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T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新要求。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意在改变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提升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同时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共同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进行探究,以期对进一步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增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体现出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从目前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度不高,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所以,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增长,师生共建高效课堂。
  一、核心素养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有助于促进自身全面均衡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具备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在核心素养大环境下,判断一个学生的能力,不再单单取决于其学习成绩,同时要兼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及探究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核心,致力于开拓学生历史知识视野,提高其对历史学习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以促进其历史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科特点决定通过教学可极大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切实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高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呈现出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在教学中关注并落实好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促进历史课堂高效教学,教师一定要激发起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要善于拓展历史教材,营造出轻松、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开展历史学习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在思维和注意力方面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参与度。
  一是营造开放课堂环境优化学生学习素养。需要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集视听于一体的优势,在对历史知识的拓展和生动的呈现中营造开放、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是巧借题材调动学生的历史思考素养。高效的历史课堂来自于高效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源,设置层层深入的思考题,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思考兴趣,提高其对历史现象的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以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二)丰富教学手段以优化学生思维提升教学效率
  1.注重课堂教学中启发性及目的性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和思考力,活跃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要设计对知识点具有引导思考作用和启迪思维的问题,促进师生间有针对性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度。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教学,教师可通过设置一些问题以引导启发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层层思考:希腊的地理位置地形有什么特性?古代希腊奴隶制国家的经济有什么特点?雅典国家政治特点是什么?这与地理环境有何联系?你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完美吗?说明理由。通过这些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从而理解认识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造就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又具有很大局限性。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2.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突出相关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知识点较多、难以记忆的内容,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出主要脉络,以帮助学生明晰知识点相关内容。思维导图要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引導学生熟悉教学内容的前因后果、相互联系。通过思维导图能强化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记忆。如:针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我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导图:
  变化:外国经济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兴起
  曲折发展: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较快发展、沉重打击、陷入绝境。
  3.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性认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对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把握适时性和必要性的原则,摒弃课堂教学完全依赖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模式,要善于在相关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历史背景、专业知识等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思考,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决不能不顾教学实际大量采用视频、图片资料的堆砌,导致对课堂教学喧宾夺主、偏离主题的形式化教学。要使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做到有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答疑释惑,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促进了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4.落实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和教学参与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全身心参与,因此,教师可借助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紧随教学思路积极思考、分析、解答,并在思考过程中产生合理的质疑及与教师的教学互动,以促进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推进课堂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彭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学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14):162-164
  [2]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7(02):12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石,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英语词汇教学这一问题,结合构词法、语篇、文化等方面提出一些实用、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以供同仁在教学时进行参考,促进英语词汇的教学。  【关键词】词汇学习;重要性;词汇量;词汇教学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音义结合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在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学生的需求,初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创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的重要时期。初中进行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物理素养,让他们可以对物理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给老师的
【摘 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误属于正常现象。教师需要正视此类教学现象,合理利用学生的犯错资源,帮助学生在犯错的过程中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小学众多学科之中,最适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的为数学学科,教师需要重视这一教学资源,并在结合自身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下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使用,以此帮助自身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显著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
近几年来,普通的果树无论是出售树苗还是销售果实,大都价格平平。而一些园艺专家独具匠心,将果树移栽到花盆里,既能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花赏果,又满足了人们的食用需求,因而在市
【摘 要】“微课”是信息技术和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在现实教学中已经掀起了一股“微课潮流”,成为了新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提倡的方法之一。“微课”走入以指向性明确、表现形式新颖、短小精悍等特点,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增添了光彩,焕发了活力。数学是小学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分别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课前预习环节、重难疑点教学和课后复习环节等方面的应用。抛砖引玉,旨在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