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心冷的时候 你会觉得 每一个季节都凉 星星仿佛是冰做的光 其实,大地并非那样寒冷 否则 茶树怎么会摇动 滿目清香 生活常是这样 你所失去的 命运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偿 桂花枯萎的时候 菊花又亮秋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冷的时候
你会觉得
每一个季节都凉
星星仿佛是冰做的光
其实,大地并非那样寒冷
否则
茶树怎么会摇动
滿目清香
生活常是这样
你所失去的
命运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偿
桂花枯萎的时候
菊花又亮秋妆
其他文献
尝过海蜒味道的人没一个不说它咸香鲜美。拥有这种咸香鲜美的,大多是一种眯眼海蜒。 海蜒是最小的海产品,最大也只有10厘米左右。人们大多喜吃长得较大的海鲜,如大黄鱼、鲳鱼、带鱼、铜盆鱼等,越大价越高。 唯独海蜒,人们喜食小的。蜒就想不明白,人们总是在它们还未成形,连眼睛还未张开就把它们捕捞上来,晾干而食,且越小越吃得美滋滋。 看那眯眼海蜒,只有火柴梗般细小,一两厘米,黄白色,仅头部有一个小黑点,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著作。初读《变形记》,你可能会因作家独特的“脑洞”和主人公荒诞的经历而感到困惑。然而,如果你了解卡夫卡其人,了解《变形记》原著所处的德语文化,你就能品读出其中的深刻内涵,甚至会与卡夫卡产生“共鸣”。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变形记》里的那只“大甲虫”。 卡夫卡的命运 卡夫卡于1883年出生,1924年因病去世。卡夫卡出生在一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明月照積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我有许多时候想到李白。当我苦闷时;当我觉得周围的空气太窒塞时;当我觉得处处不得伸展,焦灼与渺茫、悲愤与惶惑,向我杂然并投地袭击而来时…… 游过泰山的人一定可以明白,一见那像牛马样大的石子,就觉得不知道痛快了多少,解放了多少。诗人李白的作品对我们何尝不是这样?说真的,他的人生和我们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有悲,我们也有悲;他有喜,我们也有喜;并且他所悲的所喜的,也就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然
草木丛生,村庄慢慢退出江湖。沿着青草萋萋的山路,村庄一个接着一个回到了它到来的地方。 村庄世居深山,从来没有谁关心它来自何方。村庄曾生长在茵茵草地之上,村庄离开之后,漫漫的野蒿便收藏起村庄的背影,村庄从此成为传说。 村庄有来自湖广、有来自西域、有来自侏罗纪。一队队迁徙的人马离开大路进入深山,如同一滴水浸入土地,无声无迹。三年五载过后,村庄便成片成片地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慢生长,远远望去,村庄是大山
1.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2.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 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4月| 经典读书会| 推荐书目|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由费孝通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
2020年,似乎很漫长,又似乎转瞬即逝。这一年我们一直在经历挣扎、守望、蜕变,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还好有你们的不离不弃,陪伴着《经典美文》又走过不平凡的一年。如果用“美文体”来做一个总结,那就是:如果等不到冰雪尽融,那么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主编珞秀 这一期,是《经典美文》2020年的最后一期,到这期《经典美文》和大家相伴整整1
你送来新鲜生活的美好形象,送给我心房第一阵惊喜和血液中第一阵激浪。 朦胧爱情的甘甜,好像黎明缀有金饰的黑色面纱,排斥着纯洁日光的交换。 那时心林的鸟啼还不大胆,绿叶的飒颯声时而响起,时而平息。 人丁兴旺的家庭里,神不知鬼不觉建造了我们俩幽秘的世界。有如燕子营巢用的是草屑,我们世界的建筑材料也很普通,不过是流动的时辰、飘浮的怀念。但它的价值在于共建,而不在于材料。 后来我从我们俩的航船上不慎
早期的画家多喜欢将芙蓉、垂柳和白鹭一起入画。三两支开得正热闹的芙蓉,一株弯曲倾斜的淡柳,水流深深浅浅似有似无,三两只白鹭披了干净的蓑羽,或飞或立,动静相宜中透出一种不染一丝尘埃的淡然美丽。不得不说,欣赏白鹭的画作,是能让人乐而忘忧的。芙蓉不艳,柳丝不密,白鹭安闲。太过幽美幽静的画面,睿智的画家们便用三两只小鸟的欢鸣去打破,而较为宽旷的留白又给予了观者许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这也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神来之
周传福,山东济宁市实验中学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发表各类文章五十多篇,对高考、中学生阅读和写作有独到研究。 李白,我们人人都熟悉的唐代大诗人,但实际上,李白在我们心目中只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可从《疯狂,梦境和艺术世界的相同与相异》这篇文章中,我们读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实在”的李白。 这篇文章是李长之的著作《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导语中的一个章节,乍一看,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