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注重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研究工程图样绘制和读图规律与方法的基础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術基础课。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学好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基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学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这门课程本身所体现出对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的要求,常常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现今创新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那么,机械制图课程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 培养创新能力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1.1 增加理论学习之前的实践课程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往往学起来感到比较抽象,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点。如果我们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就让他们到企业中去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实际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先具备有关这些知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回到课堂中来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更有效。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感性到理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它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1.2 增强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内容
进入机械制图主要学习阶段,应该再安排一定时间的企业实习或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使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能有机地结合,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与分析,使他们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完成知识的转换。如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对一些小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企业实习或项目实践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1.3 教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增强课程实践性的保证
教师带领、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所以学校应安排教师任前能到企业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践学习。此外,为了保证教师拥有技术的先进性,还应适时安排现任教师到企业中进行继续教育。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育,要清楚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这也要求教师能经常到企业中去实践,了解企业所需、所用。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新技术发展的需求,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 培养创新能力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课程的应用性
2.1 利用计算机绘图,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尺、规绘图已日益被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绘图所取代。所以,机械制图课程必须对传统课程内容加以调整,增加足够的计算机绘图内容,以满足现代设计和生产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有增就有减,在教学中可强化国家标准的规范性作用,同时可淡化如文字书写、线型练习、图纸美观等可以由计算机标准化完成的要求,但不应减少徒手绘图能力的训练。再比如截交线和相贯线是制图教学的难点,而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绘图的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软件还可自动将三维实体模型转化为二维图纸,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对截交线和相贯线的认识以及相贯线的近似画法作为重点,而淡化其作图方法和作图过程的讲解。
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计算机绘图教学与理论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计算机绘图应贯穿其始终。机械制图理论、原理是计算机绘图的基础,而计算机绘图为机械图样的绘制提供了先进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计算机绘图(如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形体分析法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理论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和规范,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效率。计算机绘图与理论教学的紧密融合,既突出了教学的实用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机械制图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牢固。
2.2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好学乐学才能去钻研,才能创新。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教学的内容以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声形并重、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传统和现代教学有效结合,能充分展示出教学内容。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他们在讨论中明晰概念、理清思路,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再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在正确地完成自己所绘制的图样后打印出图纸,使学生看到自己绘制或设计的成果,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不止,改革不止。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学生的素质也在变化,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不辜负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蔡苏宁,徐孝昌.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2).
[2]李跃兵. 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融合.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2006(2).
[3]许萍.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大众, 2012(11).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研究工程图样绘制和读图规律与方法的基础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術基础课。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学好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基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学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这门课程本身所体现出对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的要求,常常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现今创新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那么,机械制图课程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 培养创新能力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1.1 增加理论学习之前的实践课程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往往学起来感到比较抽象,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点。如果我们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就让他们到企业中去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实际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先具备有关这些知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回到课堂中来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更有效。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感性到理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它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1.2 增强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内容
进入机械制图主要学习阶段,应该再安排一定时间的企业实习或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使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能有机地结合,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与分析,使他们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完成知识的转换。如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对一些小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企业实习或项目实践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1.3 教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增强课程实践性的保证
教师带领、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所以学校应安排教师任前能到企业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践学习。此外,为了保证教师拥有技术的先进性,还应适时安排现任教师到企业中进行继续教育。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育,要清楚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这也要求教师能经常到企业中去实践,了解企业所需、所用。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新技术发展的需求,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 培养创新能力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课程的应用性
2.1 利用计算机绘图,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尺、规绘图已日益被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绘图所取代。所以,机械制图课程必须对传统课程内容加以调整,增加足够的计算机绘图内容,以满足现代设计和生产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有增就有减,在教学中可强化国家标准的规范性作用,同时可淡化如文字书写、线型练习、图纸美观等可以由计算机标准化完成的要求,但不应减少徒手绘图能力的训练。再比如截交线和相贯线是制图教学的难点,而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绘图的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软件还可自动将三维实体模型转化为二维图纸,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对截交线和相贯线的认识以及相贯线的近似画法作为重点,而淡化其作图方法和作图过程的讲解。
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计算机绘图教学与理论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计算机绘图应贯穿其始终。机械制图理论、原理是计算机绘图的基础,而计算机绘图为机械图样的绘制提供了先进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计算机绘图(如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形体分析法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理论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和规范,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效率。计算机绘图与理论教学的紧密融合,既突出了教学的实用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机械制图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牢固。
2.2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好学乐学才能去钻研,才能创新。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教学的内容以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声形并重、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传统和现代教学有效结合,能充分展示出教学内容。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他们在讨论中明晰概念、理清思路,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再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在正确地完成自己所绘制的图样后打印出图纸,使学生看到自己绘制或设计的成果,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不止,改革不止。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学生的素质也在变化,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不辜负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蔡苏宁,徐孝昌.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2).
[2]李跃兵. 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融合.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2006(2).
[3]许萍.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大众,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