管、交通、卫生五家部门共同参与的“2+5”校园警务运行机制,对其进行定期的查处,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取缔;严格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切实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治安管理,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活动,为师生员工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3)完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机制。一是法制教育进校园,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运用具体鲜活的法制个案,对学生经常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二是安全教育进校园,由警务室专职民警兼任安全教育宣传员,配合学校加强对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三是治安管理进校园,实行“以进促防、以巡促防、以打保安、以治保安”的校园警务机制;四是交通管理进校园,对道路较窄的学校周边,加强交通的动态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在上下学时段的管理力度,尽可能避免交通堵塞状况,确保学生的安全;五是消防管理进校园,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和帮助学校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总而言之,高校创建平安、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警务室工作是新时期改善和加强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管理、实施校园警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决策。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高校警务室建设的机制,使之与高校保卫工作形成有机的结合,适应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发挥更加高效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法制日报,2007- 10- 16(2).
[2] 金春燕,毛莉玫. 全省首个高教园区警务室在萧启动【EB/OL】.【2007- 11.
[关键词]高校警务室 保卫工作机制 校园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86-01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一个特殊的社区。高校的安全与稳定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善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其中,在高校建立警务室就是公安机关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警务前移、夯实基础、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维护高校校园稳定、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
1、高校警务室的模式评述
为进一步推动社区警务建设,公安部于 2006 年 9 月下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公发〔2006〕5 号),根据公安部的决定,高校警务工作正式启动,高校警务室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多个省市的高校建立起来。由于高校警务室缺乏统一的建设模式,目前各地高校呈现出多种形式的“警务室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1、重庆“派出所警务室模式”
高校公安机构改革以后,重庆大学保留了校园公安机构建制,于2001 年 4 月成立了重庆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松林坡派出所,由上级公安机关和学校党委领导。同时,学校还设有保卫部、保卫处机构,实行“一套人马,二块牌子”,派出所所长由学校保卫部、保卫处的部(处)长担任,民警若干人,在各个校区建立警务室,开展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政治稳定,是校园治安管理的公安实战力量。这种模式的高校警务室很好地解决了当前高校保卫组织缺乏治安管辖权的问题,校园治安管理工作有保障。但由于目前高校管理与公安机构改革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这种模式很难得到推广。
1.2 浙江“高教园区警务模式”
2007 年 11 月 2 日,浙江省首个以“高教园区警务室”模式的高校警务体制在萧山高教园区正式启动。[2]萧山高教园区是高校集居区,拥有四所高校,近3 万名在校师生。这种高教园区警务室运作模式的核心是在原有的“高校护卫队”的基础上,增派责任区民警和辅警,将护卫队有效整合起来,使之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这种模式的高校警务室加强了校际间的区域联防,可以实现警务资源共享、治安信息共享,缓解了因警力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但是由于高校警务室管辖的范围大、人口多,在实施校园警务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情况不一、警力有限的现象。
1.3 广东“高校社区警务模式”
广东一些重点高校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校园警务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12月,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工作,广东省公安厅、教育厅联合发出《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警务室的通知》,决定在全省各普通高校建立警务室,开创了“高校社区警务管理模式”。广东高校警务室的建设主要以“一校(校区)一室”为原则,把每所学校(校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社区来管理,由高校属地派出所建立,设在与高校保卫部门相邻、便于师生群众办事的公共场所。根据这一模式,目前广东省有 40 多所高校已建立了校园警务室。[3]
这种模式的高校警务室一校一室,警力得到保障,警务工作更加到位,更加有效地实施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但是在高校密集的区域同时设立多个校园警务室会造成一定的警力压力,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就难以得到保障。
2、高校警务室与保卫工作机制探讨
(1)科学配置高校警务室专职民警,明确任务要求。每个学校(校区)确定一名专职民警,对校区规模大、校园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校区)配置 2 名专职民警,并要对民警在校工作的任务和时间上作进一步明确。专职民警应当每周在学校(校区)办公 2个工作日以上,逢学校有重大活动或校园治安状况相对复杂的时候,可适当加强。规定警务室民警每月需带领学校保卫人员、群防群治队伍夜间巡逻不少于 4 次。学校可以根据有关政策,给予警务室专职民警一定的加班补贴。为缓解部分地区警力不足的状况,高校警务室的警力可以将学校保卫干部、群防群治队伍吸纳进来,成立以专职民警为主,学校保卫人员为辅的治安管理队伍,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维护校园安全。
(2)落实校园警务室的工作措施。为确保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落到实处,由公安机关统一制定校园警务室工作制度,如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过每周一次检查、一次通报,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一次分析和一次整改,进一步规范校园的日常防范工作,全面提升校园治安综合防范能力。建立一套适合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台帐,记载开展校园警务工作的工作记录。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定期研究校园警务室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学校内外存在各类隐患和突发问题。对校内外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定人定时划区域,由民警组织联防队员在学生上下学、晚自习时间段进行徒步与车辆交替式巡逻;针对学校附近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建立以公安、学校两家为主,工商、文化、城管、交通、卫生五家部门共同参与的“2+5”校园警务运行机制,对其进行定期的查处,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取缔;严格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切实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治安管理,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活动,为师生员工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3)完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机制。一是法制教育进校园,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运用具体鲜活的法制个案,对学生经常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二是安全教育进校园,由警务室专职民警兼任安全教育宣传员,配合学校加强对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三是治安管理进校园,实行“以进促防、以巡促防、以打保安、以治保安”的校园警务机制;四是交通管理进校园,对道路较窄的学校周边,加强交通的动态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在上下学时段的管理力度,尽可能避免交通堵塞状况,确保学生的安全;五是消防管理进校园,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和帮助学校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总而言之,高校创建平安、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警务室工作是新时期改善和加强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管理、实施校园警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决策。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高校警务室建设的机制,使之与高校保卫工作形成有机的结合,适应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发挥更加高效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法制日报,2007- 10- 16(2).
[2] 金春燕,毛莉玫. 全省首个高教园区警务室在萧启动【EB/OL】.【20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