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下肢骨折老年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SDS和SAS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预后效果带来积极影响,让患者病情尽早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影响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4-052-02
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各项机体功能减退,骨密度和骨韧性降低,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但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发生变化,因此在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1]。本组就针对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心理干预,针对心理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影响进行探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下肢骨折老年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74.71±2.16)岁;病因:坠落致伤17例,劳损致伤14例,车祸致伤12例。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2),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①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骨折发生机制,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原理,并发症,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2]。②专科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采取特色疗法或者音乐治疗方法,緩解疼痛,在患者卧床期间指导患者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或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加强对患者骨折创口护理,并进行消炎,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3]。
1.3观察指标:采用SDS和SAS自评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机体功能衰退,在发生骨折后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包括血压偏高,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和代谢发生变化,对疾病预后效果带来影响,从而对患者的病情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对手术治疗效果带来影响[4]。在本组研究中,针对我院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施心理干预的患者SDS和SAS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关于病情,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各项知识,在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给予疼痛护理,通过特色疗法或音乐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进而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是临床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从而让患者的病情尽早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丽英,李冬梅.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9,22(03):329-332.
[2]于阿振,白艳茹.应用综合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24):149+151.
[3]郭春丽.聚焦解决模式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71-73.
[4]王丽梅.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94-295.
关键词:心理干预;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影响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4-052-02
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各项机体功能减退,骨密度和骨韧性降低,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但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发生变化,因此在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1]。本组就针对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心理干预,针对心理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影响进行探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下肢骨折老年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74.71±2.16)岁;病因:坠落致伤17例,劳损致伤14例,车祸致伤12例。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2),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①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骨折发生机制,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原理,并发症,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2]。②专科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采取特色疗法或者音乐治疗方法,緩解疼痛,在患者卧床期间指导患者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或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加强对患者骨折创口护理,并进行消炎,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3]。
1.3观察指标:采用SDS和SAS自评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机体功能衰退,在发生骨折后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包括血压偏高,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和代谢发生变化,对疾病预后效果带来影响,从而对患者的病情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对手术治疗效果带来影响[4]。在本组研究中,针对我院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施心理干预的患者SDS和SAS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关于病情,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各项知识,在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给予疼痛护理,通过特色疗法或音乐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进而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是临床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从而让患者的病情尽早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丽英,李冬梅.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9,22(03):329-332.
[2]于阿振,白艳茹.应用综合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24):149+151.
[3]郭春丽.聚焦解决模式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71-73.
[4]王丽梅.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