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其中一种,其在学生学习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尽一切所能,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遵循一定的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政治教师在倡导“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同时,还应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创造性原则。这里的“创造性”既是指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造性,也指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授政治课时,除了传输政治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实际,并思考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寻找创新性、科学化的学习法,以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第二,主体性、个性化原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必定是建立在被尊重、被理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式的培养与教育。第三,探究性原则。创造思维源于质疑与探究,故教师的课堂一定要做到趣味性、探究性与知识性并存,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创造性思维才会得到发展。第四,动态与开放性。只有教师营造了动态与开放的环境,学生才能完全放下心中芥蒂,积极参与课堂,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味地传输枯燥知识,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其个性创造能力完全被压抑,学生只跟着教师说“对、是”,却很少有人质疑或创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探索,以此来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其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扬起自信的风帆》中“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的系列内容教学中,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海伦凯勒》片段,让学生感受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自信求学的坚强与刻苦,然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能说一说海伦凯勒成功的必备因素有哪些?她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的?自信在助推海伦成功时有哪些作用?假如你是海伦,你能同她那样坚强和自信吗?”教师的问题情境极大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质疑与创新。
三、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创新
创造性思维除了源自质疑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发展。这就意味着,政治教师要采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营造趣味活泼的初中政治课堂,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奠定基础。首先,教师要设置好合作探究的任务。教师所设计的合作探究问题要具有新颖性、层次性、科学性和吸引力,要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让挫折豐富我们的人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用PPT展示“某人对抗挫折成功后人生辉煌”和“某人屈服挫折,人生暗淡”的两个案例,并给出以下合作探究任务:“两个人的事迹说明了什么?请分别从自然、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分析二者面临的挫折,第一个人成功的秘籍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抗挫折呢?”这样的探究性任务极大活跃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其次,重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思维的变化,并通过指导与点拨推动学生创造新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自信心。
四、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创造性思维发展是以感知、记忆、想象、推理等为基础上,生活化教学法中涉及生活化、实际化的情境案例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记忆、联想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我与父母交朋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代沟”,并且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科学相处,教师可为学生讲述自己年少与父母相处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将自己的真实生活案例搬到政治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其次,教师可让学生就以上“相处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是否存在逆反现象。
责任编辑 王思静
一、遵循一定的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政治教师在倡导“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同时,还应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创造性原则。这里的“创造性”既是指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造性,也指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授政治课时,除了传输政治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实际,并思考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寻找创新性、科学化的学习法,以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第二,主体性、个性化原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必定是建立在被尊重、被理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式的培养与教育。第三,探究性原则。创造思维源于质疑与探究,故教师的课堂一定要做到趣味性、探究性与知识性并存,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创造性思维才会得到发展。第四,动态与开放性。只有教师营造了动态与开放的环境,学生才能完全放下心中芥蒂,积极参与课堂,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味地传输枯燥知识,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其个性创造能力完全被压抑,学生只跟着教师说“对、是”,却很少有人质疑或创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探索,以此来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其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扬起自信的风帆》中“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的系列内容教学中,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海伦凯勒》片段,让学生感受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自信求学的坚强与刻苦,然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能说一说海伦凯勒成功的必备因素有哪些?她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的?自信在助推海伦成功时有哪些作用?假如你是海伦,你能同她那样坚强和自信吗?”教师的问题情境极大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质疑与创新。
三、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创新
创造性思维除了源自质疑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发展。这就意味着,政治教师要采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营造趣味活泼的初中政治课堂,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奠定基础。首先,教师要设置好合作探究的任务。教师所设计的合作探究问题要具有新颖性、层次性、科学性和吸引力,要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让挫折豐富我们的人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用PPT展示“某人对抗挫折成功后人生辉煌”和“某人屈服挫折,人生暗淡”的两个案例,并给出以下合作探究任务:“两个人的事迹说明了什么?请分别从自然、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分析二者面临的挫折,第一个人成功的秘籍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抗挫折呢?”这样的探究性任务极大活跃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其次,重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思维的变化,并通过指导与点拨推动学生创造新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自信心。
四、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创造性思维发展是以感知、记忆、想象、推理等为基础上,生活化教学法中涉及生活化、实际化的情境案例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记忆、联想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我与父母交朋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代沟”,并且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科学相处,教师可为学生讲述自己年少与父母相处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将自己的真实生活案例搬到政治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其次,教师可让学生就以上“相处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是否存在逆反现象。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