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介绍
丁某,男,24岁,现为信阳某大学大四学生,专业是绘画艺术。平时酷爱艺术追求,性格内向,为人孤僻。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患者认为人与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顺我者为友,逆我者为敌,为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至今没有知心朋友。对周围人与事极度不信任,对他人较为敏感,常常怀疑他人在说自己的坏话,常为一点小事常怀恨在心。性生活较为随意,常常与女孩交往只为性而不为爱,性活动之后发现更无聊,至今没有知心女友。
从上面的症状可以看出,患者的痛苦主要来自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不平衡,而自我又不够强大,当一定的防御机制不能很好应付二者之间的冲突时,往往寻求一定的症状来表达这种冲突。我把这种冲突理解为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之间的冲突。为了方便叙述现在简单地让说一下几个基本的镜像概念。具体如下:
(一)自我镜像
这是拉康镜像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儿童刚生下来之后是一无所知的,犹如一张空白的纸,对周围的世界是物我不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镜子中的映像渐渐领悟是自己的,并从自我开始认同这种镜像,也即相当于自我理想。它主要由以下因素组成:自我效能感,自我执行力,自我经验以及创伤经历等等。我把它称之为个体镜像。
(二)集体镜像
这个概念是我针对于拉康的自我镜像而提出的概念。个体从一出生开始接触这个社会,来到这个社会就面临这个集体的镜像,它是客观的。它相当于他人心目中对个体的理想认同形象。所有这些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中国人的望子成龙情结。这也是我们民族显著的集体镜像。
二、镜像互动假说与症状表达
为了更清晰表达它们之间的内在冲突,我用镜像互动模式图来分析症状形成的内在机制,具体如下:
结合上图让我来阐释一下镜像互动理论模式图,在上图1中是镜像互动模式图的综合图,图2,图3分别是它的分解图。
在图1中我们首先看到集体镜像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在我们一出生时,社会为我们树立一个集体镜像,个体镜像的获得是通过对集体镜像的认同作用而获得的。例如一个名叫“振中”的小孩刚出生时对周围的世界是一无所知的,然而在与母亲的互动中他懂得了“振中”所指代的意义,当他把“振中”与自己主体认同起来的时候,也就完成个体镜像向个体集体镜像的认同。
在这一过程中,言语投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词本身具有能指与所指的功能。例如当妈妈喊“振中”这一声音符号的时候,她所传递的语言能指起初孩子并没有领会其中“振中”的意义。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没有建立起联系,因而孩子无法把“振中”认同为自身的一部分,但经过多次与妈妈的互动过程中孩子领悟到“振中”是指自己时,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便建立了联系,集体镜像也顺利地完成了向个体镜像的投射,个体获得对集体镜像的认同,因而也顺利地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对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互动模式图的解释,现在运用该假说对患者的情况系统地作以下分析:
患者的痛苦来自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之间的欲望冲突,当个体满足了父母欲望期待时,父母实现了为未完的情结。父母高兴了,而患者从某一项意义上来说暂时认同了集体镜像也会满意。但实现了集体镜像欲望却与已经异化的个体镜像欲望发生了冲突,他意识到自己只是父母实现欲望的一个工具。自我在镜像的追求中失去了方向,因而出现了欲望的悖论。我们的许多痛苦都源于这一欲望的悖论。
患者的父母是望子成龙情结的忠诚拥护者。患者在面对这一集体镜像的欲望时,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而没有很好地实现父母的欲望,而对集体镜像开始产生怀疑,发生了认同混乱分离作用。一次次的习得性无助感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集体镜像开始动摇,追女朋友追不成,学习成绩又暂时换不来生活的保障,加之童年的创伤经验使主体认识到世界并不像父母宣扬的那样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个世界也并不像宣扬的那样友好,因为即使自己的父母也时时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感,对自我的迷茫感,对周围世界的不安全感加速了他的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的分离作用,当所有的防御机制不能应付二者之间的冲突时,自我的人格开始异化,并彻底讽刺与挖苦我们的集体镜像的追求,并退行到本能的生活方式中去,这就是患者对周围不信任,对性行为的泛乱的原因所在。在常人看来便是偏离,我们称之为“偏执”性人格障碍。
丁某,男,24岁,现为信阳某大学大四学生,专业是绘画艺术。平时酷爱艺术追求,性格内向,为人孤僻。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患者认为人与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顺我者为友,逆我者为敌,为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至今没有知心朋友。对周围人与事极度不信任,对他人较为敏感,常常怀疑他人在说自己的坏话,常为一点小事常怀恨在心。性生活较为随意,常常与女孩交往只为性而不为爱,性活动之后发现更无聊,至今没有知心女友。
从上面的症状可以看出,患者的痛苦主要来自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不平衡,而自我又不够强大,当一定的防御机制不能很好应付二者之间的冲突时,往往寻求一定的症状来表达这种冲突。我把这种冲突理解为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之间的冲突。为了方便叙述现在简单地让说一下几个基本的镜像概念。具体如下:
(一)自我镜像
这是拉康镜像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儿童刚生下来之后是一无所知的,犹如一张空白的纸,对周围的世界是物我不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镜子中的映像渐渐领悟是自己的,并从自我开始认同这种镜像,也即相当于自我理想。它主要由以下因素组成:自我效能感,自我执行力,自我经验以及创伤经历等等。我把它称之为个体镜像。
(二)集体镜像
这个概念是我针对于拉康的自我镜像而提出的概念。个体从一出生开始接触这个社会,来到这个社会就面临这个集体的镜像,它是客观的。它相当于他人心目中对个体的理想认同形象。所有这些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中国人的望子成龙情结。这也是我们民族显著的集体镜像。
二、镜像互动假说与症状表达
为了更清晰表达它们之间的内在冲突,我用镜像互动模式图来分析症状形成的内在机制,具体如下:
结合上图让我来阐释一下镜像互动理论模式图,在上图1中是镜像互动模式图的综合图,图2,图3分别是它的分解图。
在图1中我们首先看到集体镜像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在我们一出生时,社会为我们树立一个集体镜像,个体镜像的获得是通过对集体镜像的认同作用而获得的。例如一个名叫“振中”的小孩刚出生时对周围的世界是一无所知的,然而在与母亲的互动中他懂得了“振中”所指代的意义,当他把“振中”与自己主体认同起来的时候,也就完成个体镜像向个体集体镜像的认同。
在这一过程中,言语投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词本身具有能指与所指的功能。例如当妈妈喊“振中”这一声音符号的时候,她所传递的语言能指起初孩子并没有领会其中“振中”的意义。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没有建立起联系,因而孩子无法把“振中”认同为自身的一部分,但经过多次与妈妈的互动过程中孩子领悟到“振中”是指自己时,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便建立了联系,集体镜像也顺利地完成了向个体镜像的投射,个体获得对集体镜像的认同,因而也顺利地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对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互动模式图的解释,现在运用该假说对患者的情况系统地作以下分析:
患者的痛苦来自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之间的欲望冲突,当个体满足了父母欲望期待时,父母实现了为未完的情结。父母高兴了,而患者从某一项意义上来说暂时认同了集体镜像也会满意。但实现了集体镜像欲望却与已经异化的个体镜像欲望发生了冲突,他意识到自己只是父母实现欲望的一个工具。自我在镜像的追求中失去了方向,因而出现了欲望的悖论。我们的许多痛苦都源于这一欲望的悖论。
患者的父母是望子成龙情结的忠诚拥护者。患者在面对这一集体镜像的欲望时,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而没有很好地实现父母的欲望,而对集体镜像开始产生怀疑,发生了认同混乱分离作用。一次次的习得性无助感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集体镜像开始动摇,追女朋友追不成,学习成绩又暂时换不来生活的保障,加之童年的创伤经验使主体认识到世界并不像父母宣扬的那样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个世界也并不像宣扬的那样友好,因为即使自己的父母也时时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感,对自我的迷茫感,对周围世界的不安全感加速了他的集体镜像与个体镜像的分离作用,当所有的防御机制不能应付二者之间的冲突时,自我的人格开始异化,并彻底讽刺与挖苦我们的集体镜像的追求,并退行到本能的生活方式中去,这就是患者对周围不信任,对性行为的泛乱的原因所在。在常人看来便是偏离,我们称之为“偏执”性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