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半格诗规制考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ec.2017Vol.33No.6
  DOI:10.13216/j.cnki.upcjess.2017.06.0012
  摘要:白居易作为元白诗派的代表人物,创造了半格诗这一新的诗体,融合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格律规范于一体。就字数而言,半格诗不受字数限制,多用12句、16句、20句等句数类型;就平仄而言,合律诗句和不合律诗句同时存在且比重大致持平,多用粘对律和拗救;就用韵而言,其韵式分为一韵到底、邻韵互押和中途换韵三种,平声韵部使用频率较高;就对仗而言,主要分为律诗的工对、古体诗的对仗和无对仗等三种类型。其规制介于古体诗和近体诗之间,别具一格,“似古非古,似律非律”,为古典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白居易;半格诗;平仄;用韵;对仗
  中图分类号:I20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6007008
  贞元、元和年间,士人一改大历诗风的气骨顿衰,在诗坛掀起一股革新风气。白居易突破了近体诗格律的束缚,对诗体进行了创新,创造了“半格诗”这一新诗体。在对半格诗的研究中,学界对于《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九云“半格诗律诗附”这一句话的句读争议颇多:一种句读为“半格诗,律诗附”,认为半格詩是一种介于古体诗和近体诗之间的新诗体;另一种句读为“半/格诗,律诗附”,认为此卷内一半为格诗一半为律诗。但“半格诗,律诗附”的声音胜过“半/格诗,律诗附”,前者被学界所普遍接受。
  既然如此,半格诗这一新的诗体有何格律特征就成为半格诗研究的内容,如清人赵执信认为半格诗乃是介于古体诗和近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但这均为结论式的设定,并无详尽的论据支撑。因此,本文将对白居易半格诗一卷进行文本研究,从平仄、押韵、对仗三个方面分析,以熟知的律诗格律为参照,确定白居易半格诗的规制规范。
  一、白居易半格诗的平仄及句式分析
  白居易的半格诗存有40首,大多集中于《白氏长庆集》后集之中,写于开成二年之后。这些半格诗的平仄既不符合唐代以后逐渐定型的近体诗格律,也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古体诗。这些半格诗之中有的用对句,有的是散句,既存在合律的诗句,又存在不合律的诗句,正如施蛰存先生所说的“似古非古,似律非律”[1]487。
  (一)白居易半格诗的平仄及句式
  半格诗位于《白氏长庆集》第六十九卷,五言半格诗共有38首,七言半格诗共有2首。笔者将38首五言半格诗进行平仄分析之后,对所有五言句式进行整理编码,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中甲、乙、丙三类均包括合律、不合律、拗救三种类型,丁类包括合律、不合律两种类型。五言半格诗平仄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白居易五言半格诗甲句式有4种不合律的句式,乙句式有5种不合律的句式,丙句式有2种不合律的句式,丁句式有6种不合律的句式。甲、乙、丁三类不合律句式较多。此外,甲句式合律比为6029%,乙句式合律比为3909%,丙句式合律比为6221%,丁句式合律比为3493%。
  甲句式与丙句式合律比较高,乙句式与丁句式合律比较低,且两种句式中存在律诗声律中所避免的“犯孤平”和“三平调”。
  可以看出,本首诗的平仄中共有6句符合严格的平仄规范,另外6句中有1处拗救,其余5句则属于不合律的诗句,其中丁句式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两句均出现“三平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此诗中既存在律句又存在不合律的诗句,其比重约为1∶1,与上述表格所示相一致。
  白居易五言半格诗数量较多,而七言半格诗仅存两首,分别为《感旧》和《达哉乐天行》。由于数量较少,在此作简要描述。七言半格诗共有44句,其中11句为律句,1句为拗救,32句为不合律的诗句,且在其中15句存在第1节拍与第2节拍第2字平仄相同的现象,8句存在“三平调”这种声病。律句占25%,拗救占227%,不合律的诗句占7273%。因此,七言半格诗合律比低于五言半格诗, 合律与不合律的诗句之比约为1∶3。
  (二)白居易半格诗的粘对
  在分析了白居易半格诗的平仄和句式后,我们对其半格诗的声律规范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将对半格诗的粘对进行详细考察。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在对句中平仄是相对的。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2]35由于白居易五言半格诗的数量较多,在对其粘对使用逐首分析后,共有《小阁闲坐》《樱桃花下有感而作》两首符合“粘式律”,各联之间均以粘的方式组合而成,其余36首均为“粘对律”[3]6387,其中既有相粘之处,又有不相粘的地方。诗歌内粘对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白居易五言半格诗主要遵循“粘对律”这一组合方式,相粘和不相粘并存,且两者比重大致平衡。而综观38首诗歌中各联内的对数,则会发现其合对率较高,共达274处之多,占总联数的7405%,且联间粘数为197,约占总联数的一半左右,与其遵循“粘对律”这一组合方式相吻合。此外,联间粘对数则数量较低,只有总联数的40%左右。综上可知,白居易五言半格诗的粘对与律诗、古体诗都存在一定差异,其粘对没有律诗的粘对严格,但是比古体诗在声律规范上更进一步,正所谓“有的用对句,有的用散句而平仄粘缀”[1]487,在声律规范上独树一帜。
  相比五言半格诗的粘对,七言半格诗在其粘对方面也有独特之处。两首七言半格诗均符合“粘对律”的组合方式,《感旧》联内对数、联间粘数、联间粘对数分别为2、4、0,《达哉乐天行》分别为8、8、4。由此可以看出,七言半格诗的合对率为4545%,合粘率为60%,联间粘对率为20%。较之五言半格诗而言,其合对率和粘对率较低,而合粘率则较高,又不同于律诗和近体诗的声律特征。众所周知,律诗平仄规范的出现是为了诗歌诵吟的时候更加流美,声律更加和谐,“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2]36,白居易的半格诗则改变了律诗在声律方面的一些规范,突破了声律的束缚,使诗歌在声律更加宽松的状态下,注重诗歌内容的现实性和诗歌情感的表达。   (三)白居易半格诗与律诗在平仄方面的比较
  平仄,作为律诗和古体诗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在诗歌规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声得盐梅,响滑榆槿”(《文心雕龙·声律》),声律起着调味和润滑作用,它的存在使得诗篇更加和谐完整。
  在平仄使用和句式方面,律诗严格遵照上述平仄规范,各联各句均为甲、乙、丙、丁句式的基本句式及其变式,多使用aB或bA律联形式。而白居易的半格诗则突破了律诗的规制,句式变化较多,共存在17种。句式的增多,使得联式组合增多,不再拘泥于固定的aB或bA的律联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乙句式和丁句式出现了“孤平”和“三平调”这两种律诗中刻意避免的声病,如“乙1”“乙3”“乙5”“丁1”“丁2”等句式,且在其七言半格诗中,句式的合律比较低,且多出现第1节拍与第2节拍的第2字平仄相同的现象。
  除此之外,拗救作为律诗之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平仄配合形式,在诗歌中常常出现。作为特殊句式,拗救在保证联内平仄相平衡的状况下对平仄位置进行一定限度的调整,既保证了声律的协调,又为诗歌增添了较为多样的句式组合形式。白居易的半格诗也多出现拗救现象,且在五言半格诗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丙句式的拗救“平平仄平仄”出现次数达68次之多,占丙句式的3134%。此外,甲句式和乙句式虽不及丙句式出现次数如此频繁,也多有涉及。相比之下,七言半格诗因数量有限,拗救出现次数仅为1次,所占比重也较少。
  除上述方面外,粘对作为诗歌的基本构律规则,在声律方面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律诗的粘对有着严格的限制,每个节拍之间“异音相从”、上下节拍之间“轻重悉异”,而两联之间相连两句平仄相粘,这种组合方式确保诗歌的声律和谐完整,且易于掌握。在白居易半格诗中,粘对情况并不和律诗一样规范严格,仅存在两首诗歌全诗相粘相对,其他多以“粘对律”的组合形式出现,一首诗歌中既有相粘之处,又存在不粘之处,粘对相对自由。五言半格诗合对律高于合粘率,联内相对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而七言半格诗均以“粘对律”的组合形式出现,它的合粘率高于合对律,联间相粘占绝大多数。
  综上所述,白居易半格诗在句式、拗救、粘对等方面与律诗的差异都显示着它作为一种新的诗体的特征。
  二、白居易半格诗的用韵分析
  律诗用韵要求用平声韵且要一韵到底或邻韵互押,不能随意换韵,以此与古体诗进行区分。而半格诗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在用韵方面既不同于古体诗的用韵,又没有律诗如此严格的规定,在用韵方面保持较大的自由。下面将从押韵和韵部使用两个方面对半格诗的用韵进行一定的界定。
  (一)白居易半格诗的押韵
  从《诗经》开始,大部分的诗歌都会遵循押韵这一规定,但是在律诗定型之前,这一规定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诗歌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但在律诗定型之后,要求一韵到底,且要求押平声韵。②在白居易的半格诗之中,其押韵情况种类较多,有的诗歌会遵循一韵到底的要求,有的诗歌邻韵互押,有的诗歌会中途换韵,且诗歌不仅押平声韵,也押仄声韵,下面对每首诗歌的押韵情况进行详细归纳,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白居易半格诗的押韵情况大致可分为一韵到底、邻韵互押、中途换韵三种类型。其中一韵到底的诗歌共3首,它们均押平声韵,符合律诗严格的用韵标准。而邻韵互押的情况较多,共16首,它们的押韵虽不属同一个韵部,但符合《广韵》中有些韵部可以同用的情况,也屬于押韵的一种类型,并且在这种类型中有6首诗歌押仄声韵,在律诗之中也存在少量押仄声韵的诗歌。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半格诗共有21首存在中途换韵的情况。换韵只有在古体诗中可以存在,而律诗中是不允许的,其换韵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是两三句换一韵,全诗共有两个韵部;有的是全诗所用韵大多属于邻韵同用,但是中间夹杂一个独用的韵部进行换韵;有的则是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用。这些情况在白居易半格诗中都有体现。综上所述,白居易半格诗中的押韵情况也大体符合“似古非古,似律非律”的特征,其中13首完全符合律诗的押韵标准,有6首律诗中较为少见的押仄声韵的诗歌,其余21首为符合古体诗的押韵方式。白居易半格诗中符合律诗押韵特征的诗歌与符合古体诗押韵特征的诗歌大致持平。
  下面笔者选取一首诗歌进行详细分析: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 。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
  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
  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
  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
  这首诗歌的押韵较为复杂,其中既有仄声韵,又有平声韵,且两种韵交替使用。其中“语”“汝”两字属上声韵第8语韵,“伤”“亡”“强”三字属下平声韵第10阳韵,“恶”属入声韵第19铎韵,“脚”“弱”两字属入声韵第18药韵,“患”属去声韵第30谏韵,“间”属去声韵第31裥韵,“言”属上平声韵第22元韵,“先”属下平声韵第1先韵。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共使用8个韵部,其中药韵和铎韵可以同用,谏韵和裥韵可以同用,因此,这首诗除最后两个韵脚外,其余的都是以平仄为单位使用一韵或邻韵互押的方式来用韵的。较为特殊的是,在中途换韵的这种类型中,大部分都为仄声韵,只有3首诗为平声韵中途换韵的,不仅如此,其中有4首诗为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用的情况,但是有的仅在全诗之中存在一个仄声韵或一个平声韵,如《春日闲居》其二、《三年除夜》等。总之,在白居易半格诗的押韵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作为一种介于古体诗和律诗之间新的诗体的独特性,其押韵特征既存在古体诗的特征,也存在律诗的一些显著特征。   (二)白居易半格诗的韵部使用
  在对白居易半格诗的押韵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半格诗使用的一些押韵方式及押韵特征。下面笔者将对其韵部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考察白居易半格诗平仄韵部的使用情况及具体韵部的使用频率,具体如表4所示。
  白居易半格诗的韵部使用情况集中于65个韵部,其中平声韵部有25个:上平声韵部有14个,下平声韵部有11个。而仄声韵部的使用较多,共有40个,其中上声韵部12个,去声韵部18个,入声韵部10个。在这些韵部中,大部分韵部都是仅在一首诗歌中使用,只有22个韵部出现的次数为两次或两次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仅在一首诗歌中出现过的有些韵部,如“上平13佳”“上平18谆”“上平19臻”“上7尾”“上39耿”“去9御”等,在半格诗中只有一个韵脚属于这些韵部。它们不仅在所有诗歌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在同一首诗中出现的频率也较低。除此之外,在这65个韵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韵部大多为宽韵,如阳韵、庚韵等,字数较少但比较合用的韵部也较多出现,如侵韵、删韵等。
  总之,白居易半格诗中韵部使用较多,且平上去入四声韵部均有涉及,其中平声韵使用较多,共有25个韵部,并且“下平12庚”“下平2仙”“上平27删”“下平10阳”等韵部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仄声韵部虽有40个,但除“入1屋”“入3烛”“去5置”“去6至”“上6止”等韵部的使用频率较高外,其余韵部大多仅在一首诗歌中出现,且多在一首诗中只有一个韵脚。此外,半格诗使用宽韵的频率较高,窄韵的使用大多为比较合用的韵部。
  (三)白居易半格诗与律诗在用韵方面的比较
  韵律作为诗歌构成要素之一,“可以使文字束于韵而不离散,使诗句系于韵而不纷乱”[3]7。自诗歌产生发展至唐代律诗定型,其本质特征主要是平仄方面,而用韵方面则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用韵规范,将其加以总结,确定律诗一韵到底、中途不能换韵的规范,并且其押韵要求押平声韵,仄声韵的律诗数量较少。下面以此为参照,对白居易半格诗的用韵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押韵方面,白居易半格诗与其在声律方面的特征相似,符合“似古非古,似律非律”的整体特征,共有19首诗歌大致遵循律诗的押韵特征,其余21首诗歌属于中途换韵的押韵方式,为古体诗的押韵方式。具体来说,有3首诗歌符合严格的律诗押韵规范,一韵到底,其余16首诗歌采用邻韵互押的方式,但是一首诗歌内所选取的韵部都是可以同用的韵部,也屬于宽泛意义上的押韵。另一方面,它又存在古体诗的押韵方式,21首诗歌中不仅存在平声韵或者仄声韵中途换韵的情况,还存在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换韵的情况,这一方面又体现着它与律诗的不同之处。由此可以看出,白居易半格诗的押韵结合了古体诗和律诗两种诗体的押韵特征,是一种新的独特的押韵规范。
  在韵部使用方面,白居易半格诗与律诗两者异中有同。律诗一般押平声韵,其韵部使用大多集中于上平声和下平声韵部,而半格诗集合了律诗和古体诗两种诗体用韵特征,其韵部使用既有平声又有仄声,且平声韵部共使用25个,仄声韵部共使用40个。但是白居易半格诗的用韵在平上去入四声韵部之中,其平声韵部的比重最大,且平声韵部中每个具体韵部出现次数及频率最高,仄声韵部的使用除“入1屋”“入3烛”等出现频繁的韵部外,大部分的韵部仅在一首诗歌中出现且在诗歌内部仅出现一次。
  综上所述,白居易半格诗在用韵方面也别具一格。它不局限于律诗较为严苛的用韵标准,借鉴唐代以前诗歌中途换韵的押韵方式,将其融为一体,在韵部使用上也更为广泛,从而构成半格诗独特的用韵特征。
  三、白居易半格诗的属对分析
  唐代律诗定型之后,在继承魏晋时期的对仗规则基础上,对于对仗的位置也有了明确规定,要求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由此形成律诗对仗的严格规范。半格诗打破这一规范,在对仗方面进行了继承和创新。
  (一)白居易半格诗的对仗
  白居易半格诗的对仗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它融合了律诗和古体诗两种诗体的对仗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律诗的对仗、古体诗的对仗、没有对仗。
  下面对每种对仗类型进行举例和详细分析。
  第一种是符合律诗的对仗类型。这种类型的诗句对仗多属工对,其词性的要求较为严格,并且符合平仄相对的声律原则。如:
  伊流决一带,洛石砌千拳。(《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两崖滟氵预口,一泊潇湘天。(《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巴峡声心里,松江色眼前。(《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首夏南池独酌》)
  上述诗句中,出句和对句的词性十分工整,如“一带”对“千拳”、“两崖”对“一泊”均属于数词对数词,“巴峡”对“松江”属于地点名词对地点名词,“杂英”对“芳草”属于名词对名词,“上”对“旁”属于方位词对方位词。这些对仗严格按照词性分类,属于较为工整的对仗类型。除此之外,以上各句字声均为平仄相对,如“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为“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伊流决一带,洛石砌千拳”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居易半格诗的第二种类型较为复杂,其中既包括符合词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但不符合声律的情况,又包括同字相对的情况。如:
  平滑青磐石,低密绿阴树。(《池上幽静》)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洗竹》)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三年除夜》)
  促促急景中,蠢蠢微尘里。(《戒药》)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梦上山》)
  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小阁闲坐》)
  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洗竹》)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病中宴坐》)   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饮后戏示弟子》)
  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达哉乐天行》)
  第一组诗句中,诗歌的对仗词性相对较严谨,如“平滑”对“低密”为形容词对形容词,“布裘”对“毡履”、“青磐石”对“绿阴树”为名词对名词,但是其声律不符规范,如“平滑青磐石,低密绿阴树”为“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字声的平仄没有相对,这种对仗形式多见于汉魏时期的诗歌。第二组诗歌属于典型的古体诗的对仗方式,出句和对句中有同字相对的情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古代诗人在近体诗中对仗求其工,在古体诗中对仗求其拙。”[2]82这种较为自由的对仗方式,在保证诗歌具有一定工整性的基础上,也给诗人提供了更大的自由,使诗歌不受约束,较为自然。
  白居易半格诗的第三种对仗类型就是诗中没有对仗诗句,这种情况多见于汉魏之前的诗歌,那时诗歌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且没有严格的规范限制。在白居易半格诗中这种诗歌共5首,分别为《春日闲居》其一、其二、其三,《夏日闲放》《赠梦得》。这些均为中途换韵的诗歌,对于格律方面的要求和限制较少,诗歌在对仗方面保持较大的自由。
  除此之外,白居易半格诗在对仗的位置方面较为自由,诗歌中的对仗位置多不固定,且每首诗歌的对仗联数较少。白居易的半格诗大多联数较多,而其对仗联数较多的诗歌也仅有六联,多数诗歌集中于三到四联左右,其位置多集中于诗歌中部,也较多存在首联对仗的情况,如《小阁闲坐》《池上幽静》等20首诗歌均为首联对仗。
  综上所述,白居易半格诗的对仗种类较多,包括古体诗和律诗两种诗体的对仗类型,且其对仗位置较为自由,不遵循律诗规定的首尾两联不对仗、其余联对仗的原则,对仗联数较少且每首诗歌对仗位置不一。此外,首联对仗的诗歌较多,占白居易半格诗的一半。白居易半格诗的这些对仗特征符合施蛰存先生对格诗的定义“似古非古,似律非律”,体现其作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对仗的独特规范。
  (二)白居易半格诗与律诗在对仗方面的比较
  白居易半格诗融合了古体诗和今体诗的对仗,一首诗歌中既存在对仗工整的诗句,又存在不受束缚的高古的诗句。在对仗的词性使用方面,白居易半格诗遵循了律诗的词类划分,其词类相对较为工整,大致可分为名词相对、形容词相对、方位词相对、动词相对、虚词相对等。这些对仗中还可以继续划分,如名词还可分为服饰、地理、植物等。在这个方面,白居易半格诗较为明显地体现了律诗对仗的工整性的特征。
  而在对仗的字声平仄方面,白居易半格诗既存在平仄相对的对仗,也存在不符声律的对仗,这是结合了律诗和古体诗两种诗体的特征,并且在一首半格诗中这两种类型常常同时出现。
  在对仗的位置方面,在南北朝之前,诗歌的对仗位置没有明确要求,而齐梁体格律诗中对仗的位置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规范,唐代继承其传统,对律诗对仗的位置进行了明确要求。但是在白居易半格诗中,对仗位置没有遵循律诗对仗位置的要求,其对仗联数较少且呈不规则排列,多集中于诗歌中部,并且20首诗歌存在首联对仗的情况,占诗歌总数的1/2,这种现象在律诗中较为少见。
  白居易半格诗对仗方面的“似古非古,似律非律”与其平仄、用韵方面的整体特征相一致,它融合了两种诗体的对仗规范,以达到“外形上的整齐对称之美和意境表达的作用”[3]97,从而构成新的诗体的一种特殊的对仗规范。
  综上所述,白居易半格詩是一种格律规范介于古体诗和律诗之间的新的诗体,其格律特征为:一是字数不受限制;二是声律既存在合律的诗句又存在不合律的诗句,两者比重大致平衡,粘对主要遵循“粘对律”;三是用韵既可一韵到底、邻韵互押,又可中途换韵,且韵部使用平仄声韵均可;四是对仗既有工对,又有古体诗的对仗,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无对仗半格诗,“似古非古,似律非律”,具有作为一种新的诗体的独特之处。
  注释:
  ① 因半格诗中某些诗篇题目较长,只取前几字,不详细列举,下同。
  ② 律诗大部分押平声韵,也存在少量的仄声韵的律诗。
  ③ 因《广韵》基本保留了唐人的语音面貌和用韵情况,所以本文依据《广韵》对半格诗用韵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 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 徐青.古典诗律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夏畅兰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of Bai Juyis "Semilattice Poems"
  LI Shuang, WEI Xuebao
  (College of Art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Bai Juyi, the representative of YuanBai School, created the new verse of semilattice poetry, compromising the regulations on rhymes of ancient poetry and modernstyle poetry.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words, the semilattice poems were not limited by the number of words, and 12 sentences, 16 sentences, 20 sentences and 24 sentences were common. In terms of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semilattice poems was changeable. The verses that conformed to a metrical pattern and those not coexisted and accounted for roughly the same proportion, and law of niandui and aojiu were often used. In terms of rhyme, its rhyme scheme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kinds: a rhyme to the end, adjacent rhyme department used in general, midway change of the rhyme. The rhyme of level tone was frequently used. In terms of antithesis, there were neat antithesis of regulated verse, the antithesis of ancient poetry and no antithesis. The regulation of semilattice poems, which was between the ancient poetry and the modernstyle poetry, had unique styles. The semilattice poem,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s one that looks like an ancient poem but is not and looks like regulated verse but is not, infused new vita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poetry.
  Key words: Bai Juyi; the semilattice poems;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rhyme; antithesis
其他文献
人力资本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高校聚集了诸多学术人才,但很少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待和实施学术人才队伍建设。在人力资本视域中,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尚存在较为
裕固族人口性别比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冯积贤︵甘肃张掖地区行署统计处734000︶裕固族是甘肃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张掖地区肃南这个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该县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类型研究原华荣阎丽娟(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兰州730000)本文拟利用量化的静态人口类型标准和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给出中国(大陆)各少数民族的人口类型,并从聚居地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的城镇化,是地方政府解决以“人”为核心的保障人的生存权与发
【正】 大丰县,位于苏北沿海,共29个乡镇,6个驻丰农场,74万多人口,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从1980年起步,狠抓了三年,计划生育率由1980年的80%左右,上升到1983年的89%,计划外超生由198
高层次人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以高校为研究主体,从国家主管部门、高校和引进人才自身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解
我国高校教师职务制度经历了职务任命、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三个不同时期,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又经历了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相互独立和交叉的不同阶段。在我国事业单位全面推进岗
免费师范生职后远程学习平台正是在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下,将所有的教育资源都放到这个崭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上,以供免费师范生在职期间通过远程学习
平民直接慈善作为普通民众直接捐赠少量财物给求助者的行为,是最为常见的表达善心的方式。但从现实来看,这种方式不仅救助效果不佳,还会滋生不良社会效应。通过发展社区慈善
加强高校职员培训、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高校职员队伍,是完善高校职员制度、确保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及高校培训模式的分析、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