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礼仪教育具有渗透性和随机性,因此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打招呼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原始的方式,是幼儿生活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在“家园协作背景下幼儿礼仪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下开展“礼仪小天使”打招呼专项活动:每天幼儿来园时都会请一些幼儿带上标有“礼仪小天使”字样的绶带在门口与进园的老师、家长和幼儿打招呼。旨在让幼儿从最基本的问好开始,习得最初的礼仪礼貌,开启幼儿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一、“打招呼”现状阐述
在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效果下,幼儿几乎都知道“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行为,见面要打招呼。但在实际打招呼的过程中有较大差异,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现状:
1.知之,不愿为。
站在门口,不一会就相互玩起来,完全无视看到进园的家长和幼儿。进园的幼儿也很少与他们打招呼,自顾自地进来。一些幼儿虽然有家长提醒,但仍会自行跑开。这也是在幼儿中常见的问题,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
打招呼的礼仪行为停留在知晓层面,不为或者不愿意为,行为中体现较少。
2.知之,不会为。
打招呼,但仅限于说声:“早”。一些幼儿在问好时声音特别响,之后会玩闹般笑起来,似乎更享受重复“问好“这一行为动作。还有一些幼儿脸上十分严肃,与进园的家长和幼儿打招呼,几乎无眼神交流。进园的幼儿需提醒,且这类幼儿占据着大多数。
很多时候幼儿能够与他人打招呼,但表现出行为不当的现象。如把打招呼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嬉闹起来;或是机械地按照成人要求表现出打招呼的行为。
3.知之,不坚持为。
会一直站着望着家长和幼儿进园的方向,有人进来了,会看着对方笑、大声问好,甚至会鞠躬。被打招呼的幼儿不需要提醒,会主动笑着做出回应。此类幼儿较少,但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哪个班级都有几名这样的幼儿。但经常地,即使在专项活动中很会打招呼的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则变得不会或不愿打招呼了。
当然也不乏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与别人主动打招呼的幼儿,但数量相对较少。综上所述,幼儿在打招呼的实践中呈现三种问题:一是不愿意打招呼;二是不知道为什么打招呼,所以单调地执行成人的要求或当做好玩的把戏;三是只在类似“礼仪小天使”的专项活动中才表现出礼仪行为,平日活动无彰显。
二、“打招呼”现状分析
幼儿礼仪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打招呼以及对视、微笑等表现与其说是这一礼仪行为的外在要求,不如说是与人交往中对人尊重的表现。但显然,大多数幼儿在“打招呼”的过程中并未表现出礼仪“真心与尊重”的核心。而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则是礼仪行为的教育并未进入幼儿内心,形成内在驱动力。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有:
1.年龄特点——交往需求。
上述三种情况,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表现得越倾向于前面的情况,越是年龄大的幼儿越是倾向于后面的情况。处于刚刚踏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年龄段幼儿似乎更不愿意与人打招呼,甚至会被打招呼的人“吓跑”,一些幼儿表现出想要交往的动机,但仍无行为体现,如看着打招呼的人害羞地笑。随着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大班幼儿则表现出友好的交往态度,如主动与人打招呼。其次还要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情况而定。
2.教育偏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随着对幼儿了解程度的加深,很多家长和教师意识到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以在活动中他们会有意识地告诉幼儿一些礼仪行为——见到他人要说“你好”等。很多人会觉得幼儿年龄太小,不懂,只要行为中体现即可。但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成为一种外在约束机制,如在调查中幼儿知道升国旗不能讲话,问其原因则是:“老师要批评的。”所以当这种外在约束消失时,幼儿的行为表现也会随之消失。就算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心中也无衡量的标准。
3.家长——虎头知晓,蛇尾跟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现在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自身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很注重幼儿礼仪内容的传授和要求。但在门口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提醒孩子和老师或幼儿打招呼,但当孩子表现出不愿意打招呼的行为时,家长则一笑了之,并无后续跟进。礼仪如果变成了一种知识经验或是仅以知晓为目的,那么就会成为一个泡影消失在幼儿的生活中。所以家长这样的行为何以能够让幼儿做到、做好呢?
三、“打招呼”入心策略阐述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积极、活动、发展地存在。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幼儿“内在生命力”的发挥。礼仪教育更是内心支配下的外在行为表现,因此“打招呼”这一礼仪行为也要从幼儿内心入手,在知晓礼仪行为的同时,采取措施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给予幼儿持续坚持的动力,从而实现礼仪教育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一)会打招呼——知晓礼仪的具体要求
礼仪有具体行为要求,所以在礼仪教育中要让幼儿知道“做什么”和“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幼儿实现“做好”的效果。而“入心”式的“会打招呼”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告知幼儿该如何做,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同伴分享,互动知晓。
同伴差异资源的互动是适宜幼儿的学习方式之一,同伴之间的差异更利于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在家庭教育的力量下很多幼儿都知道要打招呼,也知道打招呼的一些要求。所以当幼儿之间的经验互动时,很快会形成幼儿之间共性的关于打招呼的经验,如看着对方、微笑、问好、鞠躬等。在行为践行过程中,自然也会呈现出几种差异,好的差异资源也自然成为学习的样本。
2.图片学习,提醒知晓。
整个幼儿园阶段幼儿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借助于可视图片的学习成为幼儿礼仪教育中的有效策略。在学习“打招呼”的礼仪行为中,教师可将幼儿的认知经验用图片或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张贴在教室中的显眼位置,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3.成人示范,模仿知晓。
幼儿天生爱模仿,因此模仿学习是其学习的主要方式。每天早上教师在门口迎接幼儿时,以及家长送幼儿入园与教师或其他幼儿打招呼时都是成人发挥良好影响力的机会。这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进行正面示范,将打招呼正确的礼仪行为体现出来。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的眼中,潜移默化为幼儿自己的行为。
(二)乐打招呼——激发内心驱动力
1.现场回放,对比中纠错。
体验是最能触动内心的一种形式,远远大于成人苦口婆心说服的力量。教师可将幼儿做“礼仪小天使”时的行为拍摄下来进行播放。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着对“打招呼”行为的判断标准,所以他们在对比中很自然地建构出正确打招呼的经验,对自身行为进行隐性的行为修正。
2.师幼交流,感受上的引导。
众所周知,很多时候礼仪行为是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感受的,如微笑等。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即使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自身也无意识。所以教师可引导幼儿感受到一些礼仪行为带来的快乐。如让幼儿体验打招呼后,对方的言行举止的变化;别人回应招呼后自己的心理感受等。让幼儿感受到打招呼是一种美妙的行为,从而愿意去这么做。
如:T:你最喜欢哪个小天使?
C:千千,因为她站得好。
C:脸上笑眯眯的,看起来很好看。
T:这个妈妈在干什么?
C:看着这个小天使。
C:打招呼。
T:看到微笑着看着你,你的心情怎么样?
C:很开心。
3.环境支撑,无形中引领。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因此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也必然会被应用到幼儿礼仪教育中来。教师可在班级中创设“打招呼礼仪墙”,将日常捕捉到的一些幼儿打招呼的照片张贴在班级的礼仪墙上,形成促进幼儿自主打招呼的力量。
环境除了物质环境外,还包括心理环境。“打招呼”是一种互动行为,如果仅仅教育幼儿主动打招呼,而总得不到回应,这种“乐为”的状况也持续不了多久。所以要同步在家长中宣传“打招呼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促进打招呼双方间的互动,形成此礼仪行为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打招呼——建立持续激励机制
幼儿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乐为、会为还不足以确定其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还需要在行为中采取一些策略帮助幼儿建立持续激励机制,巩固强化此行为。
1.创设机会,练习行为。
促进幼儿“打招呼”礼仪行为的养成要在幼儿打招呼的践行过程中。打招呼是生活礼仪行为,所以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而并非是借助刻意创设机会就能完成的教育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创设一些促进幼儿打招呼的实践平台。如早上与来园家长和幼儿之间互动招呼、区域中“打招呼”情境的创设等。同步设计打招呼的系列课程,如体验活动《我做礼仪小天使》、谈话活动《礼仪小天使》、绘画活动《美丽的礼仪小天使》、记录活动《今天,你打招呼了吗》等,逐步跟进幼儿的行为。
2.多样奖励,强化行为。
幼儿有获取性和满足性两种需求。因此可适当对幼儿进行奖励和鼓励。
贴花纸几乎是所有幼儿阶段孩子的最爱。在礼仪教育中可投其所好,将贴花纸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引入。当孩子表现出礼仪行为时,适当送一些贴花纸给幼儿。对于贴花纸的选择,教师可固定一种贴花,专门作为幼儿表现出“打招呼”行为时的奖励。而且在奖励时要让幼儿明白为什么得到贴花纸,只有这样才会有“打招呼”行为的奖励效果。此外还可以定期与班级幼儿一起推选“礼仪小标兵”、“礼仪小能手”等,促进幼儿坚持礼仪行为。
幼儿年龄较小,其行为是可塑的、可引导的。因此教师对幼儿表现出来的打招呼行为进行表扬,以成为幼儿愿意打招呼的动力支撑,促进幼儿行为的引导式自我强化。此外教师要多多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及时跟进。特别是在专项活动外幼儿有打招呼行为表现的,更要强化,形成心理环境上的影响力。如丁丁在进区域时会与其他人打招呼,区域结束后教师请小朋友一起来找找丁丁在区域里值得表扬的地方,以形成共性经验推广下去。
3.联手家长,增加合力。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扶手,因此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将家长资源引入到教育中来。对于“打招呼”的礼仪行为,可以开展“爸爸妈妈来比赛”打招呼礼仪活动,将设计好的表格发给家长,以一个月为限,请幼儿与其选定的一名家长进行比赛,互相监督、记录一个月内打招呼的情况,交到幼儿园后教师与幼儿互动点评。这样不仅增强了家长的示范作用,还扩大了幼儿礼仪行为的生活面,有效克服幼儿家园表现不一致的现象。
激励强化,是各方综合作用的效果。幼儿行为的巩固需要不断地提醒和督促,所以在“打招呼”上,也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同伴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其内心的坚持。行为与意识的统一后,意识指导行为,再在行为中强化巩固就会起到预期的作用。
在知晓的层面上乐为、愿为,有具体的方法,再有坚持性即可实现礼仪知情意行统一的效果。礼仪本身就是心与行合一的载体。打招呼作为礼仪教育的片段之一,虽然外显在行为中,但很大程度反映出个人内心的想法。也就是说只有从内心表现出真心与尊重,行为自发的结果时,礼仪才会在行为中自然彰显出来,礼仪教育的效果才会凸显。因此,让礼仪教育“入心”吧!
一、“打招呼”现状阐述
在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效果下,幼儿几乎都知道“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行为,见面要打招呼。但在实际打招呼的过程中有较大差异,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现状:
1.知之,不愿为。
站在门口,不一会就相互玩起来,完全无视看到进园的家长和幼儿。进园的幼儿也很少与他们打招呼,自顾自地进来。一些幼儿虽然有家长提醒,但仍会自行跑开。这也是在幼儿中常见的问题,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
打招呼的礼仪行为停留在知晓层面,不为或者不愿意为,行为中体现较少。
2.知之,不会为。
打招呼,但仅限于说声:“早”。一些幼儿在问好时声音特别响,之后会玩闹般笑起来,似乎更享受重复“问好“这一行为动作。还有一些幼儿脸上十分严肃,与进园的家长和幼儿打招呼,几乎无眼神交流。进园的幼儿需提醒,且这类幼儿占据着大多数。
很多时候幼儿能够与他人打招呼,但表现出行为不当的现象。如把打招呼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嬉闹起来;或是机械地按照成人要求表现出打招呼的行为。
3.知之,不坚持为。
会一直站着望着家长和幼儿进园的方向,有人进来了,会看着对方笑、大声问好,甚至会鞠躬。被打招呼的幼儿不需要提醒,会主动笑着做出回应。此类幼儿较少,但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哪个班级都有几名这样的幼儿。但经常地,即使在专项活动中很会打招呼的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则变得不会或不愿打招呼了。
当然也不乏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与别人主动打招呼的幼儿,但数量相对较少。综上所述,幼儿在打招呼的实践中呈现三种问题:一是不愿意打招呼;二是不知道为什么打招呼,所以单调地执行成人的要求或当做好玩的把戏;三是只在类似“礼仪小天使”的专项活动中才表现出礼仪行为,平日活动无彰显。
二、“打招呼”现状分析
幼儿礼仪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打招呼以及对视、微笑等表现与其说是这一礼仪行为的外在要求,不如说是与人交往中对人尊重的表现。但显然,大多数幼儿在“打招呼”的过程中并未表现出礼仪“真心与尊重”的核心。而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则是礼仪行为的教育并未进入幼儿内心,形成内在驱动力。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有:
1.年龄特点——交往需求。
上述三种情况,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表现得越倾向于前面的情况,越是年龄大的幼儿越是倾向于后面的情况。处于刚刚踏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年龄段幼儿似乎更不愿意与人打招呼,甚至会被打招呼的人“吓跑”,一些幼儿表现出想要交往的动机,但仍无行为体现,如看着打招呼的人害羞地笑。随着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大班幼儿则表现出友好的交往态度,如主动与人打招呼。其次还要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情况而定。
2.教育偏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随着对幼儿了解程度的加深,很多家长和教师意识到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以在活动中他们会有意识地告诉幼儿一些礼仪行为——见到他人要说“你好”等。很多人会觉得幼儿年龄太小,不懂,只要行为中体现即可。但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成为一种外在约束机制,如在调查中幼儿知道升国旗不能讲话,问其原因则是:“老师要批评的。”所以当这种外在约束消失时,幼儿的行为表现也会随之消失。就算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心中也无衡量的标准。
3.家长——虎头知晓,蛇尾跟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现在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自身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很注重幼儿礼仪内容的传授和要求。但在门口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提醒孩子和老师或幼儿打招呼,但当孩子表现出不愿意打招呼的行为时,家长则一笑了之,并无后续跟进。礼仪如果变成了一种知识经验或是仅以知晓为目的,那么就会成为一个泡影消失在幼儿的生活中。所以家长这样的行为何以能够让幼儿做到、做好呢?
三、“打招呼”入心策略阐述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积极、活动、发展地存在。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幼儿“内在生命力”的发挥。礼仪教育更是内心支配下的外在行为表现,因此“打招呼”这一礼仪行为也要从幼儿内心入手,在知晓礼仪行为的同时,采取措施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给予幼儿持续坚持的动力,从而实现礼仪教育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一)会打招呼——知晓礼仪的具体要求
礼仪有具体行为要求,所以在礼仪教育中要让幼儿知道“做什么”和“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幼儿实现“做好”的效果。而“入心”式的“会打招呼”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告知幼儿该如何做,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同伴分享,互动知晓。
同伴差异资源的互动是适宜幼儿的学习方式之一,同伴之间的差异更利于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在家庭教育的力量下很多幼儿都知道要打招呼,也知道打招呼的一些要求。所以当幼儿之间的经验互动时,很快会形成幼儿之间共性的关于打招呼的经验,如看着对方、微笑、问好、鞠躬等。在行为践行过程中,自然也会呈现出几种差异,好的差异资源也自然成为学习的样本。
2.图片学习,提醒知晓。
整个幼儿园阶段幼儿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借助于可视图片的学习成为幼儿礼仪教育中的有效策略。在学习“打招呼”的礼仪行为中,教师可将幼儿的认知经验用图片或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张贴在教室中的显眼位置,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3.成人示范,模仿知晓。
幼儿天生爱模仿,因此模仿学习是其学习的主要方式。每天早上教师在门口迎接幼儿时,以及家长送幼儿入园与教师或其他幼儿打招呼时都是成人发挥良好影响力的机会。这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进行正面示范,将打招呼正确的礼仪行为体现出来。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的眼中,潜移默化为幼儿自己的行为。
(二)乐打招呼——激发内心驱动力
1.现场回放,对比中纠错。
体验是最能触动内心的一种形式,远远大于成人苦口婆心说服的力量。教师可将幼儿做“礼仪小天使”时的行为拍摄下来进行播放。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着对“打招呼”行为的判断标准,所以他们在对比中很自然地建构出正确打招呼的经验,对自身行为进行隐性的行为修正。
2.师幼交流,感受上的引导。
众所周知,很多时候礼仪行为是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感受的,如微笑等。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即使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自身也无意识。所以教师可引导幼儿感受到一些礼仪行为带来的快乐。如让幼儿体验打招呼后,对方的言行举止的变化;别人回应招呼后自己的心理感受等。让幼儿感受到打招呼是一种美妙的行为,从而愿意去这么做。
如:T:你最喜欢哪个小天使?
C:千千,因为她站得好。
C:脸上笑眯眯的,看起来很好看。
T:这个妈妈在干什么?
C:看着这个小天使。
C:打招呼。
T:看到微笑着看着你,你的心情怎么样?
C:很开心。
3.环境支撑,无形中引领。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因此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也必然会被应用到幼儿礼仪教育中来。教师可在班级中创设“打招呼礼仪墙”,将日常捕捉到的一些幼儿打招呼的照片张贴在班级的礼仪墙上,形成促进幼儿自主打招呼的力量。
环境除了物质环境外,还包括心理环境。“打招呼”是一种互动行为,如果仅仅教育幼儿主动打招呼,而总得不到回应,这种“乐为”的状况也持续不了多久。所以要同步在家长中宣传“打招呼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促进打招呼双方间的互动,形成此礼仪行为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打招呼——建立持续激励机制
幼儿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乐为、会为还不足以确定其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还需要在行为中采取一些策略帮助幼儿建立持续激励机制,巩固强化此行为。
1.创设机会,练习行为。
促进幼儿“打招呼”礼仪行为的养成要在幼儿打招呼的践行过程中。打招呼是生活礼仪行为,所以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而并非是借助刻意创设机会就能完成的教育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创设一些促进幼儿打招呼的实践平台。如早上与来园家长和幼儿之间互动招呼、区域中“打招呼”情境的创设等。同步设计打招呼的系列课程,如体验活动《我做礼仪小天使》、谈话活动《礼仪小天使》、绘画活动《美丽的礼仪小天使》、记录活动《今天,你打招呼了吗》等,逐步跟进幼儿的行为。
2.多样奖励,强化行为。
幼儿有获取性和满足性两种需求。因此可适当对幼儿进行奖励和鼓励。
贴花纸几乎是所有幼儿阶段孩子的最爱。在礼仪教育中可投其所好,将贴花纸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引入。当孩子表现出礼仪行为时,适当送一些贴花纸给幼儿。对于贴花纸的选择,教师可固定一种贴花,专门作为幼儿表现出“打招呼”行为时的奖励。而且在奖励时要让幼儿明白为什么得到贴花纸,只有这样才会有“打招呼”行为的奖励效果。此外还可以定期与班级幼儿一起推选“礼仪小标兵”、“礼仪小能手”等,促进幼儿坚持礼仪行为。
幼儿年龄较小,其行为是可塑的、可引导的。因此教师对幼儿表现出来的打招呼行为进行表扬,以成为幼儿愿意打招呼的动力支撑,促进幼儿行为的引导式自我强化。此外教师要多多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及时跟进。特别是在专项活动外幼儿有打招呼行为表现的,更要强化,形成心理环境上的影响力。如丁丁在进区域时会与其他人打招呼,区域结束后教师请小朋友一起来找找丁丁在区域里值得表扬的地方,以形成共性经验推广下去。
3.联手家长,增加合力。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扶手,因此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将家长资源引入到教育中来。对于“打招呼”的礼仪行为,可以开展“爸爸妈妈来比赛”打招呼礼仪活动,将设计好的表格发给家长,以一个月为限,请幼儿与其选定的一名家长进行比赛,互相监督、记录一个月内打招呼的情况,交到幼儿园后教师与幼儿互动点评。这样不仅增强了家长的示范作用,还扩大了幼儿礼仪行为的生活面,有效克服幼儿家园表现不一致的现象。
激励强化,是各方综合作用的效果。幼儿行为的巩固需要不断地提醒和督促,所以在“打招呼”上,也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同伴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其内心的坚持。行为与意识的统一后,意识指导行为,再在行为中强化巩固就会起到预期的作用。
在知晓的层面上乐为、愿为,有具体的方法,再有坚持性即可实现礼仪知情意行统一的效果。礼仪本身就是心与行合一的载体。打招呼作为礼仪教育的片段之一,虽然外显在行为中,但很大程度反映出个人内心的想法。也就是说只有从内心表现出真心与尊重,行为自发的结果时,礼仪才会在行为中自然彰显出来,礼仪教育的效果才会凸显。因此,让礼仪教育“入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