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思想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创造主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舒适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育更显示其巨大优势,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应趋利避害。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历史学科 激发兴趣 优化教学 提高效率
一
多媒体计算机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产生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传统教学媒体,如板书、挂图、模型、实物教具等,主要用于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使历史教学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但是对历史教学的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大。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求任何内容、任何教学环节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要遵循一定原则。
一是要根据需要而定。多媒体的使用是为教学需要服务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教材为依据,确定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环节,同时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展示材料间的配合。选材、设计展示过程,使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是确保实用性。运用多媒体教学从硬件、软件,再到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如果有更经济、省时、省力的媒体可代替,则不必要非使用多媒体这种形式。历史知识不同于数理化等理科知识,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之间的联系近似于一个网状结构,这和多媒体的结构非常相似,类似于人类认知结构的特性,使外在的信息很容易融入内在的记忆或认知结构中,解决历史知识面广量大、记忆量大的难点。
二
用多媒体方式呈现信息,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加深了学习者的理解深度,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同一历史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也可以用图形、音乐、声响表达,这一方面有利于传授知识的确定无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体方式接受历史知识信息,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多媒体结构有利于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个性化学习、发现式学习、多层次学习,学习者可以控制选择学习的相关内容,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一步步发挥思维能力,一步步提升学习层次。“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节约教学时间,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教学容量,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疑点,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下面谈谈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是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针,一个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个别的交互学习系统。
二是利用多媒体课堂容量得到扩展,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练习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实践。例如:有的历史事件涉及内容散,利用多媒体把与之有关的内容展开给学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学生对本课有所了解,为以后阅读埋下伏笔,真正做到热身。练习课教学,通过设题回答,使学生抓住课本基础知识,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与之相关的外延知识。面临高考,针对每个题型,分别作选择,材料专项复习课件,课堂容量明显加大,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涉猎课外。
三是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激发学生情感,陶冶情操。新课标的一大特点是把思想情感寓于课堂教学中,但老师满口大道理,向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学生是很难听进去的,只有事实才能胜于雄辩。多媒体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共十年对峙》这一课中,学生学习了长征经过后,就在实际生活中意识到面对困难要战胜它,必须保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实践证明,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情感,陶冶情操。
四是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娱乐中学习。如:在课件中添加一个Flash展现历史故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展示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功底,因为影片中的历史故事并不一定是真实历史的写照,有虚假成分,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另外,可以在课件中用小组竞赛,答对一题给一朵小红花,通过抢答形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为今后进入充满竞争的社会做准备。
多媒体课程运用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和运用这种现代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中的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需要自己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逐步走向成熟。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似的优越性,为广大教师所热衷。但如果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过多滥用就会事倍功半。
一是选取材料不准确,制作的课件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制作课件的质量。有时,在制作课件时,有些材料并不准确,这些内容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甚至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以前看过一个课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里面涉及甲骨文、楷书及行书多种字体,但由于课件制作过程中甲骨文图片没有找到,就把青铜器上的文字作为甲骨文图片展示,误导学生。
二是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会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又没重难点的板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如此滥用多媒体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而老师忽视了教学密度,课后学生的脑子里也还是空荡荡的。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三是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以来都是较为提倡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像。教师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自然大减。
四是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发展。检验一位教师是否有经验,从他对课堂灵活性的驾驭能力上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过程千变万化,一些学生提出比较个性化的问题,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显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也是我们一直大力提倡的。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老师制作课件时,都事先设计好了分析课文的内容、板书、问题及其答案,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发展。
如同样一段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有的教师讲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有的教师讲得忧伤沉重,发人深省,各人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描绘一幅抗战的画卷,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这段文字用一断确定的视频展示出来,几张幻灯片强调了事,则将抹杀学生对历史学科魅力的认识,限制学生思想感情的发展。再如《鸦片战争》,从英国输入鸦片到林则徐虎门销烟,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清政府屈膝投降,这样连贯的历史脉络,岂是确定的图片所能表现的?因而,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先天的、不可轻易取代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多媒体的直观性会限制教师的创造力和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力避对形式多样的插图、动画等因素的一味追求,自觉对所选素材、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等,最大限度地克服多媒体运用不当对学生的误导。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掌握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但是必须明确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不可能代替粉笔和黑板等其他教学手段,更不可能代替教师。同时它的使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不能搞得费时劳神,机械死板,禁锢和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而增加传统教学的魅力,而不是要取代它或者消灭它。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样,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摸索、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它日趋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2):90-91.
[2]商忠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4(8):64-65.
[3]罗志强.高中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矫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1,10.
[4]张瑞,陈岚.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N].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历史学科 激发兴趣 优化教学 提高效率
一
多媒体计算机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产生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传统教学媒体,如板书、挂图、模型、实物教具等,主要用于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使历史教学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但是对历史教学的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大。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求任何内容、任何教学环节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要遵循一定原则。
一是要根据需要而定。多媒体的使用是为教学需要服务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教材为依据,确定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环节,同时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展示材料间的配合。选材、设计展示过程,使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是确保实用性。运用多媒体教学从硬件、软件,再到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如果有更经济、省时、省力的媒体可代替,则不必要非使用多媒体这种形式。历史知识不同于数理化等理科知识,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之间的联系近似于一个网状结构,这和多媒体的结构非常相似,类似于人类认知结构的特性,使外在的信息很容易融入内在的记忆或认知结构中,解决历史知识面广量大、记忆量大的难点。
二
用多媒体方式呈现信息,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加深了学习者的理解深度,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同一历史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也可以用图形、音乐、声响表达,这一方面有利于传授知识的确定无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体方式接受历史知识信息,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多媒体结构有利于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个性化学习、发现式学习、多层次学习,学习者可以控制选择学习的相关内容,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一步步发挥思维能力,一步步提升学习层次。“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节约教学时间,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教学容量,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疑点,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下面谈谈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是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针,一个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个别的交互学习系统。
二是利用多媒体课堂容量得到扩展,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练习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实践。例如:有的历史事件涉及内容散,利用多媒体把与之有关的内容展开给学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学生对本课有所了解,为以后阅读埋下伏笔,真正做到热身。练习课教学,通过设题回答,使学生抓住课本基础知识,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与之相关的外延知识。面临高考,针对每个题型,分别作选择,材料专项复习课件,课堂容量明显加大,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涉猎课外。
三是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激发学生情感,陶冶情操。新课标的一大特点是把思想情感寓于课堂教学中,但老师满口大道理,向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学生是很难听进去的,只有事实才能胜于雄辩。多媒体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共十年对峙》这一课中,学生学习了长征经过后,就在实际生活中意识到面对困难要战胜它,必须保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实践证明,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情感,陶冶情操。
四是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娱乐中学习。如:在课件中添加一个Flash展现历史故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展示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功底,因为影片中的历史故事并不一定是真实历史的写照,有虚假成分,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另外,可以在课件中用小组竞赛,答对一题给一朵小红花,通过抢答形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为今后进入充满竞争的社会做准备。
多媒体课程运用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和运用这种现代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中的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需要自己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逐步走向成熟。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似的优越性,为广大教师所热衷。但如果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过多滥用就会事倍功半。
一是选取材料不准确,制作的课件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制作课件的质量。有时,在制作课件时,有些材料并不准确,这些内容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甚至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以前看过一个课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里面涉及甲骨文、楷书及行书多种字体,但由于课件制作过程中甲骨文图片没有找到,就把青铜器上的文字作为甲骨文图片展示,误导学生。
二是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会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又没重难点的板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如此滥用多媒体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而老师忽视了教学密度,课后学生的脑子里也还是空荡荡的。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三是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以来都是较为提倡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像。教师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自然大减。
四是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发展。检验一位教师是否有经验,从他对课堂灵活性的驾驭能力上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过程千变万化,一些学生提出比较个性化的问题,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显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也是我们一直大力提倡的。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老师制作课件时,都事先设计好了分析课文的内容、板书、问题及其答案,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发展。
如同样一段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有的教师讲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有的教师讲得忧伤沉重,发人深省,各人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描绘一幅抗战的画卷,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这段文字用一断确定的视频展示出来,几张幻灯片强调了事,则将抹杀学生对历史学科魅力的认识,限制学生思想感情的发展。再如《鸦片战争》,从英国输入鸦片到林则徐虎门销烟,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清政府屈膝投降,这样连贯的历史脉络,岂是确定的图片所能表现的?因而,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先天的、不可轻易取代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多媒体的直观性会限制教师的创造力和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力避对形式多样的插图、动画等因素的一味追求,自觉对所选素材、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等,最大限度地克服多媒体运用不当对学生的误导。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掌握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但是必须明确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不可能代替粉笔和黑板等其他教学手段,更不可能代替教师。同时它的使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不能搞得费时劳神,机械死板,禁锢和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而增加传统教学的魅力,而不是要取代它或者消灭它。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样,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摸索、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它日趋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2):90-91.
[2]商忠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4(8):64-65.
[3]罗志强.高中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矫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1,10.
[4]张瑞,陈岚.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N].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