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978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TEM教育就是通过让学生直面真实的问题情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有机融合,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STEM教育展现的更像是“混合数学”,更适合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基于STEM教育理念,对《圆的认识》一课进行创新的思考和设计:整合数学、信息技术、艺术、英语、科学、军事、地理等多学科领域知识,让学生直面丰富多彩的现实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丰饶。
  关键词:STEM教育混合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实践背景
  STEM教育就是通过让学生直面真实的问题情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有机融合,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2017年颁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跨学科的学习方式,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也应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
  STEM教育解决了基础教育被诟病已久的学以致用问题,展现出相对于传统分科教学的优越性。以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一课为例,其教学内容包括:圆各部分的名称(直径、半径、圆心)、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用圆规画圆等。那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学习这些知识的价值在哪里?这些知识在哪些地方能够得到运用?……我们更多的是关心当前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STEM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这一现状,它能让学生直面真实的问题情境。
  我们再来审视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应用于商业上的计算、测量土地及预测天文事件等。在古代埃及,尼罗河经常泛滥,人们经常需要丈量土地确定土地面积,从而使得古埃及人的几何学逐渐发展起来。早期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往往还会融合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混合数学”。后来,由于人类知识的飞速发展,数学逐渐聚集于自身,其他学科纷纷剥离,才诞生了“纯粹数学”。“纯粹数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体系,但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混合数学”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教材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纯粹数学”,而STEM教育展现的更像是“混合数学”。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数学课堂,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将数学知识融合到项目中。因为完成项目的需要,学生会主动地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识,然后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过不断地测试、反思、调整,得到最终作品。最终作品的分享环节也是重要的评价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将是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动力,以此实现学习的良性循环(如图1)。
  二、教学实践
  基于STEM教育理念,我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进行了创新的思考和设计。《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有:(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3)学会用圆规画圆。据此,我设计了以下3个项目并开展了教学。
  (一)编写程序画圆
  第一个项目是利用计算机语言绘制圆形图案。课始,我先和学生探讨计算机编程的优点,明确研究的主题:编写一段绘制美丽的圆形图案的程序。在我演示编写几行简单的程序语言,执行得到漂亮的图案(如图2、图3)之后,学生惊奇不已,展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我选择了Python作为学生实践的编程语言,并选择了Mu程序作为学生使用的Python编辑器。Python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同时,与一些游戏性质的图形化编程软件不同,Python 是专业的编程语言,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编写出复杂的程序。而Mu程序是一款适合初学者使用的Python编辑器。
  由于完成项目的需求,学生会自主学习圆各部分的名称。因为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和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高,很快就完成了直径、半径、圆心等知识的学习。一般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那为什么用这两个字母表示呢?对此,我准备了拓展材料:d是diameter(直径)的缩写,r是radius(半径)的缩写。
  Mu程序内置了画圆函数circle(r)。该函数能够从最低点出发逆时针绘制圆,最后返回原点(如图4)。通过调整参数r的值,学生可以方便地画出各种不同大小的圆。比如,r=200时,用circle(200)可以绘制一个半径为200像素的圆;r=100时,用circle(100)可以绘制一个半径为100像素的圆……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领悟: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接下来,给学生介绍dot(d,color)函数。该函数能够以画笔当前位置为圆心,绘制一个涂色的圆。其中,参数d为圆的直径,参数color为圆的填充色。学生可以通过goto(x,y)函数,指挥画笔移动到某个位置,然后在当前位置使用dot(d,color)函数,绘制圆。在反复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领悟: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学生掌握了上述基础知识后,就可以开始研究图案设计了。如何才能绘制出6个圆组成的图案呢?一个圆是360度,要把6个圆平均分布在360度内,每个圆需要间隔60度。这就需要使用旋转函数left(x)或right(x)。其中,left表示左转,right表示右转,参数x表示旋转的角度。最终得到如图5所示的图案。此项目用来练习用圆规画圆。
  (二)画圆解决问题
  本节课练习题中很多画圆的题目通常只是为了画圆而画圆,形式上比较单调乏味。如教材上的练习题(如图6)就是两道典型的“纯粹”的数学题,只是根据要求绘制指定半径或者直径的圆,至于为什么画圆、画圆的应用价值在哪里,都没有涉及。
  基于STEM教育理念,我设计了以下2个项目并展开了教学:
  1.确定震中的位置。
  先给学生介绍震中、震源等知识,使学生了解到,一旦发生地震,我们需要尽快确定震中,以便展开救援,挽救生命。接下来,呈现3个地震监测站的数据(如图7)。首先,给出监测站1的测量结果:震中离我们200千米。学生根据给出的比例尺,以监测站1为圆心,画出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学生画圆后,教师引导思考:圆上每个点距离监测站1都是200千米,这样能确定震中的位置吗?接着,给出监测站2的测量结果:震中离我们300千米。学生再以监测站2为圆心,画出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这样和先前的圆就有了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同时满足条件,究竟谁是震中,还是不能确定。只有再根据监测站3给出的信息,才能够确定震中的位置。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巩固了圆的知识,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并且受到了地震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同时掌握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2.确定航母的攻击范围。
  先通过一组资料介绍美国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及其作战半径,让学生根据航母所在的位置(图8中的红叉处)画出航母的作战范围,明确哪些地区在航母的攻击范围内。接下来,让学生解决问题:如果要部署反舰导弹DF-21D,你觉得部署在哪个位置比较好?这需要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DF-21D的攻击范围,进而选择适合的部署地点——这需要一定的地理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素养。当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设计,學生只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了。
  三、实践总结
  从本节课设计的3个项目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数学教学,将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入课堂,展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我整合了数学(圆的相关知识、比例尺)、信息技术(编写画圆程序)、艺术(设计美丽的图案)、英语(circle,dot,radius,diameter)、科学(地震)、军事(航母和反舰导弹)、地理(黄海和东部沿海地形)等多学科领域知识,让学生直面丰富多彩的现实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丰饶。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进行小范围的教学实验:在一个班上一节《神奇的10》数学实验课,紧接着做“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情况”课后检测;在另一个平行班不上任何课,就立刻做同样的课后检测。这节课,设计多个“扑克牌凑十”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动手操作,验证假设,进一步认识10的重要性,巩固掌握10的分与合,并熟练运用到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中,体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规律。课后检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让思维过程可视化和可操作化,它的辐射性思维方式、跳跃性思维联想,为想象类习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思维导图,将习作的思维过程序列化、直观化、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觅得语言表达的内容,明确语言表达的规范,领悟语言表达的结构,有效提升习作能力和习作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想象类习作语言表达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安排了六次想象类习作练习,详见表1。  表1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智力发展的突破口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过程中,应注重思维过程可视化、思维方法工具化、思维策略熟巧化、思维反应自动化,引导学生形成关联阅读的意识,并运用思维工具进行学习。  关键词: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关联阅读思维工具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期刊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获得成长,切实落实知行统一。教学《尊重劳动者》,遵循情境创设三原则,聚焦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强化体验,创设模拟情境;凸显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将“道理”落实到学生实在的“行为”中。  关键词:情境创设真实情境模拟情境问题情境  德育是价值观教育,更是导行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自觉反思,改变自身的行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创设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概念的抽象无法简单地一蹴而就,也不应该是一个“硬着陆”的过程,教师需要在直观(操作)到抽象(概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经历基于直观逐步抽象的过程,实现对数学概念的建构和理解。具体可以:建立概念表象,让抽象过程“看得见”;借助数学语言,让抽象方式“摸得着”;沟通知识联系,让抽象本质“站得高”。  关键词:数学抽象数学概念小数意义  抽象是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史宁中教授说: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都蕴藏着感人的细节,抓住这些细节进行品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爱如茉莉》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情感细节,走进人物内心,引发情感共鸣,升华爱的认识,品味父母间平淡深沉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真爱。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情感细节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文本解读也不例外。本文所指的细节,是渗透在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的细微而又
期刊
摘要:对乡镇(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乡镇(村)英语教学质量下滑明显。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具体路径有:联合教研,互利共赢;城乡结对,资源共享;名师带培,重点帮扶;精准培训,注重实效。  关键词:乡镇(村)学校联合教研城乡结对名师带培精准培训  一、对乡镇(村)学校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乡镇(村)学校,即乡镇中心学校与村级小学,本文特指英语教师不足6名的乡镇
期刊
摘要:针对有适应性心理问题的学生,尝试把美术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涂鸦式”沟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在与学生进行“涂鸦式”沟通时,遵循随意途鸦、线条涂鸦、共同涂鸦、命名涂鸦的顺序,并根据学情灵活调整,让学生打消心理顾虑、敞开心扉,最终恢复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美术教学涂鸦  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三类。本文主要谈及具备适应性心理问题特征
期刊
摘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如何让学生的思考更为清晰、深入、灵活,需要教师的引导:从独立思考起步,“关联”他人的思考,“看见”自己的思考,走向“一”与“多”的统一。  关键词:思考小学数学找规律  学习与思考,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思考中学习,并学习如何思考,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如何让学生的思考更为清晰、深入、灵
期刊
摘要: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教师正是通过对众多教学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的力量。以《因数与倍数》一课为例,阐述教学细节的把握:理解教材,精心预设;捕捉生成,有效处理。  关键词:教学细节因数与倍数教材理解预设生成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